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73章

作者:飞星骑士

去年(1936年)年初,东京高层把华北驻屯军的规格提升为跟关东军一个级别,当时,华北驻屯军总兵力为1700多人,在五月份时增为5700多人(实际兵力有1.4万多人)。

日本人觊觎华北的意图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并且从四月底开始,华北驻屯军在平津郊区频繁进行实弹演习。

尽管日本人的笑里藏刀、口蜜腹剑早已是昭然若揭,但日本人还是满脸笑面虎般的“亲善”,屡屡以“经济提携”的借口找宋哲元麻烦,软磨硬缠、步步施压,宋哲元烦不胜烦,借口给父亲修墓返回山东省乐陵县老家躲避日本人的骚扰(此时的宋哲元还没有意识到日本人已经准备真刀实枪地展开武装侵略),把平津二市和河北省的军政事务都交给了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中将和北平市市长兼第29军副军长秦德纯中将(第29军有两个副军长)。

获悉中央军要派一个团来到平津前沿,佟麟阁和秦德纯都十分欢迎。

此时的河北省(包括平津二市)的局势是这样的:日本人不断逼近,河北省境内的中国军队是第29军,该军是西北军余脉,军长宋哲元对冯玉祥忠心耿耿,因此西北军被瓦解后,他对蒋介石颇为不满,希望“保住西北军的种子”,把河北省作为西北军余脉第29军的私家地盘,所以宋哲元尽管承受着来自日本人的巨大压力,但也不太愿意中央军部队大规模地进入河北省。

河北省境内没有中央军,对于宋哲元来说,有利有弊,利处是河北省不会被蒋介石渗透,弊处是真出了什么事,第29军会背黑锅,成为丢失国土的替罪羊。

因此,中央军派来一个团,宋哲元是同意的,把中央军这个团顶在最前线,到时候撑不住了,也有借口,“中央军先退的,我们地方军只好一起退”,并且中央军只派来区区一个“团”,肯定奈何不了第29军的十万大军,不怕中央军这个团会在河北省境内反客为主。

当然了,宋哲元做梦也没有想到,蒋纬国的“团”根本就不是正常的团,蒋纬国的两个团都是——团的番号、旅的编制、师的人数、军的火力。

紫金山北麓的第918团和第128团的联合指挥部里,蒋纬国先是宣读了蒋介石的命令,然后望向第918团团长杜聿明、副团长孙立人、参谋长齐学启、副参谋长廖耀湘,目光庄严而真诚:“军委会打算从我们这两个团里抽调一个团开往平津地区,我推荐了我们第918团。

因为华北地区以平原地形居多,并且少河少湖,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而第918团的机械化水平是超过第128团的!”第918团目前是不折不扣的装甲团,第128团则是机械化步兵团。

第128团团长郑洞国参加过四年前的长城抗战,拥有在北方抗敌的实战经验,蒋纬国本打算推荐郑洞国的第128团去的,但反复考虑,觉得还是第918团更合适。

“明白!”杜聿明目光闪亮,神色亢奋,浑身微微发抖。

孙立人、齐学启、廖耀湘三人也都激动不已。

“终于要开始了吗?”郑洞国等第128团的军官们同样无不感到情绪激动、豪气沸腾,大战在即的紧张而期待的气氛笼罩现场。

虽说战争是残酷的,盼望战争更是一件不理智的事,但眼下的中国已经无法躲避战争了,外敌压境、无路可退,在如此境地之下,一次又一次的国耻必然刺激得每一个爱国的中国军人对战争望眼欲穿,渴望在战争中奋勇杀敌、洗刷国耻、报答国家,也是为了证明自己。

“是的!”蒋纬国目光如炬,“要开始了!”他打开一张平津地图,指点着说道,“团座,我已经跟佟副军座打过电话,我们团到平津后,会被部署到最容易跟日本人发生冲突的地方,这里,北平市南郊区(丰台区)卢沟桥以东的宛平城。

你带部队到宛平城后,切记,一定要争分夺秒地广积粮、高筑墙、深挖洞,我拨给你两百万元法币的资金,你在当地竭尽全力地购买粮食、药品等物资,越多越好地储备起来,一心一意地做好战备工作。

不要有别的念头!就想好如何守住卢沟桥和宛平城!如何在即将爆发的战斗中痛歼日寇!”

“明白!”杜聿明两眼已经如同炭火般炽热。

“建镐,”孙立人颇感惊讶,“你不跟我们一起去北平吗?”蒋纬国毕竟是第918团的第1装甲营营长。

“我在南京这边还有点事!”蒋纬国说道,他虽是第918团第1装甲营营长,但需要他操心的各方面事情实在太多了,他望向孙立人、齐学启、廖耀湘:“副团座、参座、副参座,也拜托你们了!”

“军人本分所在!义不容辞!”孙立人三人凛然肃立。

蒋纬国又道:“我马上打电话给温营长(第918团第8步兵营营长温应星)、王营长(第918团第9步兵营营长王庚)、赵营长(第918团第10步兵营营长赵君迈),让他们从三营抽调部队补充进主力,让前往北平的第918团实际兵力突破一万人,毕竟,战争真的要来了!”他言语间有股唏嘘感慨。

杜聿明笑着道:“弟兄们憋了大半年了,早就等不及要揍鬼子了!”这确实是一句实话,蒋纬国自从1936年9月18日创建了第918团和第128团,一直是挥金如土地打造这两个团,武器装备堪称一流顶级,别的不说,两个团每一个普通士兵都是两支枪,一支步枪一支手枪,人均子弹三百发,实弹训练的次数和强度更是其它部队望尘莫及的,薪饷方面是中央军其它嫡系部队的两倍,并且,蒋纬国这个小财神爷还时不时大洒金钱地给官兵们发各种福利补贴。

深受蒋二公子“厚恩”的官兵们无不感恩戴德,夙兴夜寐、发奋训练,渴望能早日杀敌报答,官兵们的士气和斗志早就沸腾得要爆炸了。

“建镐!”孙立人看着蒋纬国,“你刚才说,我们团会被派到最容易跟日本人发生冲突的地方!”

“嗯,然后呢?”蒋纬国也看着孙立人。

“日本人故意找茬挑衅我们,怎么办?”

“十倍还回去!”蒋纬国毫不犹豫,并且态度强硬如铁,“要是骂你们,那你们就十倍骂回去;要是打你们,你们就十倍打回去!他们用拳头打,你们就用拳头还!他们用子弹打,你们就用子弹还!”他目光凌厉地看着孙立人等人,“不要有任何思想包袱!不要磨磨蹭蹭地等什么命令,只要日本人找事,就给我狠狠地揍他们!全力往死里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打死他全家!放心!天塌下来有我顶着!”他最后一句话说得荡气回肠,因为他是蒋介石的儿子,天生就有“免死金牌”。

“明白了!”孙立人目光不但火热,而且明亮,看蒋纬国的目光充满了欣赏和敬意。

散会的时候,蒋纬国长长地吐口气:“真的他妈的要开始了!一年倒计时,就要归零了!”他随后打电话给周至柔,请空军方面加强在保定机场的航空兵力量。

周至柔对此是欣然应允。

第三天上午,第918团开始集体搬家,全团先分批前往下关区的海军码头,然后开向南京市江北岸的浦口区,最后乘坐火车,顺着津浦线(天津至浦口),抵达平津最前沿地带,同时还有大量武器装备、军械弹药、军用物资等,不止如此,还有一个团会跟第918团一起前往平津,是一个炮兵团,蒋纬国在蒋介石那里好说歹说才争取过来的,这个团的番号是“陆军第10炮兵团”,是国军第一个机械化重炮团。

蒋纬国当初跟希特勒要了50门大口径重炮,都是k16式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其中一部分被补充给第10炮兵团,该团下辖三个炮兵营、一个步兵营、一个辎重营、一个团部直属炮兵连,每个炮兵营下辖三个炮兵连,每个炮兵连配备4门k16重炮,全团总共拥有40门k16重炮、配弹2800发,火力强大,团长是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生彭孟缉上校。

“建镐、诸位!”火车站的站台上,杜聿明、孙立人、齐学启、廖耀湘都非常动感情地看着蒋纬国、郑洞国、丘之纪、黄百韬、张灵甫,“我们走了啊!”

“兄弟,加油!”“你们多多保重啊!”两群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的军人互相敬礼并拥抱。

看着缓缓加速并离去的军列,蒋纬国突然间感到心头一下子空荡荡起来。

“弟兄们,起歌!”火车上的杜聿明突然大喝一声,“大河如龙,群山如虎,长啸仰天,长歌当哭…”火车上的第918团的官兵们一起纵情高歌“…龙盘虎踞,有钟有鼓,龙腾虎跃,有文有武;一把剑划开万丈天幕,一腔血注解千秋史书…”歌声堪称是气势恢宏、声震云霄。

蒋纬国不由得热泪盈眶,他知道,自己等待已久的最终关头就要到来了。

送走第918团后,蒋纬国在下关码头迎来了一批熟人。

“二公子!好久不见!”一艘缓缓开来的德国货船上,二三十名身穿德式军服的青年军官兴高采烈地向岸上的蒋纬国打招呼。

蒋纬国定睛一看,顿时喜出望外:“邱大哥,是你们啊!”

轮船靠岸后,这批军官们急不可耐地下船并向蒋纬国快步走来,为首的邱清泉笑道:“是啊!我们毕业了,回国了!”跟在他身后的是龙云峰、楚奇明、徐玉伟、张子庚等留德军官。

“好极了!欢迎你们到我的部队!”蒋纬国喜不自禁,“我正缺职业的装甲兵军官呢!”

邱清泉有点歉疚地笑了笑:“抱歉,二公子,桂率真(桂永清)已经邀请我去教导总队担任参谋长了!”

蒋纬国有点失望,但也表示理解:“没关系,反正都是国军嘛!”

龙云峰等人则清一色地选择加入蒋纬国的部队,逻辑当然是现成的:蒋纬国是蒋二公子,跟着他混,肯定是前程无限;其次,全国坦克基本上都在蒋纬国的部队里,不去他那里效力,哪有坦克开?其实邱清泉也想去蒋纬国部队里,但桂永清已经发来邀请,使得他盛情难却(桂永清和邱清泉是好友)。

把龙云峰等留德军官带回部队并安排合适职务后,傍晚时,蒋纬国“溜去了”南京城里,并且没带杨梅,因为他在南京“金屋藏娇”。

在莫愁湖旁边,蒋纬国租了一栋别墅,安顿着蔡文娜和杨小婕(蒋纬国没买这栋别墅,虽然他有钱,但傻子才会在1937年的南京买房子)。

看到蒋纬国过来,蔡文娜立刻喜极而泣,像只迷途小鹿般一头扑在蒋纬国怀里。

“你们娘俩不能再住在南京了!”蒋纬国虽然因为怀里扑着一个美女而“心痒痒”,并且他的手已经开始不老实,但没忘记正事,“搬去重庆吧!我会在重庆给你们寻找一个新住处!”

“重庆?”蔡文娜瞪大眼,显得很紧张。

蒋纬国先是感到奇怪,随后醒悟过来,蔡文娜前夫杨森就在川东,而川东又毗邻着重庆,蔡文娜非常惧怕杨森,因此不敢去重庆。

“那就武汉吧!”蒋纬国改口,“反正南京不能住了!”

蔡文娜很温顺地点点头,然后低着头,低声呢喃道:“留在这里吃晚饭吧…”

面对着蔡文娜这个含义清楚得不能再清楚的请求,蒋纬国当然不会继续发扬“公忠体国、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天下为公”的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精神,当天晚上,他果断没回部队。

从五月中旬开始,蒋纬国过得堪称“醉生梦死”,他次日带着蔡文娜和杨小婕去了武汉,在武汉最著名的东湖风景区买了一栋别墅,安顿好这对母女俩,然后他也没急着赶回南京“操劳国事”,完全跟蔡文娜、杨小婕过起了一家三口式的幸福生活。

四月底,日军华北驻屯军在平津郊区举行大演习;

五月底,国民党中央考察团考察延安;

六月四日,国民政府要求日方拆除日军在天津设立的军用无线电台,遭拒绝;

六月上旬,蒋介石前往庐山与中共代表周恩来展开庐山谈判;

六月中旬,日军华北驻屯军开始进行以攻击卢沟桥、夺取宛平城为目标的军事演习;

六月下旬,日军华北驻屯军成立了临时作战科,该部门负责制定作战计划;

六月底,南京和延安之间的电台正式接通。

蒋纬国在六月份的“糜烂生活”可以说是变本加厉,他在这个月里“两地跑”,有时候住南京,有时候住武汉,看似忙得日理万机,实际上他什么都没忙,两个地方都有他的女人,他纯粹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蒋纬国已经发现了,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身体状态就越不对劲,体内开始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走路宛如踩在棉花上般轻飘飘的,大腿也经常不听使唤地颤颤巍巍地发着抖,脑子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中,心脏老是突然提速猛跳,精力奇好,可以一天一夜不睡觉却照样活力四射,并且睡着了还能在一阵莫名其妙的心悸激动中突然醒过来。

周围人都很奇怪,特别是杨梅和蔡文娜,因为她们是“蒋纬国神经不正常的受害者”,蒋纬国晚上根本睡不着,在南京,他晚上“折腾”杨梅,在武汉,他“折腾”蔡文娜,并且折腾得没完没了,从天黑折腾到天亮,精神亢奋得像抽了鸦片或打了鸡血。

某天凌晨,被蒋纬国“折腾”得连续好几晚都没睡到安稳觉的杨梅在一怒之下直接一脚把他踹下了床。

这一脚把蒋纬国踢得顿时冷静了:“蒋纬国啊蒋纬国,你这是怎么了?抗战就要开始了,你不去前线部队,反而整天扎在女人堆里,真是没出息啊!”在对自己的荒唐行为进行深刻反省后,蒋纬国一边爬上床一边重新把自己的思绪放在了正路上。

蒋纬国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实在太激动了。

这个“激动”并不是高兴的意思,既有狂热的兴奋、期待、踌躇满志、蓄势待发也有莫名的紧张、焦虑、患得患失、踟蹰不定,就好像一个中了五百万元大奖的彩民正在走向兑奖中心,身处如梦如幻的迷蒙中。

八年抗战,终于就要到来了,蒋纬国终于就要上战场了,他比后世高三学生看到高考日期即将到来时的那种特殊心情的程度还要严重一百倍。

过去的十多个月里,蒋纬国一直在竭尽全力、竭尽所能地为即将要迎来千年浩劫的祖国做出自己最大限度的贡献,从而希望能改善祖国在八年抗战里的艰苦处境,能让入侵中华的倭寇能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蒋纬国具体都做了什么呢?

首先,蒋纬国出访德国,成功地拆散了德日联盟,又空前地强化了中德合作互助关系(中德还没联盟),并且对德国进行了多方面的“指点迷津”,产生的重大意义和历史影响都难以估量,同时从德国身上结结实实地捞到了巨量的好处;接着,蒋纬国提前一步地对海外华侨进行联络和管理,开辟了金三角毒品基地,打通了多条重要的海外财源;然后,蒋纬国回国,整顿海军,整顿空军,组建了精锐的第918团和第128团这两支中国军队目前仅有的机械化部队,扩建了本土军工业,新建了多个兵工厂,开发了玉门油矿、攀枝花铁矿、六盘水煤矿,联系上了犹太人,获得了犹太人的支持,组建了中国军队的后备军和预备军部队,提前展开东部地区的大迁徙;…蒋纬国做出了非常非常多的、非常非常重要的贡献,可以说,能做的,他都做了。

体系建立后,事情就走上了正轨,不需要蒋纬国再亲力亲为,所以蒋纬国在抗战爆发前的一个月内反而无所事事,就好像一个公司老总,艰苦创业时什么事都要自己亲自干,等公司建成了、走上正轨了,这个老总只需要数钱就行,有事秘书干,没事干…一样的道理。

蒋纬国知道,抗战正式爆发后,第一把战火是在平津燃烧起来的,第二把战火才在上海燃烧起来;另一方面,历史上的平津地区丢得莫名其妙,蒋纬国很想改变这一点;不止如此,第918团已经去了北平,去了卢沟桥,去了宛平城,按道理,蒋纬国应该立刻去第918团里,但他却迟迟没有动身去北方。

蒋纬国没有去北平前线,当然不是因为他沉迷在女人温柔乡里,忘了国家大事和抗日大业,而是因为一种“近乡情更怯”的特殊情愫。

“日!真的要打了啊!这一天还真的来了!”蒋纬国想到这一点就感到一切都很不真实,他并非惧怕或退缩,而是就因为这种“近乡情更怯”,所以“不敢”去北平,所以心烦意乱,所以一头钻在女人堆里。

第114节 倒计时(2)

1937年7月1日,距离七七事变还有六天。

凌晨两点,武汉,东湖。

此地绿树成荫、环境清幽、空气凉爽,来此地游玩者无不心旷神怡,更何况是住在这里。

盛夏的武汉三镇早已是热浪滚滚、暑气逼人,而水域面积达到三十三平方公里的东湖则送出阵阵凉风,使得这里成为武汉三镇少有的避暑胜地,眼下,空调虽已发明,但比熊猫还稀少。

蒋纬国决定把蔡文娜安顿在武汉后,本着“怜香惜玉”原则,特地在这里买了一栋湖畔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