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308章

作者:飞星骑士

对于蒋纬国的热情邀请,冯治安和张自忠自然是欣然应允,两人跟蒋纬国本就很有交情,当初曾在平津战役中合作过,都对蒋纬国很有好感。

带着部队来到后,张自忠特地向蒋纬国举荐一个人,希望蒋纬国也能将其收留,此人是在徐州会战中跟张自忠并肩作战过的庞炳勋。

庞炳勋目前是第3军团军团长,该军团实际上就下辖一个军(第40军),并且该军实际上就下辖一个师(第39师),虽然庞炳勋在抗战中立下不小功劳,但他同样因为“出身不好”,所以他的部队要在国军大整顿中被缩编,张自忠对庞炳勋惺惺相惜,不忍心他部队被裁撤掉,因此请求蒋纬国能收留庞炳勋。

蒋纬国表示同意,接收了庞炳勋和他的第39师,并且同样把第39师也扩建为三旅九团制,使得庞炳勋感激涕零。

吞掉宋哲元的部队后,蒋纬国又吞掉了韩复榘一部分部队。

韩复榘的部队目前一分为二,精华五六万人被韩复榘带去了豫南,剩下四五万人在鲁军二号人物孙桐萱率领下参加了徐州会战,已经损失殆尽。

由于孙桐萱为人正派、治兵有方,并且坚贞爱国、忠义仁厚(鲁军的主力部队有五个师,孙桐萱是五个师长之一,在原先历史上,韩复榘被蒋介石诱捕后,鲁军五个师长都受到蒋介石的拉拢,其余四个师长都弃韩投蒋,孙桐萱虽然不反蒋,但没有背叛韩复榘,积极为营救韩复榘而奔波),加上他在徐州会战中也立下功劳,所以蒋介石给予其嘉奖是理所当然的,在蒋纬国请求下,蒋介石允许孙桐萱把他手中鲁军残兵整顿为第20师,该师三旅九团制,被划入南京军序列里(孙桐萱是鲁军五个师长之一,他的师就是第20师)。

获得孙桐萱第20师后,蒋纬国又挖来一个师和一员高级将领,这员高级将领不是别人,正是晋绥军二号人物傅作义。

晋绥军原先的地盘是山西省和绥远省,山西省被阎锡山牢牢地控制,绥远省则被阎锡山派傅作义前去坐镇,但因为阎傅二人早就不和,所以傅作义已经在绥远省发展出自己的势力,“晋”“绥”在实质上已经分家。

眼下,山西省被蒋纬国吞并了,绥远省则被日本人占领,傅作义“无家可归”,被蒋纬国招募是水到渠成的事。

傅作义此时是第7集团军司令,该集团军核心部队是傅作义的嫡系第35军,在国军大整顿中遭到缩编,该军原先下辖第72、第73、第101师,被合并为第101师。

在蒋纬国的邀请下,傅作义和第101师也加入了南京军。

截至到年底时,蒋纬国的南京军已经有11个师:第77、第88、第99、第100、第74、第17、第37、第38、第39、第20、第101师,其中,第100师是生化兵部队,其余10个师都是野战部队,第77、第88、第99、第74、第17师是一线部队,第37、第38、第39、第20、第101师是二线部队。

11个师都是三旅九团制,每个师的兵力在3万至3.5万之间,全军总兵力约40万人,并且走的是精兵路线。

蒋纬国的鲁晋二省拥有5200多万人口,根据国际上通用的“百一原则”(100个平民养1个军人,这样的比例才不算穷兵黩武),鲁晋二省养得起五十多万军队,蒋纬国的四十万军队明显是低于这个数字的,所以是比较合理的。

蒋纬国除了扩军外,还挖掘了很多爱国将领和成百上千满腔报国热血的中层军官到他的南京军里,比如小西北军,又比如东北军。

小西北军在西安事变后被整顿为2个军(4个师),此时已经完全打残,4个师里的第17师番号被蒋纬国得到,另外3个师都被蒋介石回收了,但小西北军里的不少爱国军官都被蒋纬国收留;东北军在西安事变后被整顿为6个军,此时基本打残,继而在国军大整顿中再度遭到削减,但东北军里的很多爱国军官也被蒋纬国收留。

在蒋纬国忙着招兵买马、整军经武的这段日子里,国内发生了几件大事。

南京之战爆发后,蒋介石一直秘而不宣地蛰伏在武汉,幕后操控军政大权,同时在暗中不动声色地引诱反蒋分子自我暴露,这一招“引蛇出洞”取得了极大效果。

原本在西安事变期间就想要取代蒋介石的何应钦再度活跃起来,但估计吸取了当初的教训,所以没有太明显,不过,蒋介石对此是洞若观火的,很快,国军进行全面整顿时,何应钦被撤掉了军政部部长职务,由陈诚接任,至于何应钦,则被改调为新设的陆军总司令,所谓的陆军总司令听起来威风凛凛,实权其实大不如军政部部长,因为陆军完全听命于蒋介石本人,何应钦这个陆军总司令只是一个“高级传令兵”。

由于何应钦派系树大根深,加上何应钦本人也确实有能力,蒋介石目前离不开他,所以蒋介石并没有将其势力连根拔起,只是对其进行了新一番的打击。

地方派系里,有三方“表现”活跃。

首先是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桂系,李白的桂军在抗战期间确实劳苦功高,但李白二人也不是给蒋介石打白工的,参加徐州会战的桂军两个集团军要求撤到安徽省境内“长期休整”,实际上想控制安徽省,把安徽省变成桂系的新地盘、“第二个广西省”。

最严重的是韩复榘,韩复榘密谋想联合宋哲元、刘湘,三方合力“和日倒蒋”,不过,宋哲元因为华北大溃败而一病不起(宋哲元在反复思考后不敢干这事,并且把这件事密报给蒋介石,出卖了韩复榘和刘湘),因此韩复榘把希望寄托在刘湘的身上,还秘密联系何应钦,希望进行“里应外合”。

除此之外,韩复榘还派人联系了阎锡山。

中日议和停战后,山西省被蒋纬国吞并,导致阎锡山丧失了苦心经营27年的山西省老家地盘,其部队晋绥军原本有3个集团军,但是,第7集团军(绥军)独立出去了,第13集团军被撤销了番号和编制,只剩第6集团军。

根据武汉的命令,阎锡山被迫带着第6集团军撤到豫东“进行休整”,其实就是将其调离山西省老家,使其在外省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得知阎锡山的遭遇后,韩复榘大喜,立刻派人秘密联系阎锡山,邀请他缔结“鲁川晋三方联盟”,一起“和日倒蒋”。

蒋纬国不太清楚这件事,毕竟这件事不是针对他的,他只看到了自己老头子的凌厉手段,根据他知道的情报以及他的推测,估计蒋介石是这么做的,首先,单独在密室里接见何应钦,让何应钦知道他根本就没事,何应钦看到“气色红润有光泽”的蒋介石后,估计被吓得不轻,心里的那点小九九都被蒋介石吓得烟消云散,随后,何应钦成了蒋介石进行秋后算账的工具,先就任陆军总司令职务,随后在武汉召开“陆军高层会议”,引诱韩复榘和阎锡山等人参会。

韩复榘认为蒋介石“重伤卧床”,何应钦要取代蒋介石,必须拉拢他这样的地方实力派人物,加上何应钦透露韩复榘,“委员长伤重可能要不行了”“山东已被收复,可以让你重回山东”,使得韩复榘在犹豫一番后自投罗网。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没有悬念的了,韩复榘在会议上遭到逮捕,半个月后被军事法庭判处“十大罪状”并被枪决。

韩复榘死后,他的主要部下大多数已被拉拢,所以鲁军集团随之分崩离析、不复存在。

蒋介石杀了韩复榘,对此,蒋纬国是理解的,韩复榘弃守山东,确实是难辞其咎,并且,韩复榘还密谋“和日倒蒋”,而在西安事变期间,韩复榘是支持张学良、杨虎城并主张张杨趁机杀掉蒋介石的两个地方实力派人物之一(另一个是刘湘),蒋介石除非是圣人才不恨他。

跟韩复榘一起被骗到武汉的阎锡山没有跟韩复榘一样死于非命,毕竟阎锡山没有犯“原则性大错”,相反,阎锡山得到了嘉奖和安抚,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且被任命为河南省主席。

对于阎锡山,蒋介石是“杀鸡儆猴”和“胡萝卜加大棒”。

河南省境内有中央军的好几支主力部队,所以阎锡山不可能把河南省变成第二个山西省,蒋介石让他当河南省主席,目的是无需多言的,并且他手里还剩下的第6集团军已经遭到中央军的渗透、削弱、肢解。

人离乡贱,晋军在河南省境内自然是身不由己的。

至于刘湘,也没有步韩复榘的后尘,但在武汉逗留期间,刘湘突然犯了胃病,大口吐血,从此一病不起,两个多月后病逝于武汉,被追晋为陆军一级上将且享受国葬待遇,备极哀荣。

“刘湘到底是怎么死的?”蒋纬国在好奇和迷惑中派舒国生去调查。

舒国生很快就查到了结果:“刘湘是被毒死的!”

“什么?”蒋纬国大吃一惊。

“戴笠干的,他用重金收买了刘湘的私人医生和私人厨师,在刘湘饭菜里下了慢性毒药,导致刘湘毒发吐血,最终死得不明不白!”舒国生报告道。

“我的天!”蒋纬国先是震惊万分,随后感慨万千。

蒋纬国突然间想起,在原先历史上,韩复榘是在1938年1月11日被诱捕的,在1月24日被处决,刘湘是在1938年1月20日去世的,死时只有五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段。

蒋纬国发现,韩刘二人死的时间“很巧”,巧得让人难以相信只是巧合。

蒋纬国本来十分尊重刘湘,原因无需多言,不过,人毕竟是复杂的,刘湘既爱国也反蒋,说到底,刘湘是一个军阀,是一个爱国的军阀,但在根子上,他还是军阀,最想保住自己的地盘和势力。

西安事变期间,刘湘支持张杨,还劝张杨杀掉蒋介石,蒋介石不怀恨在心才怪,另外,刘湘曾说过“我如果要干(反蒋)的话,就是天也要捅一个窟窿”,不过,刘湘最终没有在民族危亡之际干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也许他来不及干就被蒋介石干掉了,不好说,胡乱猜测会亵渎先人)。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蒋纬国也只能这样感慨了。

铲除掉韩复榘、阎锡山、刘湘后,蒋介石强硬命令桂军退回广西,并且积极调动中央军,一旦桂军抗命,立刻就冠之以“叛军”并进行剿灭。

对此,李宗仁和白崇禧不得不老实听命,原打算赖在安徽并把安徽变成第二个广西的桂军第11、第21集团军离开安徽,撤回了广西,同时,桂军在广西新建的第16集团军也在国军大整顿中被撤销番号和编制,桂系实力遭到一定削减。

经过蒋介石这么一番雷厉风行的大刀阔斧,国军内部反蒋势力再度遭到沉重打击。

经过这场一年零三个月的中日战争,宋哲元、韩复榘、阎锡山、刘湘这四大地方军阀都不复存在,宋哲元的十九路军派系和韩复榘的鲁军从此烟消云散,阎锡山的晋绥军派系一蹶不振,刘湘的川军四分五裂,目前,国内的地方派系还剩下桂军、滇军、西康省的刘文辉、西北马家军、被苏日渗透的蒙古、被苏联支持的新疆的盛世才、被英国人渗透和半控制的西藏。

与此同时,中央军内部,何应钦派系元气大伤,陈诚派系日益崛起,另有胡宗南和汤恩伯的两个小派系开始滋长,当然了,这其中,实力最强、势力最大、发展劲头最猛的还是蒋纬国的“太子系”。

第381节 建设和发展(1)

金秋十月,太原机场。

五架运输机在三十多架战斗机的护航下,缓缓地降落在机场上。

蒋纬国笑容可掬地上前迎接,前面三架运输机里走下来二三十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为首者正是蒋纬国兄长蒋经国。

“纬国!”看到蒋纬国后,蒋经国大步流星地走上来,老远地张开双臂。

“大哥!”蒋纬国热烈地回应了蒋经国的热情。

兄弟俩紧紧拥抱,蒋经国激动得热泪盈眶:“纬国!大哥好想你啊!”

“纬国!”“老八!”“八哥!”跟在蒋经国身后的众年轻人里有六人也上来跟蒋纬国接连地拥抱。

“好兄弟!你们来啦!我正缺人手呢!”蒋纬国喜笑颜开。

来的都是蒋纬国的结拜兄弟。

蒋纬国有九个结拜兄弟,十人里,蒋经国是老大,蒋纬国是老八。

眼下,除了在德国活动的老三戴安国和在金三角活动的老九金定国,其余七人全部赶过来“投奔”蒋纬国,跟着蒋纬国一起“干大事”,七人分别是老大蒋经国、老二于望德、老四汪文婴、老五孙治平、老六居伯强、老七孙治强、老十张继正。

长期以来,蒋纬国都对包括他老头子蒋介石在内的很多国府国军高层的一种作风很感到不屑,这种作风就是“任人唯亲”,只重用自己的心腹或亲信,哪怕是饭桶,也重用自家人而不任用、不提拔、不信任“外人”,从而导致国府国军内形成了盘根错节的裙带派系关系。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蒋纬国不得不“理解”蒋介石了,真的没办法啊,人心毕竟隔肚皮,人心难测,用“外人”实在太令人不放心了,因为真的无法确保“外人”会跟自己同心同德。

正如毛主席的那句话,“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连中共都承认自己内部存在各种各样的“山头”,更别说国民党了。

此时的中国,派系林立、一盘散沙,全国四分五裂,国民党的党内也是勾心斗角,不同派系互相尔虞我诈,你算计我我算计你,一不小心用了“外人”就可能在自己身边埋下了别的派系的眼线。

这种互不信任的整体大氛围一旦形成,想将其彻底消灭,难如登天。

蒋纬国现在有了自己的地盘,他想要好好地经营手中的鲁晋二省,也只能任用“自家人”。

实际上,蒋纬国用蒋经国等人也是必然的,蒋经国等“太子党”成员一个个都风华正茂、朝气蓬勃,思想还是纯净的,还没有被官场染上颜色,只有这样的年轻人,才会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蒋纬国跟蒋经国等人谈笑风生时,后面两架运输机也走下来十几个人,都是金发碧眼的德国人,为首者是一个年约四旬、圆脸高鼻、满面红光的男子,此人是希特勒的私人秘书、纳粹党中央党部书记马丁·鲍曼。

“鲍曼先生,欢迎,欢迎来到中国!”蒋纬国满面春风地跟鲍曼互相握手。

鲍曼也笑容满面:“小蒋先生客气了!”

蒋纬国表面上保持着礼节性的微笑,实际上内心里已经乐开花。

这个鲍曼可不是普通人,从他担任的两项职务便可以看出端倪,此人在纳粹党内号称“元首的影子”,掌管着纳粹党的财政大权,相当于希特勒的“总管家”,深受希特勒信任和器重。

在原先历史上,希特勒在其遗嘱中评价鲍曼是“最忠诚的同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纳粹德国败亡时,这个鲍曼居然人间蒸发了,神秘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给世界留下了一个大谜团。

蒋纬国心知肚明,希特勒把他的“总管家”派来见自己,还能是什么呢?当然是送钱来了。

蒋纬国哪能不开心,因为他眼下正发愁钱的问题,虽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真的是万万不能的。

蒋纬国现在有一个性质职务:鲁晋政务委员会委员,当然了,他这个“委员”其实就是该委员会的主席(该委员会的最高长官不叫委员长,叫主席),至于这个“鲁晋政务委员会”,就是山东山西二省的战时最高行政部门,两个省政府都要受到它的管辖。

“鲁晋政务委员会”是模仿当初宋哲元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管理河北、察哈尔二省)和当初张学良的“东北政务委员会”(管理东北四省)而成立的,并且是蒋介石给蒋纬国成立的,从而使得蒋纬国能够名正言顺地管理鲁晋二省。

蒋经国等人来了,蒋纬国肯定是把他们安排进政务委员会的。

鲁晋二省里,山东十分平静,日本人已经撤离山东,原先山东土皇帝韩复榘的势力眼下已经被消灭干净,相对而言,山西还有点不稳,阎锡山还活着,晋绥军残部还有一定势力,所以蒋纬国把委员会总部安放在太原,从而坐镇山西。

鲁晋二省的战时最高行政部门是“政务委员会”,同时还设有战时最高军事机构。

中日议和停战后,国军的战区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还是七个,但辖区有所改变,另外,眼下毕竟已经“和平”,所以不叫战区,改为军区(重新开战就转为战区),国军现有的七大军区是:

第一军区,辖区:四川省、贵州省;

第二军区,辖区: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