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254章

作者:飞星骑士

陶德曼露出心领神会的笑意:“小蒋先生,元首之所以对中国、对你如此的慷慨,因为有三个原因,第一,你给了德国太多的东西,光是中东油田情报,就价值无法估量了,第二,元首是很重感情的,他已经把你当成朋友,第三...”他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德国需要中国!”

蒋纬国点起一根香烟:“中德日三国联盟?”

陶德曼点点头:“我与你父亲密谈过,你父亲的底线就是‘恢复到七七事变之前,中日就可以暂时性地握手言和’,相对于你父亲的温和态度,你的态度是非常激烈的,这么说吧,小蒋先生,虽然你军衔不高,但你就是中国高层的主要决策者之一,你是中国高层里最激烈、最强硬的‘主战派’,如果你能松口,这件事就有很大希望了!”

蒋纬国沉默地抽着烟,思索着。

客观上讲,希特勒对中国非常好,这其实是必然的,首先,蒋纬国给了他很多“好东西”,值得他进行大力回报;其次,希特勒本人是“很重感情”的,虽然把国家利益寄希望于个人感情是不靠谱的,但国家领袖毕竟也是人,也有人的七情六欲,国家领袖的好恶肯定影响到国家的政策,虽然不占主导地位,却是不可避免的;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战略利益。

是的,德国需要中国。

德国要打世界大战,除德国,世界上此时算得上“大国”的就是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日本、意大利,这七个大国里,意大利肯定成为德国的盟友,但意大利中看不中用,这个盟友给德国带来的“助力”实在太弱了,其余六大国里,英、法、苏都是德国的战争目标,美国极有可能也成为德国的战争对手,剩下的中日两国里,日本确实很强,但根基有些浅薄,中国很大,但却不强,中国想要变得又大又强,需要时间。

德国带上中国、日本、意大利一起打世界大战,胜算肯定能达到最高,偏偏中日两国是水火不容、不共戴天的世仇关系。

德国如果只拉拢日本,必然会失去中国,如果中国不成为德国的盟友反而成为德国的敌人,肯定极大不利于德国,所以希特勒才如此大力拉拢中国。

希特勒虽然很重感情,但他又不是慈善家,他不会仅仅因为蒋纬国的三寸不烂之舌和他跟蒋纬国的感情就浪费国力支援中国。

希特勒一掷千金地支援中国,根本目的是拉拢中国,以及劝说中国能跟日本化敌为友,如果中日停战了,两国都成为德国的盟友,中日都不会继续消耗国力军力,中国还能得到建设发展的宝贵时间,准备得更充分地跟德国一起打世界大战。

这个格局,对德国来说是最为完美的。

德、中、日、意四国vs美、英、法、苏四国,这是希特勒的政治战略目标。

大国之间的利益是错综复杂的,所以考验到国家领导人的政治智慧,所以才会产生形形色色的外交斡旋。

希特勒送给蒋纬国的这批军火和资金,说难听点,就是“贿赂”蒋纬国的。

因为蒋纬国是中国的头号“对日主战派”,如果蒋纬国能够松口,德中日三国联盟才会有希望化为现实。

蒋纬国沉吟了半晌,喷出一团烟:“陶德曼先生,中日之间除了利益冲突外,还有无法调停的民族仇恨,当然,我清醒地认识到,利益才是第一位,所以,如果更符合中国的利益,我可以暂时性地跟日本人做做‘朋友’,注意,暂时性的,并且,我绝对不会牺牲国家利益,不可能一边被日本人霸占着我国的国土一边还跟日本人‘做朋友’!”

蒋纬国当然不可能真的跟日本人“做朋友”,灭亡日本是他一直没有动摇的目标,不过,如果在灭亡日本前可以利用一下日本、让中国获得更多的利益,他当然可以推迟灭亡日本的计划和时间。

陶德曼露出一个复杂的苦笑:“互不相让,如何握手言和、化敌为友?”

“国家利益,寸步不让!”蒋纬国态度斩钉截铁。

陶德曼正要继续开口,敲门声响起:“参座,是我!”是萧爻的声音。

蒋纬国立刻起身去开门,萧爻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蒋纬国,蒋纬国跟陶德曼打了一个招呼,然后跟萧爻走到一边。

“最新情报!”萧爻取出一叠文件,“日军在其本土新建的十个师团已经被编为三个军,并且都在被其海军舰队向上海运送中,光是今天,第106师团和第107师团就已经到上海了!”

“这十个师团都要被投入南京战事?”蒋纬国顿时心头又发凉又发颤。

萧爻不置可否:“看上去是的。

这10个师团分别是第21、第22、第23、第24、第25、第30、第106、第107、第110、第116师团,总兵力约25万人!”他看着蒋纬国,“如果这10个师团真的都压上来,那么,日军华中方面军的可战之兵就高达50万以上了!”

蒋纬国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五十万日军!”他不寒而栗,五十万日军,如果说南京还不会沦陷,根本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即便是蒋纬国,他也承认,五十万日军压上来,南京必破无疑,并且会在三五天内甚至更短时间内被攻破。

“浩然兄...”蒋纬国用确实在微微发抖的声音问萧爻,“我们该怎么办?”

萧爻道:“如果这10个师团真的是参加打南京的,我们只有三个选择,一是弃城撤退,二是死战到底、全军覆没,三是调集外围国军迎头而上,跟日军在南京打一场决战性的会战!”

蒋纬国手指轻轻哆嗦着点起一根香烟:“浩然兄,如果我们跟日军在南京展开决战性的会战,你觉得胜算多大?”

萧爻看着蒋纬国,半晌后才吐出三个字:“三成吧!”

蒋纬国狠狠地抽了一口烟:“日本人这是豁出老本跟我们拼了!”

萧爻点点头:“是,日本人在孤注一掷地进行最后一次的豪赌!”

蒋纬国顿时心乱如麻、六神无主:“操!这是原先历史上没发生过的!我该怎么办?”

第320节 寸步不退

上海和南京之间,太阳旗铺天盖地,大军如洪,军车如梭,声势滔天,长江水面上更是舰船如云,劈波斩浪、风雷滚滚。

苏州、昆山、无锡、常州、江阴...沪宁间沿途城镇的中国平民们瑟瑟发抖地看着这一幕,密密麻麻的面目凶悍且全副武装的日本军人在道路上汇聚成一眼望不到头的恶龙般的队伍,无数的钢盔和刺刀在雨过天晴的阳光下闪耀着万点波粼的光点,沉重的军靴脚步声轰然滚动如雷、密集攒聚如雨;飞沙走石且数以千计的军车同样犹如巨蟒般延绵不断,车上坐满荷枪实弹的日本军人或堆积得满满当当的辎重物资;长江上的日军舰船仍然多得犹如龙蛇,船上仍然坐满荷枪实弹的日本军人或堆积得满满当当的辎重物资。

数以十万计的日本军人和不计其数的辎重物资以百川入海之势,朝着南京城涌去。

“局座!”南京站副站长刘企浑身冷汗地奔到蒋纬国的办公室内,“最新情报,除前天已在上海登陆的第106、第107师团,第110、第116师团也已经抵达上海,并且上海港口还出现了第30师团的先头部队,另外,根据日本分局发过来的情报,第21、第22、第23、第24、第25师团正在九州岛各港口集结,准备登船渡海!”

“妈的!”蒋纬国五内俱焚,“已经来了五个师团了!五个师团,十二三万人!”

南京卫戍司令部内,即便南京军一直打得很漂亮,即便众人都已抱定战死在南京的决心,但听到这些极度不利的噩耗般的消息后,唐生智、萧山令、黄维、宋希濂、李玉堂等人还是尽皆变色,李玉堂双唇紧抿,宋希濂目光震惊,黄维神色严肃,萧山令蹙眉沉思,唐生智则表情焦躁。

“一下子就来了五个师团,十几万人!”唐生智点起一根三炮台香烟,大口吸着,声音微微发抖,“这可如何是好?”

“后面还有五个师团呢!”蒋纬国苦笑。

“日本人还真看得起我们!”李玉堂也苦笑。

“日本人这是拿出老本跟我们拼命了!”黄维唏嘘道。

唐生智脸色有些发白:“若再加上这十个师团,攻打南京的日军就高达五十万了!虽然日军还要分遣部队驻守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地,还要防备我军外围部队,但保守估计,日军起码可以用三十五万兵力直接进攻南京城。

三十五万...”他摇头苦笑,望向蒋纬国,“我们还有多少兵力?”

蒋纬国叹口气:“南京军目前正规军的可战之兵还有4.1万余人,另有4万余民兵助战,除此之外,还有约2万民工可转变为民兵参加战事。

我军伤者共有约4.6万人,其中重伤者、残疾者约2万人,轻中度伤者2.5万余人,可在一个月内康复者约1万人!”

宋希濂道:“这么说,我们现在就8万来人?并且一半还是民兵?”

蒋纬国点点头。

“建镐...”唐生智深深地吸口烟,望向蒋纬国,“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蒋纬国摇摇头:“只有两个对策,一是弃城撤离、全面转进,二是继续死守、全军覆没,除此之外,还有第三个办法,就是调集外围国军主力大军,以南京为中心,十面反击、中心开花,跟日军在南京打一场决战性的大会战,不过,这种决战性的大会战,我军胜算仅三成,甚至更低。

搞不好,最坏的结局是,日军既攻占了南京,又在南京战场上完全摧毁国军主力。

接下来,日军长驱直入,武汉、长沙、南昌、重庆...恐怕都是探囊取物!”

“怎么会这样?”唐生智觉得难以置信地喃喃道,“胜算只有三成?我们在南京死守了三个月,为国军大部队争取到三个月的休整时间,委员长用这三个月时间重振百万大军应该水到渠成吧?难道国军还没有能力跟日军展开大决战?”

蒋纬国摇头苦笑:“没有,当然没有!”

中日两国在国力、军力上的差距是巨大的,并且这种巨大不是“三五个中国军人拼得过一个日本军人”这么简单的数字算术,而是涉及到军事、科技、工业、经济等多方面的差距。

这场中日战争,中国是被动防御方,日本是主动进攻方,本身就是日本占上风、中国在挨打,濒临亡国灭种危机的中国是“倾家荡产、豁出老本”进行这场战争,没办法,中国被逼到了绝路上,能扔进战争的都扔进战争里了,至于日本,日本人当然不是“倾家荡产、豁出老本”进行这场战争。

在原先历史上,到了1945年后,日本人被美国人打到了本土,那时候才“倾家荡产、豁出老本”进行战争,此时的日本完全不至于。

说白了,中国现在是把90%以上国力用于战争,而日本呢?估计只用了30%甚至更少的国力。

中国人现在吃喝拉撒睡都是为战争服务,日本人则一边在国外打仗一边在国内照样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差别就是如此。

中国人勒紧裤腰带地进行战争,国民政府的财政已经捉襟见肘、入不敷出,整个中国都打得油尽灯枯,而日本政府的财政却还维持着收入大于支出,日本国内的经济几乎没受到太大的负面影响,照样在欣欣向荣地蓬勃发展着。

此时,日本军队在中国战场上投入的兵力(包括华东、华北、东北、台湾)差不多有100万,很庞大,但对日本军队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事,因为日本军队拥有完善的预备役制度,除了现役正规军,还有高达约200万的退伍军人作为预备役,随时可补充入军队,随时可组建新部队,因此,日军的这10个新师团说建就建了。

反观中国,问题太多了,最突出的就是军工业。

中国的军工业现在虽然可以生产轻武器,但产量对战争需求来说是供不应求的,至于重武器,几乎不能制造。

蒋纬国为什么能在战争爆发后这半年多内“大杀四方、战无不胜”?因为他在战前积攒储存了大批的德国援华军火。

虽然“唯武器论”是不对的,但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军人也一样,没有强大武器,靠血肉之躯抵抗敌军的飞机大炮坦克军舰显然是不可能的。

蒋纬国在战前拼命地从德国弄来大批军火,就好像一个收入很低的人辛辛苦苦地存钱,然后花天酒地、挥金如土,显而易见,他是无法持续花天酒地、挥金如土的,他的积蓄很快就耗光,蒋纬国也一样,他手上的德国军火快要耗光了,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日军取得武器上的优势,但长时间地耗下去,他耗不起。

南京军死守南京城的这三个月内,国军统帅部确实在争分夺秒地整军经武、组建新部队,此时的国军已拥有约300万大军,但是,中看不中用,首先,这300万大军里的大部分兵员是新兵壮丁,兵员素质可想而知;其次,这些新兵虽然有时间接受一定的训练,但武器弹药匮乏,没有充足子弹进行实弹射击训练,战斗素质可想而知;第三,德国确实大力援助中国,但德国的援华军械大部分都给了南京军,使得国军主力杯水车薪。

南京军基本上都装备着98k步枪或中正式,三八式步枪给民兵用,而国军主力却只有少部分装备着中正式,大部分军人用的只是汉阳造等杂牌,至于坦克、大炮、机枪等重武器,与日军的差距更是云泥之别。

可以想象,国军此时就与日军展开大决战会是什么结局。

“看样子...”唐生智略显犹豫地道,“我们确实已经到了弃城转进的时候了!”

“似乎是这样的!”宋希濂叹口气,他稳了稳心神,“诸位,我们其实已经非常圆满地完成任务了,南京城,我们坚守了三个月,杀伤日军二十万,如此战绩,不可不谓之辉煌了,甚至可以说是奇迹。

我们没有辜负校长和举国民众的托付,我们问心无愧,我们也都尽力了。

眼下,继续坚守已无希望,弃城转进...并不可耻。

放弃南京,也不是失败。

日军即便占领了南京,我们也是当之无愧的胜利者!”他望向蒋纬国,目光很真诚。

蒋纬国没说话,现场一片沉默。

“也许,这就是日本人的目的之一吧!”蒋纬国身边的萧爻若有所思地道,“吓走我们,不战而屈人之兵!”

“吓走我们?”李玉堂忿然起来,“我们要是会被吓倒,还会留在南京?我们既然选择留在南京,不就做好死在南京的准备了吗?我们现在还有八万兵员,并且武器弹药还算够用,加上南京城的庞大工事,继续打下去,八万人都拼光,再杀伤日军十万人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他望向也在会议现场的南京工兵旅旅长阚维雍,“阚旅长,我说的对吗?”

“当然!”阚维雍连连点头,他情绪变得激动起来,“为什么要撤?我们的誓言是什么?与南京城共存亡!日军目前还没有攻入城内,我们就撤了?我们上万工兵和民工累死累活地干到现在,都白干了不成?”他越说越激动。

南京战役持续三个月,以阚维雍为首的工兵旅的数千工兵以及上万协助工兵的民工一直继续着南京城防工事的修筑工程。

南京城在开战前足足修了六个月,在开战后又修了三个月,堪称一座超级大堡垒。

开战后,阚维雍带着工兵们、民工们昼夜施工,集中修筑五座炮山和南京城内的工事,实际上,后者就是巷战工事,用于南京城破之后展开巷战。

在这三个月内,工兵们和民工们让南京城的堑壕长度增长到140多公里,战壕长度增长到280多公里,地道长度增长到190多公里,大型防空洞的数量从开战前的26个增至30个,大型地下室的数量从开战前的71个增至80个,大型火力据点的数量从开战前的30个增至38个,连环碉堡群的数量从开战前的19座增至22个,至于城内的中小型火力点,已经超过1000个。

可以说,整个南京城就是一座大堡垒、大要塞。

日军攻入城内后,城内会“三步一碉堡,五步一据点”,眼下,如果南京军要弃城撤离,自然而然,城内的这些工事就都白建了,可以想象,阚维雍心里是何等的滋味。

“如果真要弃城撤离...”阚维雍大声道,“我工兵旅愿意留在南京城!死战到底!”

“阚旅长...”唐生智显得和颜悦色地安慰道,“你和工兵旅的杀敌报国之心,我们都是理解的,只是...情况不同了,日本人一下子增兵十个师团,五十万日军呈泰山压顶之势压来,南京城真的扛不住的。

留在南京,只会玉石俱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