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185章

作者:飞星骑士

“胡琏团长?”萧山令拿过蒋纬国手里的名单,扫视一下后笑起来,“很抱歉,我们的蒋副参座不打算让你留在南京!”他举起名单,上面的“胡琏”二字后赫然是一个大红叉叉。

“蒋纬国!”胡琏彻底气急败坏了。

蒋纬国无奈地笑了笑,他站起身,拉着胡琏走到门外一处无人处,低声说道:“伯玉兄,你是误解我了!”

“什么误解?”胡琏差点儿跳起来,“你分明就是看不起人!你当我不知道?被你下令调离南京军的人都是你心中的酒囊饭袋!还有,我要跟你说一句实话,我要留在南京,留在南京军里,不是为了抱你蒋二公子的大腿,而是我想在南京尽到我作为党国军人的职责!”

“伯玉兄!”蒋纬国十分认真地道,“你先别激动,我在这里跟你说一句掏心窝的话吧!被我下令调离南京军的人,一半是饭桶,我不想他们留下来坏事,另一半是精英,都是国军以后的种子,我不想他们留下来白白地牺牲。

比如第25师第73旅旅长戴安澜、第3师师长李玉堂、第3师补充团团长方先觉、预备第2师师长陈明仁…”他看着胡琏,“再比如,你!”他非常推心置腹地道,“伯玉兄啊,南京军就是一支死士部队,几乎注定要全军覆没在南京,这么多国军精华人才都死了,国军以后怎么办?你这样的人,好好地活下去,对国家更有用!”

蒋纬国说的都是真心话,他为了让自己的亲卫军更强大、让南京军更强大、让日本人在南京死伤更多的人,他恨不得把国军所有的精英将才都收入囊中,但他知道这样并不理智,国军精英都在南京军,其它部队怎么办?国军精英要是在南京阵亡殆尽,国军以后怎么办?所以他在“撵走”大批国军庸才的同时也硬生生地“赶走”大批的国军精英人才,包括胡琏。

胡琏脸上的怒色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愧色和感动,但随后又被坚毅如铁神色给覆盖了:“不!我必须要留在南京!妈的!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中外瞩目的大战,如果不参加,我会后悔一辈子的!建镐老弟你就别跟我废话了!我一定要留在南京!你赶紧安排!”

蒋纬国哑然失笑:“庙小神仙多,位置不够啊!你现在是团长,马上就要升为旅长甚至副师长,我这里可没有旅长或副师长的位置给你,团长都紧张!”

“当个营长也没问题的!”胡琏非常爽快,并且也非常精明和干脆,“你当我不知道么?你那个第77师大肆扩充、严重超编,去你那里当营长管的人比我原先当团长管的人还要多!”

“你这个狐狸!”蒋纬国忍俊不禁,“行!欢迎你来当营长!”

送走踌躇满志、神采飞扬的胡琏后,蒋纬国继续刚才的工作,同时跟萧山令商讨国军内部存在的众多弊端。

“医疗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医疗水平的低下、医疗器材和药品以及医疗人员的缺乏,是导致国军伤亡惨重的一大重要原因!”蒋纬国对萧山令说道,“太多国军将士因为一点小伤以及伤后生病而白白丧命。

南京军只有十万人,打光多少少多少,所以必须要提高医疗水平,最大努力地让没有受致命伤的国军伤兵能康复痊愈!”南京军保持十万人的规模是十分合理的,因为人数若是太多,一来会削弱非南京地区的国军的力量,二来会增大南京的弹药、粮食、药品等物资的消耗,三来会适得其反,假如南京有三十万国军,但日军却对南京围而不打、以守代攻,那国军就在南京白白地闲置和浪费了三十万人马的宝贵力量,显然反而陷入被动。

萧山令深以为然:“可以挑选文化水平较高的士兵或男性平民,进行大规模的医疗培训,将他们培训成医护兵,另外,要求留在南京的爱国女子也是非常多的,大多数是年轻力壮的青年女子,其中很多人还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大学生、高中生,我看,可以同样大规模地组织她们学习医疗知识,培养成军中护士,再在南京多建造伤兵医院,实施地下化,保障安全性!”

“嗯!”蒋纬国点头,“还要大量地购买医疗器材和药品,都需要钱,但很值得!”国军此时伤兵的死亡率高达50%,如果能大幅度地降低,就能让更多伤兵重上战场,无疑可以确保南京军战斗力的持续,说白了,伤兵其实是“可循环使用的”,不能成为“一次性产品”,十个伤兵死五个,会导致部队减员速度非常快,如果十个伤兵只死三个甚至更少,部队减员速度自然就大大地放缓了,南京军的兵员总数毕竟是固定十万人的。

萧山令继续道:“根据上海战事的经验,国军还有两大弊端,一是军心不稳,二是浪费情况太严重。

在上海,日军飞机有时候会往国军投掷印刷得十分精美的传单,上面都是蛊惑人心的内容,比如‘蒋介石政权之巨大危机’、‘国民政府卖国求荣之本质、祸国殃民之真相’、‘皇军优待弃暗投明的中国兵’、‘共产党挑动中日开战从而趁机发展之阴谋’、‘皇军在占领平津时深受当地百姓之欢迎’‘满洲国和台湾之幸福现状’、‘四大家族之巨额财产’等等等,花样百出、不胜枚举。

哦,你看看这份!”他掏出一份传单递给蒋纬国。

蒋纬国好奇地看了看,第一眼他就吃惊了:“我操!这不是我么?我操!杨梅也在上面?还有施利聆?还有蔡文娜?我操!怎么连柳无垢都在上面?…这些女人是谁?”这份传单上共是三十多张照片,第一张是蒋纬国,接下来四张则依次是杨梅、施利聆、蔡文娜、柳无垢,剩下的二三十张都是蒋纬国不认识的年轻漂亮女人的照片,传单下有这么一段文字:“…蒋介石政权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卖国求荣、祸国殃民的腐败集团,其各种肮脏黑幕足以令人震惊,就以蒋介石二儿子蒋纬国举例,蒋纬国被蒋介石精心宣传吹嘘成一个青年爱国军人,但真实的蒋纬国就是一个吃喝嫖赌抽样样精通的纨绔子弟,并且好色如命,以上照片从第二张开始,都是被蒋纬国先后霸占的不幸女子。

第二张女子名叫杨梅,原是宋美龄卫队成员,被蒋纬国看中后被其玷污,第三张女子名叫施利聆,原是蒋纬国同学之妻,被蒋纬国看中后将其抢走,第四张女子名叫蔡文娜,原是川军第20军军长杨森之妾,被蒋纬国看中后将其索要去抢占;第五张女子名叫柳无垢,原是上海中华女子职业学校的英语老师和国文老师,代表学生进行请愿时被蒋纬国诱骗入室强奸;第六张女子名叫…”

“我操!”蒋纬国看得又想笑又恼火,“妈的!该死的小日本,老子什么时候有这么多女人了?我自己怎么不知道?太夸张了吧!这个第十三张女子还是青楼女子?老子逛窑子时看中她并将其长期包养?老子从来没逛过窑子!这个第二十五张女子才十三岁?老子有那么变态么?该死的小日本!老子要告他们诽谤!造谣!侵犯老子名誉权!”他确实十分的恼火。

萧山令笑着道:“多了去了,都是诽谤国府高层要员的。

但是…”他神色又变了变,“你也知道,国军大部分基层士兵都是文化水平很低的,这样的士兵,一来朴素,二来有些愚昧,捡了这些传单后去询问识字的人,一些不明大义的士兵就会心动,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最后带枪逃跑投降。

说真的,投降的国军官兵还是不少的,还有很多官兵在部队撤退时故意掉队,然后跑去向日军投降!”

“这个情况在南京应该不会发生的!”蒋纬国很有自信,“愿意留在南京,都是真正的愿意为国而死的勇士,信念坚定、心如铁石,不会被诱降的!”

“但人心是会变的!”萧山令认真地道,“必须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你说得对!”蒋纬国点头,“确实要做好部队官兵在思想上的工作。

我看,可以组织一批文化水平较高的士兵或投笔从戎的大学生,编成若干个‘文化工作队’,平均一个营或一个连配一个!”他原打算起名“思想工作队”,但感觉这个词语有些怪怪的,所以改成了“文化工作队”。

萧山令再次笑了笑:“好主意。

另外,第二点,浪费情况太严重。

我们这场战争是要打一场持久战、消耗战,拖死日本人,但实际上我们自己却很容易先被拖死。

因为指挥之失当、组织之不完善,很多的国军部队在转移、撤退时会丢盔卸甲,导致大量的武器装备被遗弃掉、被浪费掉、被缴获,不止如此,国军部队里虽然有担架队、输送队,但大部分都是有名无实,导致大量的武器装备和伤员病患没有被运到后方。

如此抛兵弃械的恶劣作风,我们又怎么能真正地做到拖死日本人?还有,大部分国军防线没有阵地纵深和副防御,实战中极易被击溃,日军又非常善于使用精锐小股部队进行渗透偷袭;另外,不同国军部队间严重缺乏通讯设备,上海战场上甚至发生很多起不同国军因为误会和不明敌情而在黑夜里互相开火的事情。

…”

蒋纬国听得连连点头,心情十分沉重:“问题真不少!都是血的教训啊!必须引以为鉴,一定要对症下药地消除这些弊端!”

“建镐!”门外大步流星地走进来一个人,是军工部副部长朱家骅。

“骝公!”蒋纬国立刻起身迎接,他看到朱家骅神采奕奕,似乎有什么大喜事。

“特大好消息!”朱家骅开口没出蒋纬国的意料,他整个人简直是眉飞色舞,“青霉素研制成功了!”

“什么?”蒋纬国大喜过望,“真的?这么快?”他确实极度惊喜,因为他记得青霉素在原先历史上是到1941年时才被真正地研制成功的。

“投入那么多资金、人力,还有那么多优秀的专家,能不快么?”朱家骅容光焕发,“但是,你也不能太高兴,我们是把青霉素研制成功了,但想实现大规模量产还是有很大距离的,以目前的产量,差不多只够供应几万人!”

“够了!够了!”蒋纬国欣喜若狂,他非常激动,有了青霉素这种“灵丹妙药”,成千上万的国军伤兵就可以从死亡线上被救回来了(在原先历史上,青霉素是在1943年才真正实现大规模量产的,需要注意的是,原先历史上的青霉素研制工作只是一小群医学家和几个医学研究机构进行的,前期和中期都没有国家力量的介入,到了后期才得到美国军方的协助,此时是被中德两国作为国家级项目进行重点研制的,因此提前几年诞生了,但还不能量产。

)。

就在蒋纬国为这个特大好消息而激动不已时,蒋介石打电话让他过去。

“来,纬儿你看看!”蒋介石气色很好地递给蒋纬国一份文件,“日本人开出的新条件。

看来,他们确实是色厉内荏啊!”

蒋纬国连忙接过文件,上面是日本人“修改后”的能够“实现中日和平”的停战条件,主要内容有四点:

第一,华东方面,上海恢复到八一三事变前的态势,中国军队全面撤出上海,且不得驻扎保安团,只有警察,日军可在上海驻扎一个旅团,上海主权属于中国,治权由中日共有;

第二,华北方面,中国军队全面撤出平津二市、河北省、察哈尔省、绥远省,且不得驻扎保安团,只有警察,日军可在以上二市三省驻扎两个师团,以上二市三省主权属于中国,治权由中日共有;

第三,国民政府向日本政府进行战争赔偿;

第四,日中两国进行军事合作,联合剿灭中国境内的×××势力。

蒋纬国心头一个咯噔,他惴惴不安地看着满脸笑容的蒋介石:“父亲,您该不会要答应这份新条件吧?”

“当然不会!”蒋介石摇头,“这几项新条件虽然比上次那几项稍微温和一些,但仍然超出了国府的底线。

纬儿,你难道没看出?日本人终于让步了!这就意味着,国府可以再接再厉,继续让日本人进行更多的让步,直到不超过国府的底线,国府就可以考虑正式接受了!”他叹口气,“佳兵不祥啊!能够早点停止战争,是善莫大焉的好事啊!”

蒋纬国顿时心头暗暗叫苦。

第246节 主动挑衅

蒋纬国一心一意地准备跟日本人在南京大战一场,蒋介石却在大战来临之际还忙着“试图通过政治手段解决战端”,仍然对谈判停战抱有强烈的幻想,不得不让蒋纬国感到很恼火、很憋屈、很无奈。

但是,冷静下来后,蒋纬国对蒋介石的这种做法还是能给予一定的“理解”。

将心比心地想一想,蒋介石如此行为其实是在情理之中的。

蒋纬国很清楚,在原先历史上的抗战期间,蒋介石一直都没有放弃过跟日本人“谈判停战”的做法,抗战持续八年零一个月,而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中国在这四年零五个月、占八年抗战一半多一点的时间里完全是在独力地、孤立无援地抵抗着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中国的压力、中国军队的压力、国民政府的压力、蒋介石的压力…可想而知。

需要特别注意,中国在这四年零五个月里虽然确实得到来自苏联、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或多或少的援助,但是,中国在这四年零五个月里没有盟友!没有一个国家跟中国结盟、并肩作战地对付日本。

后世人都知道,抗战坚持八年就能打赢,但是,试问,蒋介石如何知道这一点?战局的日益恶化除了在物质上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外,还在精神上带来巨大的恐惧和绝望,这个时候,除了上帝显灵,没人能让蒋介石彻底相信中国不会真的亡于日本,因此,他跟日本人一边打一边继续“谈判停战”就是必然的事情,另外,即便是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参战、美英苏成为中国的盟友、一起对付日本,蒋介石还在继续跟日本人的“谈判停战”,为什么?因为中国的盟友美英苏在战略上、政治上、利益上不断地出卖中国(最典型例子就是雅尔塔会议),既然朋友并非完全可靠,跟敌人谈判停战又有何不可?

也许后世会有人抨击乃至鄙夷蒋介石,觉得蒋介石此举是丧权辱国、没有骨气,认为蒋介石应该真真正正地、砸锅卖铁地跟日本人拼到底,这种想法确实不能被肯定,一来作为国家最高领袖,肩负着整个国家的未来,不能真的断送掉国家,如果有别的什么办法或希望,就应该把握住,二来这种事也不是蒋介石独创的,列宁早干过,斯大林也干过。

在上次世界大战末期,俄国布尔什维克夺取了俄国的最高政权,苏联取代沙俄,刚成立的苏联非常脆弱,因为沙俄被夺权时还在参加世界大战,所以苏联仍然是参战国,沙俄敌国德国当然有权进攻苏联,经历内战和内部大动荡的苏联在德国大军压境下几乎“刚诞生就要灭亡”,为了获得喘息的时间,苏联当局不顾一切地向德国乞和,跟德国签署了《布列斯特—列托夫斯克和约》,承诺向德国赔偿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割让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5000万人口、全苏俄90%的煤矿、73%的铁矿、54%的工业、33%的铁路给德国。

如此条约,完全可以用“丧权辱国”来形容了,但苏联当局成功了,成功地获得了喘息时间,并且德国在上次世界大战中又战败了,所以稳住阵脚的苏联当局立刻翻脸不认账,全面废除整个条约,并且在苏联历史档案里闭口不提这件事,即便被揭露出来,也振振有词地诡辩说“这是非常高明的缓兵之计”;至于斯大林,也一样。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兵败如山倒,斯大林在恐惧和绝望中试图效仿列宁,先后三次向希特勒乞和,承诺割地赔款,“只要我能给的,都会给”,但希特勒太狂妄,回复斯大林“你就是退到乌拉尔山脉,我也会打到乌拉尔山脉,你能给我的,我都能自己拿,并且拿得更多”,最后,苏联打赢了苏德战争,苏联高层内部庆幸“幸好那场背着苏联人民、堪称可耻的乞和没有成功”,成为战争胜利者的苏联政府从此对这件事讳莫如深、假装忘记。

斯大林虽然号称“钢铁巨人”,但他在苏德战争初期也是非常恐惧和绝望的,苏共中央政治局的常委们邀请他去开会商讨如何迎战,他却惊慌地以为那些人是来逮捕他并把他交给希特勒的,至于蒋介石,他同样在中日战争初期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和绝望,根据蒋经国的回忆录,蒋介石“多次在浴室里一边冲澡一边用拳头砸墙并放声大喊大叫,以此发泄心头的紧张”。

即便是疯狂程度已经达到到精神病人地步的日本人,在战争末期照样被美国人打得跪地求饶、老实投降而没有真的像他们叫嚣的那样“一亿玉碎”。

蒋纬国理解蒋介石的做法,但不支持,同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万一国民政府真跟日本政府和谈停战,事情就严重了。

根据蒋介石的说法,他的底线是“恢复到七七事变前的态势”,假如日本人同意(毕竟因为蒋纬国改变历史,日本人的侵华战争从一开始就十分不顺,难保已经导致日本高层产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所以这种事也是受到蒋纬国“蝴蝶效应”影响的),后果可以说是不堪设想,因为这种战争结局对于中国而言,“利在眼前,弊在长久”。

蒋纬国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一个头绪,只能跑去向萧爻请教。

“不会的!”萧爻听完蒋纬国的陈述后十分肯定地回道,“不会和谈成功的!”

蒋纬国心头一喜:“军师,你为什么这么肯定?”

“很简单!”萧爻说道,“日军在平津、淞沪这两场大战中,付出了很大的死伤和损失,因为这样,导致一些日本高层产生了畏缩不前的想法,同时,也会刺激得一些日本高层恼羞成怒、兽性大发。

日本人向来疯狂成性,什么时候理智过?他们肯定会在谈判桌上开出非常苛刻的条件,因为他们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如果一无所获,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却还回到七七事变前,那日本人在平津、淞沪死伤的十几万人岂不是白死白伤了?自尊心已经扭曲到畸形程度的日本人会认为他们那‘金贵无比、至高无上’的颜面没地方放了,不狠狠地大捞一笔,怎么对得起他们死伤的那十几万人?怎么对得起他们那所谓的颜面?死要面子活受罪本来就是日本人的特性。

所以,他们必定会漫天要价,严重地超出校长的底线。

双方注定谈不拢,既然谈不拢,自然就要继续打了!”

蒋纬国顿时感到醍醐灌顶:“有道理,有道理!”

“校长派人跟日本人谈判,其实也是好事!”萧爻露出一个怪怪的微笑,“缓兵之计嘛!你负责争分夺秒地整军经武、积极备战,校长负责在谈判桌上跟日本人东拉西扯、拖延时间,不是很好嘛?反正肯定谈不拢,校长在谈判桌上拖得越久,对我们的战备工作不是更有利?我们不就能准备得更充分了?”

蒋纬国再度茅塞顿开,他笑起来:“对!对!”

“我们还可以玩些小手段,刺激刺激日本人,主动挑衅!”萧爻眯起眼。

中国军队虽然在平津会战、淞沪会战中都重创了日军,但这两场会战毕竟都是以日军胜利而结束的,因此在整体大格局上,中弱日强、中防日攻、中退日进仍然是主流的大趋势。

十一月份的华东战场(主要是以上海和南京为核心的苏南地区)的形势呈现出暂时性的平缓,日军忙着巩固对上海的占领,同时“进而不逼、追而不击”地向南京推进,国军则忙着争分夺秒地加强南京的防御工作,同时“七分秩序、三分混乱”地从上海向南京撤退,因此交战双方和观战诸方都普遍地认为:日军还是掌握主动权的,日军在前进和准备攻击南京,中国军队则在撤退和准备防御南京,接下来的南京会战肯定会是日军进攻、中国军队防守。

但是,日军上下都没想到,“被动挨打”的中国军队居然“胆大妄为且嚣张无比”地先动手进攻了。

从上海到南京,国军确实在全面撤退,但却在后期进行了一系列高强度的局部反击。

11月23日,晚上九点,长江北岸的江都县瓜洲镇。

日军第16师团第16辎重兵联队第1卡车大队第3中队的松木吉平伍长正在镇外一条小路上带着五分醉意地迈着亢奋的脚步,一边走一边哼着家乡的《浪花小调》,因为他心情非常愉悦,愉悦得让他神清气爽、浑身快感。

认识松木吉平的人都知道,松木吉平是一个非常失败的日本军人,已经三十好几岁的他在军队里混了这么多年还只是一个芝麻大的伍长(伍长是日军军衔里倒数第四阶,仅高于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

日军该军衔来源于中国古代军制,五人为一伍,一伍设一个伍长),并且还是辎重兵伍长。

在日本军队里,地位最高的兵种是骑兵,地位最低的兵种就是辎重兵,辎重兵不仅地位最低,还是被嘲笑甚至是被歧视的对象,日军各兵种都有自己的《兵种之歌》,唯独辎重兵没有,“辎重兵也算兵,苍蝇也算鹰”更是日本陆军里很流行的一句话,很自然,没人愿意当辎重兵。

日军各兵种招收新兵时,骑兵和宪兵是最热门的(骑兵地位最高,宪兵军饷最高),部队门庭若市,辎重兵是最冷门的,部队门可罗雀,报名者寥寥无几,为确保满足部队的辎重兵人数需求,日军的军校和部队都强制性地命令部分毕业生、其它兵种士兵转入辎重兵,被调入辎重兵部队的日军官兵无不愁眉苦脸乃至深感耻辱,因为被调入辎重兵部队等于被认为是废物,哪怕一个步兵少佐被调入辎重兵部队里担任大佐,都会被认为是“被贬”。

松木吉平作为一个老军人,却在地位最低的辎重兵部队里担任一个军衔最低的小军官,别人对他的“非常失败”的评论显然是正确的。

松木吉平不只是一个非常失败的日本军人,还是一个非常失败的日本男人,已经三十好几岁的他到现在还打着光棍,因为他家境贫困、模样丑陋、文化不高,还患有浓重的狐臭,所以没有女人愿意嫁给他,哪怕是同村那个又老又丑的寡妇,都对他拒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