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658章

作者:新海月1

  从前那种生产订单排到几年后,拿货靠关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为了企业的生存,麦考尔不得不放下颜面,积极参与社会交际活动,努力维护同客户之间的关系。

  当然,光这还不够。资本逐利,产品质量要是不行,再好的交情也不顶事。

  能够维系住现在的基本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大家同在一个财团中混,有一定比例的交叉持股。

  本身大家就是利益共同体,在产品性价比相当的情况下,大家还是更乐意用自己人的产品。

  性能没法比,那就只能杀价格了。本来是暴利的机床行业,最近一段时间已经杀到了白菜价。

  纯粹的机床生意,现在已经是卖一台亏一台。如果不是售后服务还能够赚钱,麦考尔的机床企业,现在就可以考虑关门大吉了。

  短期了酒杯,和来人碰了一下,麦考尔微笑着问道:“拜伦,很长一段时间没看到你了,最近过得怎么样?”

  不管内心压力有多大,对客户麦考尔都有十二分的热情。正是这种积极的营销态度,让麦考尔能够碾压国内一干同行,坐稳了细分赛道龙头的宝座。

  中年男子摇了摇头,苦笑着回答道:“非常的糟糕。该死的奥地利人,就如同硕鼠一般,不断的攫取我们的财富。

  自从去年他们推出新车型之后,我就没有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不瞒你说,开年以来我已经进行了三次裁员。”

  这不是什么秘密,看看满大街跑着的汽车是什么牌子,就知道英国汽车企业过得是什么日子。

  工业化的特点就是:生产的同款产品越多,单件产品的生产成本就越低。

  不列颠的汽车工业起步并不晚,甚至可以说很早。早在1680年时,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便设想了喷气式汽车。虽然喷气式汽车没有造成功,但是汽车的理念却被提了出来。

  1804年,英国工程师理査德·特里维西克,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汽车,拉开了英国汽车工业的序幕。

  可惜的是开局王者,最后却被玩成了青铜。此后的汽车发展史,就从不列颠转移到了法兰西,接着又到了神罗。

  蒸汽机汽车那也是汽车,尽管不怎么方便,但是在特定的场合还是很有价值的,所以还是进行了少量生产。

  按理来说,有工业底蕴的英国汽车企业不应该掉队的,问题的关键就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上。

  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内燃机技术没有跟上,汽车的发动机就成为了英国汽车工业中最大的短板。

  自家的发动机性能跟不上,那就只能从海外进口了,反正现在是自由贸易时代,想买都能够买到。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生产成本上升了。

  仅仅只是发动机贵,还可以忍受,大不了就少赚一点儿。

  问题在于不列颠的汽车产能非常低,连带着零配件产量也不高,生产的少了成本自然下不来。

  大部分本土生产的零配件,不仅售价比进口的贵,就连性能也跟不上。

  扶持国产是不存在的,资本逐利自然是买性价比高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列颠的汽车生产企业,变成了一个个汽车组装工厂。

  除了顶着汽车生产企业名头,多了一个车标外,他们的工作外面的汽修店也能干。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也越来越透明。发现了这一点过后,越来越多的汽修店玩起了跨界,加剧了市场竞争。

  本来国内的竞争就非常激烈了,没有想到国际上竞争对手又杀了过来。凭借性能上的优势,神罗的汽车品牌很多就占稳了脚跟。

  最先是高端品牌沦陷,看看庄园内的车就知道,几乎是清一色的进口车。

  包括拜伦这位汽车生产商,座驾同样是进口货。没有办法,自家的产品在性能上实要差一些。为了生命安全着想,大家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高端市场丢了也就丢了,本来就没有多少销量。在进口车大量涌入前,不列颠的上就社会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是马车。

  现在不一样了,大量的廉价车也跟着涌入。没有核心技术的组装工厂,自然没有好日子过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被挤占。

  为了让企业生存下去,拜伦不得不选择裁员减产。可这些都只能解燃眉之急,想要度过危机还远远不够。

  客户的日子不好过,麦考尔自然不能提订单的问题了。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

  想要过舒心日子,就只能先把自由贸易体系给搞垮,靠关税壁垒保护市场。

  “乐观一点儿我的朋友,会好起来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主要还是自由贸易体系的问题。

  如果没有这个体系,我们就能够提高关税保护市场,为企业赢得发展的时间。

  奥地利人当年就是这么干的,要不是实施贸易壁垒政策,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成为现在的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说谎也是一门学问,作为一名合格的资本家,这是最基础的生存技能。

  尽管麦考尔自己都不相信,靠贸易保护不列颠的工业就能够赶超过去,但在气势上绝对不能够怂。

  举起酒杯碰了一下,拜伦直接一饮而尽,随即同仇敌忾的说道:“我的朋友,你说得不错。

  都是那份邪恶《自由贸易协定》的错,要不是因为这份条约,不列颠的财富也不会被人侵吞掉。

  为了不列颠,我们必须要纠正这个错误。绝对不能让这份该死的条约,继续荼毒不列颠的未来……”

  ……

第八十五章 远东风云起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旦牵扯到了利益,任何事情都会变得复杂起来。

  有人反对“自由贸易”,同样也有人支持。不是所有人都是“自由贸易”的受害者,相反不列颠同样有许多产业是自由贸易的受益者。

  比如说:煤炭产业。

  从上个世纪开始,不列颠就是全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国。时至今日,英国的煤炭产能中,有近三分之一在用于出口。

  一旦退出了自由贸易体系,煤老板们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有了关税壁垒,不列颠的煤炭将丧失成本优势。

  能源产业如果不能垄断市场,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成本。没有了成本优势,市场被人侵占几乎是必然的。

  又比如说:纺织业。

  尽管伴随着工业化浪潮的展开,纺织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但是不列颠仍然是世界第一纺织品出口国。

  因为经济发展市场变大的缘故,即便是英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萎缩了,但是纺织品出口总额却没有下降多少。

  数据都是虚的,只有赚钱是真的。不管未来市场前景怎么样,至少眼下还是赚钱的。

  一旦退出自由贸易体系,这些出口型企业,有一家算一家,谁都别想有好日子过。

  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列颠的工商业界已然发生了分化。手心手背都是肉,在幕后掌控工商业的财团大佬们也很头疼。

  支持谁反对谁,从来都不是想当然就能够做出决定的。从本质上来说,财团就是一帮资本的利益集合体,并不具备强大的约束力。

  财团的强大,那是在大家利益一致的时候。现在成员内部发生了分歧,财团的力量实际上已经削弱到了极点。

  真要是严重损害了一部分成员的利益,财团分分钟就有可能发生分裂。在这种背景下,财团大佬们能够做的也只是尽可能调和各方矛盾。

  资本内部发生分化,是否要退出自由贸易体系的问题,自然不可能立即尘埃落定。

  没有贸易壁垒保护市场,伦敦政府的刺激经济政策,就相当于无用功。

  甭管政策怎么刺激,不行的产业始终都是不行。产品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给再多的优惠政策也没用。

  经济问题解决不了,政治改革就更加困难了。除了涉及经济的行业争端法案通过,坎贝尔政府提交的大部分改革方案都被上院否决。

  比如说:削减上议院权力,支持爱尔兰实行自治,给予殖民地更高自治权……

  提了这么多动人奶酪改革方案,坎贝尔政府的日子很快就变得难过了起来。

  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保守派们被迫联合在了一起,以议会为阵地,和改革派拉开了“嘴炮大战”的序幕。

  ……

  唐宁街,首相官邸。

  透过窗户眺望着远方,坎贝尔首相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此刻他的心情,就和伦敦的天气差不多,都是灰蒙蒙的。

  作为工业时代降临的标志,从上个世纪开始,伦敦就被雾霾笼罩着上了。

  尤其是到了冬天,能见度不到五十米,都是常有的事情。若不是雾灯被发明了出来,伦敦的冬天都不能行车。

  天气神马的,坎贝尔是顾不上关心了。自从改革开始,他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每天都有数不清的麻烦找上门来。

  保守派和改革派吵翻了天,两边的矛盾几乎已经公开化。战场从最初的议会,蔓延到了全社会。

  广播报刊,更是双方论战的主战场。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随着论战的展开,莫说是普通民众了,就连知识分子和中产精英,都被给搞懵逼了。

  事实上,坎贝尔自己都有些蒙圈。改革政策虽然是他提出来的,可是听了反对派的理由,坎贝尔也不确定改革能够成功。

  柿子要找软的捏,政治改革先放到一边,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改革经济,扭转国内不断恶化的经济局势。

  只有经济改革成功了,树立了足够的威望,才能够进一步推动政治改革。

  释放了一下情绪,坎贝尔转身问道:“现在外面是谁占上风?”

  不同于其他国家,不列颠的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实力差距。

  然后就出现了诡异的一幕,在论战的过程中,谁也没有能够压倒谁。

  今天改革派占上风,明天又变成了保守派占上风,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会如何。

  扑朔迷离的局势,搞得政府中的投机者们都不敢站队了。没有官僚们相助,改革如何进行得下去?

  内务大臣阿泽维多:“还没有结果。顽固派的实力太过强大,短时间内怕是难以分出胜负。

  不过我们拉拢的农业行会已经有所意动,退出自由贸易体系也是符合他们利益的。”

  相比工商业界来说,不列颠的农民才是真的悲剧。受地质条件限制,英伦三岛适合发展农业的土地本来就不多,农业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

  面对外来农产品的冲击下,英国农业可谓是“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偏偏他们还不能闹腾,因为不列颠的粮食产量,根本就无法满足自身所需。

  既然是进口粮食,那自然是越便宜越好。社会各界都站在了一起,农民的利益自然要被牺牲了。

  利益受损的也不光是普通农民,同样还有农场主和拥有土地的贵族。

  他们在政治上拥有发言权,只不过面对工商业界相比,他们的力量明显要薄弱得多。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在这些人组织了农业行会。联合起来在政治上,为自己争取利益。

  从市面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就可以看出来,农业行会并没有完成大家心目中期待的目标。

  不是农业行会不努力,主要是政客们太无耻。上台前说一套,上台之后干得又是另外一套。

  投资了很多次,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以至于大家都丧失了信心。

  要不是被坑怕了,这些家伙早就参与了进来,废除自由贸易体系实施关税壁垒,对农业可是重大利好。

  坎贝尔首相点了点头,感叹道:“最好是如此!要不然一直这么僵持下去,对国家的伤害太大了。”

  农业行会的事,提都没有提,显然坎贝尔也没有准备履行承诺。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列颠的粮食产量有限,根本就无法满足自身所需,进口是必然的。

  保护农业就意味着农产品价格上涨,这势必要增加工人阶级的生存压力,企业用工成本也要跟着往上攀升。

  资本家们可不是吃素的,每一次人工费用上涨,都是工人阶级用命争取到的。

  一个不好就是全国性的罢工潮,只要想想这可怕的后果,就足以令任何政客望而怯步。

  ……

  外交大臣亚当·温佳德:“大家也别光顾着国内的麻烦,最近这段时间,国际上也没有少出事。

  委内瑞拉内战连绵不休,我们支持的派系在战争中失利,连带着帝国在当地的扩张受阻。

  前不久华盛顿又和维也纳政府达成协议,获得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结束了两国自南北战争以来的冰点外交。

  最近远东地区又出事了,俄国人和日本人之间的矛盾加剧,甚至有爆发战争的可能。

  ……”

  作为一家全球性帝国,关注国际局势变化是必然的。当然,不列颠不光是关注,而是积极参与其中。

  亚当·温佳德说了这么多国际性事件,全部都和不列颠有直接性关系,甚至本身就是他们一手策划的。

  比如说:最不起眼委内瑞拉内战,就是英国政府在美洲扩张的手笔之一。

  只不过他们挑起了开头,没有能够确定结尾。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普普通通的内战,因为国际势力的介入连绵不休了数年之久。

  现在快要落下帷幕了,悲剧的却是英国政府支持的一方,在内战中失利。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不列颠的名声不好,又不注意吃相呢?

  因为崛起晚了一步的缘故,神罗根本就来不及向委内瑞拉扩张势力,自然也谈不上仇恨。

  参与委内瑞拉内战,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不列颠添堵,根本就没有侵略委内瑞拉的意思。

  一边是侵略自己祖国的英国人,一边是专门给英国人添堵的神罗,委内瑞拉的有识之士闭着眼睛也知道该支持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