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240章

作者:新海月1

  谈判一开始就陷入了扯淡模式,俄国代表团舌战群雄,除了丹麦代表帮忙外,他们直接陷入了被围攻状态。

  这是敌人多的弊端,如果波兰也算是一个国家的话,这会俄国人面对的就是八国联军。(普鲁士王国、奥斯曼帝国、中亚四国、波兰、大清帝国)

  交战国之间的扯皮,其它国家代表自然看热闹了。如果大家都参与的话,俄国人还会更加悲剧。

  普鲁士人的外交活动还是起了作用的,获得了大多数欧洲国家的谅解,他们提供了大量对俄国人不利的证据,显然是准备充分。

  第一天会议结束后,俄外交大臣克拉伦斯·伊万诺夫就知道事情坏了,连夜和奥地利代表韦森贝格密会。

  克拉伦斯·伊万诺夫没有绕弯子,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伯爵阁下,现在我们需要贵国的帮助!”

  沉默了一会儿后,奥地利外交大臣韦森贝格才开口说道:“我们是盟友,相互帮助是应该的,侯爵阁下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俄国人的目的他是一清二楚,然而现在必须要装糊涂,才能取得更加有利的地位,重新确立俄奥同盟中的主导权。

  克拉伦斯·伊万诺夫没有想那么多,欧陆霸权易主成为了定局,无论是落入法国人手中,还是落入奥地利手中,都没有他们什么事。

  俄奥同盟中的主导权,对失去欧陆霸权的俄国人来说,现在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现在的外交局势对我们非常不利,我希望贵国可以发挥影响力,扭转这种局面!”

  一边倒的情况,完全出乎了沙皇政府的预料,在他们的计划中大部分欧洲国家应该会采取中立态度,而不是直接站在俄罗斯的对立面。

  这是俄国人没有来得及转变心态,依然把自己带入了欧洲霸主的角色。

  欧陆霸主时代的俄罗斯帝国,大家就算是非常不满,也没有几个国家敢表露出来,中立就是小国的立场。

  现在不一样了,俄罗斯帝国不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又陷入了内战中,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经大大降低,吓不到欧洲各国了。

  往日里受了气的,这个时候就爆发了。在此之前,沙皇政府也进行了外交公关,看结果就知道他们是帮了倒忙。不但没有拉到盟友,反而把一些国家推到了对立面。

  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得不寻求奥地利的支持。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开始,奥地利就在欧洲政治外交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两次建立维也纳体系,更是梅特涅外交的巅峰。一直持续到现在,奥地利在欧洲政治外交上的影响力都是数一数二的。

  这种政治外交影响力,也是弗朗茨一直注意吃相的原因之一。

  普通人看来这种政治外交影响力没有什么用,实际上这保证了奥地利不会陷入孤立状态,避免了陷入举世皆敌的危机。

  现在俄国人就知道被孤立的后果,同时被各国针对,意味着他们在谈判中将陷入被动状态,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结束这场战争。

  韦森贝格摇了摇头说:“侯爵阁下,你太高估我们的影响力了。现在的情况少不了英法的推手,你不会认为奥地利可以对抗英法两国加起来的影响力吧?”

  这种忙帮不得,真要是帮了就后患无穷。要让各国转变外交立场,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没有足够的好处,奥地利为什么要付出这个代价?

  克拉伦斯·伊万诺夫脸色一沉,他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如果奥地利肯出手的话,现在这些小国又要中立了。

  什么比不上英法联合的影响力,都是扯淡。实际上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这些小国都是墙头草。

  维也纳体系时代,奥地利可以把英国人驱逐出欧洲,把法国压制在了西欧,把俄国人限制在东欧,靠的就是外交上合纵连横。

  当初吞并南德意志地区引发了欧洲各国的恐慌,不也很快度过了难关?

  “伯爵阁下,我们不会让你白帮忙的。”

  说完,克拉伦斯·伊万诺夫送上一张皇家银行的支票,上面的数字是空白,直接让韦森贝格自己填。

  接过支票,韦森贝格有些哭笑不得。他是这种人么?奥地利可不流行索贿,这玩意儿要是今天收了,明天他就要回家养老。

  这年头奥地利大臣就没有穷鬼,弗朗茨出手还是很大方的,殖民地上有他们一份儿产业,至少也是几千公顷种土地起步。

  这些土地需要自己派人经营管理,很多大富豪都可以不屑一顾,可是这土地附带着封地贵族爵位,就瞬间价值倍增了。

  贵族爵位没有人会嫌多,尤其是带封地的。远在殖民地也没有关系,反正早晚都会本土化。

  为了给后人多留几份家业,韦森贝格把支票推了回去说:“抱歉,侯爵阁下,这笔钱我可不敢收。

  想要让各国转变立场,势必要付出代价,绝对不是靠三言两语就能够解决的。

  如果你们想要摆脱目前的困局,可以从瑞典·挪威开始,北欧联邦正在组建中,这个时候他们必须要顾及丹麦人的感受。

  然后再拉拢德意志联邦,夸大一下普鲁士威胁论就可以了。普鲁士王国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吞并他们是唯一的选择。

  说服比利时也不难,法国人对他们的威胁太大,他们会需要你们帮助的,至少可以让他们中立。

  西班牙、葡萄牙和贵国没有利益冲突,我相信阁下有能力说服他们保持中立。”

  韦森贝格给出了解决办法,能不能做到,这就要看沙皇政府的能耐了。没有利益冲突的国家,都不能让人家保持中立,那还搞什么外交?

  这是列强的底气,不管俄国人怎么衰落,他们仍然是欧洲四大列强之一,综合国力远超普鲁士、西班牙。

  听了这个主意,克拉伦斯·伊万诺夫有些尴尬。这些应该算是常规操作,然而他们之前居然搞砸了,现在要重新补救。

  毫无疑问,除了外交官们“心态”惹“祸”外,游说的出发点选择失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这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俄国人能够靠外交手段解决问题,还要等到亚历山大三世时期,在此之前他们习惯用武力搞定一切。

  在这种大背景下,外交官能力不合格是正常的。能够达到及格线水平,就算是精英外交官了。

  停顿了一下,克拉伦斯·伊万诺夫还是支票递了上去,非常有礼貌的说道:“谢谢,伯爵阁下!你获得了俄罗斯帝国的友谊。”

  没办事,但是对方给出了主意,钱还是要给的。

  这一套金钱游戏规则是沙皇政府官僚集团内部通行的,克拉伦斯·伊万诺夫已经习惯了。

  实际上,这个年代各国外交部也是腐败的重灾区,在外任职发财不要太简单了。

  原来任职的时候韦森贝格也收过礼,不过随着职位的上升,他逐渐变得爱惜羽毛了起来,怕被竞争对手抓到了小辫子。

  现在不需要办事,这笔钱也就不那么烫手了。

  看在钱的面子上,韦森贝格补充道:“侯爵阁下,这次谈判的难点在东欧地区,这里才是贵国的核心,我个人建议你们先解决远东、近东、中亚地区的麻烦。

  近东地区奥斯曼帝国战场上没有取得成果,打发他们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远东地区我不怎么了解,不过距离太远,应该没有太大的价值。

  中亚地区已经丢得差不多了,索性让放弃算了。只要保护了核心利益,别的旁支末节不值得一提。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上出发,我认为东欧问题,也不算什么大事。以贵国的实力,现在失去的早晚可以拿回来。

  英法小动作不断,如果谈判拖的时间太长,很容易节外生枝。据我所知,普鲁士王国还在扩军备战,很有可能会再次点燃战火。”

  让俄国人迅速完成谈判,结束这场战争真的是好意,毕竟再拖下去,战争再次爆发也不是啥奇怪的。

  按照欧洲的惯例,谈判桌上拿不到利益,那就在战场上去拿。目前的情况,俄罗斯帝国只要敢打,前线的军队就敢输。

  至少东欧战场上,没有半点儿希望。后勤补给不能够保证,战争根本就没法打。

  顺手挖个坑,鼓动俄国人未来再打回去,那就是在履行奥地利外交大臣的职责了。

  听了韦森贝格的解释,克拉伦斯·伊万诺夫心情沉重了很多。

  别的地区丢了都不是问题,俄国人损失的起,东欧地区才是俄罗斯帝国的核心。

  现在丢失的土地,未来肯定是要打回去的。毛熊可是非常记仇的,普鲁士王国已经取代了奥斯曼帝国,成为了他们的头号敌人。

  一旦沙皇政府缓过劲来,就要寻找他们的晦气。在哪里摔倒的,就要从哪里爬起来,俄国人从不缺乏韧性。

  韦森贝格的善意提醒,只是加深一下印象,让俄国人时刻牢记这次仇恨。

第一百一十一章 埃塞俄比亚

  在伦敦和会期间,英国人没有停下他们的全球战略布局。为了加强对北美的掌控,5月份英国国会批准了建立加拿大自治领的议案。

  这激发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抗议,结果自然被是无视了,本来这就是针对他们的措施。

  美国内战结束后,资本家们对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因为南北对立的缘故,南方市场和他们告别了。

  墨西哥成为了英法西三国的势力范围,没有他们插手的余地;中美洲地区被奥地利视为自留地;加勒比海诸岛也是列强势力云集。

  美国人的美洲变成了一个笑话,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分裂后的北方政府根本就无法与之对抗。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两个美国政府都不安分。南方邦联政府还好,他们出口工业原材料,和列强够不上竞争。

  北方联邦政府就不行了,为了打破局势,他们在墨西哥支持革命党,又在中美洲地区扶持印第安部落。

  这还不算完,随着爱尔兰移民的数量增加,反英成为了联邦政府中重要的政治力量,1866年爱尔兰议员提出吞并加拿大的议案。

  毫无疑问,这种作死的议案自然没有通过。可是这种情况还是刺激到了英国人,伦敦政府决定加强在美洲地区的力量。

  建立加拿大自治领,就是手段之一。伦敦政府准备放松对加拿大地区的压制,任由他们发展,以增加在北美地区话语权。

  采取行动的不光只有英国人,其实在此之前法国人就向墨西哥增兵了。弗朗茨的建议马西米连诺还是听进去了几分,墨西哥的债务比历史同期增加了三分一。

  作为最大的债主,法兰西自然是被绑架了。投入越多,巴黎政府就越舍不得放手。

  墨西哥不是没有还款能力,只要镇压了叛乱了,白银帝国很快就能够摆脱危机。

  英法的做法也影响到了奥地利,维也纳政府对蠢蠢欲动的美国人也非常恼火。

  看着中美洲总督胡梅劳尔伯爵提供的资料,弗朗茨觉得有必要给美国人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天高地厚。

  弗朗茨问道:“美国人在中美洲地区有多少投资?”

  殖民大臣约西普·耶拉契奇回答道:“大约有三百万神盾。”

  这些基本资料,约西普·耶拉契奇都是心中有数的。如果不是因为内战,中美洲地区都是美国人的自留地了。

  早在十几年前,美国人就在向中美洲地区渗透。直到内战爆发,奥地利占领该地区后,美国人的动作才沉寂了下来。

  弗朗茨漫不经心的说道:“那就盯着他们,只要发现问题就给没收了。”

  奥地利的殖民地是不欢迎外资的,推动殖民地经济发展,很遗憾这不是维也纳政府想要的。

  稳定压倒一切,弗朗茨宁愿砸在手里慢慢开发,也不愿意让外来势力介入。

  表面上看来,外来资本推动了殖民地经济发展,然而这个年代海外投资就是殖民扩张的急先锋。

  输入各种乱七八糟的思想,也是各国互相捅刀子的手段之一。要是不加以警惕,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了,殖民地叛乱先爆发了。

  19世纪后期,所有的大规模殖民地叛乱,都是有国际实力操纵的。这也是各国关闭殖民地市场大门的最主要原因。

  美洲地区距离维也纳太远,对殖民地掌控力度不可避免的有所下降。让美国人看到了机会,才跑过来搞事情。

  找借口没收这些美国投资,就是对联邦政府的一个警告。当然不会只有这么简单,奥地利只是一个带头作用,后面还需要各国跟风。

  美国内战前,他们的资本已经渗透到了北美很多地区。比如说:墨西哥、古巴等地区。

  美国强势的时候,各国忌惮他们的实力,自然没有人会动这些投资。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分裂后的联邦政府没有保护这些海外投资的实力。

  如果他们安分守己,大家可能不会采取过激行动。然而资本怎么可能安分呢?

  没有足够的市场,内部经济循环市场又不够大,资本家们想要生存下来,就肯定要搞事情了。

  根据手中的情报,弗朗茨可以肯定美国联邦的内斗非常激烈,向外扩张势力也是逼不得已。

  除非欧洲发生重大变故,不然在各国的压制下,他们没有发展起来的可能。

  “是,陛下!”殖民大臣约西普·耶拉契奇回答道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弗朗茨关注的重点还是非洲大陆。自从维也纳政府通过殖民地本土化法案之后,欧洲各国对非洲大陆的重视就上升了一个档次。

  其中以英法反应最为激烈。法国人第一时间做出了应对,拿破仑三世准备跟风,巴黎政府制定了北非行省计划,准备把这一片地区纳入本土中。

  只不过欧洲战略优先,加上受移民不足的影响,这份计划还停留在纸面上,来不及全面实施。

  英国人的反应就激烈的多了,跟风是不可能的。殖民地本土化不适合海洋国家,就算是勉强推行也不会选非洲啊!

  打开地图就知道,法奥两国在非洲大陆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了。为了遏制两国的扩张势头,伦敦政府准备抢先控制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把东非和南非连为一体。

  比起原时空来说,英国人的非洲计划收敛了很多。仅仅只是占据东南两角,没有横贯埃及。

  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是奥地利非洲战略的最后一环,一旦完成了计划,那么大半个非洲大陆都是奥地利的地盘。

  英国人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况且他们早就盯上了埃塞俄比亚。早在1839年占领亚丁之后,他们就在这里进行渗透。

  现在已经有多个封建邦国领主和英国人勾搭在了一起,前不久英国领事弗尼·卡麦伦访问土耳其苏丹后,就取消了对埃塞尔比亚的军火供应。

  这个时候,埃萨俄比亚君主堤奥多尔二世干了一件蠢事,直接把英国领事给扣押了。

  毫无疑问,埃塞俄比亚这是自己把借口递给了英国人。如果不让他们领教一下帝国的铁拳,约翰牛怎么好意思在世界上混?

  本来弗朗茨准备插手的,不过这些年奥地利在非洲大陆上名声不好。没有什么吃相,人家是躲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凑上来呢?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奥地利那么多殖民地自然不是充话费送的,那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

  在欧洲大陆上遇到了问题,弗朗茨会三思而后行。到了非洲大陆上就是另一个极端了,通常都是不管不顾,直接莽上去完事。

  外交?很遗憾,殖民政府都没有这个部门。能用刺刀、大炮解决问题的,就绝对不会用别的手段。

  非洲大陆上不能用刺刀、大炮解决的问题很少,结果奥地利就变得没有朋友。要是主动提出武器援助,人家都不一定敢要。

  改变行事作风,自然是没有必要了。欧洲各国这年头都这样,殖民地随便玩儿没有人在乎,不要脸的殖民者还以人类文明传播者自居。

  弗朗茨问道:“英国入侵埃塞俄比亚只是时间问题,殖民部有什么计划?”

  殖民大臣约西普·耶拉契奇回答道:“陛下,双方实力差距巨大,这场战争没有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