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北境之王 第211章

作者:红场唐人

众武听完韩湛的解释,都纷纷点头,齐声说道:“冀州牧所言极是。”

见众人同意迁都,韩湛总算松了一口气,他让杨彪、朱儁、马日磾等人继续商议迁都的细节问题,自己则带着一群护卫到街上去查看赈济灾民的情况。

前段时间李郭二人在城外大战一月有余,城外的百姓为了躲避他们的迫害,都纷纷逃进了京师城内。其中不少人因为衣食没有着落,很快就横死街头,再加上前两日李傕抓壮丁帮着守城,又死了一批,以至于现在从城外逃进来的灾民十不存一。

韩湛为灾民们开设的粥场设在城东的开阔地上,十几个粥棚前排着长长的灾民队伍,都在等待棚中的兵士施粥。负责施粥事宜的石韬,见到韩湛带人来到了粥场,连忙迎了上来。

韩湛问道:“今日有多少灾民啊?”

石韬满脸苦涩地回答说:“回主公的话,至少有五千人。”

“五千人?”韩湛听到这个数目时,也被吓了一跳,按照他的想法,这些从城外逃进城池的灾民,经过了一月的风吹雨打、忍饥挨饿,所剩人数能有一千都算不错了,没想到有这么多。他不解地问:“广元,为何有如此多的灾民啊?”

“主公有所不知。”石韬向韩湛解释说:“除了城外的灾民,城中有不少的百姓也早已揭不开锅了。听说我们这里施粥,便扶老携幼地到此领粥。属下原想将他们驱散,但看到这些人都是面黄肌瘦,像是很久没有吃饱饭,若是将他们赶走,没准他们只能冻饿而死,因此一时心软,便听任他们在这里领粥。”

对于石韬的这个举动,韩湛点了点头,抬手在对方的肩部上拍了拍,张口说道:“广元,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今日的善举,将来这些百姓一定会感激你的。”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石韬将韩湛的话重复了一遍后,不解地问道:“主公,不知这是何意啊?”

听到石韬这么问自己,韩湛才猛地想起,这句话最早出现在明朝的增广贤里,这个时代的人哪里能听懂。他呵呵一笑,也不解释,只是说:“你早晚会知道的。”

就在这时,韩湛忽然听到前方传来了一阵小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便朝那个方向快步走了过去。陈到等人担心韩湛有危险,也紧随其后跟了上去。

韩湛很快就来到了孩子哭闹的地方,只见一名二十多岁衣衫破烂、蓬头垢面的女子,坐在一堵墙旁,正端着一个破碗在呼啦啦地喝着粥,一名被她用腿夹住、约莫五六岁、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拼命地想抢她手里的粥碗,却一次次被她无情地推开。旁边排队的灾民,都在用手朝女子指指点点,低声地议论着什么。

石韬见到这种情形,顿时怒不可遏,他怒气冲冲地说道:“从来不曾见过如此狠心的母亲,孩子都饿成这样了,她还只顾着自己吃东西”说完,石韬就要冲过去制止那女人,谁知却被韩湛伸手拉住了,对方还冲他摆了摆头,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石韬不解地问:“主公,为何不让属下去制止那女人?”

“她做得对。”韩湛望着不远处的女人,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如果她不先填饱自己的肚子,一旦饿死了,那谁来管这个小女孩。你觉得在当今的乱世中,一个还不懂事的小孩,有独自生存下去的能力吗?”

韩湛的话让石韬愣住了,因为这个观点对他来说,实在太惊世骇俗了。按照他的想法,在这样的艰难的情况下,父母找到吃的东西以后,肯定是先让自己的子女吃,等孩子们吃饱之后,有剩下的东西再吃两口;如果没有,就自己忍着,不管怎么说,大人忍饥挨饿的能力要比孩子强得多。

此刻听到韩湛这么说,他仔细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要是这个女人被饿死了,那么正在哭闹的小女孩肯定会成为孤儿,在如今的乱世里,等待她的命运,不是被活活饿死,就是被饿红了眼的人吃掉。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在游历的过程中,就见过不少地方,把能吃的人称为“两脚羊”。

韩湛没有考虑石韬的心里在想什么,而是吩咐一名亲兵到粥棚里去端了一碗粥。等粥碗端来之后,韩湛从亲兵的手里接过粥碗,捧着朝那名女子走去。石韬见状,连忙劝阻道:“主公,您乃是万金之躯,怎能做这等低贱之事,还是让属下去吧。”

韩湛扭头望着石韬说道:“广元,如今我们占领了京师,城内的百姓都是我们治下之命,帮他们做一点事,怎么能叫低贱之事呢?”说完,他也不理睬石韬,端着粥碗就走到了女子的面前,俯下身子说道:“这位大姐慢慢喝粥,喝完了这里还有。”

喝粥听到有人对自己说话,便停止了喝粥,抬手警惕地望着面前站着的人。她看到一名衣着华丽的年轻公子,捧着一碗粥站在自己的面前,身后还跟着一群气势汹汹的兵士,顿时被吓坏了,连忙将用腿夹住的女孩搂紧自己的怀里。早就饿坏了的小女孩,终于有了接近粥碗的机会,也不顾里面的粥水烫嘴,便凑近破烂的粥碗喝了起来。

见到这一幕,韩湛的鼻子不禁一酸,他看到女人始终对自己保持着警惕,便将粥碗放在了女子的脚步,抬手在小女孩的头上摸了一下,随后站起身朝后退了一步。韩湛转身对石韬说:“广元,本侯交给你一项使命,既然我们开了这个粥场,那么务必不能让一名灾民饿死,你能做到吗?”

“请主公放心,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就绝对不会让一人饿死。”石韬朝坐在墙脚的女子看了一眼后,向韩湛保证说:“若是死了一人,石某愿意以死谢罪。”

“以死谢罪倒不必了,你只要搞好这个粥场,等回到邺城,本侯一定会论功行赏的。”韩湛说完,转身吩咐陈到:“叔至,立即派人到城外的军营,传我的将令,让奉孝先生再调一千斛粮食入城,不得有误。”

韩湛交代完这一切,准备转身离开时,无意中瞥见女子没有去动脚边的粥碗,知道她是心中害怕,在自己离开前,肯定不敢碰那个粥碗。但自己如果现在就离开,没准附近的灾民会上前抢夺女子的粥碗,她一个弱质女流,肯定无法对付那些饿红了眼的灾民。想到这里,他叫过一名亲兵,吩咐他说:“你留在这里,等这女子喝完粥以后再离开。明白吗?”

亲兵看了女子一眼,随后点了点头,说道:“请主公放心,小的一定不辱使命。”

等到韩湛离开后,女子小心翼翼地端起了粥碗,有些心虚地看了一眼站在面前的兵士,见他没有丝毫的动静,便壮着胆子把碗端到嘴巴,小心翼翼地喝了起来。不过这一次,她没有光顾着自己喝粥,而是将粥吹凉了喂给她的女儿吃。

看到女人喝完粥,亲兵蹲下身子从她的手里接过了粥碗,笑着问:“吃饱了吗?还需要再来一碗吗?”

女子摸不清对方的虚实,哪里还敢再要一碗,连忙将头摆得拨浪鼓似的,说道:“吃饱了吃饱了,多谢军爷,多谢军爷!”看到亲兵拿起粥碗就要离开,她连忙问道,“敢问军爷,刚刚的那位公子是谁?”

“那位公子?”亲兵将女子的话重复一遍后,立即猜到她问的肯定是韩湛,连忙说道:“刚刚那人是我家主公,如今的冀州牧、漳水亭侯韩湛韩侯爷。”

女子听到韩湛的名字后,使劲地点了点头,将这个名字牢牢地记在了自己的心里,准备将来有机会时,一定要报答这位施粥给自己的大恩人。

第285章 迁都(中)

迁都邺城的决定,满朝武只用不到半个时辰,就做出了最后的决定。但要实施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毕竟官员们都是家大业大,要搬一次家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且在城外有田庄、城内有店铺,要处理这些东西,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官员们搬迁不易,普通的老百姓同样不容易。从长安到邺城有千里之遥,除了家中富裕,有马车或牛车的人家外,剩下的百姓只靠自己的双腿。这段路程至少要走一个多月,就算有冀州兵马的协助,也会有很多老弱妇孺坚持不到目的地。

上次从雒阳迁都到长安,是董卓的兵马威逼利诱,谁要不走,立即一刀杀光满门。除此之外,董卓军还四处放火,让整个雒阳城内火光冲天。留下,不是被杀死就是被烧死,跟着董卓军去长安,还有一些生机。正因为这个原因,数十万官民们才跟着董卓离开了雒阳,来到了长安。不过饶是如此,至少有三成的人死在了路上。

如今从长安到邺城的路程更加遥远,因此朝廷的武百官做出迁都决定,并张榜公布之后,城内的百姓响应者寥寥无几。

面对这种情形,就连郭嘉也束手无策。他望着韩湛问道:“主公,冀州兵马不比董卓军,无法用刀枪逼着百姓迁移到邺城去。看来我们要想其它的办法才行!”

郭嘉的话说完后,旁边的荀攸立即开口问道:“奉孝,你可有什么良策吗?”

郭嘉摇摇头,说道:“没有。嘉也是无计可施。”

韩湛的目光从众人的身上一一扫过,最后停留在徐庶的身上,他开口问道:“元直,你可有什么想说的?”

“主公!”徐庶从队列中走出,来到了韩湛的面前,朝他深施一礼后说道:“属下倒有一个办法,可有劝说百姓离开长安前往邺城。”

听说徐庶有好办法,韩湛顿时眼前一亮,连忙催促道:“元直,你有什么好办法,快说来听听。”

“主公当初提出了为冀州军分永业田,此举深得军心。”韩湛想到徐庶就是分田地的具体实施人,他今日忽然提起此事,肯定和他所要说的计策有关,便示意他继续说下去:“京师的百姓不愿迁徙,无非是因为舍不得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有道路遥远。若是我们帮他们解决了此事,那么一切的难题,不久迎刃而解了么?”

“说具体点。”

“我们冀州各郡县外设置农庄,安置从长安去的百姓。给他们每家分得一定数量的田地,免税三年。属下觉得若是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踊跃前往的。”

“元直。”徐庶的话刚说完,荀攸就发表了自己的疑问:“就算我们给百姓分了土地,他们所需的种子和耕牛从何而来?还有,就算有这些东西,至少要几个月之后,他们才能有收成,那他们这几月吃什么、喝什么?”

徐庶等荀攸说完后看,冲他笑了笑,随后说道:“公达所担心的事情,徐某早就考虑过了。官府可以借粮给这些农户,待秋收之后,他们再将收获的粮食以同样的数量返还给官府。”

“元直此计甚妙。”郭嘉听到这里,不禁点头称赞道:“如此一来,主公不光挽救了无数的百姓,还可以让他们对你歌功颂德。此计真是再妙不过了。”

“百姓安置一事,可以按照元直所说的来办。”荀攸继续说道:“可是从此地到邺城有千里之遥,除了少数家中富庶的百姓,可以用马车、牛车代步外,剩下的大多数百姓,只能靠自己的两条腿慢慢地走到邺城。就算沿途可以进行逐步地安置,但在下还是担心会有不少的人会死在路上。”

“尽人事安天命,”韩湛听到这里,插嘴说道:“沿途百姓的饮食,可以由军给;对那些老弱病残,也可以用马车运送;另外再派出郎中,为体弱者治病。如此一来,本侯想还是能让大多数百姓平安的进入冀州。”见韩湛已经把调子定了下来,众武不好再反对,只能针对一些细节,再进行一些研究。

见张贴榜没有什么效果,韩湛便命典韦、夏侯兰等人,领着一群嗓门大的兵士,沿着街道去大声地宣讲前去冀州的好处。

嚷嚷了一天之后,他们的宣传终于起到了一点效果。愿意前往邺城的百姓,都纷纷到设在城东的报名点进行报名。看着每个报名点前一眼望不到头的报名队伍,韩湛的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他心里暗想:“在这个乱世中,要救所有的人是不现实的。我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能救多少就救多少。”

穿着便服的韩湛,带着陈到和两名护卫,来到了一个报名点旁查看。他听到一个坐在小桌案后面的小吏,问站在面前的一位老人:“你叫什么名字,家里有几口人?在冀州地界可有亲属?如果没有亲属的话,是愿意直接到邺城,还是接受沿途安置?”

老人的耳朵可能有点不好使,他侧着脸尽力把耳朵朝前凑,以便听清楚小吏所说的话。那小吏的态度极好,深怕老人听不清楚,又放慢语速,将刚刚的话重复了一遍。韩湛见小吏不光没有趾高气扬,反而如此客气地对待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不禁微笑着点了点头,又朝着另外一个报名点走去。

视察完毕的韩湛回到府中后,把徐庶叫过来问道:“元直,那些小吏所问的话,可是你交给他们的吗?”

“回主公的话,没错,正是属下交给他们的。”徐庶听到韩湛的提问,连忙恭恭敬敬地回答说:“以属下的估计,就算有很多百姓不肯离开长安,要进入冀州的百姓也会有二十来万。这么多人一起涌入冀州,势必会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因此我让小吏们在询问时,首先搞清楚报名的百姓,是否有亲属在冀州,这样可以让他们在进入冀州以后去投亲靠友,以减轻我们的压力。”

“这倒也是。”韩湛心想谁说古代人比现代人笨,像徐庶这样的人,就比现代人强多了。“如果能让百姓到冀州投亲靠友,倒不失为了一条好的出路。”

“主公,”徐庶等韩湛说完后,又接着说道:“今日报名的人数,大概有一万二千人,属下建议,不如先派一支兵马护送他们离开。这样一来,等第二批百姓出发时,第一拨百姓差不多已经到了安置地点。”

转移几十万人的大迁徙,韩湛可没有想过一次完成,他就是考虑达到一定的数目后,就送走一批人。分批将长安城内的百姓送走,自己军队的压力也能大大减弱。因此他对徐庶的提议表示了支持,他想了想,对徐庶说:“元直,既然你如此说,那么第一批迁徙百姓,就于明日午时出发。派两千兵马护送,由石韬和魏续二人带队。”

听到魏续这个名字时,徐庶先是一愣,随后想起此人乃是张辽手下的一名武将,便有些迟疑地问韩湛:“主公,魏续刚归顺我军不久,就让他执行这样重大的任务,是否太冒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