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第169章

作者:烟雨西瓜

  真的是将其视作亲人。

  可后来两人渐行渐远。

  每当秦王提及夙愿,昌平君总会避重就轻的躲避。提到楚国时,脸上就有说不出的向往。

  没错,昌平君得到重用。

  可秦王只是将他视作臣子。

  这是他给昌平君最后的机会。

  也是念在儿时的情谊。

  “大王不可啊!”

  “秦楚两国十八代诅盟!”昌文君率先走出,连忙劝阻道:“若秦无故伐楚,楚国必会反击。届时秦国两面受敌,岂不是更为不利?况且陈郢为楚故土,楚人最为思念故土,绝不会就此作罢。”

  “臣以为当伐楚!”李斯淡定走出,抬手道:“魏楚两国接壤,大秦若欲灭魏,则必先攻楚夺取陈郢。秦国无需深入,只要象征夺取十几座城邑便可,主要是震慑楚国。”

  “李斯,你别忘记你也是楚人!”

  “昌文君,斯现在是秦臣。”

  李斯轻飘飘的回答。

  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望着昌文君,似笑非笑。

  只觉得这人太过愚蠢。

  难道还没听出大王的用意?

  此次伐楚,就是给他们的机会!

  现在跳出来驳斥,明摆着就是和大王作对。当初韩非入秦就是一心存韩,甚至不惜诬告姚贾,生怕被破了诸侯合纵。结果就是触怒秦王,将其下狱要五马分尸。

  这就是秦王……

  他的抱负永远不会改。

  他要实现历代先君的夙愿!

  他要看的见的,看不见的皆为秦土!

  今日熊启等人不也是如此?

  对秦王而言恐怕更难接受……

  韩非存韩,因为他是韩公子。

  可熊启他们名义是楚人,可却是喝着泾水吃着关中粟米长大。活了这么多年,在楚国就没待多久。现在更是秦国重臣,位列三公之首,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都不为过。

  可他们却想着存楚?!

  秦王能不怒吗?

  “你……”昌文君涨红着脸,连忙道:“大王,楚国已无意和秦国争雄。陈郢是楚国故土啊,为何一定要与楚国交难?难道,就不能睦邻友好吗?”

  “你是在质疑寡人吗?”

  秦王政显得很平静。

  只是轻飘飘的开口。

  可熟悉他的人就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启,恳请大王三思!”

  熊启缓步走出。

  他的眼神自很多人身上掠过。

  有神色如常的公孙劫。

  还有已经成熟的扶苏。

  扶苏眸中深处则藏着不忍。

  熊启终究是他的舅父。

  他不希望熊启走向这条不归路。

  “你可是我大秦的右丞相!”

  “想好了再说!”

  秦王政冷冷开口。

  依旧是在变相的提醒他。

  熊启自然也都知晓,却还是抬手道:“楚国疆域辽阔,物产丰盛,兵源充足。楚人无意与秦争锋,只想偏安于南方。若大王为灭魏而攻楚,秦楚联盟必将破裂。陈郢为楚故土,当地楚人更是宁死不为秦人。秦国就算能得陈郢,也难得楚人!”

  “秦国有疆土就行。”公孙劫微笑着走出,“八百年前,楚国就只有丹阳。至于陈郢何时是楚人的故土?那不是妫姓陈国的故土吗?是三百年前的楚灵王趁着陈国内乱,夺其土地。所以,三百年后的陈郢之民也会认可自己秦人身份!”

  甚至都不需要三百年。

  几十年就足够了。

  熊启面红耳赤,却还是咬牙抬手道:“这些皆是过去的事。秦国伐楚,师出无名,更无益于两国邦交。若楚国因此被激怒,恐怕也会威胁到秦国。启,恳请大王三思!”

  “师出无名?”

  秦王政冷漠拔剑。

  “因为,寡人是秦国的王!”

  “宗正,告诉他,你每日是如何提醒寡人的!”

  公孙成拄着鸩杖走出。

  面对群臣,放声高呼。

  “秦王政!”

  “你忘了大秦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吗?”

  声若霹雳惊雷。

  在宫中不断回响。

  这件事是秦王和公孙成两人的秘密,所以没有任何人知晓。

  群臣皆是一惊。

  没想到还有这茬!

  “政,一日不敢忘!”秦王朝着公孙成回礼,而后又看向熊启两兄弟,此刻满眼都是失望,“现在,这个理由够不够?莫要说现在只是夺取陈郢,威慑楚国。如果寡人真要灭楚,昌平君是否也要阻止?!”

  秦王政提着太阿。

  冷漠转身,重登阶梯。

  只留下孤傲冷寂的背影。

  最后重新正坐于王榻,冕旒冠也都在抖动。

  “寡人要的丞相,是能为秦谋划。而不是身在秦国心在楚,处处为楚国考虑的楚人!自即日起,昌平君免相!”

第141章 大清洗,判昌文君死罪!

  扶苏眼眸含泪。

  远处的熊启好似用尽力气。

  他们终究还是走到了这步。

  当他初见公孙劫时,就曾想过这事。他虽年幼,却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他还记得,有一晚做了噩梦。

  秦王提着血淋淋的太阿剑。

  芈夫人当着他的面,饮鸩自尽。

  舅父昌平君、昌文君皆被砍下首级!

  楚国被秦所灭,化作焦土。

  秦王正坐尸骸垒起的王榻上。

  那晚他梦到很多事。

  因为母亲被赐死,他怨恨秦王的冷酷无情。父子从此形同陌路,他变得越来越偏激,经常会在廷议时争吵。再后来,秦王将他发配边疆,并且将他赐死!

  他第二天就发烧重病。

  还卧床休养了好几天。

  看着熊启,扶苏只感到深深的无力。他不是傻子,也逐渐知道很多事,也能理解秦王的很多做法。可当这天真的来临,他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昌平君熊启,免相!

  秦王终于还是走到了这步。

  意味着彻底和楚系势力决裂!

  公孙劫淡定的看着,毫无波澜。事物发展自有其规律,政哥现在已经灭韩、赵。燕国虽然还在,却也只能苟存于辽东,已是名存实亡。

  靠着军功,政哥提拔了诸多军吏,现在已彻底掌控了军队。还有诸多年轻的郎官,也都初露峥嵘。

  政哥对楚系的忍耐到了极点!

  就此次廷议来说,给了熊启等人数次机会。只要他们愿意为秦效力,政哥不会亏待他们这些功臣。可熊启偏偏一心存楚,这自然不能再怪政哥。

  秦王政高坐王榻。

  抬手继续安排。

  “昌平君、昌文君保留君号、食邑、田宅。自今日起,不得出咸阳城。由公孙劫,继任右丞相!”

  “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公孙劫坦然走出。

  他倒是没太多意外。

  官至右丞相是早晚的事。

  当了这么多年相邦,也都已习惯。

  “自今日起,由你继任左丞相。”

  “臣拜谢大王!”

  须发皆白的隗状缓步走出。

  御史大夫掌监察百官,属于是丞相的候选人。当丞相有空缺时,往往都会由御史大夫直接顶替。

  隗状年过花甲,他是从基层县吏一路提拔上来的。秦国秉持着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的原则。

  熟悉历史的就知道,李斯也是入秦干了几十年,在政哥末年的时候才当上了左丞相。类似公孙劫这种直接空降的,那可都是相当的稀缺。

  “王绾,继任御史大夫!”

  “蒙武,担任郎中令!”

  秦王政是快速安排。

  一鲸落,万物生。

  熊启此次被免相,就意味着秦国的楚系势力将会被彻底扫除。公孙劫年纪轻轻成为右相,他们以后反正是都没指望了。

  但是,还有左丞相啊!

  熊启无力的瘫坐在地。

  他看着孤傲的秦王政,才发现自己竟然一点都不了解秦王。宗正公孙成,竟然每日都要喊上这么句。

  这是得要有多大的决心?

  又岂会因他们而改变?

  秦王政今日安排的很快。

  甚至是不假思索。

  也就是说,他早就已考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