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第147章

作者:烟雨西瓜

  果然,太子丹拒绝了。

  “樊将军于丹有恩,救丹出咸阳。他被秦王通缉,穷途末路。我怎能为了刺秦,而伤害这位长者?”

  荆轲钦佩于太子丹的仁义,可这世间鱼与熊掌难以兼得,不能既要又要。为了刺秦,田光已经牺牲。他也将舍弃自身性命,前往咸阳。

  可太子丹还在犹豫!

  不愿舍弃樊於期!

  鞠武缓步上前,“不若去聊聊?”

  荆轲没有拒绝。

  行至鞠武的宅邸。

  鞠武抬手让奴仆们都退下,亲自为荆轲倒上美酒,叹息道:“太子为人太过仁德,也太在乎名声。想做大事,却又瞻前顾后。”

  “轲都明白。”荆轲淡漠点头,“可若想成事,必要先杀樊於期。他是秦国叛将,更被秦王通缉。赏万金,邑万户。若能得其首级,再献上燕督亢地图,秦王必定见我。只要我能接近秦王,就有把握将其诛之!”

  燕之中,故名督。

  督亢是燕国南部咽喉,土地肥沃,素有膏腴之地的美称,极具农业价值和军事战略意义!

  秦国好战夺地。

  觊觎督亢多年。

  这也是荆轲的想法。

  鞠武望着他,欲言又止。不论荆轲成败与否,秦国都将不惜代价进攻燕国,其余诸侯想救都无路可走。燕国地形摆在这,与之接壤的现在只有齐国和代地。

  太子丹想的很好。

  杀了秦王政,就能让秦国内乱。各国则趁机合纵,必能击败秦国,争取将他们再压回函谷。

  可他忽略了一个人。

  哪怕荆轲真的成功,公孙劫也能扶持扶苏上位。这时候昌平君尚在,楚系势力根深蒂固,他们也必将支持扶苏。至于其他公子年幼,无人有资格和扶苏竞争。

  公孙劫的才能摆在这,号称能抵五万魏武卒。此次灭赵,他也算在军中站稳脚跟。届时打着为秦王报仇的口号,将以最快速度跨过易水,灭了燕国!

  这些鞠武也都说了。

  可太子丹不听啊!

  秦军已经灭赵,逼近易水。

  又派遣使臣发难。

  列举燕国的七宗罪。

  要求他们派遣使臣解释!

  燕国要怎么解释?

  做是死,不做就是等死!

  与其等死,不如放手一搏!

  双输总好过单赢!

  计划若能成功,总有些希望。

  鞠武长叹口气。

  “樊将军并非贪生怕死之人。”他端起酒樽,淡淡道:“其三族被诛,无比怨恨秦王。荆卿只需将发生的事告诉樊将军,他素有仁义,只需知晓太子为他做的事,他知道该做什么。”

  “轲正有此意。”

  荆轲了然点头。

  他也没再逗留,起身离去。

  等送走他后,鞠武不由长叹。

  秦国如今有公孙劫,简直是如虎添翼。赵国好歹也是霸主,更有武安君李牧统率边军,先前多次力克击退秦军。可随着公孙劫入秦,形势急转直下,短短一年就被破城灭国!

  那燕国又能坚持多久?

  邯郸城外,秋风习习。

  手握三尺木牍的秦吏正在指挥,田内则有诸多农夫苦干。经过蝗灾和旱灾后,田里面连草都没多少。

  公孙劫此前亲自坐镇指挥,让他们烧田堆肥。再将河中的淤泥挖出,平堆于田内。经过翻整后,才开始下种。

  当然有人提出质疑。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对于质疑上吏的,皆判为乱化之民。正所谓法不留情,秦国可不会客气。

  公孙劫还将赈灾与宿麦相连,给百姓提供粮食贷。允许他们用宿麦、菽黍或是劳役还款,可分五年慢慢还。

  秦国就没有赈灾的习惯。

  昭王时期,秦国大饥。应侯范雎上书,希望昭王能开放五苑的枣子、橡实和蔬果,足以让灾民活命。可昭王断然拒绝,因为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赏。开放五苑,那就是有功和无功的都能得赏,必将坏法生乱,破坏秦法运转!

  昭王去世后,才算有所好转。可要让秦国照顾百万灾民,提供一年的食物,那也不太现实。

  所以公孙劫就想到这法子。

  秦国贴补一部分食物。

  剩下的由灾民借贷。

  等后面五年慢慢偿还。

  “父亲,这宿麦能成吗?别辛苦这么长时间,啥也没有,那还不如回家里头躺着咧。”

  青年弯着腰小心播种。

  一边走,一边埋怨。

  老农则是寒着脸狠狠踹了他脚,将他直接踹翻在地,“你个蠢货!若无公孙丞相,你早就饿死了。当初就是不信他的,结果遭逢旱蝗。幸亏乃公信他藏了些麸皮,所以勉强熬过去,你还敢质疑丞相?”

  “是是是,我错了……”

  青年苦涩点头,重新播种。老农现在就是公孙劫的铁杆支持者,谁要敢质疑,上去就是两巴掌。

  他当初就是相信公孙劫,知晓其预言有旱蝗后,就藏了些粮食。村里面的人几乎都饿死,就他们一家靠着麸皮活命!

  秦国攻陷邯郸,将勋贵豪右的土地全部收回。部分赏赐给立功的将士,还有些是给未来的封疆大吏所准备。其余土地,则都被公孙劫分给无田的邯郸良民。

  公孙劫为此还编了句话。

  打豪贵,分农地!

  “君侯,现在宿麦都已种下。”剑客纯站在旁边,抬手道:“这段时间,邯郸吏治清明。虽有些蠢笨的任侠反秦,却不成气候。都无需用到秦卒,邯郸百姓争相帮着捉拿。”

  纯是秦国剑客。

  相传曾师承盖聂,秦王曾派他至赵国为间,在关键时刻带人救了武安君李牧。因为武艺精湛,就先作为公孙劫的家将。毕竟他现在的身份地位摆在这,谁知道是否会有不长眼的来刺杀。

  公孙劫淡然点头。

  继续视察农田。

  大部分赵人都没脸打招呼。

  就当没瞧见,闷头干活。

  “丞相,丞相!”赵高慌乱跑来,气喘吁吁道:“丞相,大王诏你即刻准备,返回咸阳。王太后,病重!”

  公孙劫都愣了下。

  赵姬要死了?

  他记得赵姬在历史上是十九年灭赵后,病逝于甘泉宫。难道他提前灭赵,间接导致赵姬死了?

第113章 赵政,你这天杀的!

  浩浩荡荡的车队出了邯郸。

  前方斧车开道,象征斧钺。

  战车在前,骑兵在两翼掩护。

  六马大车居于正中。

  赵高挽起缰绳,无比谨慎。后方还有诸多锐骑和步卒,浩浩荡荡绵延数里。玄鸟王旗猎猎作响,无人敢靠近。

  秦王政居于车内,里面是相当宽敞,双层推拉木窗传来些许凉风。他伏案看着文书,无法看出悲喜。可公孙劫却知道,秦王心情相当不好。

  这个女人就很难评。

  在邯郸时,她对政哥好的没话说。赵人经常会来找麻烦,她就紧紧抱住政哥,生怕他受到丝毫的伤害。作为太后,却没料到是个恋爱脑,被转轮王嫪毐所征服。

  其实养男宠很正常。

  而且赵姬也是年轻守寡。

  就算生下俩儿子,也都能忍。

  可她偏偏要为此夺取王权!

  想等政哥死后,立这俩为王!

  嫪毐发动蕲年宫之变,被秦王快速平定,其势力被连根拔除。震怒的秦王提着利剑,一步步走向甘泉宫。当着赵姬的面,将两个孽种囊扑而死!

  自那日起,他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独自在冰冷的宫中,舔舐着伤口。而后迁赵姬去雍地的萯阳宫,母子再不相见。

  后续齐人茅焦上书直言,认为秦王迁太后有不孝之名,势必令诸侯寻衅责备。他们可不管秦王所受委屈,只要落人口实,就会影响秦国大计。

  难道大王忘了历代先君的夙愿?

  那晚秦王想了很多很多。

  想到大宗伯教他识字。

  王字,最初为斧钺演化。所以,斧钺也象征着王权。

  再往后简化为三横一竖。三横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王者,绝私情壮公门!

  为国为权,一切皆可抛!

  终于,他收回成命。

  迎回太后,复居甘泉宫。

  可自那日起,他再也没有去见过太后,变相的将其软禁在甘泉。他努力操持政务,一点一滴的将王权收回。每日兢兢业业处理政务,批阅的竹简足有百二十斤重。

  现在,太后病重垂危!

  “政哥,尝尝这甜点。”

  “是我命哑奴做的豆包。”

  秦王政抬手落笔。

  望着面前泛黄的豆包,终于难得一笑,“他们都说丞相节俭,素来不挑食。可在寡人看来,这天下唯你是真正的食客。记得有回在邯郸抓了只野鸡,你用荷叶包裹,外面又盖上黄泥炙烤。那滋味,寡人至今都记得。”

  “哈哈,你记性真好。”

  “是啊……”

  秦王政轻轻呢喃。

  而后咬了口豆包。

  入口有些韧劲,味道稍微有点酸涩。里面还有绵密的豆沙枣泥,让他忍不住又尝了两口。

  “善,甚为香甜!”

  “这豆包是如何做的?”

  “就是用麦粉制成。”

  公孙劫慢条斯理的吃着。

  面食最重要的是发酵,他用的是老面发酵法。如果看过动漫小当家的,应该记得有个角色,有块自三国时期传承下来的蜀汉老面团。

  公孙劫选择以陶瓮养老面,瓮口蒙以湿布,置于阴凉处养面。若是取用,则用等量的面团补充。毕竟他也没地方买酵母粉,就先用擅长的老面发酵。

  “唔,再来个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