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第105章

作者:若谜喵

  “陛下?!”

  李世民也不藏着掖着了:“你应该知道后面该怎么办了吧?!”

  崔民干神情一僵,淦!忘记了这茬。

  陛下,你这真狠啊!非要臣站队你这边。

  众大臣也是齐刷刷地把目光投放在他身上。

  这一刻,他压力山大啊。

  没几下,就汗流浃背了。

  他认真想了想,觉得,直接认了算了。

  于是,崔民干苦笑一下,讲道:“陛下,臣知道该怎么办。”

  李世民反问一下:“真的知道?!”

  崔民干点点头:“臣真的知道。”

  李世民摸了摸胡须,得意一笑:“那就好那就好。”

第128章 曲辕犁!大唐国力暴涨!

  看在眼里的李宽,在心中狠狠诽谤。

  父皇这个行为,啧啧。

  真是腹黑啊,比我都腹黑。

  那些大臣都被戏耍的不行。

  后面多学点。

  如果未来能凭借着这个,反过来戏耍父皇,那就代表着出师了呀。

  他的这个念头,真是倒反天罡了。

  不愧是大孝子李宽。

  见此,李泰又瞎琢磨起了。

  这个方法还行呀。

  后面我登基后,也得这样试试。

  因为朝堂上,只能容纳一个声音,那就是我!!!

  李治沉思了。

  科举糊名制,这个我了解。

  是很不错的制度。

  但后面那些,一知半解的,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妙处。

  嗯后面记起来,让舅舅给我解答。

  天幕转眼间滚动着各种评论。

  【天君皇帝真是牛逼啊!能在那个时代完善了这一制度,而且还完善的很是完美,真是匪夷所思啊。】

  【是啊!这一项制度真是超前的制度,直到现在我们还在用,现代只能是稍微改动一些。】

  【我的妈呀!原来高考的前身是这个啊!真牛逼!】

  【不只是高考,就连体o制内选拔、还有一些都有它的身影。】

  【你们都说好,我也承认的好,但天君皇帝未免也太残暴了吧!】

  【推行这一项制度中,一些无辜的群众,都因此牵连进去,而丧命了。】

  【喂,小朋友你是没毕业嘛!制度推行期间,杀人在所难免的。】

  【是啊!尽管手段残酷,但天君皇帝客观上加速了门阀制度的瓦解,为后面降临的科举社会奠定基础。】

  【没错,天君皇帝必须心狠,不然下面人都会不当一回事。】

  【这项制度虽然好,但后面也造成了党争。】

  【楼上的,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相对合适的制度。】

  【就是就是!你们要求那么高干嘛……】

  【这上面的评论,有反对,也有夸赞的,还有一些睿智发言。】

  【虽说是鱼龙混杂,但总体上是夸赞的占大多数。】

  看着看着,不少百姓、寒士都理解了里面的意思,纷纷称赞起来。

  “这楚王殿下真是聪颖啊!”

  “创新出来的制度,连后世人都称赞不已。”

  “而且,还在科举上保留我等上升的最少名额。”

  “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划时代想法。”

  “是啊,那个时代的他们,真幸运能碰见楚王殿下执政。”

  “是的,很羡慕啊。”

  “哎!不能这么说,我等现在生活的也不错。”

  “当今陛下更是一介雄主,不仅能开疆扩土,创造万国来朝之壮举,更是鼓励恢复生产,”

  “这话有理,但见过最好的,还是难免会有些羡慕啊。”

  “人可不能贪心,要学会知足呀。”

  “有理有理!知足常乐,方为上解。”

  他们磕唠了几下后,天幕又接着播放了。

  【天君五年。】

  【过去的这些年来,由于天君皇帝很注重民生以及工匠,所以没多久就一发不可收拾。】

  【曲辕犁、筒水车等之类的新型农业工具纷纷现世。】

  【尤其是方便操作、由一牛便能牵引的曲辕犁的出现,大大解放了人力,让百姓能有更多的精力开荒与做其他事。】

  【同时,天君皇帝还派人筛选粮种,选饱满的种子进行种植。】

  【后面更是,年年筛选优异的杂交粮种来进行实验种植。】

  【直到产量高达一倍的优异粮种的出现,才肯善罢甘休。】

  【总之,这些新型的农业工具的革新以及优异粮种的筛选,让大唐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家家户户皆有余粮!】

  【因而,这才天君五年,民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从而导致大唐人口一度飙升,国力再度恢复巅峰。】

  【同样,他还在对经济制度上改革创新。】

  【让大唐不夜城的辉煌盛世再次来临。】

  李宽没有什么太大意外。

  噢是这个啊!

  没想到我藏着那么久的东西,会是在这个时刻暴露。

  不得不说,天幕这个选择暴露的时机也是刚刚好。

  李承乾等人已然是失去了资格?!

  拿出来,也无伤大雅了。

  至于他为什么不早点拿出来献给李世民呢?

  毕竟一拿出来,大唐百姓生活会过得更好,能吃饱饭了。

  这样也会让大唐国力再度攀升。

  他没有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

  这是因为他很自私。

  他不是那种心甘情愿为百姓奉献出自己生命的人。

  他从一开始决定要争夺皇位时,就藏着掖着了。

  他只会做不危急自家性命的力所能及之事。

  就如同那句俗语所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他就是这样的性格。

  再说了,一拿出来,未来不是白白便宜了武则天了。

  武则天若在未来对他下手的话,啧啧啧,他还落不得个好名声。

  故而,一些东西都被他藏起来了,藏在脑子里了。

  此时此刻,瞧见一个农民用曲辕犁来犁地等画面,李世民眼前一亮。

  曲辕犁?!筒水车?!

  还有这等好东西。

  他呼吸顷刻间急促了起来。

  这一刻,长孙无忌直接当众带头,贺喜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获得曲辕犁。”

  “这可是让大唐国力上升的神器啊。”

  其他大臣也跟着道贺。

  李世民眉开眼笑的:“咳咳,还没有造出来呢。”

  “等造出实物来,再贺不迟。”

  随即,他走到阎立本旁边,再三强调道:“阎立本,你画详细一点。”

  “一定要画的详细,绝不能有半点差错。”

  阎立本虽然觉得陛下是在强人所难,但他明白此事对大唐重要性。

  当即,严阵以待,应道:“是,陛下。”

  李世民觉得还是不够保险,说道:“你们也一起记。”

  房玄龄等大臣皆一脸凝重的应道:“是,陛下。”

  一阵过后,待天幕当中的画面消失了。

  “阎立本,画的怎么样了?”

  “陛下,画好了。”

  李世民听到这句话,如听仙悦。

  旋即,立马上前,欣赏着阎立本画的曲辕犁等图纸:“完美,完美。”

  “简直是跟天幕上呈现的一模一样啊。”

  “不愧是你啊,阎立本。”

  阎立本轻呼一口气,嘴角泛笑:“陛下,缪赞了。”

  李世民:“哈哈哈,朕记你一功。”

第129章 李世民,你偶尔也是个人啊!

  李宽跳了出来,邀功道:“父皇,那我呢!?那我呢!?”

  “这个东西的出现,跟我有关呀。”

  “所以我是不是也该有功劳啊。”

  李世民一听,刚想骂上几句,但因为心情好,不计较了:“你这个(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