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荒年:我每日一卦粮肉满仓! 第106章

作者:风起于渊

  院里没有桌椅,拿到肉的人就蹲在旁边吃。

  打到的,刚喝一口汤,就伸长脖子,发出一声畅快的长嚎;

  后面排队的人,听到这声音,口水疯狂分泌,够着脖子数着还有几个到自己。

  江尘没上手分肉,只站在一旁看着。

  一来是威慑,免得有人为排队争抢起来。

  这场面,要是真乱起来谁也控制不住;

  二来,花了钱自然要露脸,加深一下形象还是很有必要的。

  见肉打的差不多了,没出什么乱子,江尘才转身进了堂屋。

  他爹正和沈朗说话。

  炖肉中途,江尘抽空去了趟沈家,把沈朗和沈砚秋也接了过来。

  多日没出门的沈朗,还是第一次来江家。

  江有林简直是拿出了这辈子的客套来招待,这可是儿媳的爹!

  当初他对陈花母女都那个态度,更不用说对沈朗了。

  屋内,江有林一直在找话题闲聊,沈朗也在一旁温和应和,倒没有倨傲的架子。

第146章 这顿饭,会让他们记一辈子

  那边,陈巧翠也早就见过沈砚秋。

  沈砚秋来之后,还想帮忙干活。

  可陈巧翠哪能让她沾手,三言两语就把她劝到屋内坐着了。

  不过陈巧翠心里却忍不住嘀咕了两句陈花。

  以前陈花来家里,别说帮忙,连句好话都懒得说;

  再看看沈砚秋这大家闺秀,还知道主动搭手呢,对比之下反倒懂事的多。

  陈巧翠笑了一声:“还是小尘有眼光。”

  只不过,又暗戳戳补了一句:“是开窍之后的小尘有眼光。”

  以前江尘天天跟在陈花屁股后面转,差点把家都折腾散了,现在总算是选对了人。

  江尘进去后,先开口打了声招呼:“沈伯父,砚秋。”

  沈朗笑着开口:“坐。”

  等江尘坐下,又开口打趣道:“你前日不还说我那法子不行吗?我看你现在做的,跟我的法子也差不离啊?”

  沈朗嘴角带笑,只当江尘当出是嘴硬,心里其实没更好的办法。

  或是琢磨后,觉得还是他的主意靠谱,索性照着做了。

  江尘却摇头:“我这法子,和伯父说的还是有区别的。”

  沈朗皱眉,这还是他第一次见江尘嘴硬。

  追问道:“有什么不同?不就是把发粮食换成了发肉吗?”

  “要我说,你把这野猪拿到城里卖了,能换回来不知多少斤粟米呢。”

  “一家分几斤,吃的时间更久,这顿肉吃得畅快,吃完可就没了。”

  江尘反问:“粟米吃完后,村里百姓要还是没找到新的粮食来源,怎么办?”

  沈朗微微一愣:“没粮食就没粮食,难不成还能赖上你......”

  话说到一半,他突然住了口。

  他反应过来,要是江尘真发了粟米,等粮食吃完,那些饿极了的人,说不定真会找上门来要。

  给吧,此后这种事肯定天天有日日有。

  不给吧,就成了 “升米恩,斗米仇”,恐怕适得其反。

  “不对......不对!”

  沈朗仍旧不服:“可你把肉炖了分了,和发粮食也没区别啊,这个吃完的还更快......”

  “当然有区别。” 江尘解释道,“首先,这野猪是我上山猎的,不是天天都能打到;”

  “其次,我一次性全炖了,就是告诉所有人,吃了这顿就没下顿了,别指望以后还来找我要。”

  说完,稍稍停顿之后,继续说道。

  “还有,您来的时候,没注意村民看肉锅的眼神吗?”

  “眼神?”沈朗不由回想起来。

  进门时,那些村民的目光几乎黏在肉锅上挪不开,眼中除了渴望和期待再无其他。

  那眼神,比他以前见过的任何一种渴望都要强烈。

  “发了粟米,他们吃完就没了,这几天,跟往常挨饿的日子没什么区别,很快就会被日子消磨的干干净净。”

  “但饿了一冬后,这开春的第一顿肉,足以让他们记一辈子。”

  “之后再苦熬下去,心里也能多几分盼头,人啊,也不只是填饱肚子就够了。”

  “记一辈子.......”沈朗张了张嘴,置身处地的想想。

  在所有人饿着肚子的时候,有人请全村人吃大锅炖肉。

  这事情,恐怕不止要记一辈子,还要和子孙后辈念叨一辈子。

  这价值,可比送上几斤粟米有高的多。

  但沈朗忍不住再次发问,这次就纯粹是好奇了:“可这顿饭吃完,就没人再找上门要吃的吗?”

  “你常上山打猎,这次分了野猪肉,下次要是猎到鹿,他们会不会还盼着你分?”

  江尘笑了:“所以我借家里要建房的由头,请人帮工。只要来帮忙,就给几枚铜钱、一碗粟米饭。虽然不多,但足够帮他们家里减轻点负担了。”

  “等里正的事情定下来,地基也该打好了,这事就结了。”

  当然,到时要是他真能打开新的命星,谁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呢。

  “这一计,叫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沈朗眼前渐渐亮了,忍不住抚掌赞叹:“好一个以工代赈!就这四个字,你可以当个郡守了!”

  他这才发觉,江尘想得比他周全多了!

  到底是什么脑子,能在乡野中悟出这种道理,这让他又多了几分迫切感,想把江尘推到他能施展才能的位置。

  于是开口发问:“你什么时候再进城?把我带上。”

  江尘问了一遍:“真没事吗?” 说完,还看了一眼沈砚秋。

  沈朗嘴角带笑:“不用担心,我现在这模样,没人认得。要是真有事,砚秋之前进城就该出事了。”

  江尘仔细打量了沈朗。

  虽然身上还带着几分文气,却故意穿了件半旧的粗布长衫,头发也不像以前那样梳理得一丝不苟,多了几分落魄感,确实不容易引人注意。

  他点头应下:“好,这几天我会进城一趟,到时候来接伯父。”

  江尘心里清楚,沈朗进城大概率是为了见县丞,这事宜早不宜迟。

  此外,以工代赈也是要钱的。

  他才买了骡车,身上银子不多,就觉得心里没底。

  所以准备,先去山里把之前发现的野山参挖出来,明日再卜卦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收获。

  若是狼王皮有人出价,也差不多该卖掉了。

  不只是陈朗有种迫切感,陈玉坤也让他多了几分危机感,不自觉就想加快步伐。

  接下来,江尘一家人陪着沈朗父女在堂屋吃完饭。

  等他们走出门时,肉已经全部分完了。

  沈朗看着蹲在江家门口不远处、端着碗吃肉的村民。

  他们眼中,带着他此前的从未见过的鲜活。

  有人把碗里的肉拨给孩子,只喝了几口汤。

  有人和旁边的妇人说笑打闹,笑容灿烂。

  这是他第一次,对生活了快两年的三山村有了实感。

  这些终于求活的百姓,脸上似乎也不只有麻木。

  这时,有人见江尘从屋里走出来,高声喊道:“尘哥儿!肉都吃完了,到底要干啥活啊?你说吧!”

  “对啊!你说,不管干啥,我肯定往死里下力气!”

  “是尘哥要起新房了,听说要盖青砖大院儿呢!”

第147章 卜卦:灵芝

  听见有人这么说,旁边人立刻露出艳羡的神色。

  江家这是真要发达了,过两年再见到江有林,说不定都得喊一声 “老爷” 了。

  江尘目光扫过人群,瞥见了挤在里面的张常青。

  张常青今天本不想来,是被江田硬拖过来的,此刻见江尘看过来,连忙点头。

  脸上扯出一个僵硬的笑容。

  张了张嘴似是想说什么,最终却是没开口。

  开春后温度渐升,他妻子的棺椁还停在家里,土快化冻了,也该下葬了。

  只不过,江尘最近好像很忙的样子,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提醒。

  但反正........不应该是这个日子开口提这种事情。

  可没想到,江尘站在门边,笑着喊了一声:“张叔。”

  张常青下意识应了声 “哎”,旁边人纷纷让开,把他显了出来。

  众人都看过来,他只好走到江尘身边,喊了句:“尘哥儿。”

  “张叔,您喊我小尘就行。”

  江尘说完,转向众人,“其实今天喊大家来,有两件事。”

  “你们也都知道,过年的时候梅英婶子走了,至今还没下葬。我前几日问过沈先生,明日是个好日子,适合安葬。”

  站在旁边的沈朗其实压根不知道这事,却顺着话头微笑点头:“我已看过黄历,明日是月行十七,契合命理、阴阳调和,正合入土安葬。”

  沈朗平时不怎么在村里活动,只在开春时开个私塾,教孩子们识字。

  但在村民眼里,读书识字、懂大道理的人,天生就多几分声望。

  他这么一说,众人自然全都信了。

  张常青双眼一红 —— 他早就想跟江尘提这事,却一直没敢开口,没想到江尘还记在心里。

  “所以,明天有空的乡亲,就当帮我个忙,送梅英婶子最后一程。”

  江尘话音刚落,不知多少人高声应和:“好!”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碗还没放下呢,江尘的话,他们自然是卖力气应和。

  更何况送葬也不费什么功夫。

  三山村人死后大多葬在小黑山的一处山谷,明日一早挖好墓穴就行。

  “谢谢,谢谢各位父老!” 张常青眼角翻红,不停弯腰道谢,又对江尘说:“谢谢尘哥儿。”

  江尘让江田将快要站不住的张常青扶住,随后转向众人:“第二件事,就是我准备建新房,先在老屋子外起四堵院墙,赶在春种前把地基挖好。后日动工,来帮忙的管饭,就是工钱不多。”

  听到 “管饭” 还 有“工钱”,端着碗的众人更兴奋了。

  就算没工钱,光管饭也能帮家里省下点口粮,应该足以熬过这段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