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第165章

作者:守柴炉

  “王爷,晋王府的眼线也递来消息,说……说晋王宠爱的那个邓妃娘娘,明面上是病故的,其实是被晋王殿下灭口了……她与王安、王福兄弟可是同乡,如今,王安,王福,邓妃娘娘都死了……”

  王氏立刻接口,故作惊讶:“哎呀!杀人灭口啊王爷?那个王安,不就是负责王爷您进贡的老太监吗?”

  “王爷您想,若是晋王那边通过邓妃收买了王安,而王安的兄长,又是伺候太子的人……那会不会……”

  她顿了顿,察言观色,故作害怕地道:

  “周王炼制的‘仙丹’本是好的,却在路上或被那王安寻机掉了包?换成了晋王当作‘生辰贺礼’送来的‘仙丹’?或是掺了别的东西?这才害了……太子爷?”

  “如今,皇上把这天大的干系,全都算到了王爷您头上,而他则相安无事……”

  “毕竟王爷您之后,可就是他了……”

  朱樉原本就因旨意而惊疑不定,此刻被宠妾和密报这般撩拨、引导,脑子虽不灵光,但那股被兄弟算计的怒火却瞬间被点燃到了极致。

  “朱棡——!”

  他猛地暴起,一脚踹翻了眼前的案几,瓜果酒水洒了一地,双目赤红,如同发狂的野猪:

  “你个狗娘养的老三!竟敢如此算计老子?!拿老子当枪使?!还想让老子替你背这谋害太子的黑锅?!老子操你祖宗!!”

  他气得浑身发抖,所有的恐惧此刻都化为了对晋王朱棡的滔天恨意。

  “你想让老子死?老子也不会让你好过!”

  朱樉面目狰狞,喘着粗气吼道:

  “准备车马!老子这就进京!到了父皇面前,老子要把你知道的、不知道的,全都抖出来!要死一起死!”

  ……

  与此同时,太原,晋王府。

  书房内,烛火通明。

  晋王朱棡的脸色却比窗外的夜色还要阴沉。

  他面前站着的是他最信赖的心腹幕僚。

  幕僚的声音低沉而急促:“王爷,属下仔细核查了邓妃娘娘……薨逝前那段时间的府库支出。”

  “发现有一笔千两的黄金,去向不明,账目上只含糊记为‘王府特殊用度’,且有邓妃的印信。”

  “时间……恰好就在东宫太监王福‘落井’,以及其兄王安‘暴毙’后不久。”

  朱棡的手指猛地收紧,指尖发白:“千两黄金……特殊用度……”

  他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幕僚继续道:“而且,根据零星线索追查,那笔黄金最终似乎流向了山西平阳府方向……而王福、王安兄弟的老家,正是平阳府!”

  “属下怀疑……那笔钱,恐怕就是……就是埋在他们祖宅那千两黄金的来源!”

  “砰——!”

  朱棡一拳狠狠砸在书桌上,震得笔墨纸砚齐齐一跳。

  他不是蠢人,瞬间就将所有线索串联了起来!

  邓妃!那个曾经被他宠上天、甚至让她插手部分王府事务的女人!

  她背着自己,动用巨款,去收买、封口可能与太子之死有关的关键人证家属?!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受了谁的指使?还是想替谁掩盖?!

  自己竟然一直被蒙在鼓里?!甚至可能……从头到尾都被人当成了棋子利用?!

  一股冰寒彻骨的恐惧和被玩弄的愤怒瞬间席卷了朱棡。

  他自以为精明,却没想到最大的漏洞可能就出在自己的枕边人身上。

  “邓氏——!”

  朱棡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名字,眼中充满了怨毒和一丝后怕。

  他现在几乎可以肯定,自己被人算计了!

  而且算计得极深!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王府长史捧着那封八百里加急的‘侍疾’旨意,脸色惨白地闯了进来:

  “王爷!王爷!京城急旨!皇上召您即刻进京侍疾!”

  朱棡身体猛地一僵,缓缓转过身,看着那封黄绫旨意,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尽了。

  不多时,他就看完了那道圣旨里面的所有内容。

  “思念儿子……侍疾……”

  朱棡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英俊却带着几分阴鸷的脸上,神色变幻不定。

  他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鸿门宴’。

  难道……陕西的事……东宫的事……已经被父皇查清了?还是父皇查不到证据,打算直接问讯他?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脊椎骨窜上头顶!

  但他强行压下了内心的惊涛骇浪,脸上努力维持着平静,甚至挤出一丝‘担忧’的表情:

  “父皇龙体欠安,儿臣忧心如焚!即刻准备,本王要星夜兼程回京侍奉父皇!”

  回到内殿,屏退左右后,朱棡脸上的平静瞬间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阴沉和愤怒。

  “查!给本王立刻去查!到底是哪里出了岔子?!是王府属官嘴巴不严?还是西安那边坏事牵连了本王?或是……老四!”

  “对!一定是朱棣!他一直在暗中搜集本王的把柄!他想借刀杀人!”

  他如同毒蛇般在殿内逡巡,眼神怨毒至极。

  他将最大的怀疑投向了与他素来不睦、且最有竞争实力的燕王朱棣。

  恐惧和愤怒几乎要将他吞噬。

  他知道,如果真是那些事情败露,此行进京,怕是凶多吉少。

  但圣旨已下,他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更不敢拒绝。

  父皇的手段,他比谁都清楚。

  最终,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和决绝:“传令下去,将所有可能与陕西、与东宫有牵连的文书、账目,全部销毁!”

  “所有知情的心腹,立刻分散隐匿!所有与邓妃有关的人,都秘密控制起来!”

  “若……若本王回不来,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他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也绝不会坐以待毙。

  “同时!”

  朱棡的眼中闪过更阴毒的光芒:

  “让我们的人放出消息,就说燕王虽在北平,但对太子的身体一直关怀倍至,曾多次遣人送药材来陕西,或直接送入东宫,甚至私下向方士请教过养生之道……”

  “记住!要模糊不清,要像底层官吏的猜测和私语,绝不能查到我们头上!”

  “是!王爷!属下立刻去办!”

  心腹幕僚感受到王爷的杀意,心头凛然,连忙领命而去。

  朱棡则独自站在房间,捏了捏手中的圣旨,然后走到窗边,望向东北方,眯眼道:“老四,你想当渔翁?想看鹬蚌相争?”

  “哼!本王偏不让你如愿,要死大家一起死!”

  ……

  另一边,开封,周王府。

  药圃旁的暖阁内,周王朱橚正对着一封刚刚收到的、来自太原晋王府的密信发愣。

  信是晋王朱棡的心腹送来的,语气极其焦躁甚至带着威胁:

  【老五!当年你秘密送给本王助兴的‘红铅仙丹’,除了你之外,还有谁知道此事?!】

  【那丹药到底有没有问题?!快说!若有半句虚言,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

  朱橚挠了挠头,清秀的脸上满是疑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坏笑。

  “三哥这是怎么了?突然问起这个?莫非是又……力不从心了?还想再试试?”

  他低声嘀咕着,心里甚至有点小得意。

  【看来我的‘研究成果’还是很受三哥认可的嘛,虽然那丹药药性猛烈,副作用也不小,但效果确实显著。】

  他提笔正准备回信,调侃一下三哥,并表示可以再‘秘密’给他配制一些效果更好的新品过去。

  就在这时,王府属官几乎是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声音发颤:

  “王爷!王爷!京城……八百里加急旨意!皇上……皇上召您即刻带着《救荒本草》的书稿进京觐见!”

  朱橚手中的笔‘啪嗒’一声掉在纸上,染黑了一片。

  刚刚还在想着给三哥送‘补药’的轻松心情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父皇的旨意……《救荒本草》……在三哥莫名其妙来信追问陈年旧丹的时候……

  一股极其强烈的不祥预感,如同冰冷的河水,瞬间将他淹没。

  他猛地意识到,三哥那封信,恐怕不是在求药,而是在确认……那丹药可能引起的惊天大案?!

  莫非……与应天府之前传来的事有关?!

  而自己,似乎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踏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中心。

  朱橚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中的密信飘落在地。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有无边的恐惧和茫然。

  “为什么……为什么会是我?”

  他痛苦地闭上眼睛,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我从未参与过任何争斗,我只想编我的医书,玩点新花样……父皇……您为何也不信我?”

  虽然应天府的事,早就传到了他这里,但他并不怎么在意。

  因为他觉得,应天府的火烧得再旺,也烧不到他这里来。

  而且,那个叫张飙的疯子,‘审计’也审计不了自己。

  可是如今,他才发现,什么叫树欲静而风不止,或许从张飙‘疯狂讨薪’开始,就没有一个人能幸免。

  想到这里,他心中不禁满是苦涩和一种无力回天的悲凉。

  他或许隐约知道一些兄弟间的龌龊,但他从未想过自己也会被卷入其中。

  挣扎吗?反抗吗?

  他知道那是徒劳的。

  在父皇绝对的权威面前,任何反抗都是找死。

  最终,化为了深深的无奈和一丝文人式的哀伤。

  他缓缓蹲下身,捡起药锄,小心地放好,仿佛在做一个郑重的告别。

  “去准备吧。”

  他声音沙哑地对属官道:“将《救荒本草》的所有书稿……都整理好。”

  他妥协了,带着满腹的冤屈、恐惧和一丝微弱的、希望父皇明察的期盼。

  ……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因为老朱在等待秦王、晋王、周王赴京,所有锦衣卫的行动,似乎都停止了。

  连原本封锁的九门,都被重新打开了。

  仿佛一切都回归了平静。

  但三位藩王奉旨进京‘侍疾’、‘献书稿’的消息,还是被消息灵通的人得知了。

  这让应天府的所有官员、勋贵,都感受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气氛,无不人人自危,噤若寒蝉。

  而此时,连日阴霾的应天皇宫,终于迎来了多日未举行的常朝。

  文武百官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按品级序列步入奉天殿。

  每个人的神经都紧绷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