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第143章

作者:守柴炉

  他虽然暴躁昏庸,但也隐约感觉到,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应天府酝酿。

  而这场风暴,很可能将会改变所有藩王的命运。

  他第一次生出一种难以掌控局面的恐慌感。

  ……

  另一边,华盖殿。

  老朱看着蒋瓛呈上的厚达数寸的卷宗和口供笔录,虽然怒气升腾,却没有立刻爆发,而是极其耐心地、一页页地仔细翻阅。

  越看,他的脸色越是平静,平静得如同深不见底的寒潭。

  只有偶尔剧烈收缩一下的瞳孔,和手背上微微凸起的青筋,显示着他内心正在翻涌着何等可怕的惊涛骇浪。

  贪腐的数额巨大,结党的网络庞大,这些都在他的预料之中,甚至让他有一种‘果然如此’的冰冷了然。

  毕竟当初朱标去陕西考察,名义上是考察是否适合迁都,其实是调查陕西的贪腐,以及一些关于朱樉、朱棡结党营私的事。

  但当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关于陕西工程、军械调拨、东宫旧人王福、以及其死后发现的巨款和地域关联的片段时,他的呼吸有那么一瞬间的停滞。

  他没有问‘是否属实’,因为蒋瓛敢报上来,必然是经过了初步核查的。

  他也没有问‘能否定罪’,因为这些材料,单拎出来哪一件,都无法直接定罪。

  当然,如果是别人,他也不需要太确凿的证据,但关系他儿子,情况就不一样了。

  毕竟他是一位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掌控了帝国三十年的皇帝。

  他太熟悉权力运作的阴暗角落,太了解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巧合’背后,往往隐藏着怎样精密的算计和恶毒的意图。

  他的儿子们……他的两个好儿子……秦王、晋王……

  为了权力,为了那个位置,会不会用如此隐晦、如此阴毒的手段,对他们的大哥,帝国的储君下手?!

  他直到现在都无法确定。

  一股蚀骨的寒意和暴怒几乎要冲垮他的理智。

  但他强行压下了。

  如同当年对付胡惟庸一样。

  越是惊天大案,越要隐忍,越要查得清清楚楚,要等到所有魑魅魍魉都浮出水面,再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荡清。

  他现在,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儿子们参与了谋害太子。

  傅友文他们的攀咬,更多是恐惧下的推卸责任。

  那些‘巧合’,可以有很多种解释。

  他不能仅凭猜疑就对亲生儿子,尤其是手握重兵的藩王动手。

  那会动摇国本。

  但他的心,已经彻底冷了下去,并且布满了怀疑的荆棘。

  他将卷宗轻轻合上,抬起眼,目光深不见底地看着蒋瓛:“所有牵扯贪腐结党之官员,无论品级,证据确凿者,依《大诰》严办,决不姑息。”

  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最终审判的意味。

  这意味着又一场大规模的血洗。

  “至于其他……”

  老朱顿了顿,语气变得极其微妙:“涉及藩王事宜,以及东宫旧人王福之死,给咱继续秘密地、仔细地查。”

  “记住!不要惊动任何人,特别是藩邸之人。”

  “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要给咱查得水落石出,要有真凭实据。”

  “是!臣明白!”

  蒋瓛心头凛然,知道皇帝这是要深挖到底,但又要绝对控制范围。

  就在这时,蒋瓛忽又想起了一事,将今日朱允熥姐弟遇惊牛,被朱高煦所救之事,以客观陈述的方式禀报了上来。

  老朱听完,脸上的平静出现了一丝细微的裂纹。

  朱高煦?燕王家那个勇武莽撞的老二?

  他‘恰好’出现在那里?还徒手制服了疯牛?

  所有的疑心病在这一刻被彻底触发!

  傅友文案牵扯藩王,偏偏在这个当口,燕王的儿子‘救’了太子的儿女?

  这是示好?是拉拢?还是……别有所图?

  他们想趁机从允熥姐弟那里得到什么?或者掩饰什么?

  老四知不知道?这是他授意的吗?

  一瞬间,无数个猜测和怀疑在老朱脑中闪过。

  他对儿子的那点温情,在巨大的权力猜忌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他绝不允许任何藩王,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对朱标一脉的子孙进行任何形式的接触或利用。

  “蒋瓛!”

  老朱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却让蒋瓛感到一股莫名的寒意。

  “臣在。”

  “你立刻去一趟燕王府。”

  老朱缓缓吩咐,字斟句酌:“替咱问问世子朱高炽三个问题。”

  “第一,问问他,其二弟朱高煦今日为何恰好出现在允熥他们的仪仗附近?让他这个做大哥的,给咱一个详细的交代。”

  “第二,问问他,对近日朝堂风波,傅友文等人贪腐结党,甚至攀咬朝臣、语涉藩王之事,他燕王府有何看法?让他说说。”

  “第三!”

  老朱的目光变得极其深邃:“告诉他,允熥、明月、明玉受了惊吓,咱很心疼。问他,觉得咱该怎么赏赐他那个‘见义勇为’的二弟才合适?”

  这灵魂三问,一个关乎行踪动机,一个关乎政治立场,一个关乎对朱标一脉的态度。

  看似平常,实则每一个问题都暗藏机锋,直指燕王府的核心。

  稍有不慎,就是杀身之祸。

  “臣!遵旨!”

  蒋瓛深深吸了一口气,知道这又是一趟如履薄冰的差事。

  他躬身退下,快步向燕王府赶去。

  华盖殿内,老朱独自坐在龙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那份厚厚的卷宗,眼中风暴正在酝酿。

  【老大……你看看……你走了之后,这江山,这家里,都成了什么样子……】

  【咱倒要看看,还有多少牛鬼蛇神,要跳出来……】

第154章 请皇爷爷,杀嫡孙!

  老朱的犹豫不绝,在张飙的意料之中。

  但他现在关心的不是老朱,而是他的那五个兄弟。

  如今,诏狱里异常安静,只有火把燃烧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张飙靠在墙边,看似闭目养神,实则耳朵敏锐地捕捉着外面通道里的一切动静。

  他知道,外面一定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登闻鼓响后的死寂,比之前的任何喧嚣都更令人不安。

  终于,通道尽头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不是蒋瓛,也不是朱高燧,而是轮值看守他的锦衣卫总旗,以及一名跟随的锦衣卫力士。

  那总旗面色冷硬,眼神锐利,是蒋瓛精心挑选的心腹,显然受过严令,绝不与张飙有任何不必要的交流。

  而现在.应该是送饭的时辰到了。

  只见锦衣卫力士将简单的饭食从小窗递进来。

  张飙没有动,只是将目光落在那个总旗脸上,忽地笑了笑,语气轻松得像是在拉家常:

  “这位总旗爷,外面挺热闹啊?是不是又有什么为民请愿的青天大老爷,被咱皇上请去喝茶了?”

  总旗面无表情,仿佛没听见,只是示意力士放下东西就走。

  “哎,别急着走啊!”

  张飙坐起身,声音依旧带笑,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压力:“我听说锦衣卫的弟兄们俸禄也不高,养家糊口挺难的?”

  “尤其是京城这地界,米贵房贵……我这儿还有点私房钱,藏在……”

  “张飙——!”

  那总旗猛地转头,眼神如刀,厉声打断他:“休要胡言乱语!再多说一个字,休怪某家不客气!”

  说着,他的手按在了刀柄上,威胁意味十足。

  “哟?还挺忠心?”

  张飙脸上的笑容不变,甚至更灿烂了:“蒋瓛给你们灌了什么迷魂汤?值得你们这么给他卖命?要知道,知道得太多,有时候死得也最快哦。”

  总旗脸色铁青,不再理会,转身就要走。

  “啧,没劲。”

  张飙撇撇嘴,仿佛觉得无聊透了。

  但下一秒,他又换上了一副神神叨叨的表情,用手指蘸了蘸冷水,在冰冷的地面上开始划拉一些奇怪的符号,嘴里念念有词:

  “甲子、丙寅、戊辰……兑位缺金,巽宫见煞……不对不对,这血光之灾的应象,不在东南,像是在正北?”

  “不对……又像是应在……水边?或者……姓里带水的人家?”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钻进了那总旗和力士的耳朵里。

  那力士年轻些,眼神里闪过一丝好奇和不安。

  总旗则脚步一顿,强忍着不回头,呵斥道:“装神弄鬼!闭嘴!”

  张飙不理他,继续神神叨叨,甚至开始掐指算:“怪哉怪哉,这煞气还牵连子嗣宫……家中可有老母?或者幼子?”

  “这三日之内,恐有坠溺之险啊……哎呀呀,可惜了,可惜了……”

  总旗的身体微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

  他家中确有一老母,且居住的胡同口就有一口浅塘。

  他虽然不信这些怪力乱神,但张飙的‘邪门’早已在锦衣卫内部传开,此刻被精准点破心中最记挂的人,由不得他心底不冒寒气。

  力士更是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偷偷看了总旗一眼。

  张飙仿佛算完了,拍拍手,又恢复了那副懒洋洋的样子,自言自语道:

  “算了算了,反正跟我没关系。就是不知道蒋指挥使知不知道,他手下有人阳奉阴违,偷偷在江南……”

  “你胡说八道什么!?”

  总旗猛地转身,额角青筋暴起,声音带着一丝被戳破秘密的惊怒。

  其实,他们这种锦衣卫,只要有大案,必定到场。

  而江南又是案件多发地带,他们在案件中手脚不干净,也很正常。

  至于家中老母,以及幼子,这个年纪,谁家没有?

  而水边,那就更扯了。

  这里是应天府,最不缺的就是水。

  所以,张飙只是简单的利用了‘思维导图’,就能轻松的扮演‘神棍’。

  毕竟他之前的‘点将’,也确实挺邪门的。

  “我什么都没说啊!”

  张飙摊了摊手,一脸无辜地看着他:“总旗爷,您激动什么?莫非……真被我随口梦话说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