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断刃天涯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信息就是,截止目前混成协的协统没有见到西宁王,仅仅是见到了西宁王城的守将。
【西宁王防备朝廷,甚于防沙俄。我部拟进驻比什凯克后,暂缓向北,休整待机行事。】
发往新省的军报内,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皇家独立混成协的现状。并决定,不能再这么稀里糊涂的继续北上了,需要先安定下来,充分了解情况之后,再行决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一万余人的皇家独立混成协,做出判断之后,不顾驻军的阻拦,强行进入了比什凯克,并且以此为驻地。
这份报告送到京城已经快一年之后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十八岁的贾芝从船上下来,踏上了开远府码头的土地,看着眼前热闹的码头,海上长途旅行的时光,让他头晕目眩,好一阵才站稳。薛蝌带着一干开远府的官员(自封)前来迎接,见礼后口称:“薛蝌见过我主!”
毫无疑问,薛家最早的两块地盘进行了势力范围的划分,作为贾琏代表的贾芝,来的到这里是来做城主的,是代表贾琏行使主权的。
贾芝在脑海里回忆了一番临行前父亲的交代,对薛蝌很是客气的抱手:“辛苦舅舅了!”
薛蝌心里松了一口气,暗道:你母亲也真是舍得。
宝钗的儿子,自然是自己人,但是再怎么自己人,那也是姓贾的。今后薛蝌这些人要陆续的交出权利,这点是必须的。
无论是薛蟠还是薛蝌和薛方,心里都很清楚,离开了贾琏的支持,薛家或许能在新华殖民地立足,但是会很艰难。
一个家族再怎么强大,失去了大义的名分,根本无法与一个大国相抗衡。当然了,薛家也没必要这么做。
要知道,开远府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做大,依靠的是贾琏不遗余力的支持。
薛家的根子还是在本土,新华殖民地不过是开枝散叶。
休息了三天之后,在海上漂了快一年的贾芝才算缓过来。算算时间,应该是乾正十一年(1813年)的冬天。
花一天时间听取了薛蝌的汇报,贾芝大概了解了开远府以及新华国的情况。
新华国下设三大城,自北向南,分别是开远,新金山,平远。
单就开远城而言,下属二十个县,人口约二百万。之所以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内移民和物资的分配时进行了倾斜。相比之下,平远城下属不过百万人口,混杂了三成朝鲜、日本移民。表面上朝日移民也是平等的,实际上这两国来的移民,落地后要干上十五年,才有分配土地的资格。
开远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所有男性移民都是本土来的,女性则相对混杂一些。
“新华王年初的命令,新华王定都正是平远城,明年开远城下属设省,随后设四府,统辖之下二十县之地。新金山城也设一省,下设十个府,每府下辖六个县。平远城属地则设新华直隶省,下设三府,管辖十二县之地。”
薛蝌最后通报了以上情况后,贾芝年轻的脸上露出凝重之色,敏锐的意识到了新华王李亨另起炉灶,拥有一点本钱之后野心控制不住了。
“新金山那边是个什么态度。”贾芝被教育的不错,很快进入了角色。
“薛方兄的意思,李氏掌握了大义名分,新金山与开远城,都是新华王治下。一旦发生战争应团结互助,联合作战。”这话就很含蓄,就差没有明着说,除非打仗,否则各过各的。
年轻的贾芝不是很懂,但不要紧,等送走了薛蝌,向他的幕僚团队请教即可。
贾琏不过给贾荃配了二十人的辅助团队,宝钗则准备了五百人。
就这,还没有去掉那些直接在身边伺候贾芝的五十多人的随从和丫鬟婆子。好多都是全家一起来的,不来不行那种。
当然了,真正发挥领导作用的还是贾琏带的团队,这二十个人来开远城,都是多年培养的精英,贾琏付出了要照顾好他们家人的代价。
还有一点更为重要的是,为了确保开远城的忠诚度,这里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贾琏收养在广州的孤儿,每个人至少接受了五年的忠诚教育。
这些人的媳妇都是以贾琏的名义发的,他们来到开远城之后,心目中认定的主人不是什么薛家,而是贾琏。
有这个前提在,贾芝接手开远城的难度急剧下降,只要一道手令,将各县的县令传来,当面认识一下就行了。
对照现代地图,可以看出新华国的疆域,大概占据了六个州的范围。形状像一个不规则的四方形,最远的县城在咸水县(盐湖城)。
本地的土著聚集区则在中部的几个州,他们不再手持原始的武器,而是装备了大量的滑膛枪,甚至还有弗朗机速射炮。近二十人口过万的大型部落,因为学会了农耕定居的缘故,他们手里还有大炮。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美国人也知道西海岸有华人殖民区,但是暂时顾不上这个,因为中部地区的土著形成了事实上的缓冲地带。
美国人已经占据了五大湖地区,并且有向西发展的计划,只是暂时先放一放,去打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国内被拿破仑打的半身不遂,美洲殖民地开始闹独立。
独立战争导致战乱,大量的人口逃亡,其中近一半人逃到了开远府,李亨倒是心大的很,来一个收一个。
非但收难民,李亨还与墨西哥南部的叛军建立了联系,与交战双方同时做生意大肆卖军需物资。
现阶段的墨西哥内部打的如火如荼,李亨利用平远的地理优势,大发战争财。墨西哥盛产白银,钱是真的好挣。
同时李亨在还临近的墨西哥北部扶持了一股力量,控制了墨西哥北部大片地区。
相比之下,新金山为核心的殖民地,薛方为首的官员掌握了大量的工厂,更倾向于坐地发财,将生产出来的滑膛枪,大量的卖给平远府。
不能不说,就发展心态而言,薛方这波人还是稳不少,他们不着急快速的向东发展,而是踏踏实实的搞建设,全力建设一条铁路网,将三个核心城市连接起来。经过三年的时间,现在已经修通了连接新金山与平远城的铁路,开远城方向的铁路,还需半年才能修通。
对于新华国的工业而言,最大的问题还是铁矿石,在本地发现的铁矿,不但规模小,而且含量低。
薛方这边已经在向薛蟠求助,希望能将澳洲发现的铁矿石开采出来,运往新金山。
这个想法遭到了薛蟠的狂喷,海运成本固然不高,但是我哪来的那么多船运过去。最后达成的意见如下,由澳洲当地炼成铁锭和钢锭,再装船运往新金山等地。这一举动带动了新一轮造船业的发展,南洋各地的造船厂,接到了大量的订单。
蒸汽机被运用在火车上之后,如何将蒸汽机装在船上,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
远在国内的天津,已经造出了一艘五百吨级别的小火轮,这艘小火轮用螺旋桨推动,甚至都不敢出渤海口,只在天津与辽东之间往返实验。
接到消息的贾琏大喜过望,通报李元后,亲自来到天津看一眼这艘火轮船。
来到的时候,火轮船已经去了辽东,算算日子,明日才能回来。
次日一早,贾琏便来到码头上,登高远眺。
望远镜在海面上看了一个上午都没发现这条小火轮,一直到中午时分,终于看见了黑烟在望远镜中出现。
贾琏激动之余,心里只能默默的赞叹,华夏人进化的就是更高级一些,只要给科技人员一个发挥的空间,他们就能做出自己认可的产品。
黄昏前,小火轮终于靠岸,贾琏迫不及待的登船一探究竟,这条船的优点是有煤就能跑,缺点也很明显,必须要带够煤。
“要把蒸汽机装在更大的船上。”贾琏交代了一句,随后就是代表皇帝宣布,(官营)天津造船厂,勤于王事,功勋卓著,特奖励如下……。
一批年轻的技术人员得到了晋升,造船厂的船长,也从六品晋升为五品。
这家船厂最大的特点,官营企业,所有管理人员都是官员。放在现在就是正儿八经的央企。
视察船厂之后,贾琏视察了天津火炮局,该局的前身是研发厅下属的火炮厂,整体搬迁到天津之后,升格为火炮局(正五品)。
这里正在进行研发的是一款新式火炮,贾琏的要求很明确,必须是后装,发射药也必须是硝化纤维。
火炮局郎中也是技术官僚出身,面对贾琏时毫无唯唯诺诺之状,反倒是大谈特谈目前面临的困难。
“恩相,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您提到的引信,我们研制的方向主要有以下两个,一个是击发引信,一个是延时引信。新式火炮在解决了金属外壳,密闭炮闩的难题后,发射实心弹的后装火炮已经完成了试射,随时可以上舰实验。解决了引信的难题后,高爆弹自然水到渠成。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充足的经费,以及让兵部那帮官僚们闭嘴,不要整天催促,还要过来指手画脚。”
贾琏听他的汇报后,勃然大怒道:“放你娘的P,火炮造出来给谁用的?你们要记住一点,军方才是使用者,他们的意见很重要。尤其是步兵,火炮在复杂地形下机动,制造出来的样炮,必须通过军方的验收。别指望我给你们撑腰,强行将火炮塞给军方。”
大炮这个东西怎么说呢,无论是在军舰上还是在炮台上,问题都不是很大,笨重一点都能接受。
但是到了陆军这里,各种问题都来了。
你别说什么欧洲还在用青铜火炮这种屁话,再好的火炮,无法伴随步兵机动,造出来就只能固定使用,对于步兵的野战就没多少用处。
火炮局这边也是叫苦连天,贾琏给他们设定的两个项目,一个是身管炮加农炮,一个是臼炮(迫击炮)。
两种火炮都需要解决击发引信的技术,关键现在就卡在这了。
挨骂的火炮局长也不辩解,听他对贾琏的称呼就知道,恩相啊。这都是一手提拔起来的真正的自己人,铁杆亲信来的。
“集中精力先把迫击炮造出来,尽快送到安西,交给皇家独立混成协,他们的处境肯定很艰难,现在用的火炮还是青铜炮。”
贾琏如此交代的原因很简单,猜都能猜出来,西宁王与朝廷不是一条心。
第684章 正式照会
科技进步的事情不能着急,从研发司到现在快三十年了,贾琏也急于一时。
按照规划好的线路,稳步的向前推进即可。
改组统计局的工作正在进行中,一批从工程学院新毕业的学生,加上一批基层工作能力优秀的书吏被集中起来学习。
贾琏回到京城后,邀请皇帝李元亲自出席学习班的开幕仪式。
李元兴高采烈的去了,并且发表了半个小时的讲话。皇帝的驾临让这帮学员热血沸腾,在教导们的带领下,山呼万岁。
一千多人整齐的高呼,站在主席台上的李元还是头一回,骨头都轻了二两。
以前的内阁对待皇帝的态度都差不多,能约束在宫里就不要出门。贾琏做首辅之后,这类束缚的尺度把握的很松。
私下里贾琏还告诉李元,作为皇帝就应该经常出席年轻人聚集的场合,让年轻官员都看看皇帝的样子。
李元深以为然!并大手一挥,特批内帑二十万元,用于学习班的生活补助。
银元的购买力很强,二十万元能保证这些学员顿顿能见荤腥了。
集中学习一个月后,这批学员在统计局抽调出来的精锐官员带领下,奔赴各省进行第一次工业普查。
相关消息见报后,全国官员松了一口气,只是普查工业而已,明着看确实没事了,暗地里还是要防备一下的。
该项工作的计划是用一年的时间,摸清楚国内的工业底子,顺便了解一下基层的情况,为下一步工作铺垫。
此项工作由工部与统计局联手进行,内阁大臣韦睿全面负责。
与此同时,贾琏与内阁诸公商议之后,向皇帝提交一份报告,就现有殖民地进行梳理后,有必要确定一下名分。
内阁建议,李亨的新华王,因为新字有更替的含义,应该做东华王。经营多年的南洋属地,裁撤南洋总理大臣衙门,改设澳洲省、爪哇省、婆罗洲省、马六甲省,正式全面纳入朝廷的官方体系。封地方面,安南正式设省,其余不变。从大义上明确,安南为国家领土。
东平郡王治下正式改为远东省,漠北王治下改为漠北省,西宁王改称安西王,属地改称安西省。其余不变。
这些改变看似不触及封地的利益,名义上确立了领土归属。今后不管要不要改土归流编户齐民,这些地方都是华夏领土。
从法理上确立了领土之后,朝廷下值昭告天下的同时,向各国使领馆办事处发了照会,并附送新绘制的地图一份。
各国外交人员接到照会后,表示将内容转达国内,由国家来决定是否认可这一照会上的内容。
这个时机抓的很准,赶上欧洲列强正在鏖战,美国尚且弱小,各国都不敢无视周帝国倾向的时间窗口。
如此正式的照会,各国使者不敢怠慢,立刻送回国内,要求尽快回复。
照会送回欧洲后,列强之首的英国议会内争论不休,支持承认和反对承认的都有。其中反对的一方甚至还占了一点上风。
反对的一方态度如下,周帝国新皇帝上位之后,并没有明确表态支持欧洲正在交战的一方,甚至还与奥斯曼达成了军事合作协议。尽管奥斯曼已经退出与法国的同盟关系,但整体来看周帝国对英国主导的反法同盟心存恶意。最最要紧的是,周帝国没有自由贸易的精神,他们用立法的手段,禁止了英国优势商品的进入,由此获得了巨大的贸易顺差,这是对哈耶克精神的巨大背叛。最后,如果现在承认了,将来大英从欧洲脱身后,进一步拓展势力范围时,将出于道义上的劣势。
支持的一方观点则非常明确,当下欧洲的战争反法联盟处于劣势,一旦不承认周帝国的照会,导致周帝国倒向法国,后果无法承受。并且毫不犹疑的指出,印度殖民地已经很困难了,周帝国再加入进来的话,大英将可能从此彻底失去染指亚洲的机会。考虑到周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还算良好,如果因此激怒了周帝国,可能促成周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结盟,那么大英将失去染指北非的机会。
只能说现在的英国也仅仅是海上霸主,陆地上还差的多的多,放眼世界,周帝国才是欧亚大陆的最强者。
两院争吵了半个月也没有结果,最终一条情报传来,成为了决定性的因素。
英国首相把海军大臣丘吉尔叫去,当面确定了一下这条情报的准确性。
“法国人乘坐周帝国商人的船只抵达南太平洋岛屿的消息,确定没有弄错么?”
“首相阁下,印度舰队的一艘巡洋舰,亲眼目睹了法国人从商船上下来,一共三十人的代表团。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周帝国倒向法国人。那将是一场灭顶之灾。”
首相沉默了很久,嘀咕了一声:“该死的鱿鱼。”
确定情报真实性后,首相汇报给女皇,最终确定双方都出马说服一些重要的议员。
首相要求下,外交大臣紧急拿出了一份方案。英国政府承认周帝国的照会内容,本着互相尊重的原则,要求周帝国不可染指印度、非洲、欧洲、英属殖民地。并提出,今后如两国在殖民地方面发生冲突,应保持克制,以谈判的方式解决纷争。
该方案提交议会后,顺利通过,形成照会,转回周帝国。
英国承认周帝国照会后,转告欧洲各国询问各国态度。普、奥等欧洲小国纷纷表示承认,沙俄则暂时没有跟,以俄土战争为理由暂时不表态。
沙俄的态度如此,英国政府也没啥好法子。两国关系一直变来变去,另一时空英国没少收拾沙俄,打击它的扩张野心。
因为沙俄没有表态,部署在俄军中的观察团,宣布撤出后,直接去了巴黎。此事给欧洲各国造成了不小的震动,多国担心周帝国放弃中立原则。
沙俄受到各国的压力后,被迫表示将派使团前往周帝国,就该照会的部分内容进行谈判,确定双方的势力范围。
英国首相私下里对丘吉尔说,让周国人狠狠的教训那些粗鲁傲慢的哥萨克一顿就老实了。
拿破仑的使团千辛万苦来到津,目的很明确,确定外交关系,并保证周帝国在欧洲战争保持中立,如果能给沙俄一点压力就最好了。
为此,执政府外交部长塔列兰冒险出发,不辞劳苦来到周帝国。
这一举动收获了极大的回报,贾琏闻讯后,让内阁大臣韦睿亲自去天津,高规格接待对方外长。
塔列兰对于周帝国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了解,在翻译的帮助下,弄清楚了韦睿的身份,协助皇帝管理多个部门的内阁大臣。
对于这种不同于欧洲的内阁形式,塔列兰理解为作为一个疆域广阔的人口大国,高效管理的一种必要的政府形式。
没错,这个时候的欧洲,普遍认为周帝国的政治结构更为完善,效率更高。原因自然是因为两千年大一统的帝国底蕴。
这个时候,全世界只有中国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国家公务员,可以说单就这一点领先世界。
这个时候的西方国家,对于周帝国也不会有所谓的制度优势的心态。
在韦睿的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之后,进驻下榻的宾馆。晚上泡澡时,搓下来半斤泥,浑身舒爽的睡了一个好觉。
次日一早,穿戴整齐,享用了一顿花样繁多并且美味的早餐后,乘车前往火车站,登上火车。
天津因为频频接待外交船只的缘故,卫生方面抓的非常严格,市政建设不逊京城。
上一篇:神话红楼:从箭术开始修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