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413章

作者:断刃天涯

  裘世安就算想劝一句,金剑令不是这么用的,却依旧选择了遵命,没有扫兴。

  这就是内侍最大的问题,他们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他们是皇帝的家奴,还是不残障人士。

  “圣人,还是写一份手令吧。”裘世安既然不劝了,那就把事情办周详了。

  “也对,去良妃处写。”承辉帝越走越快。

  这个良妃,是皇帝三天前宠幸的一个宫女,就是突然遇见了,觉得动心了,立刻付出行动。然后,一个普通宫女地位巨变。

  这就是皇帝,这就是后宫,只要皇帝一句话,一个女人的命运就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且还不由她自己做主。

  裘世安还发现,最近皇帝并不止宠幸了良妃一个,而是频频作案。经常一时兴起,在某个帷帐后面就扮了一个宫女。

  也真不知道,是不是转移了注意力之后,精力都换个方向使用了。

  拿到金剑令的贾琏,还真是有点意外,尽管如此,还是接受了差遣,说是休假,皇帝来了兴致,你只能出力。

  在此之前,贾琏还要走一趟内阁,去见一见张庭恩,确认一下。

  如果内阁存在反对意见,贾琏就是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叹息了一声,贾琏出门了,好好的假期,非要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其他人都死绝了么?

  一路畅通无阻的在内阁见到了张庭恩,贾琏说明事情后,张庭恩表示:“确有其事!陛下出内帑办灯会,我等没必要扫兴。只是出于担心上元节灯火的旧事重现,所以陛下想到了你。”

  贾琏是真的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生气,我在休假啊。我这么多年在外奔波,不能逮着一个人往死里用啊。

  “既然内阁无异议,我就去办了。不过先把话说在前面,动静闹大了,内阁别找后账。”如今贾琏说话,也不那么低声下气了,好歹是代理过总督的大员了。

  “为师还是希望,你能来帮一把。摊丁入亩全面推行,明年就能见成效,再往后士绅一体纳粮,阻力太大了。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你不该袖手旁观。”张庭恩也是一番肺腑之言,恳切至极。

  贾琏听了有所触动,但是不多。毕竟这事情,皇帝不点头,一切都白搭。这就是君主集权的弊端了。

  一切都要看皇帝的态度,否则所谓的改良变法,就是镜花水月。

  离开内阁,贾琏直奔五城兵马司,这边现在的御史们,贾琏是一个都不熟悉,但是下面的官兵,却都是熟人。

  大门口贾琏还没下马呢,门房从里头冲出来:“给贾大人请安!祝宁早日入阁,封侯拜相。”

  “你可拉倒,贾某国公之后,你给我整侯爵去了,咋还降级了呢?”贾琏很轻松的开玩笑,门子与有荣焉,胸膛挺起。

  门子飞奔入内通报,贾琏倒是没着急进去,站在大门口,东张西望。这里一切都没太多变化,就是地上卫生搞的很不错,这都是当年他留下来的东西。如今算是完整的继承下来了。

  里头呼啦啦一大群官员出来,为首的御史领班,带头给贾琏行礼。

  贾琏不动声色的看着这些不熟悉的御史,掏出金剑:“上谕!诸位不必跪拜,站着听就行。”

  宣读了承辉帝的意思后,下面的官员面露难色,贾琏知道打过年的让人甲板,确实不太好,根据过去的经验道:“所有人,加班费给够,一日算三日。”这一下各位御史的表情更难看了,领班御史道:“贾大人,没钱了!”

  贾琏一听,非常霸道的问:“本官多年创收,当初走的时候,账面上还有上八百万元,这才几年的工夫,就算一分钱没进账,也不至于哭穷吧?”

  一干御史纷纷面露苦躲闪之色,下面的官兵却都露出不忿的表情。

  贾琏看出端倪来了,好吧,我就为兄弟们再霸道一次。

  “没人说话么?好,就当你们没钱,本官这就去找陛下,出内帑给大家发钱。”贾琏这么一说,诸位文官顿时面露喜色,纷纷称颂贾琏体恤下情,官兵却都面露黯然,越发的沉默了。

  贾琏笑呵呵的走了,直奔督察院,门子新来的不认识他,要拦着被一脚踹翻在地。

  贾琏大步流星的入内,找到方颂的办公室,一脚给门踹开。

  正在里面打瞌睡的方颂直接吓醒,跳将起来。看清楚来的是贾琏,这才松一口气:“不器兄,我没得罪你吧?”

  “你把五城兵马司掏空了,我想给过年加班的兄弟们多发点钱好过年都没钱了,你说得罪我没?贾某人颜面扫地,总宪大人。”贾琏气急败坏的样子,给方颂吓的不轻,赶紧张罗着上茶请坐,还不停的解释:“这事真不怨我。”

  贾琏冷笑道:“巡城御史干的事情,我不找你找谁啊?”

  方颂并不畏惧,笑道:“这事,您得找二殿下,当初他监管五城兵马司,对下面的御史放权太过,如今我都使唤不动他们。去年还想换了他们几个,吏部那边直接给报告打回来。要我说,别看我在总宪的位置上呆着,下面的人仗着背后有靠山,根本不把本官放在眼里。”

  贾琏立刻听懂了,笑道:“行,不怪你。督察院的事情,恕贾某爱莫能助,告辞!”

  转头贾琏就去了宫里,递上金牌求见。

  很快有内侍引入至乾清宫,内侍解释,陛下有事情在忙,请贾大人等一会。

  贾琏谢过,并塞过去一张银票。这位内侍才低声快速的说了一句:“陛下今年宠幸甚多。”

  贾琏……,我草,那个劳模皇帝呢?还给我啊!

  难怪了,这次回来,总觉得气氛不对劲。张庭恩也遮遮掩掩的。

  MD,夏守忠这条老狗,收钱的时候很干脆,报信却不及时。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总算承辉帝红光满面的出现了,仔细一看,眼窝有点陷下去了。

  贾琏也没说什么陛下要保重身体的话,自己就不是啥好鸟。

  “微臣见过陛下,您交代的事情啊,得多花钱才能办了。”贾琏上来就戳承辉帝的痛处,找他要钱。

  承辉帝听了立刻表情一凝:“咋的?内务府那边为难你了,朕说了拨内帑一百万元,把灯会办的漂漂亮亮。”

  说完承辉帝扭头就喊:“裘世安,滚过来。”

  贾琏赶紧拦住:“陛下,不关裘公的事情,也不关内务府的事情。”

  承辉帝这才顺了气,露出笑容:“那为啥?”

  贾琏这才说了五城兵马司的事情,然后解释一句:“陛下,微臣当初离开时,账面上有八百万万元。攒了好些年的家底,这才几年就被糟蹋干净了。说起来是二殿下放权太过,但也怪不得二殿下。他们连方总宪都没放在眼里呢。”

  承辉帝听的脸色瞬间阴沉,皇帝最敏感的就是两件事,一个是钱,一个是权。

  朕手里的快刀,居然在督察院被架空了,你们想干啥?林如海?那不能,林如海干不出这事,是林如海贾琏也不能找这来。

  “你想怎么样?”承辉帝低声问,这话要正确理解,翻译如下【你想做到哪一步?】

  “这五个巡城御史,加上御史领班,一共六个人,都要好好查一查。八百万啊,有这钱,五城兵马司的官兵们,做啥都没后顾之忧。伤了残了,都有个一份抚恤交代。如今他们这么干,这钱啊,别管进了谁的口袋,微臣不问,只要不该花的钱都给微臣送回来。”

  承辉帝想了想:“朕给方颂下旨,让他去查,爱卿这边朕出内帑,先干活,别耽误了灯会。”

  “微臣谢过陛下关爱,只是,微臣这些年不在京城,有些人以为微臣的獠牙被拔掉了,微臣想亮一亮。”贾琏笑嘻嘻的说着,承辉帝摇头,无语的点了点贾琏几下:“行,朕让方颂协助你。”

第565章 托人带话

  重回五城兵马司的贾琏,身边多了个方颂,这厮手举圣旨,抬着下巴,当先大步入内。

  贾琏看着他的背影,内心不免有点感动,皇帝还是爱护自己的,把方颂顶在前面去承担火力。

  方颂则属于没有选择,已经在酷吏的道路上狂奔了,那就别想退缩了。

  会不会遗祸子孙,这不是还有一个朋党贾琏么?他年轻,以后能帮忙照顾一下子孙辈。

  至于什么十世之仇,犹可报也,谁还能想那么远呢,人都是先顾眼下的。

  真有那么牛逼仇家,让十代之后的子孙报仇,那也只能认了。

  说到这个十世之仇,犹可报也,倒是东边那个岛国比较合适,总觉得再过一百年,这仇也能流传下去。

  兵马司内的官员整齐出迎,方颂宣读旨意,贾琏暂领五城兵马司至上元节后,方颂领巡视组入驻查账。

  这一变故,六位御史当即两人瘫坐在地,四人呆若木鸡,下边的官兵则齐声高呼:“陛下圣明,陛下万岁!”

  随行的内侍回宫,如实禀报过程后,承辉帝满意的点点头,对自己的懈怠,心里闪过一丝丝的惭愧,很快又想起这么多年被自己耽误的美色们,随即又兴致勃勃的往后宫去,吩咐裘世安,准备好补药,今夜定要杀的美人儿连连求饶。

  方颂干这活已经很有经验了,将六个御史分开关起来,分别审讯,然后再对口供,另一边账房负责查账,两招下来,没有官员能扛的住。

  贾琏则重新捡起创收的业务,下令开展治安强化行动。提出的口号是,确保京城百姓过一个太平年,感受到陛下带来的温暖。

  五城兵马司这帮人,真的是所谓的地头蛇,市面上各路人马的底子清清楚楚。

  一个会议下来,行动方案确定后,派出众多探子,确定目标,连夜行动,要动过手就要打目标一个措手不及。

  总之一句话,针对这些年的沉渣泛起,必须清除,还京城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当然这仅仅是第一步,打掉市面上的灰色势力后,还要针对豪门权贵的爪牙们来一次打击行动。

  为此,贾琏下令各部做好准备,未来半个月内,全体要承受住高强度的行动。

  贾琏身先士卒,直接让人回家搬来铺盖,晚上就在办公室里睡。

  是夜,五城兵马司突然行动,满城举火,到处抓人。这个帮的老大,那个派的门主,纷纷在睡梦中被惊醒落网。

  其中贾琏亲自带人出马的,自然是最肥的地方,比如眼前这家四海会馆,其他人还真的不敢碰。

  贾琏率五百官兵,在五十家将的护卫下,占据周边制高点后,将会馆围的水泄不通,苍蝇都飞不出去一只。

  这地方是有讲究的,是京城最顶级的享受场所,背后是谁不得而知,但这里面真是啥都有,吃喝嫖赌抽,想要啥都能满足。

  为何还要抽呢?别以为朝廷禁烟了,就找不到货源了。贾琏在京城的时候,确实打的很厉害,但他离开之后,一开始是偷偷的,渐渐的胆子大了,都敢于公开了。眼前的会馆就是这样,五城兵马司上下,都知道里面提供大烟服务。

  素来对于大烟深恶痛绝的贾琏,得知详情后,决定拿这家开刀。至于他们背后的人,我管你是谁。

  抱着柱子的官兵们奋力撞开大门,鱼贯而入。

  贾琏倒是没着急进去,站在外面,身后是打着火把的扈从。为了彰显威严,贾琏穿上了从二品的官服,背着手冷峻的看着大门内。

  护院们反应过来后,听到的五城兵马司官兵自报家门,纷纷放下手里的武器,不敢抵抗。

  这时候抵抗,被打死了是真的白死,得知贾琏带队后,更是庆幸不已。因为被打死了,没地方说理去,幕后大佬都不敢那种。

  随着内部确定没安全问题,贾琏才迈步进了大门,官兵们搬来一把椅子,贾琏坐在屋檐下,四周院内四周点上火把,照的如同白昼。

  贾琏坐下后,倒是有点走神了,因为突然想到了鲸鱼油,这玩意可以替代灯油,价格可以彻底的达到很低的程度。将来科技要是有突破,城里还能弄瓦斯路灯呢。彻底的将京城变成不夜城。

  不过很难啊,因为现在的京城,夜晚还是有宵禁的。逢年过节的皇帝开恩,才有所谓的金吾不禁。

  从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今后还是要取消宵禁才好。

  贾琏思绪乱飞的时候,不断有人被带到院子内,晚上在这里玩的客人很多,都被吓的个半死,随后一路吵吵,骂骂咧咧的人还不少,等看清楚坐在堂前屋檐下的人时,这些人都乖乖的闭嘴了。

  京城的狠人也是分等级的,像方颂那种,你当面骂几句都没啥大事,最多背后往死里坑你。但贾琏这种狠人是不能骂的,他真的会当场就给你弄死。这都是有血的教训的带来的痛的领悟。当年京城各路纨绔恶少们,谁没被贾琏收拾过?

  忙活了一个下半夜,仅仅是一家四海会馆,就搜出来十五个被拐的少女,还有一千多斤大烟。

  现场还有三十几个官员,站在院子内,以袖子遮面,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都是从温暖的被窝里被揪出来的,估计事后多半是要大病一场的。

  考虑到官员的体面,贾琏给这些官员一个选择,每人交五千两,就可以放人回家。

  没现钱也不要紧,打欠条,签字画押。

  这帮官员自然无话可说,纷纷接受,非但如此,还要感谢贾琏保全他们的颜面。

  其次就是各路二代们,这也要分人,看他们有没有抽大烟,但凡是抽大烟的,一律先关起来再说,其他人想走可以,每人五百两。

  罪名也很好找,这就是个贼窝,这些二代们在这消费,就是在助纣为虐,自甘堕落。二代们要等天亮之后才放,要让这条街的人都看到他们狼狈的离开才行。被抓的还有不少本地的有钱人,读书人,这一类人则是通知家属来领人,每人一百两的罚款。还有就是外地人,只能先关起来,以后慢慢的确定身份。至于会所内的人,那是全都关押起来,抓紧审讯,搞清楚被拐人员的来路,有没有血债,还有大烟的来处等等。

  这趟最大的收获还不是罚款,而是就地抄出的赃物。金银,票据,账本,经济往来等等。

  查清楚之后,贾琏让人继续搞清楚,准备将有用的东西,交到宫里,让皇帝去处置。

  不是非要麻烦皇帝,而是这一查才知道,这家会馆后面,涉及了太多人,有宗室,有外戚,有官员,他们联手给会馆撑起保护伞,这也是为何没有官府敢来动这里的原因。为何贾琏要碰这个地方,很简单,别人是杀鸡儆猴,贾琏要反过来,杀猴儆鸡。

  整个下半夜,京城里不断有枪声响起,说明其他九路的人正在行动,遭遇抵抗了。

  天亮之后,会馆一个地窖被打开了,里面藏着众多的古董字画,金银珠宝,还有大批的欠条,都是赌狗和毒狗欠下的钱。抵押物也是五花八门,有押房子的,有押土地的,还有押老婆闺女的。

  看见这些东西,贾琏真是开了眼了,让人全部收好,登记造册,严禁任何人动手脚,发现一个,严惩一个。

  闹腾了一个下半夜,周边自然是被惊动了,只是晚上没人敢出来打问。天亮之后,陆续有人围观,毕竟这家会馆名气大,知道的人多,自然也很八卦的想知道,到底为何被抄了。

  贾琏放走了一批二代后,下令将所有的人和赃物带回五城兵马司,等待后续慢慢的处置。

  单单是这么一个地方,折腾的到天黑前才完事。封条一贴,留下几十个官兵看守不提。

  这一路光是带回来等待调查的人就三百多号,闲置很久的兵马司看守所,瞬间就热闹了起来。

  还有其他九路人马,昨晚上也抓回来三百多号人,这些人往日里在京城都是有名的狠人。抓捕过程中,自然不可能一帆风顺,没少动家伙,所以不仅仅有被抓回来的人,还有抬回来的尸体。只要要搞清楚身份,才好烧了或埋了。

  总而言之,动静闹的很大。上午贾琏还在不断的打瞌睡,门口有人探头:“不器兄?贾不器!”

  贾琏抬眼一看,知道为何门口随从放他进来了,来的是夏刚。贾琏身边的老人,没人不认得他。

  “哟,这不是夏大人么?您怎么有空来指导贾某工作。”贾琏的语气呢,就很气人,但是夏刚不敢龇牙。

  这不是没法子么,还要硬着头皮进来,厚颜赔笑:“贾兄,这不是见外了么?再说了,小弟一个荫官,岂敢知道您的工作。”

  贾琏抬手拦着他:“别走近,就站那说。如今夏家可是京城人人都要给三分颜面的豪门,贾某高攀不上。”

  话呢,就很难听,但是夏刚也不在乎了,笑嘻嘻的上前低声道:“我一个小小的从七品,还是个杂流,就算登门拜访,送帖子也要排后面不是?我知道,您交朋友不看身份,我可不能没点数,仗着过去有点交情就不顾身份往上贴不是?”

  贾琏被这厮的话给气笑了:“你还倒打一耙上了?这些年,我人在外地,逢年过节的礼物没断过吧?”

  夏刚叹息一声道:“您说的对,这不是家父身体不好,躺了小半年还没起来么?”

  贾琏听了表情一肃:“这事情怎么不早说,我好去看看夏公。”

  夏刚见状,这才露出松弛的笑容:“嗨,家父这些年得罪的人海了,人好好的倒也罢了,上了年纪病倒了,怎么好给您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