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断刃天涯
“微臣离开成都时,并未有任何风声。”
承辉帝怒道:“这个任旭,若非事情压不住,他还不会上报。”
对臣子直呼其名,这是很失礼的行为,可见承辉帝此刻的怒火。
岳齐叹息道:“陛下,事情可能比任巡抚汇报的更严重。”
张庭恩出言道:“云南边陲之地,山高林密,消息传递不畅。事关军情,需要确认才可如实上奏,慢一点可以理解。”
承辉帝听了心里一惊,知道自己失态了,张庭恩刚才很及时,相比之下,岳齐和赵峰,政治都差了点火候。
没错,这个事情就算要追究,那也是内阁先出来表态,然后才是皇帝认可。
赵峰也意识到不对,及时补救:“张相所言极是,云南边陲地形复杂,所属羁縻各土司,素来都是墙头草,随风倒。这些年朝廷力推改土归流,土司们心怀不满者大有人在。秦良玉乃是极少数,极个别的现象。”
入阁不久的岳齐,被张庭恩不动声色的上了一课,人都麻了,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说了。
“无论如何,夺我六县之地,即便仅仅是劫掠而去,也不能忍!必须给缅甸王庭一点严厉的教训。”林如海腾的站起,严厉表态。
李清不懂军事,又不愿意跟着林如海的话风走,不紧不慢的表态:“那说理应尽快弄清楚情况,可惜云南路途遥远,来回又是几个月的工夫。不妨就近安排要员过去看看情况如何,相机处置。”
当下的缅甸王也确实是个天降猛男,一统缅甸之后,不但跟英国人干过仗,还跟中原王朝干过。
缅甸历史上也不一直是弱鸡,只能说国家太小,这位缅甸王的发挥余地太小了。
当然了,中原王朝打的累,很大程度是因为地理环境所致。
“是啊,派谁去好呢?”承辉帝也认可李清的说法,毕竟这么远,等搞清楚情况,再派人去,当地的局面可能早就糜烂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所谓的新闻,可能是已经发生一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众人纷纷在想,到底谁立刻去比较合适的时候,潘季驯道:“陛下,微臣有一个人选,只是……。”
“犹犹豫豫的作甚,说!”承辉帝很不耐烦的打断他,潘季驯咬咬牙,得罪人就得罪吧:“微臣说的是贾不器!”
承辉帝狠狠的怔住了,如果说这话的人不是潘季驯,他一定会破口大骂类似,你们到底是多不想贾不器回京?他挖你家祖坟了,还是把你家孩子丢井里了?回答我?
所有人都没往贾琏的身上想,那是因为都默认贾琏要回京了,在外六年,政绩斐然,回京如何安排都没个定论呢。
“潘爱卿啊,贾不器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是,眼下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安置他了,你这是要把内阁诸公架起来啊!”
承辉帝一番苦笑的说完,潘季驯也跟着苦笑:“微臣心里明白,贾不器功勋卓著,再立新功,非入阁不能偿其劳也。军情如火,待贾不器凯旋之日,微臣愿意退出让贤。”
李清一看皇帝意动了,立刻道:“微臣也愿意让贤!”
岳齐在一旁的心里充满了苦涩,我才是兵部尚书啊!
承辉帝看看张庭恩,首辅大人微微点头:“臣觉得可以!”林如海恶狠狠的盯着潘季驯,狗贼,误我女儿青春,这笔账记下了。
赵峰在一旁听的心潮澎湃,哪天自己如果能像贾琏一样,危机时刻,皇帝能给予最大的信任,那真是人臣巅峰了。
“拟旨!”承辉帝非常果断,这种事情耽误不得。
一份圣旨很快拟好,承辉帝看完没问题,直接用印了。
圣旨的意思一如既往的充满了信任,以贾琏为钦差,全权处理缅甸犯边之事,授便宜行事之权。
这封圣旨还不是正常的派人宣旨,而是八百里加急送往天津,由等在那里的飞剪船快速南下。
自打飞剪船出现后,沿海的信件官方快递也诞生了,任何时候都会确保一艘飞剪船在港口待命,随时出发。
无论再怎么快,贾琏拿到圣旨也是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打开一看都晕了,怎么缅甸也来凑热闹,我调回京城就这么难么?
如果立刻出发去云南,估计事情能拖的很久才能解决,贾琏打开地图看了看,得,还是走海路吧。
既然圣旨下来了,不执行也不行了,正好休息了一段时间,活动活动筋骨也好。加上缅甸的地理位置确实很重要,一旦拿下,就是一个面向印度洋的出海口。唯一的麻烦,就是可能引起英国人的警觉,好在现在的英国人,心思还在印度和欧洲上面。等到法国大革命爆发,更顾不上亚洲了。到时候,只要不去打印度,英国人都能捏着鼻子忍下来。
贾琏给京城会信上的内容如下,首先是走陆路去云南,路不好走,需要走很久。云南边陲之地,地形复杂,大军难以展开,我军装备优势难以发挥,想要速战速决不现实。即便大军可以展开,人员粮草等问题也很难解决,消耗必定大的难以承受。所以,云南方面即便再被动,朝廷也应该下令以坚守稳住局面为主。其次,从南洋发兵,走海路直扑缅甸南部的平原地区,可以快速的打击敌军纵深要地,海路无论是运兵还是运物资,成本都将大大的降低。缅甸南部的平原地区,优势火力也可以弥补军队数量的不足,获胜不难,届时夺其王城,是战是和,主动权在我。
“军情如火,臣在万里之外,不能事事请示,若有僭越,事后臣自当回京领罪。”
贾琏在奏报的最后,留下这么一句话。这不是随便写的,而是这些年,不少人抓住南洋新军的事情大做文章,说贾琏要学晚唐的军阀,割据一方了。加之贾琏也确实在用人上任人唯亲了,非要较真,还真有点说不清楚。
战争的准备,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这次出战,尽管要求速战速决,但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不是现在动动嘴,几万人就到缅甸外海。
调那些部队出战,需要多少后勤支撑,这些都是需要参谋部做计划的。
贾琏这边光是准备,就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信使都能跑一个来回了。如果皇帝对贾琏没有想法,那么最后一句话,就发挥作用了,至少能给皇帝时间,让他来决定,最后出征前能叫停贾琏。信使发往京师的同时,贾琏还给印度的丘吉尔送了一封信,告诉他要出兵缅甸,不要误会。
承辉帝这边接到贾琏的奏报,很是认真的看完后,认为贾琏的意见是中肯的,也是正确的。当即召集内阁会议,传阅奏报后,承辉帝也不问其他人,直接开口:“贾不器所奏,朕深以为然。英国方面,李卿家亲自去通报一声,以免造成误会。关于南洋兵权之事,朝中多有质疑者,贾卿心有不安,朕当抚之。赵现云(峰)应该还在路上,正好能赶上给贾卿送行。云南方面,立刻发文,令任初生(旭)不求胜,但求稳住局面,不使糜烂。”
讲道理,这就是大国的底气了,国家大,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就算整个云南都丢了,那又如何呢?
承辉帝的愤怒和重视,原因也很简单,我这刚宣布承辉之治,你就打上门来?置皇帝的脸面于何地呢?
承辉帝再下一道圣旨,强调了对于贾琏的授权,并发文警告那些说怪话的人,再有人说贾琏拥兵自重,有陈桥之嫌,就派他去云南打仗。
比起朝廷的反应,丘吉尔的反应才是真的大,接到贾琏的信,看了好久,狐疑不定。
印度对于带英而言,可是太重要了,这边的人饿死都不反抗的。人口多,面积广,几乎有无限的人力资源,可以最大限度的压榨,上哪去找这么好的殖民地?(PS:也不是没有反抗者,只不过一言难尽吧。说实话,也只有印度,才会诞生甘地。)
随着贾琏一声令下,从广东各地到南洋,全都动起来了。战舰开始集结,后勤船只进入港口,各种军需物资开始装船。为了让士兵们吃口好的,贾琏甚至推出了斯帕姆(午餐肉)。食品健康防腐剂什么的,谁顾得上那么多。至于防腐剂哪里来的,当然是拉瓦锡实验室的功劳。这东西其实去年就开始生产了,钢铁厂造出了马口铁之后,贾琏就琢磨这玩意了。正好生产了一大批,还没开始销售呢,全都出库了。
这玩意到底如何,大家去了解一下,早期英国海军吃的肉干就知道,斯帕姆有多良心了。
(PS:都开挂了,大家就别斤斤计较了。)
有了马口铁,还能搞鱼罐头,豆豉的,味道很正。只不过南方人嘛,懂的都懂,新鲜鱼都吃腻了,还吃罐头?
战争准备紧锣密鼓,贾琏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出征了,以后打死他都不想带兵打仗了,太辛苦了。
正式出征之前,赵峰来到了广州,与贾琏见面后,迫不及待的要求一次谈话。
贾琏满足了他的要求,单独与之谈了一个下午和一个上半夜,期间都是赵峰问,贾琏答。
赵峰很认真,拿个本子记录下来。
谈到西洋各国的时候,贾琏很中肯的告诫他:“现云兄,西洋人绝不可信,彼等蛮夷也,奉行所谓的丛林法则,傲慢野蛮,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强者即正义。任何时候,与西洋人打交道,都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迷惑,要跟他们讲利益,一分一厘都要算清楚。”
说实话,赵峰读过贾琏的很多文章,尤其是关于西洋方面的。现在当面听他评价西洋人,还真是大受震撼。
这话居然是出自一直力主与西方接触,加大贸易力度的贾琏之口。
还以为他一直与西洋各国关系良好呢,没想到就这?
“我们是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西洋各国,在外交上,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如果我们强,他们就愿意坐下来谈,如果他们强,他们会打上门来,傲慢的提出各种过分的要求。”
第559章 仰光
对方愿意听,别管是真的还是做做样子,贾琏都很认真的讲。
先说国内遇到的问题,都是官场上的老手,对于各种弊端心知肚明,对于承辉帝改革的目的心知肚明,只不过看利益决定支持和反对。
赵峰也算是改革派了,所以认可贾琏的观点,国内必须改,不改就是慢性自杀,迟早要出大事。
有了这个共识之后,才能谈为何要发展工商业,创造就业机会,缓和内部矛盾,这与对外扩张缓和矛盾,初衷是一样的。
以河北山东为例子,因为东平王携带大量人口的北上,大量人口移民辽东,极大的缓解了京畿的社会矛盾。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这句话,放在这个时代也一样。
地主掌握了大量土地,也是需要人来耕种的,人口转移后,地主对于佃户的态度注定要发生变化。
同样的道理,沿海闽浙山区,粤北山区,湘南湘西,都是人多地少的格局,通过对海外移民的方式,缓解内部矛盾。
毕竟人一闲下来,就要搞点事,尤其是饿着肚子的时候,更是要搞事情的。
东南亚气候炎热,一年三熟,土著懒惰,换成华夏移民,那真是恨不得累死在地里。
这些地方现在占了,拿到了大义名分,以后就是华夏的疆域。
再说国外,贾琏分析了当下的世界格局,利用时间窗口,快速发展工业,三十年后,我国未必不能是海上强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瘸一条腿,陆地强而海洋弱。海权的重要性,贾琏也做了分析,西方通过地理大发现,开启了对全世界的掠夺,而我国则通过贸易,将西方掠夺来的贵重金属纳入囊中。这种情况注定是不可长久的,因为没有制海权,别人随时打过来,漫长的海岸线总不能处处设防吧?
贾琏还提到了关于澳洲的布局:“现云兄,希望你在任期间,不改对澳洲的移民政策。正所谓天予不受,必受其咎。这是上天给我中华的厚赐,一旦错过了,百年之后,你我都是民族的历史罪人。”
赵峰再三表示牢记在心,不会轻易改变两广政策,只是询问了一句广西那边该如何。
贾琏则明确的告诉他,目前不要考虑广西,因为世界市场就那么大,还不足以照顾到广西。当然也可以考虑一件事情,就是广西盛产的热带水果,找到长期储运办法后,可以走海路运往北方,这是一笔好买卖,如果解决不了储存和保鲜,那就不要轻举妄动。还有一点,因为王子腾大量从广西移民,目前广西内部整体还是稳定的。不必折腾就是。
广西那个地方现代都排不上号,贾琏不认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能比现代那些官员更牛逼。
因为巡抚人员待定,贾琏将巡抚的职责交给赵峰代理后,挥师南洋。
这次出兵,贾琏先去了交趾,此前出了一件事情,安南王派使者进京,请旨内附。这个事情给王子腾一记不轻的闷棍,承辉帝下旨,安南王改封安南郡公,整个安南设南北二州,知府由内地派官员担任,各级县令由安南郡公推荐,朝廷批准。二州之地,王子腾占一州为封地,安南郡公领一州为封地。这个真不怪皇帝不讲信义,实在是王家人太拉胯了,迟迟没有搞定北方。
感觉就是王家人占据南部之后,整个上层快速的堕落,毫无进取之心,就想着怎么多捞点好处。
贾琏率部至西贡时,给王家人吓的半死,还以为朝廷派兵来剿。
结果信使来报,贾琏是来补给的。
看着海面上一眼望不到头的船队,换谁来心里都麻。
贾琏还真就是来补给的,并且是来交易的。
王子腾特意来见贾琏,双方在码头上搭个棚子喝茶座谈时,贾琏不轻不重的敲打。
“虽为封地,然王公竟无质子于京,是何道理?不能拿陛下的宽容当侥幸,陛下若不在,王氏一族将置于何地?”
这就是姻亲之间最后一点情分在发挥作用了。
王子腾反应很快,即刻表示,要派家里次子进京,同时派出一百艘船,配合贾琏作战。
贾琏明确的谢绝了王子腾的人马,告诫他好自为之。
威慑告诫王子腾后,船队直奔李家坡与槟城,与事先在此等候的南洋舰队一部。
昔日的疍家青年蔡十八,如今已经成长为舰长,有资格面见贾琏了。
贾琏见到激动不已的蔡十八,内心也颇为感慨,疍家人祖祖辈辈生活在大海上,很多人一辈子生下来就看到了尽头。
如果不是贾琏,蔡十八这样的年轻人,可能这一辈子娶一个媳妇,买一条船,一家人继续在水上繁衍生息。
如今的蔡十八,以裨将的身份出现,这是此前怎么都想不到的命运改变。
最初的一批疍家青年,如今在南洋海军中各个位置上发挥作用,其中裨将三人,守备以下数十人,可以说正当其时,未来可期。
贾琏一番鼓励,蔡十八拍着胸部表示,此战一定奋勇当心,再建新功。
短暂修整补给,舰队穿过海峡,至槟城,丘吉尔的信使早早等在此处。
丘吉尔回信称,希望允许三艘英军战舰随同,你说是监视也好,观战也罢,总之不能完成放心。
可以理解,换成自己也不放心,这几百条船,三级战列舰就有三十艘。突然出现在孟买,靠着印度舰队十几条战舰,是打啊,还是不打呢?
说实话,英国人都没想明白,为何东大的海军发展的如此迅猛。这才过去六七年,已经能派战舰前往欧洲访问了。
对此,英国方面的分析,东大二百年前就进行过大航海,现在不过是把丢下的本事捡起来,不足为奇。
这么大的一个帝国,不缺钱,不缺人,不缺技术,原本也有一定近海海军的底子,真的要发展海军,进步慢才是怪事了。
总的来说,贾琏突然要打缅甸的举动,给英国人吓坏了。好在丘吉尔提前收到了信,不然真的要从非洲调战舰了。
已经丢了北美,再丢印度,带英就别提什么发展了。
北美停战后,英国将注意力收回欧洲和印度,私下一直在扶持普鲁士对付法国。
眼看着法国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就差最后一下,就能放倒老对手了。
如此局面下,英国人不敏感才怪呢。
只是英国人怎么都想不到,路易十六上了断头台,然后一个拿破仑横空出世,让整个欧洲大陆跪下颤抖。
对于丘吉尔的要求,贾琏真的无所谓,反正一时半会的,贾琏也没有谋求印度的想法。主要是那个地方就是个泥坑,英国人能任凭印度饿死上千万人,东大要是这么干了,总督要被政敌喷死的。这也是东西方文化底层逻辑的一个分歧。一个是讲道德,对官员有道德要求,即便是私下里不拿本地人当人,表面工作也是要做的。另一个很明确,他们不是人,饿死就饿死咯。
无论你做了多大的孽,只要上帝原谅你了,就没事了。
英国人想跟着就跟着吧,贾琏同意了要求。
舰队出现在缅甸外海时,从望远镜里看见港口上是鸡飞狗跳时,贾琏内心毫无波澜。可能是消息不通,这场面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准备的。
这次过来,能不能灭国不知道,反正仰光是一定要拿下的,后续没有继续北上打灭国战,缅甸国王是不是要说谢谢呢?
所以,租借仰光,期租二百年,不过分吧?租约到期后,优先续约,不过分吧?
真到那个时候,哪怕在缅甸只驻扎一个分舰队六条战舰,英国人都会睡觉都要睁一只眼的。
没有十九世纪从中国的掠夺,维多利亚来了都不好使,带英的世界霸主梦怕是做不成了。
当然了,也有一种可能,欧洲组成联军打过来,只是有生之年应该看不到了,贾琏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的。
海军弱且毫无防备,仰光之战毫无悬念。
战列舰对码头进行猛烈炮击后,在舰炮的掩护下,三千陆军登上码头。
展开部队后,缅甸王守卫军队一万余人姗姗来迟,试图发起攻击,夺回码头。
只有少数火绳枪的缅甸守军,在线膛火帽枪的密集射击面前,甚至都没法接近防御阵地一百米就彻底崩溃了。
上一篇:神话红楼:从箭术开始修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