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397章

作者:断刃天涯

  承辉帝得知坤宁宫这边发生的事情后,气的脸都黑了,大过年的非要给人添堵是吧?好啊,看谁玩的过谁?

  周国丈刚进门呢,传旨的太监就到了,全家出门,摆香案接旨。原本对三个国舅的惩罚是罢官,闭门思过半年,新的惩罚是闭门思过一年。并且训斥一番后表示,再不悔改,十年起步。

  嗯,旨意里还有一条,针对所有周家人,无宣,不得求见。言下之意,不许主动求见,只能被动等候召唤。否则,后果自负。

  宣旨太监走了,连塞过来的银子都没收,真不敢收,现在收了,回去多半是要被裘世安丢枯井里的。

  贾琏出宫之后,半道上被人拦下,贾琏看一眼来人,示意随从放人过来。拦路者没过来,只是将一张纸条塞给随从,掉头便走。

  贾琏也没着急看纸条上的内容,而是先回家,进了书房之后才展开看了纸条,上面是时间和地点,没落款。

  “狗日的,越来越谨慎了。”贾琏一看送信的人和字迹,就知道是李亨的手笔。这家伙真是成熟了,整个研发厅被他保护的很好。

  别人不知道底细,贾琏是很清楚的,研发厅这些年在科研上的投入一直很大,每年不少于一百万银元的力度。还有教育,技校方面的投入,贾琏走的时候,每年投入是五十万,李亨接手后,每年递增,现在每年技校投入也到了一百万。按照军事化管理的技校,在校生达到了两千人,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只要每人发一支枪,就是一支随时能拉出来的军队。这还没算每年毕业的那么多学生,还有工厂里的工人。

  由此可见,李亨是真的在延续贾琏的政策,丝毫没变的意思。对于技校和工厂,如何管理,如何生产,从不插手。

  李亨唯一的态度,要求各部门的负责人对贾琏负责。做错了,将来贾琏回来找你们算账,自己掂量着看。

  当然李亨也不是啥事都不做,每年的审计和预算,抓的很紧。民间如果出现同类的工厂,李亨也会毫不客气的打上门。

  在李亨看来,这研发厅的一切,都是能与贾琏共享的。

  平儿寻过来通报,门子那边已经来了拜年的访客,问贾琏要不要让人进来。

  贾琏看了一下名单,最先来的一批人,都是一群技术官僚,当初从工部叛逃到研发司,如今算是贾琏的基本盘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这些人,贾琏自然是很客气的让他们一起进来,不分先后。很是热闹了一阵后,众人才各自告辞。

  大家都挺开心的,贾大人没忘记大家,能清楚的喊出每个人的名字。

  随后就是一干御史登门,当初的五个巡城御史,如今还在位子上一个没有了,人都换了一批,在京城的都来了。

  这些御史说起当年在五城兵马司的过往,纷纷感慨,虽然当时挣的少,但是权利大,走哪都是自己欺负别人。换了个衙门,又要装孙子了。

  贾琏嘴上不说,心里其身很清楚,五城兵马司这几年的变化不小,缺少了贾琏的坐镇,李元带了两年,执法时大不如前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贾琏也只能陪着说一番话,话里话外的暗示,昔日一个衙门共事,关系都不错,以后也还是朋友嘛。

  众人纷纷附和,一切尽在不言中。很多人其实很清楚,就算他们嘴上不说,这个圈子外的人,也会把他们打做贾党。

  没错,如今的官场上,已经有人在说“贾党”这个称谓了。甚至还有一些青云系的年轻官员,公开表示,贾党怎么了,我想加入还不得其门呢。

  所谓的贾党,自然也是能传到皇帝耳朵里的,不过承辉帝只是一笑而过,真就当笑话听的。

  贾琏是出名的不结党,如果曾经的同事稍有来往就是一党,那这朝廷里无人不党。

  非要说有党,那还得是李元的贤王党。这帮人现在还在孜孜不倦的努力着,目的是让李元回归。

  大朝会上的贺表里头,一大半人都提到了李元,说他身份高贵,不该在南洋荒蛮瘴疠之地。应该召回,以全陛下仁厚之名云云!

  接待了半天的访客,趁着夜色,贾琏悄悄出门,到了城南一处僻静的小院子内。

  李亨在此已经等候多时了,见面寒暄两句,李亨便道:“开年贺表,差不多一半的官员在要求老二回来,你知道么?”

  贾琏看他着急,反倒笑了:“做臣子的上哪知道?”

  李亨很希望贾琏主动说出,可以帮忙留下李元的话,奈何贾琏丝毫没有这方面的自觉,李亨觉得自己要主动说了,又会被贾琏认为心狠手辣,便忍了下来。拉着贾琏喝酒说话,主要以叙旧和请教为主。

  叙旧好理解,请教则是关于研发厅的。

  “研发厅的诸多工厂生意太好了,钱无论怎么花都在增加,如今账面上三千万元,不少人都眼红了,不器兄是不是想法子处置一下?”

  贾琏听了微微一笑:“殿下才是研发厅的上官,怎么处置,应该是殿下,贾某哪里好越俎代庖?”

  这句话语气平和,李亨听了却显得热血上头,刷的一下兴奋的脸涨红了。

第547章 上元灯会

  为了彰显承辉帝治理下的帝国蒸蒸日上,去年腊月初一就制定了上元节灯火计划。

  正月十五一大早,还在床上没起来的贾琏被四只小的围观了。

  大姐巧儿牵着两个妹妹,贾荃孤零零的站在边上,看着就觉得可怜。

  贾琏就算不想起,也不得不起来了。

  红光满面的平儿进来,做势要打闺女的屁股,巧姐给挡在前面,很有大姐的担当,贾荃也喊:“不要打小妹。”

  “你们的父亲昨夜辛苦了,你们都是孝顺孩子,为何不让父亲多睡一会?”动武不成,平儿耐心的讲道理。

  几个孩子有点怂了,看来是认识到错误了。

  贾琏笑呵呵的打岔:“行了,我休息的挺好的,孩子们喜欢我还来不及呢。”

  平儿这才作罢,无奈的吐槽:“老爷就惯着她们吧!”

  梳洗的时候,四只小的一直没走开,站在边上很耐心的等着,一看就是有事。

  说实话,贾琏也很惊讶这几个孩子的耐心,看来是巧姐这个大姐带的好头。否则一般的小孩子,哪有这个耐心。

  梳洗完毕,贾琏才不紧不慢的蹲下,挨个抱了抱,贴了贴脸。

  小孩子是最敏感的,谁对她们好,心里能感受到。

  “好了,你们几个是不是有事?有事就大胆的说!”贾琏还特意鼓励了一下,生怕她们胆怯。

  巧姐立刻脆生生的开口:“父亲,今日上元灯会,我们找母亲说要去看灯,母亲没答应,说灯会人太多,别被人拐子抱走了。”

  贾琏能感受到几个孩子殷切期盼的眼神,自然不会让孩子们扫兴,于是笑道:“行,晚上为父带你们去看灯,母亲那边,我去说。”

  “好耶!”四只小的一起欢呼起来,围着贾琏蹦蹦跳跳的。

  享受了一番天伦之乐后,贾琏才吃上早餐。

  吃的时候,王熙凤来了,狠狠的瞪了一眼巧姐:“学会告状了对吧?等你父亲不在家,看我怎么收拾你。”

  巧姐明显不带怕的,毕竟王熙凤威胁的次数太多了,没动过手。

  “好了,别吓唬孩子。等下我交代下去,让家丁们准备周全,大家都去看看热闹。”

  贾琏一开口,王熙凤便闭嘴,交代巧姐:“带你弟弟妹妹出去玩,别在这打扰你父亲吃饭。”

  巧姐领着弟弟妹妹们出去了,王熙凤这才担忧道:“这两年京城治安大不如前,京城里时常传出女眷孩子被拐的事情,我是真担心。”

  刚才平儿说的时候,贾琏还以为是吓唬孩子,现在王熙凤说了,贾琏才意识到,真的有类似的案子频发。

  “这些人胆子大的很,去年有个侍郎的小妾,带着丫鬟出门买水粉,叫人下了药,被两个粗使妇人弄上车带走。案子闹的动静很大,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都出动了。结果人还是没找到,生不见人死不见尸,闹了好一阵才消停。”

  王熙凤继续往下说,贾琏听了筷子也放下了,惊道:“两个大活人不见了,满京城的搜也没找到?”

  王熙凤道;“若思藏进高门大户里,上哪找去?指望顺天府的衙役还是指望五城兵马司的兵丁?没爷给他们撑腰干么?”

  “两年工夫京城治安败坏到这个地步,眼下是谁在掌着兵马司?”贾琏还真不知道,毕竟李元去了南方,后续他也不太关心。

  毕竟你都调走了,如果还对以前的单位指手画脚的,招人嫌不是?

  “这我上哪知道?平时也不关心这个。”

  这个事情,贾琏一时半会的也顾不上,他还有别的事情,今天需要出城一趟,去馒头庵看看。不过这个事情确实放心上了,出门前还让人去找倪二,下午别乱跑,等贾琏召见。

  贾琏出城的时候,李亨也进了宫。

  父子二人正月里没少见面,承辉帝对李亨的看法也是日渐良好。

  “最近报纸上都在夸父皇出内帑办上元节等会与民同乐,尧舜禹汤这些词反复出现,儿臣与有荣焉。”李亨上来就是一套精神马杀鸡。

  承辉帝被按的极为舒坦,说起来最近几年,虽然也有不少烂事,但从全局看,整体还是国泰民安,民生见好。尤其是京城的市民,因为研发厅大兴工坊,招了很多工人,还有各种物流渠道的建立,也需要大量的人手。有活干,能挣钱,这日子就有盼头。

  “嗯,一大早的尽说好听的,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承辉帝努力的板着脸保持严父的形象,可惜嘴角翘的有点高,压不住啊压不住。

  李亨摸出一张银行的大面额票子,双手奉上;“父皇,这种万民同乐的盛景,儿臣以及研发厅上下同仁不肯错过,赶上这几年收益不错,灯会所需,研发厅出了。”

  承辉帝脸上瞬间变得平静起来,指着桌子道:“放下吧。”李亨上前,恭敬的放下,回头散步。

  承辉帝仔细的打量这个老三,发现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心虚的样子,忍不住问:“研发厅的银子,别人坐在位子上敢动,你却不该是敢动的人。朕这么说,没有说错吧?朕知道,你与贾琏关系一般,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谁给你的勇气一次拿研发厅一百万元?”

  李亨早有准备,毕恭毕敬的垂手作答:“回父皇,此事真不是儿臣自作主张,实在这几日研发厅的下属们来拜年时,儿臣随口提了一句上元灯会是父皇出内帑置办的事情。诸君皆道:陛下仁厚,直追三代,只恨个人能力有限,出不上多少力气。儿臣只是随口说账户上有钱,如果诸君没有异议,儿臣愿意做一会主。”

  说到这里,承辉帝气笑了:“你还真是个大聪明,当着众人的面,有人敢反对么?你啊,还是少对贾不器玩法不责众那套。”

  “儿臣……。”李亨说个开头就闭嘴了,一副躺平的姿态。

  承辉帝看看李亨这个样子,一番若有所思后,笑道:“未必是坏事。只是开了这个头,以后你蜂拥而至,你如何处置?”

  李亨见皇帝态度转变,不再质疑他与贾琏私相授受,笑道:“没有父皇的手令,贾不器之外的其他人,别想拿走研发司的一文钱。”

  承辉帝听懂了李亨的意思,只要贾琏不反对,研发厅的账户就是一个隐蔽的内库。

  这还真是啊,想想挺激动的。如果是朕来花这些钱,贾不器应该不会反对的。不过,还是要跟他提前打个招呼的,不能寒了忠臣的心。

  总之这钱放在账户上,关键时刻就是皇帝的救火水。

  承辉帝表情平静,内心波澜骤生,还是要问问贾琏,这钱有没有特别的用处。

  都说研发厅是下金蛋的母鸡,这也是贾琏一手养大的母鸡。如果交给别人,早给糟蹋了。

  账面上的三千万,这是一笔巨款啊,贾琏能忍着不伸手,别人,哼,搁谁不迷糊?

  思来想去,也就是贾琏了。

  承辉帝对于刚刚生出来的贪念,竟然有了点愧疚之心,觉得自己坏了贾琏的大计。

  ……

  出城之后的贾琏,看着旷野上的积雪,这个世界在白雪的掩盖下是如此的干净,稍稍有人走过的地方,泥泞污点是如此的显眼。

  通往馒头庵的路上,积雪已经铲过了,这肯定不能是妙玉和她的人干的。

  远远的就能看见有青烟袅袅,从馒头庵上升起,视线的范围内,还有绵延的远山,稀疏的树林。

  从这个角度看,国画还真不是写意,是写实。

  这条路上没别人走,贾琏一行人自然格外的醒目。

  刚到庵前,大门便打开了,老尼姑智能脸笑成一朵干巴巴的发皱的菊花。

  智能一番连声问候的讨好,自然是不会空手而回的。贾琏一抬手,一张票子落下,智能双手接住,喜的打跌。

  没等贾琏往里走,大殿前的台阶上,一身缁衣的妙玉站在上面,眼神哀怨。如果不是留着头发,还当她在唱《思春》呢。

  “居士,久违了!”贾琏抱手施礼,妙玉手里佛尘一摆,瞬间眼神清明,有点世外高人的样子了。

  “见过贾大人!”妙玉说话带着点鼻音,也许是着凉了。

  尽管妙玉看起来另有一番风味,但贾琏是真的没想法,这位身份太特殊了,真不敢乱来。

  禅房上茶待客,妙玉亲自作陪,贾琏隔着茶几陪着说了一些话,看看时间差不多,正要起身告辞时,妙玉突然道:“红尘随俗能练心!”

  贾琏很明显的愣了一下,瞬间领会她的意思,下意识的疑惑,眼神带着问号。

  妙玉的脸颊微微发红,不是很明显,贾琏明白了,笑道:“是啊,红尘练心。”

  妙玉又不说话了,只是安静的看着贾琏。

  “我在城里寻一个僻静的宅子,设好庵堂,安顿好了再来延请居士如何?”

  妙玉微微点头,努力的维持矜持:“可!”

  贾琏起身告辞,妙玉独自送到山门口,身后无人时,对着贾琏道:“多谢!”

  贾琏听了微微一笑,轻轻的摆摆手:“不必!”

  离开馒头庵,贾琏离京前的事情基本都处理了,现在就剩妙玉的重新寻地方安置的事情。

  安置在哪比较好呢?事关妙玉,还是要跟皇帝说一声的。

  看来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妙玉静极思动了。算起来,她跟宝玉一般大吧,女孩子这个年龄,正是嫁人的好时候啊。

  回到城内,天色还早,但是街上已经热闹了起来,无数的商家挑着担子推着车,前往朱雀大道,就是想找个好位子,人多挣一笔。

  这些做小生意的也不容易啊,别人在玩,他们还要挣钱养家,不肯错过这个好机会。

  巡街的士兵和衙役也多了起来,不断有人过来给贾琏问安,这一路走的不快,回到家里时,四个小在门口望眼欲穿了。

  “回来了,回来了。”四个小的欢呼起来,贾琏笑着一手一个小闺女,一起往里走。贾荃叹息一声,也不知为何。

  尽管王熙凤告诉过贾荃,所谓的抱孙不抱儿的规矩,贾荃心里还是很失望。还是很羡慕两个妹妹。

  贾琏坐下,晚饭立刻摆上,王熙凤、平儿、桂香陪着,四个小的在另一张桌子上,很自觉的大口吃饭。

  王熙凤见了笑道;“难得自觉吃饭,平时都是丫鬟追着喂饭。”

  吃的差不多了,王熙凤才道:“东府那边来问了,要不要一起出游。爷拿主意,我好让人去回话。”

  贾琏笑道:“一起出游好啊,便于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