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断刃天涯
贾家如今的产业,主要是贾蓉在经营,他个人也喜好这个,在这上头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如今贾家的产业有多大,贾琏心里都未必有个详细的账目,还不如王熙凤知道的多。
以卷烟厂为例子,虽然不是独家买卖了,后续也诞生了不少竞争对手,但贾家起步的早,品牌价值要大的多。
还有冬菜的项目,贾琏离开之后,贾蓉每年都在继续做,虽然皇帝那边分走大头,靠着这个生意,上千号人靠他吃饭。走出去,贾蓉是真大爷。
“也就是二叔为人厚道,还愿意窝在后面住着。”贾蓉一句话音量不高,贾琏听了笑着摇头:“旁枝末节,不必在意。”
一个人的地位,不是看在家里住在哪来体现的,就王熙凤而言,现在过年进宫,她比贾母都有面子,每次都被皇后叫跟前坐着。
实际上贾琏越是不开口搬回中院,二房就越是尴尬。拦着要进去报信的妇人,贾琏信步过了门槛。
刚进院子门,转过屏风,就听见里面一阵热闹的笑声,还有王熙凤在说话。
“老太太放一百个心,宝玉的婚事,保准给办的风风光光,不叫堕了贾府的名声。”
身后看门的妇人,还是喊了一嗓子:“琏二爷到!”
贾琏被这大嗓门震的耳朵痒痒,抬手掏了掏,喊的不错,以后别喊了,喊破喉咙都没赏钱。
贾蓉这边倒是出手大方,丢过去一块银元,喜的看门妇人连连谢过。
贾琏也没回头,大步往里走,贾母这边已经站起来,朝着黎杖招手:“乖孙快过来!”
贾琏入内,先给贾母行大礼,转头先见过邢夫人,然后才是王夫人。这个次序,有点微妙,见着尤氏抱手示意,秦可卿这边起身道福,贾琏微微侧身回礼。兜了一圈,发现宝玉没上前,贾琏自然不肯放过他。
“宝玉,站后面干啥?数银子呢?”丢过去一句调侃,宝玉这会陪着一个年轻姑娘站在一起,很想与人家说话,那姑娘脸上多少有点嫌弃的意思。只是本着客气,微微的躲开两步。
“数银子?不过是俗物,挂在嘴边污了雅意。”宝玉反驳了一句,贾琏笑了笑没怼他,倒是边上的姑娘道:“宝二哥能锦衣玉食,少不得这些俗物。”一句话说的贾琏眼前一亮,定睛看去。
“史湘云见过链二哥,给二哥请安了。”这姑娘原来就是史湘云,贾琏看一眼,还真有三分英气,是个会耍剑的。
边上的探春已经长大了,待贾琏视线过来,跟着欠身道福。
贾琏对探春就是比客气稍微好点,怎么说都是堂妹,可能是接触的太少了吧?至于探春的未来,那是贾政和王夫人该操心的。
贾母让人搬来凳子,让贾琏坐下说话。
贾琏陪着说话时,王熙凤靠过来,安静的站在一边。好像刚才大声说话的不是她。
贾母最关心的还是贾琏下南洋打仗的事情,贾琏自然说的很轻松,打仗都是下面将士的事情,他只是在后面搞后勤。
说到南洋的事情,贾琏道:“这次回来,备下了不少南洋的货,单子给老太太看了么?”
这话是对身边的王熙凤说的。
“昨日晚了,兵荒马乱的先入的库,林之孝那边在对单子,五十多个大箱子,有得弄呢。”
王熙凤这话里的意思,别着急啊,等我先看看都有啥好货色,先进自家的小仓库,然后才进公中的库房。
这点小心思,贾琏也不戳破她,这次带回来的东西太多了,还有一部分精品装了十个箱子,贾琏让人送到城南去了。这些东西,真要感谢西班牙人,他们在南洋积累的好东西,贾琏真没客气,没少装私人的口袋里。还有一部分,进了李元的私囊。话说这些东西,贾琏是折算成银子,要给下面的将士发奖金的,都在账目上,只是没注明是啥玩意,单纯的记账成银子。
“对了,那个英国公使,年前托人走门子送来一箱子翡翠。”王熙凤想起来就提了一句,话里话外就是你嫌弃。
翡翠这个东西,大概就是华人才喜欢,看来这个公使是做了功课的,但是没做到位,可能送的品味不高,水种不对。
欧美人更喜欢钻石,这个时期的国人,对宝石倒是很喜欢,钻石暂时没啥感觉。玉石肯定是硬通货,算是投其所好了。
作为一个合成钻石白菜价时代来的人,贾琏对钻石也没啥感觉就是了。
陪着贾母说了一会话,贾琏起身告辞。别看王熙凤现在是实际的当家人,但依旧因为一个“孝”字,被贾母压着,乖乖留下陪着。
与贾蓉一道出来,身后有人喊,贾琏站住回头一看是邢夫人,便露出笑容问:“您这是有事?”
邢夫人上前低声道:“琏哥儿,我弟弟进京了,眼下租房子住在外面,我寻思给他谋个能吃饭的差事。思来想去,只能求到你这。”
贾琏深知贾赦的不靠谱,加之邢夫人年老色衰了,在贾赦跟前再怎么小心翼翼,也难得指望他为弟弟出力气。
贾琏没着急回答,而是看看贾蓉,这边微微摇头,可见邢夫人没求过他。
嗯,这个贾琏还是比较满意的,邢夫人看似存在感不强,实际上能在贾赦的淫威下活的好好的,也不是什么傻子。
“这点小事,如何要劳动二叔,交给我办就是。”贾蓉很自觉的开口揽事,贾琏笑着抬手:“还是我来办吧,邢夫人难得开口一次。”
邢夫人听了顿时感激不已,一件事情是贾琏出面还是贾蓉出面,差距太大了。
“多谢琏哥儿。”邢夫人激动的说话都喘气了。
“如果只是寻个吃饭的差事,蓉哥儿张张嘴的事情,这样吧,安排到五城兵马司,不愿意出去巡街,就在里头打杂,有个官面的身份,脸上也好看一些。走在外面,不易被人欺负。”贾琏虽然离开了三年多快四年了,安排一个人进五城兵马,还真不是难事。
“他年岁不小了,还是打杂吧。”邢夫人还算有自知之明,主动做出了选择。
“行,回头我办好了再通知您。”贾琏也没多话的意思,邢夫人再三谢过告辞。
叔侄二人继续往东府走,路上贾琏见无人跟着,这才问起敏感的话题:“妙玉那边一切还好吧?没有断了供奉吧?”
贾蓉有点怨气道:“那不能,人是老不死们弄来的,好处没落下,事还要我们来办。那个假尼姑见过两次,越发的水灵了,配的上二叔。”
贾琏给他气笑了,妙玉啥身份,那是能乱来的么?贾敬收了甄家的东西,还埋在地库里呢。
“玄真观重新修缮后,如今没啥毛病吧?”贾琏含蓄的提醒一句,希望贾蓉收敛一点。
“如今就七八个坤修在里头修行,这几年收了几个女婴,算是行善积德了。以前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一概杜绝。”贾蓉说的如此理直气壮,也不知道他哪来的底气。要说最乌七八糟的,难道不是你么?
贾琏也不去挑他的错,左右那个地库已经封闭了,今后想要再开启,也要等承辉帝不在了。也不知道甄家人如今在西域如何。
“年前妙玉那边没啥要求吧?”贾琏还是很关心这个,毕竟妙玉的身份比较敏感,鬼知道附近藏着多少盯梢的龙禁尉。
“她倒是没提太多要求,即便是不提要求,她那边每个月花费也要二百两,开销不小了。”
一个月才二百两,肯定比不上以前了,不过也能说的过去了。毕竟很多东西,不用花钱买的,贾府有啥就送过去。
二人行至东府,刚坐下没一会,尤氏和秦可卿都回来了,张罗着午饭的酒菜,贾琏去看了一眼贾珍,闭着眼睛躺在床上进气少,出气多,不知道能扛多久。
贾蓉陪着贾琏喝了一顿大酒,差不多了便摇摇晃晃的去歇着,贾琏也没少喝,被秦可卿和宝珠扶着下去休息了。
第543章 无题
一大早黛玉就起来了,对着镜子收拾自己。
贾敏进来的时候,脸上全是宠爱的戏谑,黛玉从镜子里看见母亲时,起身时狠狠瞪了一眼紫鹃。
“你啊,这样子你父亲见了得多上心,怕是上值的心思都没了。”贾敏笑着调侃一句,丈夫的心思她最清楚了。
黛玉这才害羞的低头,拉着贾敏的手摇晃身子撒娇:“大不了做老姑娘。”
贾敏抬手轻轻点了一下黛玉的额头:“去处哄你父亲上值。”
林如海一个人坐在餐桌前,手里端着茶杯,眼神呆滞的看着前方。
黛玉至身后,抬手给他捏肩膀,林如海这才露出微笑:“昨日二殿下的消息送到,荷兰人同意开启谈判,只不过要来京城谈。虽然是缓兵之计,只要愿意谈,总比继续打要强,”
黛玉听了忍不住问:“洋人只有知道打不过,才愿意谈,为何不干脆点继续打呢?”
林如海很愿意跟黛玉谈这些,毕竟嫁过去之后,与贾琏能有思想上的交流才是长久之道。
“广州市舶司每年二百万元的截流,这些年户部的日子过的紧巴巴的。再说了,钱经过贾琏的手花出去,眼红的人多了。”
这么一说,黛玉就明白了。这其中牵扯的利益太大了。
海军太过烧钱了,贾琏坐镇广州,想取而代之的人太多了。即便是贾琏不贪,每年的进项也不下二十万元。
这其中还牵扯到铜的买卖,大周缺铜,西洋人用铜锭做压舱石,运到后出售是一个价,贾琏拿到手转一下,又是另外一个价。
西洋人用铜锭换瓷器做压舱石,可谓一举两得。靠着这一招,广州港的贸易一直很稳。洋人不主动北上,其他港口的官员就只能干看着。
孙化贞出事之前,已经有不少人弹劾贾琏有拥兵自重的嫌疑了。
为长远计,林如海还是希望贾琏早点从广州调走。都是做官,在外面坐镇与在京城皇帝跟前,完全是两个情况。
黛玉读书多,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差别。
尽管心里对于女儿的事情很不爽,林如海还是正常去上值了,快过年了,今天是年前最后半天的班,上完就可以放假了。过年期间轮值另说。
从这点,大周朝对于文臣还是很宽容的。皇权时代,皇帝不会轻易出城,文臣们也不愿意看见皇帝出城。皇帝也不接受内阁大臣们代表皇帝去地方慰问,所以呢,现代社会那种一到过年,领导人都要四处慰问的现象是不会发生的。这里过年是真的能放假休息。过年最辛苦的,就是九门镇守军,以及龙禁尉、神机镇这些武装力量。
林如海刚出门不久,贾琏就到了,随行的还有一车礼物。新式的四轮马车,运载量不是两轮车可以比的。
贾敏闻讯之后,叫上还在装矜持的黛玉一道出迎。
自车上下来,步行走侧门入内,见母女二人已经先等着,贾琏上前见礼。
面对黛玉时,贾琏一副深情脸:“妹妹清减了!”黛玉深情对视:“琏哥哥辛苦了。”
贾敏在一边被喂了一嘴,哼了一声。黛玉赶紧欠身道福,问候一声,不再对视。
贾琏这才赶紧献宝,带回来的礼物里,贾敏一个箱子,黛玉一个箱子,打开一看,里头全是各种颜色的宝石、玳瑁、翡翠首饰等贵重物品。车上还有一个大箱子里,装的全是象牙。这些东西,大部分是贾琏从马尼拉抢回来的,翡翠则是专门派人采购的。
就这两箱子里装的东西,在京城的地面上,没有五十万两拿不下来。就这,还没算车上装的其他礼物。
“南洋那地方,贵重小巧的物件不多,金银俗物恐妹妹不喜。这里有啥妹妹喜欢的,以后我让人多弄一些。”
尽管出身富贵,贾敏一次看见两箱子的贵重物品,也是暗暗心惊,心道这琏哥儿,怕不是把从南阳弄回来的好东西都送过来了吧?回头王熙凤知道了,怕不是要跟他闹。
女人嘛,精神寄托和物质寄托,没有太明显的分野。
网上很多女人对男朋友要求这个要求那个,实际上是中了网上一些鸡汤贩子的毒,看不清自己。
经济利益她要,情绪价值也要,既要又要。
现实中高价值男性群体占比很低的,有些看不清自己的女人,耽误了也就耽误了。
成年人呢,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PS:真有感而发,家里有个闺女。)
贾敏和黛玉都能感受到贾琏的重视,林家是不缺银子,也不至于每个人弄一箱子这些宝贝。
贾敏和黛玉拉着贾琏坐下谈话,期间主要是黛玉在问他南洋的事情,其实每个月的通信都有讲过,只是比不得当面细说。
贾琏口才不错,南洋战事,条理分明。太血腥的就不说了,只是说一些大势和用兵的原则。
贾敏则关心贾琏在南洋时,有没有因为瘴疠而生病。
瘴疠这个东西呢,通俗的讲法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个是中医说的水土不服,一个是疟疾。
贾琏的军中严禁喝生水,大大的降低了水土不服的影响,但是疟疾没法子,蚊子是会飞的。只能是尽量的灭蚊,防蚊。
嗯,无法根绝。越往南方,蚊子就越多。一个是水面多,一个是气温高,蚊子一年四季都在繁殖。
说完了南洋的事情,黛玉又问起江南的事情,贾琏只好继续。
别的女人可能不喜欢听这些,贾敏和黛玉倒是听的很认真。
说到贾琏在苏州整治士绅时,黛玉不禁问:“江南乃税赋重地,本来税赋压力就大,民间抗拒不是很正常的么?”
贾琏听了并无不快,只是暗道:黛玉在现在,也是个键政高手。
“妹妹说的对,只是不全面。”贾琏高兴黛玉喜欢谈这些,王熙凤就不爱说这些。
后院的女人视野开阔一点,贾琏不认为是坏事。
“哥哥仔细说说。”黛玉也来兴致,她素来喜好历史和政治。
嗯,贾琏稍稍沉吟,想着如何简单的解释清楚,又不会犯忌讳。总不能说阶-级矛盾吧。
“江南富庶的根源在于地理环境带来的物产丰富,当地士绅能享受富庶生活的前提是朝局稳定。妹妹读过史书,知道乱世是个什么样的惨状。天下一旦乱了,江南富庶之地,就是群狼环视的局面。天下乱了,江南士绅们可能就是最肥美的肉。江南人享受了朝廷提供的稳定环境,就有义务承担必要的责任。人是自私的,江南士绅就是最典型的享受了好处,却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代表。站在当今的角度看问题,无论如何,江南的百姓活的要比北地的百姓活的滋润的多的多。”
历史上江南士绅最老实的时候,还是在清朝。因为清朝真的会杀人,真的会搞文字狱。
贾琏的观点,本朝的皇帝对江南还是太宽容了。江南士绅财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用手里的财富交易权力。
只有财富没有权力意味着什么,读过史书的人都很明白。
这也是很多资本家在完成财富积累后,一定会谋求社会地位的提高。
聪慧的黛玉听懂了贾琏的意思,下意识的轻轻点头。
“本朝的工商税制度极不完善,存在很多漏洞。如果能填补上,财政收入将再上一个更大的台阶。我在广州期间,一直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在对外贸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贾琏所谓的尝试,其实就两个字“透明”,通过交易大厅,将一切都放在明处。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外商来贸易,交多少税完全由市舶司说了算。内务府那帮人有多贪,贾琏可是太清楚了。说实话,也就是贾琏了,换成任何一个大臣,都不敢碰内务府的利益。
断人财路杀人父母,单单一个市舶司,贾琏得罪的人就少了。
但怎么说呢,有皇帝的信任,加上税收大幅度的增加,手握兵权的贾琏根本不怕那些人。
现在的承辉帝还是太手软了,等到贾琏入阁了,第一件事情就是狠狠的整顿吏治,而不是现在只是抓考成法。
考成法其实有很大的毛病,因为只看结果。下面的官员为了升官,为了出成绩,肯定会狠狠的搜刮地方。
不是说没有那种有良心的好官,只是很少。这个真的跟制度无关,单纯的就是官员的个人道德水准决定的。
(PS:当先国内最要紧的危机之一,就是化-债。怎么来了?稍微关注点时政新闻而非八卦的心里就很清楚。说到化债,灯塔的36万亿债务,也不知道能撑多久。估计有生之年是能看见的。)
两人聊的起劲,贾敏便悄悄的离开,制造两人相处的环境。
上一篇:神话红楼:从箭术开始修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