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214章

作者:断刃天涯

  宁克也是一脸委屈道:“我哪里会想到是这样,一个迎接的人都没有,户部的官儿都这么清正,不给上司面子的么?你看啊,知道的我是升官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被罢黜了。”

  谢瑾一听就明白了,点点头道:“嗯,是这个道理,不过也不奇怪。仁兄这个户部尚书来的一言难尽,我仔细说你就明白了。”

  京官的消息自然是灵通的,报纸上所谓的内阁的胜利,都是骗圈外人的。当然谢瑾知道的也不全面,内阁不会说什么名单之外的话。

  “总之一番拉扯下来,陛下让步了,但让步的不多,今后增加一个预算制度,仁兄这个尚书可不好当啊。要知道,此前的张阁老,那可是陛下深信不疑的臣子,孤忠一类的标杆。”

  在同年家中用了晚饭后,喝了点酒的宁克,谢绝了挽留,告辞离开。

  获悉的信息整理一下,大致可知,陛下喜欢张廷恩那种孤臣,并且毫不掩饰。

  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凡是个想有所作为的帝皇,没有不喜欢孤臣的。自己大概是做不成孤臣了,这个户部尚书不好做。

  还有就是那个预算制度,到底是个啥东西,宁克心里也没个谱,好在有充足的时间,年底之前确定章程,明年才开始实施呢。

  “这大街上可真干净啊!”长随感慨了一声,这让宁克似乎察觉到了点啥,下意识的点头;“不错,比以前干净多了。”

  宁克突然想起来后,多少有点懊恼,之前没问一下关于五城兵马司的消息。算了,这个衙门本就不起眼,属于督察院下属部门。

  次日一早,宁克雇了一顶轿子奔着宫里去了。在宫外等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本以为还有一阵子等候的时候,内侍出来接引。

  宁克有户部观政的经历,在省里干过钱粮道台,没少与户部对接,了解户部的一些工作流程,熟悉账目方面的工作。

  缺点是京师方面人脉不足,今后可以慢慢的补上。

  面君的时候,宁克小心翼翼,大礼参拜后听到“平身”起来,并没有低着头,而是平视前方,余光观察周围。

  没等宁克开始奏对呢,皇帝跟前的一个身穿四品补子的小年轻开口道;“陛下,没别的事情,微臣先回去了。”

  这话让宁克生出了好奇心,是个做官的都知道,能在上级身边多待一会都是好的。这位说话的语气,倒是恨不得赶紧走人。

  贾琏是真的累了,一个预算制度,初稿不满意就算了,我可以改,这都改了八回了,看意思还要改。这种甲方应该丢火里烧死才解恨啊!

  每天都围着这点破事转悠,三月份都虚度了,太耽误事情了。

  承辉帝拿起一份报告递给贾琏:“趁着预算制度没实施,朕给研发司批了五万元。回头那个透明玻璃不算贡品,照价购买。别说朕亏待了你。”

  贾琏赶紧真心实意的磕头道:“圣明无过陛下,这免费才是最贵,臣受教!”

  承辉帝听的莫名其妙道:“等等,朕何时说过这话?”

  “没说过嘛?那是臣记错了。陛下,宁大人等着呢。”贾琏赶紧岔开话题,承辉帝也没追究,转头对宁克道:“爱卿,久等了。”

  一转头,贾琏没影子了。宁克都看傻了,承辉帝见状笑着解释:“看看这透明玻璃,有了此物为明瓦,屋内的光亮有保证。”

  宁克看着御书桌上的玻璃,很是惊讶道:“竟能制出此等透明琉璃,真鬼斧神工也,闻所未闻。”

  承辉帝点点头道:“贾琏那厮是个天才,唯独不肯好好做官,心思全在奇技淫巧之上。”

  宁克想到跑的比兔子都快的贾琏,觉得“不好好做官”这个评价非常中肯。又觉得陛下跟自己说话的语气很随意,似乎很欣赏自己,难道是因为此前那份奏折的缘故么?如果真的如此,陛下倒是个有为明君。

  “微臣特来交旨!”感受到了鼓舞的宁克提醒一句,赶紧办正事啊陛下。

  “嗯,朕知道了。爱卿长期在外为官,对朝廷财政状况有所不知,朕登基之初,朝廷财政几近崩溃边缘,多亏了张相师徒先后献策,才大大的缓解了朝廷财政的窘境。嗯,贾琏即张卿的徒弟。”

  宁克听了暗暗吃惊,徒弟和学生不是一个概念,看似相近,实则相差不少。

  君臣奏对开始了,宁克打起精神,小心应对,生怕出了点差错。

  开始主要是承辉帝在讲,宁克认真的听,偶尔承辉帝问一句,他还要小心回答。好在过程比较顺利,最后承辉帝以那份奏折为话题,肯定了宁克在山西巡抚上的称职,理由是那么多任山西巡抚,唯有他提出了钱庄的问题。

  “宁卿,朝廷的所有问题,根源都在利字至上,用贾琏的说词,都是经济问题。土地兼并导致百姓离开本乡本土,相当一部分失地百姓进入城市谋生。城市如果不能解决人口的就业问题,就一定会产生城市治安问题。农村的百姓活不下去,同样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落草为寇甚至造反。身为户部尚书,不但要管好国家的财政,还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

  越往后听,宁克就越迷糊,一直到他告辞离开去内阁的路上,宁克的脑子里还是嗡嗡嗡的响,皇帝说的话,每个字的意思都知道,连在一起的话就听不懂了,还不能抓皇帝的新词不对的毛病。看着手里的文件以及一份预算制度草案的誊抄稿件,宁克的心情格外的沉重。

  这官升的还真不如在下面干巡抚!

  宁克甩甩头,忘掉令他迷糊的一切,找回熟悉的节奏,先去梁道元处办理手续,走完流程后,宁克才问一句;“梁相,适才面君时,陛下跟前的贾琏,何许人也?”

  梁道元的表情瞬间扭曲狰狞,宁克看的真切,心头微微一惊。

  “宁大人以后就知道了,容本官卖个关子。”

  宁克谢过梁道元后出来,心道:卖个关子,我信你鬼话才怪。这要没有过节都怪了,而且呢,有过节还拿人家无可奈何吧?

  走几步后,宁克突然一拍脑门,想起来了,勋贵出身的状元郎,当时是个热门话题,都怪山西的老抠们,给我气的忘事了。

  见到孔照,宁克以弟子礼相见,孔照放下手里的事情,示意他坐下谈话,屏退四周后,孔照语重心长的开口。

  “陛下留下你谈了半个时辰,这非常的难得,说明你在钱粮方面的造诣和为官节操,引起了陛下的关注。本相老迈,不能视事过甚,今后要靠年轻人担起重任。尚书之位来之不易,今后凡事小心,京师不比地方。”孔照的话,说的即含蓄又直白,宁克却全部听懂了。

  座师大人的荫蔽没几年了,今后百尺竿头进一步,得靠自己了。

  此番能脱颖而出,老师出了多大的力气不好说,但肯定是没有设置障碍的。

  这么说吧,到了三品这个级别,想进一步太难太难了。有人力推固然可喜,但没有人使绊子,更值得高兴,尤其是首辅大人的绊子。

  说句不好听的,即便是皇帝看上了宁克,孔照的身份和年龄,死活要拦着不让他进京,承辉帝绝对不会硬抗,肯定让步,至少换个人。

第301章 原来如此

  新任户部尚书的事情与贾琏没太大的关系,也没有主动交好的意思。遵循着一个公事公办的原则。还有就是,两人之间差着级别呢。

  宫门外柱子如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转悠,见贾琏出来急忙上前:“二爷,二奶奶要生了。”

  贾琏听了顿时也是一惊,预产期都过了,还担心王熙凤肚子里是个哪吒呢。

  翻身上马,赶紧回家,公事哪有老婆孩子重要。

  回到家中王熙凤已经送进产房,家里人能来的都来了。贾琏见过贾母、王夫人等人,欲入产房给一妇人拦下:“二爷,可不敢进去,冲煞!”

  贾琏知道规矩多,站在外面大声喊:“凤儿莫怕,我在外面呢。”

  王熙凤虽然疼的厉害,听到声音却依旧露出一丝笑容,艰难的交代平儿:“去告诉爷,我好的很!”

  尽管看过原著,贾琏还是无法放心,毕竟被改动了很多。

  生孩子的事情贾琏帮不上忙,最多就是弄了点消毒的手段,其他的是真不懂啊。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贾琏卿贾母等人先回去,自己一个人留下在院内慢慢的等。

  秦可卿和李纨留下帮忙,其实就是留下等消息。

  此刻的贾琏听着屋内王熙凤的喊叫声,在外面跟着喊了好一阵:“别怕,我在呢。”

  差不多过了三个小时后,屋内传来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贾琏浑身无力的往地上一坐,仔细看他急的满头大汗。

  有人过来伸手扶,贾琏抬头一看是秦可卿,赶紧谢过起来。

  屋内出来一个产婆道:“恭喜琏二爷,母女平安。”

  贾琏听了长出一口气,连声道:“好好好,有赏,个个有赏。”

  屋内产婆和丫鬟婆子十几个人,听了顿时喜笑颜开,手上动作都轻快许多。

  毕竟生的女儿,万一二爷不高兴,赏钱就没了。不料贾琏不在意,依旧是大喜过望。

  “凤儿,我不能进去,你听我说,你辛苦了,我谢谢你。”贾琏在外面又喊了起来,身后的秦可卿与李纨交换视线,心情复杂。

  这个时代男人对于女人的感情,往往表达的极为含蓄,贾琏算是个另类了,在人前也不掩饰。

  王熙凤,真是让人羡慕呢。

  “爷,该吃晚饭了。”桂香悄悄出现,贾琏摆摆手:“没胃口,等见了凤儿再吃。”

  李纨、秦可卿,又是羡慕王熙凤的时刻。

  丫鬟婆子进进出出,终于被允许入内,贾琏却不着急了,先让人打来热水,洗脸洗手,收拾干净了才进去。

  王熙凤已经睡着了,身边躺着个小人儿,贾琏先看看王熙凤的脸色,虽然略带苍白,气息平稳,顿时放心了。

  床边的凳子坐下后,贾琏安静的看着这对母女。穿越已经很不真实了,如今又有了孩子,尽管是女儿,贾琏依旧有了奋斗的动力。

  为了贾府这种话,说出来自己都不信的,但是为了老婆孩子奋斗,却很有说服力。

  天色暗淡点灯时,平儿进来,看着贾琏眼中只有王熙凤和孩子时,心里暗想,将来我生孩子时会如何。

  王熙凤睁眼时对上一道温柔的目光,似乎生孩子的疼都不那么疼了。开口便道:“爷这是还没吃呢。”

  贾琏笑着摇摇头:“等你醒来,说说话再去吃饭不迟。”花心归花心,王熙凤还是能感受到贾琏的一片真切之情。

  只是人只有一个,要与人分的,却又无可奈何的很,这个世道就这样。

  夫妻二人手拉手说了一会话,小人儿突然醒了,张嘴哇哇的哭。贾琏伸手要抱,边上的奶娘过来拦着道:“二爷,刚生下的孩子可不敢乱抱,身子骨弱着呢,千万小心才是,还是让奴婢来吧。”

  奶娘抱走孩子去了隔壁,没一会哭声便止住了。

  “生孩子很疼吧?”贾琏回头对上王熙凤的眼睛,下意识的问一句。

  王熙凤微微一笑:“说什么傻话,这是女人的命。”平儿过来道:“二爷,该吃晚饭了。”

  王熙凤微微用力,握了握贾琏的手:“爷,去吧,我没事了。”

  贾琏这才起身,一步三回头道:“我吃了晚饭就来。”

  王熙凤生孩子的事情,无疑是贾家最大的事,消息很快传遍贾府,关于贾琏的一些话也传开了。丫鬟妇人没有不私下里羡慕二奶奶的。

  王夫人想起当初生宝玉那会,贾政就是在边上拉着贾赦一起喝酒等待,得知生了个男孩便开心的回去休息了。生元春和贾珠时,干脆没在家。

  李纨这边也好不到哪去,生贾兰时,贾珠在外,匆匆而回时,孩子都生下来了,贾珠得知是儿子,开心的先去看贾兰,哪里顾得上李纨。

  ……………………

  晚一点宁克回到会馆后,管家来请示房子的事情,租还是买。

  房子是大事,宁克当然要问个仔细,这一问才知道,宁管家还挺受欢迎呢。

  京城的房子很贵,但也要看地段。不出意外,只能住在城西了,住别的地方不合适。

  管家转了一天,城西只有一处合适的房子在卖,要价八千两。多年为官,这点银子不是拿不出来,只是买了房子后,手头必然紧张。一家五口,加上下人一共十五人。房子小了住不下,大了买不起。

  “只能租了!”宁克叹息一声,囊中羞涩啊!这话怎么说呢,宁克为官,该拿的钱他拿,不该拿的一分不要。

  管家压低声音道:“那卖房子的牙人说了,可以先付一半,剩下的以后再说。”

  宁克立刻收起笑容道:“想什么好事呢,天上掉馅饼可不敢乱吃。”

  二人正说着话呢,外面一阵骚乱,停下来等一会,宁妇人进来道:“老爷,宫里来人了。”

  宁克赶紧整理衣衫出来,看见院内站着的裘世安,脚下步伐加快上前抱手:“公共夜至,宁某惶恐。”

  一番寒暄后入内,裘世安这才开口道:“陛下知道宁大人为官清廉,此番进京恐安家不易,特赐三进宅院一座,……。”

  ………………

  贾琏知道宁克被赐一套三进宅院的事情,已经是三日之后了。

  本世界初为人父的贾琏,面对闺女时毫无父道尊严,尽管还是个刚生下来的,已经初现女儿奴端倪。

  请假三天的贾琏,一大半时间都围着女儿转,就算女儿睡着了,他坐在一旁傻笑也能看半天。就这样子,搞的王熙凤又欣慰又吃醋。也就是身子不便,不然必定要给这男人一点好看。

  心思放在女儿身上,其他的自然都放一边了,导致桂香和平儿的怨气不小,尤其是晚上贾琏表示累了,要一个人睡的时候。

  这日王熙凤还在抱怨:“生了个姑娘,娘家人都不上心,一个人都没来,就派给管家送了点补品。”

  看似王熙凤在抱怨娘家,实则是在担心,生女儿后在贾家的地位不稳固。

  整日围着女儿转的贾琏,此刻也只好坐王熙凤跟前,拉着手道;“想啥呢?闺女怎么了,我就稀罕闺女。”

  “爷不知道,我生个闺女,娘家那边的人私下里谁知道说的多难听。”王熙凤是知道家里情况的,也知道做姑娘那会人缘不好。

  就在贾琏要进一步宽慰之时,外面一阵喧哗,贾琏不满的皱眉要喝斥时,平儿一脸紧张的进来:“爷,宫里来人了。”

  贾琏听了嗖的站起:“我去看看!”

  出门奔着前面来,到荣禧堂见贾政陪着夏守忠喝茶。贾琏快步入内,夏守忠站起,笑嘻嘻的主动先开口:“恭喜贾大人,喜得千金。”

  贾琏赶紧谢过,夏守忠面色一肃:“有旨意!”

  一干人等赶紧站香案对面,贾琏在前肃立,等候夏守忠宣读。

  夏守忠举起圣旨,一通繁文缛节后,宣读了贾琏的各种功绩,最后才说出重点:“特赐江宁县主。”

  这一下给贾琏惊着了,承辉帝还真是大手笔,给刚出生还没起名的闺女赐了个县主,还是江宁县主。

  “微臣领旨谢恩!”贾琏真心实意的磕一个。承辉帝还真是够意思,只要不威胁他的皇位,好处是真舍得给啊。

  别看这仅仅是个虚衔,也没个食邑,但这是社会地位。这么比喻吧,朝气火车卧铺票不好买,出门要有介绍信,但是某某省作协的理事这个头衔呢,拿出证件就能买卧铺票,还不用介绍信。

  说的严重一点,即便是一品诰命,也比不了县主的待遇。运气好的话,这个县主是能往下传的,如同贾赦的爵位。往下传的时候,降不降级别,都是皇帝说了算。皇帝说贾赦表现好,不降级别了,将来贾琏继承爵位,也是一品将军。

  王熙凤的诰命,则是人走则无,没法往下传。

  夏守忠不是空手来到,带来了皇后和元春的赏赐,主要是补身体用的。

  总而言之,别看贾琏得了一个闺女,闹出来的动静却很大,大到整个贾府的主子们,知道后没有不嫉妒的眼珠子发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