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212章

作者:断刃天涯

  现实就是这样,有的事情你不想沾边,也不想惹麻烦,但事情总是会找上你。比如,领导看你不顺眼的时候,丢一些难做的工作给你。又比如,明明与你无关的事情,因为需要有人背锅,相亲相爱的同事们暗中串联,让你背锅。

  这不,贾琏神游天外的时候,有人突然点他的名。

  “贾大人,小公爷,这是在想啥呢?昨晚上没休息好么?贾大人身兼多职,别太劳累了,一大早的就走神,小心君前失仪哦。”说话的人是李驰,真就是单纯的觉得这厮没资格坐这里旁听,尽管知道陛下偏心,还是忍不住。

  “啊,多谢李阁老关心,卑职在想今年的会试停了,留在京师的考生们,怕是日子不好过。”贾琏楞了一下后,脸色很难看,这不是存心找茬么?眼瞅着会议开这么长时间,皇帝却死活不肯松口,各位阁老的怨气加持下,自己成了众矢之的,贾琏收起怒气,灵机一动。

  被人打了个冷不防,贾琏的小本本上又记下了一笔。说起来两人也算是素来无冤无仇的,老东西暗戳戳的阴阳怪气身兼多职,难道为九门统制?

  就这职务,那也是皇帝一时半会找不到放心人,让我暂时代一下,你急眼个啥?

  承辉帝这一上午被几位阁老给逼的很难受,【再议】这词说了好多次,但五位阁老一直没罢休的意思,坚定不移的要确定户部尚书的人选。

  李驰的突然举动,看似针对贾琏而来,是一上午群殴无果后找个发泄对象,实际上却给承辉帝找了个分担火力的人。

  承辉帝果断的抓住这机会,他也盯着贾琏问:“会试的事情自有礼部操心,今天各位阁臣问的是户部尚书,你有话就说,没话闭嘴。”

  贾琏还能不知道承辉帝的心思么?这俩个月抄家下来,内库进账三千万两,这还没算珠宝首饰以及固定资产。活是龙禁尉干的,银子是皇帝拿的,户部尚书远在湖广,没人说话,只能看着银子进了内库。进了内库的银子,还想出来么?没点类似西域叛乱的事情,想都别想。

  承辉帝担心有了户部尚书,一定会提这笔抄家银子,贾琏却认为,阁老们孜孜不倦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因为皇帝死死捏着了财权。

  没钱的日子,阁老坐着也不香啊,,没见郭衍和潘季训都“反水”了么?实在是皇帝做的不地道,好歹指一个阁臣代管啊,比如李驰代管兵部。

  “回陛下,微臣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知是否僭越。”贾琏一副犹犹豫豫的样子,承辉帝见了心中窃喜,这厮在冒坏水。

  其他阁臣的反应则是收回了聚焦贾琏的目光,对着李驰去了。似乎都在指责李驰,【忘了这厮是属混蛋的么?没本事成事,坏事他第一。】

  承辉帝大喜过望:“说吧,没人怪罪你。”直接给各位阁老代表了,气的众人脸都长了一些。

  “那微臣便放胆直言了!户部尚书管分钱,资历一定要够,不然下面的人镇不住,为了三瓜俩枣的每天吵吵,活也没法干。”

  贾琏这一开口吧,几位阁老的表情迅速凝重,小年轻是会说话的,以前咋没瞧出来呢?

  嗯,意思很明显,资历不够的人,在户部这么一个衙门,你还真就镇不住场子。以前的张廷恩,资历上勉强,但有皇帝撑腰。

  如今给张廷恩熬走了,换人的时候不得上个资历够的啊。涉及到银子,谁也不肯让步,不得靠尚书大人的资历压着?这话,没毛病。

  承辉帝一听这话倒是脸拉长,你小子跟谁一伙的,你信不信今天确定了户部尚书,晚上能加班找朕分抄家那份钱,朕白疼你了。

  “其次,这位大人得算术好,必须有户部工作的经验,涉及到每年上千万两的银子去向,下面的人难免起糊涂心思,回头账目上做手脚,尚书大人看不出来,被人当傻子耍,丢的是朝廷的脸面。”贾琏不紧不慢的进行补充后,几位阁老的脸再次拉长了。

  原因无他,按照这么算,这里头有一个算一个,都不合适。都白高兴了。

  承辉帝则不然,他心里热乎乎的,还得是自己人啊。

  得,圈子又兜回来了,这次潘季训站起来说话:“陛下,户部尚书人选的事情真不能拖了,工部今年好几处用钱的批文还没下来呢。”

  “陛下,重启会试的费用也没批下来,臣很难做啊。”郭衍也站起来说话了,大家又回到了原来的节奏。

  “陛下,吏部……。”

  “陛下,兵部……。”

  首辅孔照坐着没动,也不用他说话了,今天说破大天去,也要把户部尚书的位子定下来。

  承辉帝沉默不语,就是不想松手,不就是批阅么,朕晚上加个班的事情,事关财权,不敢懈怠。

  内阁诸位大佬也不肯罢休,事关原则以及内阁在文武百官前的威信,无论如何今天必须有个结果。

  “此时,再议吧!”承辉帝又打算来老一套糊弄过去。

  但是今天的情况不对劲,五个大佬明显是事先通过气的,承辉帝说完之后,孔照默默的站起,抱手,语气郑重:“陛下,老臣请乞骸骨!”

  承辉帝一愣的时候,余下阁臣整齐站起抱手,跟着来一句:“臣,请辞!”(X4)

  承辉帝顿时脸色铁青,抬手颤抖着指着各位阁臣道:“尔等……。”

  贾琏见状赶紧开口劝一句:“陛下,息怒!各位大人也是为了公事。”

  承辉帝知道今天情况不一样,不给个说法很难了结,正在犹豫时,贾琏又补一句:“陛下,不妨让各位大人商议几个合适的人选,由陛下来决断。”承辉帝扭头怒视贾琏,见他表情古怪,心里微微一动,当即松口:“也只能如此了。”

  孔照立刻抓住机会道:“陛下圣明!”余者附合,算是把事情敲定了。

  承辉帝没心情继续面对几个阁臣,起身拂袖而去,贾琏默默站在原地,几位阁老依次过来,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嘉许。

  关键时刻,小贾同志还是有原则有立场的!没有一根筋站在陛下那头。

  至于贾琏是不是憋着什么阴损的招数,几位阁臣表示,就这个小青年还能有啥招数,老夫过的桥比他走的路都多,吃的盐比他吃的饭还多。

  大人们很自信,并确信今天在内阁集体团结的力量面前,皇帝妥协了,这是内阁团结的胜利,这是原则的胜利。

  今天能逼出一个户部尚书,明天李驰就能兼任兵部尚书了。

  目送各位阁臣离开后,贾琏的嘴角露出不屑,一群老逼登,你们是没见过世面。就这点阵仗算个屁啊!

  裘世安屁股着火似的出现了,拉着贾琏就走,边走边抱怨:“小祖宗,内阁会议上你可真敢说,僵着就僵着,有你什么事啊。”

  贾琏笑眯眯的跟着走,一句解释都没有,见他如此,裘世安不免暗暗恼火,小狗日的,嘴真严啊。

  承晖帝这边着急上火的,在原地转了好几圈了,看见贾琏进来,发现他的笑容时,稍稍情绪缓和一些,说出来的话也不那么好听。

  “贾琏,今天的事情你掺和干啥?那些人沆瀣一气,为的是朕手里这点银子。”承辉帝提到银子,更是上火的拍案道:“今天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朕治你欺君之罪。”

  贾琏倒是一点都不着急,东张西望的看看,回头瞪裘世安:“水都没一口,端茶啊!发什么愣?”

  裘世安脸都绿了,气呼呼的掉头出去了,贾琏再回头时,承辉帝已经恢复了常态,不慌不忙的坐下:“竖子,有什么法子别藏着掖着。”

  嗯,承辉帝还是懂贾琏的,知道他一肚子坏水。

  “陛下,事情之所以难办,那是您没跳出现有的桎梏,只要跳出局外,再看这局面,那也能叫事?”贾琏胸有成竹的语气,说出来的话无疑是给皇帝找一个下台阶。不过承辉帝倒是很有个性,丝毫不接他的台阶:“朕倒是想跳出局外,朕做不到,你以局外人的身份说说吧。”

  贾琏发现皇帝这嘴脸,知道继续装没有意义了,于是收起笑容道:“当局者迷,臣不过是占了个局外人的便宜。”

  承辉帝点点头:“嗯嗯,你继续。”

  “户部要银子,好办,固定资产拿出来,面对全社会拍卖,价高者得,事情由内务府操办,户部监督,所得银子归户部。内库那边,户部就别惦记了,这话得先说明白。”贾琏一开口,先解决了户部要钱的问题。

  “万一没人出高价呢?”承辉帝有点不确定,贾琏微微一笑道:“陛下,不是有臣么?回头臣安排人抬价,谁想占便宜,做梦。”

  承辉帝不动声色的点点头,表示相信贾琏说的话,但又一句:“继续,这户部尚书的人选,即便是令师张爱卿担任,下面的人照样不安分守己。朕不是信不过下面的臣子,实在是这些年张爱卿任期期间,糟心事一样不少。明明十万两的开销,下面开口能要三十万两。下面花钱如此没数的局面必须改观,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像张爱卿令朕满意的户部尚书。”

  “陛下,臣有一策,别管谁来做这个户部尚书,都别想糊弄陛下的银子。出了问题,谁拿的银子,都别想推卸责任。”贾琏自然是心中有数,说出来的话底气十足。承辉帝听了顿时精神一振,眼睛也亮了。可惜,贾琏此刻停下脸面,承辉帝一看是裘世安进来了,也闭嘴没有问。

  等裘世安放下茶杯后,承辉帝道:“都下去了,朕与贾卿有事商议。”

  裘世安明显的身子微微一震,上一个可以跟皇帝秘密商议的大臣,还是张廷恩。现在,老师走了,轮到学生了。

  裘世安退下之后,贾琏面带微笑的目送他出去,不是不信你,而是要强化贾某人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对不起了!

  同时,是时候给内阁这群老逼登上点强度了!

  回头面对承辉帝时,贾琏带入了诸葛亮论三分天下的状态,充满自信的开口:“陛下,臣之策很简单,引入预算制度!”

第298章 君臣拉扯

  文华殿,五位阁臣凑一起开个私下小会!起因是皇帝下了一道文书,对内阁就户部尚书一事逼宫做出了回应。

  “不当人子!能想出如此卑鄙的招数为难内阁的人,除了贾琏没别人!”素来稳如泰山的孔照当众开骂,可见他此刻内心的愤怒。

  “娘希匹,这预算制度以内阁的名义推出,今后诸公还要不要做人。”梁道元也毫不犹豫的爆粗口了。

  “我就说当日为何那厮站出来缓颊,原来这狗日的在这等着大伙呢。”嗯,爆粗口的事情,李驰也干了。

  “这就是个不让人活的畜生啊!”郭衍也顾不上什么一条船的人了,实在是太过坑爹了。关键这预算制度建设的活是大伙干了,审批权在陛下。

  这个真怪不得贾琏,大周也没个议会,也不存在三权分立,内阁首辅的权力不足,甚至都不算二元帝国。

  潘季训一直沉默不语,孔照见了忍不住问他:“潘大人作何感想?”

  “从潘某的角度看,倒也不算是坏事。只是增加了一些工作量,内阁不妨提议,增设一个一级审核部门,负责规范预算模式,由内阁直属。”

  潘季训这是换了个角度来看待此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内阁增加了一部分人事权,一旦预算制度推行,扯皮的事情也没以前那么多了。

  李驰听了还是很不爽,因为预算制度最大的伤害就是花钱受限制了,做官的哪里能忍这个。

  郭衍在一旁转了几下眼珠子后,低声道:“预算的最终审核,还是要争一下的,好歹内阁要有点难权力吧?”

  “陛下说是准备期,大不了拖着呗。一个新的制度要执行,从规则完善到最终落地,需要考虑的事情多了,方方面面的非一日之功。”李驰果断的出个馊主意,反正内阁集体扛着呗,拖字诀大家都是熟手了,总能找到借口的。

  孔照听他这话觉得这人不行,看文书不仔细还是存心坑大伙?反正这一届下来就能乞骸骨了,假装没发现好了。

  梁道元倒是一点都不客气,翻到最后一页,抬手敲几下:“看看这里,十一月底之前要完善制度,十二月试行报预算,明年试行预算制度。此陛下亲笔所书,拖?想想就算了,陛下的性格可不容耍小聪明。别以为法不责众,内阁一共才五个人。”

  很明显,梁道元看不上李驰这种近似耍赖的小聪明,你都是内阁大臣了,凡事请走正道,用阳谋。

  李驰也不是吃素的,被阴阳了立刻不满的看回去,正准备反驳呢,“嘟嘟嘟!”孔照抬手敲桌子!打断了即将出现的争执。

  “先放一放,这才是第一步棋呢,内阁自己先吵起来像什么样子。无论如何,先把户部尚书待选的人员名单确定了上报。此内阁一体于人事上的一次重大进步。”孔照的话,前面听着觉得没问题,后面听着大家伙心里都不舒服。

  【你是在强调内阁在你的领导下的集体胜利么?作为首辅,内阁以外的大臣们会怎么看,当然看成你的政绩。】

  别人怎么想,孔照都无所谓了,反正他就干最后一届,下一届死活要乞骸骨的。

  乾清宫,一大早起来,正准备去九城统制衙门的贾琏,再次被薅到皇帝跟前。

  “内阁那边收到朕的行文了,想必正在讨论预算制度,朕担心内阁用拖字诀,你再想个法子施压。”承辉帝心情不错,也想到了内阁肯定要反抗的。但他一时半会的没啥好法子,值此逆案余波未平之际,内阁诸位大臣拿集体辞职施压,皇帝也扛不住的。

  “陛下,臣在想啊,怎么甄家还能好好的。”贾琏有点答非所问,情绪正好的承辉帝没计较,反倒耐心的解释:“朕去西山的时候,那位亲口说的,甄家不能动,至少现在不能动,否则他绝食。”

  贾琏听了忍不住微微的歪嘴,尽管没见过太上皇,但已经能从一个失败者的嘴里说出的话看出这个人的好面子。

  或者说,这是他最后的尊严了。如果甄家都护不住,他真是颜面无存了。还不如自寻了断,真的这样,承辉帝要在史书上留下骂名了。

  亲爹了不起啊!

  “内阁肯定不会轻易就范的,微臣接下来有两手准备。其一,现在的内阁只有五位阁臣,酌情增加两个人,勋贵一人,文官一人,增加两人为试行,看看效果再决定是否固定下来。其二,给官员加薪吧。现在的官员,薪水太低了。也不要加太多,加两成即可。”

  承辉帝听了贾琏的话,先是面露喜色,随即一脸肉疼,他真不是小气。而是觉得吧,官员拿的够多了,但干活却很少。

  贾琏随后又来一句:“这个加薪可不是随便加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绩效挂钩的。这可是针对全体官员的类似考成法。”

  承辉帝听着愣住了,贾琏却还在继续:“治国最最关键的就是吏治,再好的政策,最终执行也是要靠官员。陛下有励精图治之心,不妨先从整顿吏治开始。在考成法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增补,形成一个新的制度,先解决官员的懒政怠政之风。本朝科举做官,科举本身并不培养优秀的官员,只是在一个比较低的基础上筛选人才。赵普说半部论语知天下,我说放T娘的屁。”

  如果换个皇帝,一定会喷贾琏大放厥词的,承辉帝却觉得深得我心。官老爷们又不给国家纳税,底层百姓能懂什么是论语?

  人都是看眼前的,以后的事情,当下的人哪里顾的上。盯着眼前的利益,牢牢的抓在手里才是人的行为常态。

  承辉帝不是文官忽悠下长大的皇帝,知道这个国家的出问题了。出了问题不可怕,解决就是了。可怕的是发现了问题无法解决或者不敢解决。

  无论如何,贾琏出的主意效果还不错,都一一见效了。承辉帝现在有点路径依赖了。

  “那就这样,三月先解决户部尚书的人选,朕先让一步,看他们还怎么拖延。”该说不说,承辉帝很擅长这一类斗争。

  即便是大周朝,皇帝的权力法理上无限大,也无法做到为所欲为。皇帝也是人,不是神。治国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臣子们配合执行。

  承辉帝深知不能逼的太紧,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嘛。有时候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

  嗯,贾琏要知道他的心思,一定会点赞,列导师也是这么说的。

  户部尚书人选这个事情,内阁动作很快,拿出五个有相应资格的大臣,当然了,想做阁臣是不可能了。

  名单出现在承辉帝面前的时候,贾琏正在九门统制衙门开会。

  九门统制是个很特殊的位置,直属于皇帝,权力说大不大,崇文门的税卡都管不到,说小还不小,但凡想进内城的人,九门统制麾下的官兵,都有检查的权力。说句难听的,贾琏要为难哪个人,不让进内城,换成内阁首辅来了,照样有借口拖延半天的。

  更别说,眼下是个敏感时期!

  九门统制衙门,一个统制,一个副统制,九个副将。不算衙门里的配属人员,九个副将各领一标人马,这就是九千战斗人员。

  贾琏上任之前,承辉帝提前安排了副统制,出身宗人府的李然,与李亨是一辈的人。这个副统制只管内务人,没有调动兵马的权力。余下的九个副将被清洗了一遍,承辉帝也一一从边军调来军官补充进来。可以说,现在的九门统制,承辉帝一声吆喝,贾琏啥事都做不了。

  鉴于这个现状,贾琏也不着急,反正他是暂时代理的。

  “我是贾琏,暂代九门统制,各位自我介绍一下,混个脸熟。”贾琏的开场白很简单,副统制到九个副将一一亮相。

  “好了,大家伙就算是认识了。本代统制身兼多职,日常的事情基本不管。陛下让我来练兵,那就说练兵的事情。先说第一件事情,给各位十日的工夫,回去后把各标的人马整顿一遍,淘汰老弱,一些不合格的混子也要踢出去。记住,十天时间,本代统制会一一检查,成绩合格的,留下继续任职,不合格的,哪来的回哪去。我把丑话说在前面,到时候我不满意了,谁来说情都不好使。就照样,李副统制留下,其他人回去吧。”

  会议开得极为简短,各位副将都有点懵圈,预想过各种情况,唯独没想到,这会一刻钟就结束了。

  剩下贾琏和李然时,贾琏依旧很简短的交代任务;“李副统制,衙门内务由你全权负责,人员的配置该换的换,该补的补。所有账目必须理顺,仓库也要搞一次全面的盘点,账目必须清晰,十天的时间,到时候我会检查。权力放给你了,做的不好,自己滚蛋!”

  李然听着也是一脸的感慨,真是头一回见过这样的上官。在宗人府的时候,手里但凡有点芝麻大的权力,都会用到极致,为自己牟利的人比比皆是,这位倒好,直接全面放权,就保留了一个检查和开人的权力。

  有这样的上级,真是烧高香了。

  宗人府出来的李然,听到了关于贾琏的很多传闻,尤其是一干权贵子弟,真可谓谈虎色变。

  今天一接触才发现,此人极为接地气,只看成果。

  李然赶紧应下,贾琏也不是彻底撒手不管,丢下张三这个家将头子,日常在这里呆着,有啥事情及时汇报。

  雷厉风行的初步处理完九门统制衙门的事情,贾琏出门直奔研发司,每日最多做两件事情,这是他的底线,除非不可抗力。否则,决不多干。

  研发司这边,让阿让觉得自己被放弃了,有纯碱在手,烧杯试管都不是是,随便就能烧出来。难的是平板玻璃,这玩意需要一点手艺活。

  当然这是工艺问题了,至少现阶段是没有浮法玻璃工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