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当兵娶婆娘,你混成皇帝? 第368章

作者:满洲里电鳗

分封。

看似是论功行赏。

实则是封王之后,最重要的一次权力再分配。

这比打一场决定生死的大战役,还要艰难百倍。

如何平衡最早跟随自己的赵家村旧部。

与后来投效的九江、广陵等新晋势力?

如何安抚那些战功赫赫却骄横难驯的莽撞武将?

如何提拔重用那些才华横溢却根基尚浅的新晋贤才?

如何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脱缰,不乱套?

这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足以让他殚精竭虑。

他缓缓转过身,看着面前的三位妻子。

“今日叫你们来,是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赵锋的声音很平静,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郑重。

“卿舒,你是我正妻,未来的楚王后。凡事需有主母的格局与眼光,为我稳固后宅,也要能看清大势。”

“瑾瑜,你出身大儒之家,饱读诗书,聪慧明理。我希望你能从‘法’与‘理’的角度,为我剖析利弊。”

“念薇,你曾是大乾公主,自幼耳濡目染皇家权术。对于分封制衡,安抚人心,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其中的门道。”

赵锋的目光在三女脸上一一扫过。

“稍后,我每拿出一人,你们各自发表意见。可以说任何想法,不必顾忌。”

“但,最终的决定,由我来做。”

第117章 怀义侯!(5更!)

“是,夫君。”

三女齐齐躬身应诺,神情肃穆。

陈卿舒默默地走到书案边。

拿起墨锭,开始为赵锋细细研墨。

空气中弥漫开淡淡的墨香,也让这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些许。

方瑾瑜和吴念薇则一左一右,站在赵锋身侧。

目光投向那面黑板。

以及那堆象征着权力和未来的竹简牌子,若有所思。

赵锋深吸一口气,从长案上拿起第一个竹简牌子。

他将牌子举到烛光下,让三女都能看清上面的名字。

“钱冲!”

这个名字一出,三女的表情都微微变了变。

赵锋初入义军时,钱冲乃是掌管五百人的半侯。

因为赵锋的虎皮,钱冲破格提拔他为屯长。

后面赵锋先登,理应连升三级!

但钱冲看出赵锋不凡,更知陈广心胸狭窄。

所以硬是压下功劳。

只让赵锋当了百夫长,避免了陈广的猜忌!

再后来,钱冲卸甲归田后,被九江乔氏所抓。

赵锋五百骑夜闯寿春救下他,义薄云天名动天下!

现在的钱冲,为赵锋打理开遍各郡的私产【骑兵火锅】。

可以说,这是一个极其鲜明的人物。

把他放在第一个,足见赵锋的考量之深。

“你们说说看。”

赵锋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陈卿舒停下研墨的手。

沉吟片刻,率先开口道:“夫君,钱冲将军有知遇之恩,更有雪中送炭之情。这份情义,千金不换。”

她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带着主母的端庄。

“妾以为,钱将军当赏,且当重赏。但其功劳,并非沙场斩将,而是识人于微末,护持于危难。如今他已卸甲,为夫君打理私产,不愿再涉军伍。若强封军爵,反倒不美。”

她走到黑板前,指着武将爵位最末的“公乘”。

“依妾之见,可封为公乘,授田百亩,免全家徭役。此爵位,既彰显了其从龙之功,又不涉军政,与其如今的身份相符。以此为先例,可让天下人知晓,夫君不仅看重军功,更看重情义。”

方瑾瑜听完,却轻轻摇了摇头。

她向前一步,清脆的声音在书房中响起。

“嫂嫂所言,是‘情’。但瑾瑜以为,开国分封,当以‘法’为先。”

她走到黑板前,目光锐利地扫过那四等武将爵位。

“武将之爵,论的是斩将夺旗,开疆拓土之功。钱将军之功,在于识人与护持,此乃慧眼识珠之功,非浴血奋战之功。若以军功爵封之,难免会让凌仓、张豹等一众沙场宿将,心中不平。”

她顿了顿,语气愈发清晰。

“赏,是必然要赏的。但赏赐的方式,却需斟酌。”

“不如在文臣爵位中,为其寻一席位。譬如都君,食一县之税,富足安逸,亦是莫大恩宠。”

“如此,功是功,情是情,法理分明,方能让制度长久。”

两女说完,都看向了吴念薇。

这位前朝公主只是安静地听着。

直到此刻,才露出一抹浅笑。

“两位姐姐说的,是‘理’。但夫君如今要做的,是‘势’。”

她的声音不大,却有一种洞察人心的力量。

吴念薇没有走向黑板,而是看着赵锋的眼睛。

“夫君,妾问你,当初五百骑夜闯寿春,救的仅仅是钱冲一人吗?”

不等赵锋回答,她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不,您救的,是天下人心中那个“义”字。您让所有人都看到,跟随赵锋,哪怕只是曾经的一点香火情,也能换来舍命相报。”

“钱冲,早已不是他自己,他是您亲手竖起来的一面旗帜,一个活生生的榜样!”

“所以,对他的封赏,不能只看“情”,也不能只看“法”。要看“势”!要看这分封之后,能在天下掀起多大的波澜!”

“妾以为,当重赏!彻侯或许过了,但关内侯,名正言顺!”

吴念薇一字一顿,掷地有声。

“再赐下一个“义”字封号,就叫“怀义侯”!不必有实封之地,但名号要响亮!要让天下人一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夫君寸功不忘,滴恩泉报!如此,何愁天下贤才不望风来投?”

一番话说完,书房内陷入了寂静。

陈卿舒眼中露出思索之色,显然被吴念薇的政治眼光所触动。

方瑾瑜则是秀眉微蹙,她本能地觉得这不符合她心中的“法理”。

但又不得不承认,这番话在政治上的高明之处。

赵锋看着眼前的三位妻子,心中涌起一股难言的满足感。

一个稳重顾全大局,一个聪慧坚守原则,一个睿智洞悉人心。

他哈哈一笑,打破了沉默。

“你们说的,都对。”

赵锋走到长案前。

拿起那块刻着“钱冲”二字的竹简,在手中轻轻抛了抛。

“卿舒看到了稳,瑾瑜看到了法,念薇看到了势。三者合一,方为真正的王道。”

他走到黑板前,目光在文武爵位之间扫视。

最终,他拿起粉笔。

在“关内侯”下面,写下了“钱冲”二字。

三女都愣住了。

食邑三百户!

见王不跪?

这在大乾,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只听赵锋朗声道:“钱冲,有识人之明,护主之功,封关内侯,号“怀义”,以彰其义!”

“但,此爵无食邑,不掌兵权,只享其名。”

“另,孤欲设“内务府”,总管王室所有产业,从这骑兵火锅,到未来的各项私产,将会无比庞大。”

“钱冲忠心耿耿,便为这第一任内务府总管!”

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

既给了钱冲“怀义侯”的无上荣光,满足了政治宣传的需要。

又用“内务府总管”的实权。

给了他最切实的利益与地位,还完美地利用了他的才能。

更重要的是。

这完全避开了军功体系,让那些战将们无话可说。

情、法、势,三者兼顾,完美无缺!

陈卿舒、方瑾瑜、吴念薇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极致的震撼与钦佩。

她们提出的,都只是一个方向。

而她们的夫君,却能将这三个方向融为一炉。

这等手腕,这等魄力……

三女心中再无半分争论,只剩下深深的折服。

赵锋放下粉笔。

拍了拍手上的粉尘,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他拿起长案上的第二个竹简牌子,神情重新变得严肃起来。

“下一个,夏侯昱。”

第118章 七月初一,称楚王!天下震动!(6更!)

接下来的几日。

赵锋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之前的节奏。

每日处理着从九郡之地雪片般飞来的公文。

与夏侯昱、李伯智等人商议着迁都的各项繁杂事宜。

偶尔还会去军营巡视,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