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满洲里电鳗
所有争吵的声音戛然而止。
众人噤若寒蝉,惊恐地望向主位。
只见赵锋缓缓站起身,脸上罩着一层寒霜。
“孤的议事大堂,是让你们来吵架的吗?”
“臣等知罪!”
众人齐刷刷地跪了下去,额头冷汗涔涔。
赵锋冷哼一声,声音不带一丝感情:“孤心意已决,必迁都!今日,只议迁往何处,而非迁与不迁!”
霸道!
不容置疑!
这句话,彻底断绝了所有反对者的念想。
赵富贵等人张了张嘴,却在赵锋那冰冷的眼神下。
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能不甘地低下了头。
赵锋没有再理会他们,而是转身对亲卫道:“将舆图,再展于众人面前!”
“喏!”
巨大的舆图被重新挂起,九郡之地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赵锋拿起一根长杆,指向舆图上的历阳城,冷冷道:“都给孤看清楚了!历阳在此,我大楚疆域最西端的巴郡在此,最北端的颍川在此!你们自己说,这样的都城,像话吗?”
众人看着舆图,尽皆默然。
在巨大的疆域版图上。
历阳的位置,显得是何等的偏僻与尴尬。
之前反对的那些人。
此刻也看明白了这显而易见的弊端,脸上不由得火辣辣的。
就在众人思索之际。
赵锋扔掉长杆,从亲卫手中拿过一支朱砂笔。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走到舆图前。
手臂一挥。
在舆图的中部,画下了一个醒目的圆圈!
圈中的城池,赫然是——南阳郡,襄阳城!
“孤意,定都襄阳!”
赵锋的声音掷地有声。
他用笔杆重重地点了点圈中的城池。
沉声道:“定都于此,有两大优势!”
“其一,地利之固!”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襄阳城,北倚伏牛山,南临汉水,西接大江,乃是四战之地,亦是天险之城!更重要的是,它扼守着‘南襄隘道’,此乃中原大军南下的唯一通途!”
“得襄阳,则可北拒强敌于国门之外,亦可随时挥师北上,问鼎中原!”
“比之历阳,更远离北方强权的兵锋,可保都城万全,避免被敌方骑兵突袭之危!”
“其二,经济之便!”
赵锋的笔锋一转,顺着襄阳城外的汉水划下,“汉水漕运,上可直通巴蜀天府,确保粮草无忧;下可顺流而入大江,连通广陵盐铁之利;经由唐白河,更可辐射至颍川铁矿之源!而南阳盆地本身,沃野千里,号称‘天下粮仓’,足以支撑我大楚数十万大军屯田养兵!”
“有此地利,有此钱粮,何愁大业不成!”
第116章 拜将封侯!(4更!)
赵锋心中还有第三点没有说出口。
襄阳,乃是前世古楚文化的发源与核心之地。
与“大楚”国号一脉相承。
同时,此地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龙兴之地!
赵锋是唯物的。
但还是那句话,穿越过的朋友都知道。
穿越后,多少会信点玄学命数!
......
赵锋这一番话,如醍醐灌顶。
将襄阳的军事、防御、经济、后勤等战略价值。
剖析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大堂之内,鸦雀无声。
之前所有反对的人,此刻都哑口无言。
他们抬起头。
呆呆地看着那个在舆图前侃侃而谈的身影,心中只剩下无边的震撼与钦佩。
原来,在他们还在为“楚”之国号而热血沸腾时。
主公的思绪,早已跨越了千山万水。
为这个新生的王朝,规划好了未来百年的根基!
这是何等的深谋远虑!
何等的雄才大略!
“臣……愚钝!”
赵富贵“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一张黑脸涨成了猪肝色,羞愧地将头磕在地上,“主公深谋远虑,俺……俺是个只顾眼前的蠢货!俺,心服口服!”
“臣等,心服口服!”
所有反对者,此刻都发自内心地跪拜下去,再无半点不甘。
赵锋满意地点了点头。
将朱砂笔扔下,目光落在了夏侯昱和李伯智的身上。
“国号、国都已定!”
“余下封王大典的日期、礼仪章程,由夏侯昱负责草拟!”
“迁都的具体规划,户籍、钱粮、军械的转运,由李伯智负责统筹!”
“两所学校也要迁,除此之外,孤欲再建立一所海军大学,也拿出一个章程来!”
“臣,遵命!”
夏侯昱和李伯智精神一振,齐齐躬身领命。
......
夜。
繁星点点。
处理完堆积如山的政务。
赵锋拖着一丝疲惫,回到了王府后院。
刚踏入陈卿舒的院落,一股饭菜的馨香便扑面而来。
烛光摇曳的厅堂内,早已备好了一桌精致的宵夜。
陈卿舒、方瑾瑜、吴念薇三女。
正围坐桌边,低声说着话,似乎在专程等他。
“夫君回来了。”
陈卿舒最先看到他,脸上立刻绽放出温柔的笑意。
起身迎了上来,自然而然地为他解下外袍。
方瑾瑜和吴念薇也跟着站起身,盈盈一福。
“见过夫君。”
“坐,都坐吧。”
赵锋笑了笑。
在那张熟悉的主位上坐下,感受着这难得的家庭温馨。
饭桌上,三女默契地没有提任何关于政务的事情。
只是聊着些府里的趣事,或是腹中孩儿的动静。
方瑾瑜与吴念薇如今已经显怀,眉眼间满是初为人母的喜悦与期待。
陈卿舒则安静许多。
但看向赵锋的眼神,充满了依赖与柔情。
一顿饭,吃得轻松而惬意。
饭后,宫人撤下碗筷,奉上香茗。
赵锋却没有在此多做停留。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三女。
“卿舒,瑾瑜,念薇,你们随我来书房一趟。”
三女闻言,皆是一怔。
她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疑惑。
但还是顺从地站起身,跟着赵锋走向了书房。
夜深人静,书房内灯火通明。
赵锋却毫无睡意。
他没有坐在书案后,而是站在书房中央。
在他面前,立着一块新搬来的巨大黑板。
黑板的最上方,用白色的粉笔,苍劲有力地写着七个爵位。
文臣三等,自上而下,分别是:上大夫、博士、都君。
武将四等,自上而下,分别是:彻侯、关内侯、大庶长、公乘。
而在黑板旁的一张长案上。
则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堆用竹简制成的牌子。
每一个牌子上。
都刻着一个追随他至今的文武官员的名字。
夏侯昱、李伯智、凌仓、张豹、赵大牛、赵富贵、盛之焕、诸葛晦……
密密麻麻,几十人。
每一个名字。
都代表着一份浴血拼杀的功劳,一份呕心沥血的谋划。
陈卿舒、方瑾瑜、吴念薇三女走进书房。
看到这番景象,都明白了什么,神情不自觉地变得严肃起来。
赵锋看着黑板上的名字,眉头紧紧锁起。
上一篇:大明:开局废除宰相,老朱懵逼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