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当兵娶婆娘,你混成皇帝? 第358章

作者:满洲里电鳗

“哈哈哈哈!”

田间地头,响起一片善意的哄笑声。

饶是诸葛晦号称琅琊第一辩才。

此刻被一群老农如此调侃,一张俊脸也涨得通红。

手上更是手忙脚乱,越急越错。

赵锋直起身,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珠。

看着身边这个狼狈的书生,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走到诸葛晦身边。

放慢了自己手中的动作。

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为他做着示范。

诸葛晦何其聪慧,立刻便领会了其中诀窍。

动作虽然依旧生涩,但总算不再出错。

两人就这么一言不发地,在田里忙活了小半个时辰。

直到太阳偏西,赵锋才率先停了下来。

走到田埂边,用水瓢舀起清水冲洗手脚。

“琅琊,诸葛氏。”

赵锋的声音很平淡。

诸葛晦也跟着上了岸。

一边清洗着满是泥污的腿脚,一边恭敬地答道:“正是。”

“琅琊诸葛,你族中诸葛观,曾为帝师,现在又任太子少保,可谓风头无二”

赵锋拿起毛巾擦着身子,目光却像利剑一般。

落在了诸葛晦的身上:“你来见孤,你们的太子少保,知道吗?”

此时与赵锋对视。

诸葛晦心中一凛,身子都在发颤!

他恍惚了!

甚至觉得之前与自己一起干农活,笑呵呵跟老农打趣的赵锋。

跟眼前这个锋芒毕露,气势滔天的九江王。

不是一个人!

强忍住心中的恐惧。

诸葛晦坦然迎上赵锋的目光,摇了摇头。

“此来,是晦一人之意。”

他顿了顿。

声音清晰而坚定。

“非为诸葛,只为苍生。”

“哦?”

赵锋穿上外衣,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说来听听。”

“王上以“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为义军起义之基。”

“现在又以“耕者有其田”之策,得九郡之心,此为王道之基。”

“然,天下未定,北有强敌环伺,内有旧朝掣肘。”

“王上若想更进一步,单凭武力征伐,恐耗时日久,变数太多。”

“而且王上初得九郡,百废待兴。”

“所以晦推测,此后很长时间,都将是休养生息的时期。”

诸葛晦整理好衣衫。

再次恢复了那副渊渟岳峙的模样,对着赵锋深深一揖。

“晦,不才,愿为王上驱使。”

赵锋转过身。

没去扶他,也没立刻答应。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个自称诸葛晦的书生。

田埂上的风。

吹动着他刚穿上的外衣,也吹起了诸葛晦那身洗得发白的儒衫。

一个气势如山,一个渊渟岳峙。

两人之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跟在后面的赵富贵和赵大牛,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能感觉到,主公此刻的心情,并不像表面那么平静。

“为孤驱使?”

赵锋的声音不高,却带着质问与质疑:“琅琊诸葛,名门望族。你族中那位诸葛观,先为帝师,现为太子少保,在朝中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你跑来投我这个‘反贼’,他知道吗?”

听到主公语气不对。

赵大牛的眼睛瞬间眯了起来,手已经不自觉地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

只要这个书生回答得有半点不对劲,他会立刻让他血溅当场。

诸葛晦却面色不改,坦然地迎着赵锋的目光。

“回王上,诸葛观乃晦之远房族叔。”

他答得不卑不亢:“琅琊诸葛,看似一族,实则早已分崩。有人愿意依附旧朝,苟延残喘,自然也有人,愿为这天下苍生,另寻新主。”

“晦之一脉,自先祖起,便不喜朝堂纷争,隐于乡野。”

“观族叔之所为,不过是抱残守缺,与腐朽的世家同流合污,早已失了诸葛先祖匡扶天下之志。”

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晦此来,只代表诸葛晦,与琅琊诸葛无关,更与那太子少保无关。”

赵锋听完,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说得好听。”

他走到田埂边,接过赵富贵手中的水囊,仰头灌了一大口:“空口白话,谁都会说。你凭什么让孤信你?就凭你刚才跟着孤下田,弄了一身的泥巴?还是凭你这个‘琅琊诸葛’的姓氏?”

这话,就有些不客气了。

几乎是在指着鼻子说他是来投机的。

赵富贵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心想这书生怕是要被主公给问住了。

谁知,诸葛晦非但没有窘迫。

反而躬身一揖,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王上明鉴。”

他没有急着辩解,而是抬起头。

环视着四周这一片生机勃勃的田野,看着那些脸上带着质朴笑容的农人。

“王上以‘耕者有其田’之策,得九郡之心,此为王道之基。”

“王上坐拥九郡,兵强马壮,又有万民归心,看似固若金汤,锐不可当。”

他话锋一转,目光重新落回赵锋身上,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

“然,晦斗胆以为,王上如今,恰如立于悬崖之畔,行于刀锋之上。”

“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此言一出,赵大牛的牛眼就瞪了起来。

“你这酸儒,胡说八道什么!俺们主公……”

“大牛。”

赵锋淡淡地打断了他,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诸葛晦的脸:“让他说下去。”

赵大牛哼了一声,不情不愿地闭上了嘴。

诸葛晦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王上如今,有两大危,三大缺!”

“哦?”

赵锋的眉毛轻轻一挑,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第106章 一步登天!(4更!)

“第一危,是‘明危’!”

诸葛晦伸出一根手指:“王上‘耕者有其田’,是无上仁政,却也是一柄绝世利刃。此刃,斩断的是天下世家赖以生存的根基!”

“您,早已是天下所有世家的公敌!朝廷看似对您隐忍不发,实则早已磨刀霍霍,只待时机。”

“一旦北方全部平叛,在无内患,或是朝内达成一致。”

“扑向您的,将是整个大乾王朝的雷霆之怒!”

“第二危,是‘内危’!九郡之地,看似归心,实则不然。”

“广陵一事,便可见一斑。那些被夺了土地和权势的旧日豪族,他们只是暂时蛰伏,随时准备在您最虚弱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民心虽附,但民心易变。”

“一旦有风吹草动,或是新政推行受阻,这股力量,便会成为别人用来对付您的武器。”

赵锋面无表情地听着,心中却掀起了波澜。

这个诸葛晦,不是在夸夸其谈。

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切中要害。

也正是自己一直在思考和防备的问题。

赵锋当初想得很简单。

遇到不服的世家,杀光便是了!

可随着他一步步走到现在。

已然发现。

杀戮可以震慑宵小,但却不能杜绝死灰复燃!

想要靠单纯的杀戮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

之前在衡阳寿春。

给李辰锦囊里的那些分化世家计策。

便是赵锋下一步准备在其余八郡推广的雏形!

但现在,他想要听一听眼前人的想法!

“那三大缺呢?”

赵锋追问。

“第一缺,缺能吏!”

诸葛晦的声音陡然拔高:“王上麾下,猛将如云,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然,能治理一县一郡之才,又有几人?打天下易,治天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