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书上有虫
“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复居庸关与宣府镇,驱逐异族又当如何?”隆正帝询问道。
虽然他确实只想守住京城,等待援军,但却不能说出来。
否则他这个帝王在其他人眼中,岂不是变成了胸无大志,不思进取的平庸之君。
这个污名,他是万万不能担下来的。
而且如果可以的话,他自然也想尽快收复居庸关与宣府镇。
否则丢失领土这种大罪,也会成为他登基之后的一个巨大污点。
“如果只想守住京城,那严次辅的提议最为稳妥。”
“只要我军死守京城,凭借着京城雄伟高大的城墙,鞑靼人是绝对不可能攻进来的。”
“但要想尽快收复失地,那就需要将城外的溃军放进来了。”
“毕竟城内的龙禁卫与城防军,职责都是拱卫京师。”
“之后就算是打退了鞑靼人的进攻,龙禁卫与城防军也不可离开京城。”
“想要收复失地,就需要其他的军队了。”
“而训练新军所需要的时间太久,只能将城外的那些溃军重新组织起来,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当然,这些都是老臣的一己之见,双方取舍还需要陛下自行定夺。”
说完之后,杨士延便又站了回去。
隆正帝则在心中暗骂一声老狐狸。
杨士延看似说了许多,但实际上却是什么都没说。
没有提出新的观点,也没有说出自己的选择,只是把两名次辅的提议又解析了一遍,最后把皮球又踢回了他这里,真是老奸巨猾。
这也让隆正帝心中越发的纠结,这城门究竟是开不开?
但现在考虑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毕竟考虑的时间越久,鞑靼人距离京城就越近……
“太上皇圣旨到……”
就在隆正帝纠结万分时,奉天殿外突然传来一声高呼。
隆正帝闻言,立即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奉天殿内的文武百官,也齐齐转身看向奉天殿大门处。
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下,一名年老但是却散发着威严的太监,双手捧着圣旨从奉天殿殿外大步走了进来。
来者正是大明宫内相,太上皇身边的太监总管戴权。
“传太上皇旨意!”戴权打开手中圣旨高呼道。
“儿臣接旨!”
“臣等接旨!”
隆正帝与文武百官同时行礼。
“太上皇旨意,即刻打开城门,迎城外同袍入城。”
“但需严加看守,不得让他们靠近城门军需重地,以防其中有奸细,钦此!”
“儿臣遵旨!”隆正帝行礼,同时给旁边的太监总管夏守忠使了个眼色。
夏守忠了然,走下去接过来戴权手中的圣旨。
“陛下,老奴还需要向太上皇复命,就先回去了。”看到太上皇的圣旨被接下,戴权行礼道。
“内相回去吧,请替朕转告父皇,朕定能打退敌军。”
“老奴自然是相信陛下的。”戴权轻笑两声,随后退出了奉天殿。
等到戴权离开之后,隆正帝也收起了脸上的表情,重新坐回到龙椅上:“既然太上皇已经下旨了,就就按照太上皇的旨意去办吧!”
“臣等遵命!”众官员连忙行礼。
而坐在龙椅上的隆正帝,脸上的表情却阴晴不定。
他刚才是在纠结究竟该如何选择,但太上皇直接越过他下达旨意的行为,还是让他有些不满。
但奈何大乾是以孝道治国,太上皇的旨意,哪怕他是皇帝也要遵守。
而且他现在虽然坐在了这个龙椅上,但大乾朝的大部分兵权,却还都被太上皇牢牢的握在手中。
这次若不是他去太上皇那里求来了江南大营的虎符,他这个皇帝甚至连江南大营都指挥不动。
这种无力感,让隆正帝厌恶至极。
他这个皇帝,实在是有些有名无实,配不上九五之尊这个名号啊……
……
另一边,随着旨意下达,城门处的守将也很快就接到了旨意。
在接到旨意的那一刻,守将立即下达了命令:“打开城门,放弟兄们入城。”
听到命令,城门内的守军立即放下城门后的横木,将城门缓缓拉开。
“城门开了!”
见到这一幕,城门外的溃军喜极而泣,劫后余生般一窝蜂的朝着城门洞拥去。
“主帅,城门开了,城门开了!”王子腾的亲兵兴奋喊道。
“我就知道朝廷不会放弃我的,快快随我入城。”王子腾心中也松了一口气,连忙催动身下战马,带领亲兵朝着城门而去。
随着王子腾一行人的接近,城门处的溃军也越来越多,很快就把整个城门洞都堵住了。
“还不快把路让开,让节度使大人先入城。”王子腾的亲兵挥舞马鞭抽打周围的溃兵喊道。
面对王子腾亲兵的嚣张跋扈,那些属于京营的溃兵碍于王子腾的权势,只能不情不愿的朝着两边散开。
不过很快他们就碰到了对手,那些属于宣府镇与居庸关的边军可不管这个那个的。
边军原本就比较暴躁,又因为王子腾的指挥,让他们接连吃了好几个败仗,早就憋了一肚子火。
这个时候王子腾的亲兵,竟然还敢拿马鞭抽他们,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你再敢给我打一下试试!”伴随着一声怒吼,城门处瞬间出现了片刻的安静。
被吼的那名亲兵也是愣了一下,随后就是恼羞成怒:“我打你怎么了,还不快滚开。”
“耽误了节度使大人入城你担待不起。”
然而这次回应他马鞭的,却是一声刺耳的金属摩擦声,是被抽打的边军抽出了自己的佩刀。
而周围的其他边军,也快速的汇聚过来,用着不善的目光,虎视眈眈的看着王子腾与他的那些亲兵。
“你们……你们想做什么,节度使面前也敢放肆,想造反不成。”王子腾的亲兵被这个阵势吓了一跳,狐假虎威的训斥众人。
“我呸,什么狗屁节度使,就是个废物。”
“要不是他,宣府镇也不会丢,守将大人也不会战死。”
“一看情况不对,自己跑的比谁都快。”边军中有人怒吼出声。
“对,今天我们就不让他进去了,看他能怎么样。”有边军附和。
更为激进者,更是怒声喊道:“杀了他,为守将大人报仇。”
“杀了他,杀了他!”
这一幕,立即让王子腾惊慌了起来,这些边军难不成是要兵变?
第39章 兵变?
“诸位弟兄,诸位弟兄请冷静一下。”眼看事态要往不可控的方面发展,王子腾也不得不站了出来。
态度诚恳的认错道:“此次战败,全因我王子腾指挥不利,愧对了兄弟们的信任,弟兄们打我骂我也是应该的。”
“但如今大敌当前,还不是我们内讧的时候。”
“等到打退了敌军,我王子腾任杀任剐悉听尊便。”
听完王子腾的话语,周围的边军渐渐冷静了下来。
说到底,王子腾是朝廷大员,而他们只是一群大头兵,怎么跟王子腾斗。
这个时候,看到这边情况不对,连忙赶来的城门守将也发出训斥声:“你们做什么呢?”
“陛下仁慈,放尔等败兵入城,尔等不懂得感激天恩,还想着闹事不成?”
顺着城门守将递过来的梯子,众人渐渐平息了下来,安静的朝着城内走去。
然而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在那些溃兵之中,有一些脸上沾满了污泥血渍,看不清容貌的士兵,虽然也在朝着城门前进,但速度却非常慢,一副完全不着急的样子。
有一些甚至直接停了下来,就在城门外不远处,与那些朝着自己靠近的同伴,进行着眼神上的交流。
……
与此同时,一处距离京城不足二十里的隐蔽之地,正隐藏着一支足足有上万人的精锐骑兵。
其中为首的,是一个中型鞑靼部落的首领,如今担任鞑靼联军的万夫长职位。
“报,启禀万夫长大人,大乾人把京城的城门打开了。”一名鞑靼斥候赶来,向万夫长汇报着京城那边的最新情况。
“好,他们终于打开城门了。”鞑靼万夫长闻言,立即放下了手中的酒囊,拔出马背上的弯刀。
“族人们,我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
“随我攻破大乾人的国都,抢夺他们的财宝,掠夺他们的女人。”
在鞑靼万夫长的鼓舞下,后方的上万鞑靼骑兵纷纷发出狼嚎一般的兴奋吼叫。
“杀!”
伴随着万夫长的一声怒吼,数千鞑靼骑兵全速冲向了京城。
而这边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很快就被在京城周围巡逻的皇城司探子发现了。
然而在看到这支鞑靼骑兵之后,所有的皇城司探子无不面色大变。
鞑靼追兵距离京城不是还有六七十里吗,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而且人数竟然会有这么多,究竟是如何瞒过皇城司与锦衣卫的耳目,到达这个位置的。
如今京城城外可全是京营与边军的溃军,若是让这些鞑靼骑兵靠近京城,后果不堪设想。
“快回去禀明圣上。”为首的皇城司伍长连忙喊道,同时调转马头朝着京城而去。
“万夫长,我们被大乾人发现了,要不要派人追击?”一名鞑靼部小部落的首领询问道。
“不用为了这些小喽啰浪费时间,随我一起杀入大乾国都即可。”鞑靼万夫长命令道,前进方向没有丝毫改变。
看着后方紧追不舍的鞑靼骑兵,那些皇城司探子也是心急如焚,他们根本就甩不开这些鞑靼骑兵。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些鞑靼骑兵根本就没有搭理他们的意思,只因为这是前往京城最近的路线,他们从这里过,鞑靼骑兵自然也是从这里过。
十几里的距离,在战马的全速奔跑下转瞬即逝。
赶回京城的皇城司探子,已经看到了城外那乌压压一片的溃军。
同样的,城墙上的守军自然也发现了远处的鞑靼骑兵,立即就敲响了城墙上的军鼓。
听到这个鼓声,城墙上的守将顿时面色大变。
鞑靼人竟然这么快就到了,现在城外的溃军可还没有完全入城,京城的城门还大开着。
“快,关闭城门!”眼看鞑靼骑兵已经发起了冲锋,城墙上的守将也顾不得城外的溃兵了,果断的下令关闭城门。
然而他却忘记了,此时城门洞早已经被想要进城的溃兵堵住,城门根本就关不上。
“快带人把城门处的溃兵驱散。”守将连忙朝着身边的副将下令。
“诺!”副将闻言带着一队城防军下了城墙,看着还在朝城内疯狂涌入的溃兵,立即带人拦住了他们。
“所有人全部退后,不得阻拦城门关闭,否则斩立决!”
不过这个时候,压根没有人搭理他们。
虽然看不到,但是他们却可以听到鞑靼人的马蹄声。
这个时候如果不能进城,留在外面就只能等死了,他们又怎么甘心乖乖听话。
所以虽然听到了副将的训斥,但是却没有人停下来,反而是更加用力的往城内挤,只要能挤进来就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