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书上有虫
一轮冲锋之后,骁骑营的损失微乎其微,而身后还能站着的白莲教反贼,却已经寥寥无几。
这就是江湖人士与精锐军队之间的巨大差距,而且双方人数越多差距越大。
“将他们拿下!”看着残余的几个白莲教反贼,贾钰命令道。
“休想……”白莲教护法握紧了手里的大刀:“就算是死,我也不可能让你们这些乾狗得逞。”
“白莲下凡,万民翻身,乾朝终究会灭亡。”说完之后,白莲教护法抬刀就抹了自己的脖子。
“白莲下凡,万民翻身!”残余的几个白莲教反贼,陆续学着护法的样子自尽而亡。
转眼间,遍地的尸体中,就再也没有一个站着的白莲教反贼了。
而这幅画面,在众人眼中无疑是震撼的。
大皇子的心中,尤为的不舒服,这些可都是他们大乾的百姓啊。
“难道在我大乾的治下,百姓就如此的民不聊生吗?”
“让他们宁愿死,也要推翻大乾的统治。”
“这算是什么百姓,不过是一群被邪教洗脑的人罢了。”贾钰嗤笑道。
大乾建国近百年,虽然内部已经开始了腐朽,但与之相比,白莲教更不是什么好东西。
通过教义掌控百姓的思想,将他们当做工具,以达到某些人的私欲。
“贾琥带人打扫战场,贾珀带人把火灭了,保护森林人人有责。”
贾钰的话让大皇子好笑的看了他一眼,刚才放火的时候,可没说什么保护森林,人人有责。
不过经过贾钰的插科打诨,大皇子的心情倒是没有之前那般沉重了:“前方三十里处有个城镇,今晚就在那里休息吧。”
“而且我们携带的干粮也不多了,需要补充一些。”
“也好!”贾钰点了点头。
为了减少负重,他们每人只携带三天的口粮,一路上就近补给。
在之后的几日,贾钰等人没有再遇到什么突发情况,一路上很顺利的接近了京城。
……
“此地距离京城已经不足五十里了,今日骁骑营就先在京城外的军营中休整,顺便补充物资,明日再出发居庸关。”看着周围熟悉的景色,大皇子也放松了许多,现在算是到家门口了。
“任凭吩咐!”看着前方,贾钰也是心中澎湃。
虽然还看不到京城,但是此刻,他已经开始接近大乾的政治权力中心了。
不过就在这时,一名皇城司探子却骑马出现在了骁骑营前方,同时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噩耗。
“启禀殿下,居庸关失守了,陛下令殿下尽快回京。”
“什么,居庸关失守了?”两人同时发出惊呼,显然是都被这条消息震惊到了。
尤其是贾钰,原本已经想好了该如何坚守居庸关,然后反败为胜。
结果现在告诉他,他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呢,就已经破灭了?
这座天下闻名的雄关,竟然连一个月都没能坚守到,就被鞑靼人给攻破了。
居庸关中的主帅究竟是有多么的无能,才能做到这一步。
而大皇子则是更加着急,居庸关是守卫京城的最后一道大门,一旦居庸关失守,那京城就会完全暴露在异族的铁骑之下。
而且居庸关距离京城极近,只有百余里。
如果是急行军,最多只需要两个时辰,异族就能杀到京城城下,后果不堪设想。
“贾钰,我们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京城。”事态紧急,大皇子也不再以兄弟相称,而是强硬的下达命令。
“是,殿下!”贾钰立即领命。
注意到贾钰的称呼转变,大皇子也是微微一愣,这才想起刚才的皇城司探子已经暴露了他的身份。
不过这个时候,他也顾不得这些小事了。
“我并非有意隐瞒,这些事情等到之后再说,驾……”
“殿下放心,臣可以理解。”贾钰催动战马跟在大皇子身后。
大皇子见此,心中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他不想因为这件事与贾钰心生隔阂。
随后向皇城司探子询问起了居庸关失守的经过。
在听完之后,大皇子恨得咬牙切齿:“又是白莲教,就应该把这些反贼赶尽杀绝。”
第37章 朝堂争端
再次听到白莲教这个名字,贾钰也是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什么时候白莲教有这种实力了,竟然可以攻陷居庸关这种天下雄关。
然而在听完皇城司探子的讲述之后,贾钰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是白莲教聚集了一批死士,而且在居庸关守军中,也有他们的内应,在鞑靼人攻城时,他们趁着夜色偷偷打开了居庸关的城门。
里应外合之下,居庸关这才会失守。
果然,坚固的雄关,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不过白莲教与草原上的异族竟然还有勾结,这对于大乾来说,可不是一件好消息。
面对这种危机的局面,两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
交谈的声音也消失了,只剩下了骑兵赶路时,战马踩踏在地面上的声音。
……
与此同时,京城皇宫奉天殿内,正在爆发一场激烈的争吵。
而这场争吵的话题就是,该不该放城外从居庸关逃回来的溃军入城。
“陛下,这城门绝对不能开。”内阁次辅严贤语气坚决道。
“从居庸关逃回来的守军,大多都是步卒,又怎么可能跑得过鞑靼部的骑兵。”
“他们能逃回京城,定是鞑靼部有意为之。”
“为的就是我们打开城门,接收溃兵入城的时候,趁机杀入京城。”
“而且此时在那些溃军中,说不定就隐藏着鞑靼人的探子。”
“一旦放这些人入城,后果不堪设想啊,不要忘记居庸关是如何沦陷的啊。”
听到这最后一句话,隆正帝心中的想法,立即朝着这边偏移了许多。
不过很快,另一边内阁次辅刘正旭,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陛下三思啊,微臣认为,我们不仅要放这些溃军入城,而且还要大张旗鼓的迎进来。”
“刘阁老此言为何?”虽然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不过关于内阁次辅的想法,隆正帝还是要听的。
“陛下,如今京城内,即便是算上龙禁卫,五城兵马司,皇城司锦衣卫等兵马,可用之人也不过八九万。”
“可这次来袭的鞑靼人,却足足有十几万大军,而且全是骁勇善战之士。”
“城外的溃军虽然打了败仗,但能活着逃回来的,也都是其中的精锐,我们之后说不定还用得到他们。”
“更何况城外的,都是将士们的袍泽。”
“若是我们不开城门,冷冰冰的看着城外的同袍被鞑靼人肆意虐杀,也会对城内的士气造成重大打击,恐怕不利于接下来的防守。”
“这……”听完刘正旭的分析,隆正帝也有些犹豫了。
“陛下,切不可听他的一派胡言啊。”次辅严贤再次站了出来。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如今我京城内守军八九万,鞑靼人不过十多万,最多也就是两倍于我。”
“只要我军坚守京城,鞑靼人必不可破。”
“但那些溃军中,若是隐藏着鞑靼人的内应,一旦放他们入城,那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看着城外的同袍丧生于鞑靼人的马蹄下,微臣也于心不忍,但切不可因此危及京城,望陛下以大局为重。”
“只需我等坚守月余,等到江南大营的援军赶来,形成两面包夹之势,必定可以令鞑靼人大败而归,收复失地。”
“严阁老言之有理。”隆正帝轻微点头。
在他看里,京城的安危自然是超过城外那些溃军的。
“陛下不可啊。”刘正旭直视严贤:“严阁老莫要忘记了宣府镇。”
“战争,可不是兵法上的几个字,要随机应变。”
“当初王子腾率领京营十万大军与宣府镇守军共同协防,足足有十五万大军。”
“鞑靼人有多少军队?最多不过二十万,军队人数相差不多,我军还有守城之利。”
“但结果如何?宣府镇失守,守军伤亡大半。”
“所以我们必须尽可能的聚集所有力量,才能保卫京城无忧。”
“你这是强词夺理,危言耸听。”严贤大怒:“宣府镇失守,那是因为王子腾指挥不利。”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干兵法何事。”
严贤的话说的毫不客气,就差直接骂王子腾是个废物了。
与此同时,京城外不远处。
“阿嚏……阿嚏……”王子腾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主帅你没事吧,是不是沾染了风寒?”旁边的亲兵连忙关心道。
王子腾闻言摇了摇头,担忧的看向城门方向。
接连两场惨败,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回去面见陛下了。
更担心京城会拒绝开门,将他们拒之城外,身后的鞑靼部追兵可马上就要到了。
“主帅,要不我们绕过京城,直接南下吧。”旁边的亲兵小声提议道。
“万万不可!”王子腾立即否决了这个提议。
如今他已经是戴罪之身了,要是能回到京城,成功抵御住鞑靼人的进攻,他还有机会戴罪立功。
但要是直接绕过京城南下,那就是做了逃兵,下场不用多说,绝对死定了,甚至会因此连累整个王家,所以他绝对不能走。
不过王子腾的亲兵却有些担心:“那要是京城真的不放我们进去,难不成我们真的要死在京城外。”
“还能有什么其他选择吗?只能听天由命了……”王子腾无奈道。
而这个时候,奉天殿内的争吵还在继续。
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引得奉天殿内的大半朝臣都参与了进去,这也让隆正帝更加拿不定主意了。
不过很快,隆正帝就注意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的内阁首辅,从一开始就没有说过一句话,就像是奉天殿内压根没有这个人一样。
“首辅大人,不知你可有什么良策。”既然首辅不主动说话,那隆正帝就只能亲自点名了。
首辅杨士延闻言,叹了一口气后站了出来,隆正帝都亲自开口了,他总不能继续沉默下去了。
其他人见此,也逐渐安静了下来。
持两种建议的官员数量差不多,所以谁也无法说服谁。
那这个时候,首辅的这一票就至关重要了。
不过杨士延在站出来之后,却没有立即做出选择。
反而是行礼之后,重新给隆正帝提出了两个选择:“不知陛下是只想守住京城,保证京城的安危。”
“还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复居庸关与宣府镇,驱逐异族。”
第38章 溃军入城
“只想守住京城,保证京城的安危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