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660章

作者:剑从天降

  结果,不曾想,那为首说话之人正是昨夜给他谎报喜讯的胡人首领。

  胡人首领骑着战马,一脸冷笑的走来,手中的弯刀还闪烁着渗人的寒光。

  自知无路可逃,李宣顿时破口大骂:

  “无耻胡儿,你这背信弃义的狗贼!”

  “我李宣待你们不薄,竟如此对我,真是狼心狗肺!”

  那胡人首领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脸上满是不屑之色:

  “李宣,你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东西?你勾结叛军,背叛朝廷,本就该死,居然还敢诓骗我等为你效力?我呸!”

  李宣气得浑身发抖,双眼几乎要喷出火来:“你这胡狗,不过是为了在苏曜那逆贼面前邀功请赏,才做出这等背信弃义之事。今日你杀了我,他日苏曜若对你起了疑心,你也绝无好下场!”

  “住口!”胡人首领怒喝一声,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天将军英明神武,我等甘愿为其效犬马之劳。”

  “倒是你这狗贼,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来人,给我将他拿下!”

  胡骑闻风而动,一拥而上,与这些被围困的溃兵们战在一起。

  “不要,饶命呀!”

  “投降,我们投降!”

  “冤有头债有主,这一切都是李宣那厮的主意,与我等无关啊!”

  几乎是一个照面,被困士兵们便纷纷跪地求饶。

  这些人多是城中民壮,没有多少战力,眼见大势已去哪里还愿意陪李宣送死。

  “懦夫,懦夫!”

  “李太守,我们护你突围!”

  眼见周围郡兵们不堪一击,李宣亲兵队长怒目圆睁,大声呼喝着,带着仅剩的几十个亲兵,如猛虎般扑向了胡骑,试图为李宣杀出一条血路。

  不得不说,他们的勇气、斗志和战斗素养远超郡兵,以命相搏下甚至一度打的冲上前来的胡人骑手后退连连。

  然而,双方人数悬殊,李宣亲兵又经历了城中数场突围战斗,不但体力被消耗,不少人身上也有负伤。

  故而,他们的反击虽然精彩,但不过昙花一现,很快便难以支撑。

  胡骑们的攻势如潮水般不断涌来,亲兵们一个接一个地倒在血泊之中。

  混战中,李宣本人也被击倒,他挣扎着起身,想要再拼命一下,却被几名胡人士兵按倒在地,绑了个结结实实。

  与此同时,关羽已率领汉军彻底控制了云中城。

  由于城门失守,太守失踪,城中守兵们几乎没怎么抵抗就纷纷投降,城中的百姓也纷纷走出家门,敲锣打鼓的迎接汉军到来。

  太守李宣,更是在胡骑的押解下游街过巷,在众人的唾弃下,向着门楼而去。

  关羽站在城楼上,俯瞰着城内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对侯成道:

  “大将军果然神机妙算,我等几乎没有出力,这些胡人就帮咱们解决了问题。”

  侯成闻言笑着点头:“是啊,大将军的威名早已传遍四塞,这些胡人哪敢与他为敌?”

  关羽点了点头,当即抚须下令道:

  “传令下去,即刻派人前往定襄、五原、朔方三郡,告知他们云中城已破,李宣被擒。”

  “倘若他们识相,便速速投降,交出城防,随我回京向大将军负荆请罪。”

  “否则,我大军一到,定叫他们灰飞烟灭!”

第817章 并州平定,剑指幽冀,问天下谁人可挡(合章)

  “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啊太守!”

  定襄郡太守府内,幕僚王仇匆匆跑来,颤抖着嘴唇向太守王谦报告最新情况。

  “云中城,这就没了???”

  当得知云中城破,太守李宣被擒后,王谦整个人都傻了眼,再也不见之前云淡风轻的模样,他赤红着眼睛,大声喝问:

  “这怎么可能?!”

  “李宣那厮不是说请来了近万胡骑,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能守住吗?怎么转眼间就败了?”

  “莫非是大将军苏曜亲自来了吗?”

  话说到最后,王谦嘴里都发出了一丝颤音,不过:

  “哎呦,太守啊——坏就坏在那些胡骑上了呀!”

  “卑职听那探子回报,虽然大将军没来,但是他威名赫赫啊!”

  王仇跺脚说:

  “他麾下的那个姓关的副将,只靠着一面苏字大旗,就说的胡人全体倒戈,里应外合瞬间就拿下了城池。”

  “现在,敌军正大举而来,他们还派了个使者,说是让太守您出城投降,否则城破之日,我等都要被三族夷灭呀!”

  “嘶——”

  王谦倒吸了一口冷气。

  夷三族,这乃是当今最残酷的刑法,不仅自己脑袋落地,父族,母族,妻族也全数尽诛。

  这对于出身在兖州,还有老大一帮子亲属在老家的王谦来说无疑是最致命的威胁。

  一念及诸位父老的面孔,还有自己那刚满一岁的幼子,王谦的双腿不禁有些发软,他勉强扶着身旁的桌案,努力让自己站稳:

  “怎么办,这下该怎么办。”

  “投降吧,太守!”

  王仇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如今敌军势大,胡人倒戈,我等几无可用之兵,对抗起来根本是毫无胜算啊。”

  “哎——”

  王谦长叹一口气。

  王谦知道,王仇这么说,绝不仅是因为两人同出一族,害怕遭到牵连,而是事实如此。

  关外郡县不比中原,并州北方四郡更是刚刚复建的领地,人口稀少,控制薄弱。

  比起中原那动辄养兵上万,甚至能养数万精兵的大郡,定襄郡与其相比可谓是不值一提,别说正经郡兵了,定襄全郡在战乱前编户齐民的人口也不过五万,现在能调动的人就更少了。

  这要如何抵挡?

  “可是.投降的话”

  王谦犹豫的话刚说出口,那边传令兵连滚带爬的跑来:

  “胡骑来了,胡骑来了!”

  随着传令兵的报警,郡守府外也传来了一片骚乱之声。

  虽然王仇在来报信时严令下面人不得乱传谣言,想要保守秘密。

  但是,很遗憾,纸终究包不住火,不知是哪里走漏了风声,云中城已破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起初,那些得知内情的人只是小声的对自己的信得过的亲朋好友悄悄发出警告。

  结果,当城外真的出现部分胡骑游弋打探时,所有人都慌了神。

  此刻,定襄城内人心惶惶,百姓们惊恐万分,不少人都在收拾家当,想要逃离这座即将面临战火的城市。

  街道上一片混乱,哭喊声、叫骂声、牲畜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人间炼狱,那本就稀少的守兵一时间也是士气全无,甚至出现了大量逃岗。

  “太守!”王仇急促道,“请速下决断,晚了怕就来不及了呀!”

  “害!”

  太守王谦一拍大腿,咬牙道:

  “投降,开城投降!”

  “太守英明!”

  “太守英明!”

  随着王谦做出开城投降的决定,郡守府中众人顿时如释重负,王仇立刻派人去通知城门守军,打开城门,派出使者,迎接大军入城。

  就这样,面对汉军的进击,定襄郡不战而降。

  太守王谦亲自出城负荆请罪,整座城池也被关羽完整接收。

  然后很快的,这一连串大胜的余波就传遍了塞外,五原和朔方两郡的太守也是闻风而降,无一人敢于反抗。

  而随着定襄、五原、朔方三郡的相继投降,关外四郡的局势也迅速稳定下来,汉军的大旗在四郡的城楼上高高飘扬,宣告着这片土地已经重新回到了朝廷的掌控之中。

  三河之地收复,马腾入侵者覆灭,现在连并州塞外的叛党也全部都被平定,苏曜此行可谓是大获成功。

  除了领地收获外,更可喜的自然是新收之地的资源以及收编来的马腾降兵了。

  那可是整整两万余的降卒!

  比苏曜出征带来的人还要多了好几倍。

  也因此,在关羽刚刚收拾完关外事务,分派驻兵以及将四郡太守及相关官员妥善押解,准备带着战利品返程回京复命的时候。

  就在雁门关门口,之前归降了苏曜的傅干亲自领衔,前来宣读对关羽等人的嘉奖。

  此次并州塞外平叛,诸将士奋勇杀敌,自然是人人有功,一番大赏。

  有了新的领地和资源,苏曜对这些部下们也是毫不吝啬。

  钱财、土地自不必多说,在官位上面他们也是各有升级。

  其中统帅关羽,虽然这次出塞平叛没打出什么大仗,但也是领导有方,在军衔上再进一步,成为了与吕布和成廉同级的将领,被苏曜委任,亲自提督一方兵马,在休整过后,出兵幽州

  “什么?!”

  “出兵幽州?!”

  本来仰首挺胸,美滋滋听着自己各种奖励的突然一愣,一脸错愕的看着傅干,怀疑自己听错了什么。

  看到关羽的表情,傅干也是无奈一笑:

  “关将军没有听错,出兵幽州,这将军您的下一步任务。”

  关羽闻言,眉头紧锁,他没想到,自己刚刚平定了并州塞外的叛乱,还未来得及休整,就又要被委以重任,出兵幽州。

  接着,傅干便解释道:“关将军,按照大将军的意思是说如今并州塞外已平,马腾之患已除,北方威胁唯幽州之地而已。”

  “那幽州牧刘虞身为宗室,至今为止都对大将军拥立女帝之事极为不满,实际上已形同独立,这次更是与作乱的马腾和韩馥暗通款曲。”

  说着,傅干又拿出地图,指向幽州说:

  “幽州地势险要,西连并州,北接鲜卑与乌桓,南边则是冀州。”

  “只要收回这里,不但可重建朝廷与辽东的联系,更可对冀州牧韩馥形成四面包围之势。”

  “如今,其盟友韩馥正自陷内战无暇他顾,而我军则士气正盛,又新收两万降卒,正是出兵幽州的大好时机。”

  “大将军之意,便是让您统帅大军,出征幽州,将其重新纳入朝廷版图。”

  关羽微微皱眉,点了点头,沉思片刻后又说道:

  “我虽领命出征,但幽州之地不比其他,其民风彪悍,刘虞又颇得民心,据说有兵十万,实力不可小觑。”

  “不知大将军可有什么妙策,欲如何攻略幽州?”

  苏曜要打幽州,其战略意义关羽自然是懂得。

  他的结义大哥刘备如今正在辽东,两人之前书信交流,其中就有说幽州牧刘虞最近蠢蠢欲动,增兵卢龙塞,且对塞外受苏曜实控的诸郡多加拉拢的情况。

  受到刘虞的影响,刘备治下郡县局势最近颇为紧张。

  那些胡人们信奉强者为尊,知道苏曜厉害,还算老实。

  但是那些世家大族,尤其是之前被苏曜整治过的人,对此是摩拳擦掌,多与刘虞暗通款曲。

  若能解决刘虞,那自然是极好的。

  可是,关羽深知,幽州之地情况复杂,刘虞不仅手握重兵,且在当地经营多年,根深蒂固,想要轻易取胜绝非易事。

  都不提双方兵力上的巨大差距,自己这些人刚刚打完一仗,还没怎么休整,就要开赴新的战场,这对于那些降兵的士气打击也是显而易见。

  这些人,要和上下一心,保卫家乡的幽州兵死战,无疑是压力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