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剑从天降
亦或者心怀鬼胎,把自己放在眼前,准备未来稍有不对,就第一个拿他袁绍开刀?
袁绍搞不明白,不过他很讨厌这种失控的感觉。
他的根基在河北,他和许攸、逢纪等人谋划了那么久,都是为了眼下的机会,怎能轻易为这一点甜头而改变呢。
于是乎,袁绍虽然搞不懂苏曜的想法,但他还是直接拒绝了苏曜奉承:
“都说无功不受禄,袁某至今寸功未立,如何敢受此高位?”
“况且,袁某今日已是骠骑将军,无需再领地方。”
“冠军侯若是有心的话,或可奖赏下将士。”
当即,袁绍就提出,他手下有些个颇有名望,且在此次会盟中出力甚多的人,可以给他们封個不那么高的位置。
比如在河北谋一小郡等等。
不过苏曜只是微微一笑,自不会让袁绍如愿。
开玩笑。
作为知道历史走势和后续剧情发展的人,苏曜太清楚袁绍在未来若是放着不管,会发展成一个多么庞大的巨物。
虽然最终曹袁争霸以曹操的胜利的落幕,但是正儿八经的,官渡之战绝不是那决定胜负的一击。
即便遭遇了那等败仗,痛失十万大军的袁绍,其依然坐拥河北四州之地,远未到行将就木的时候。
大胜后的曹操依然对着这北方的巨物无可奈何。
然而,不得不说,世事无常。
个人的寿数,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影响太大了。
袁绍的早亡,以及他对继承人的糟糕选择才给了曹操各个击破的机会。
即便如此,平定北方那些分裂后的袁绍势力,曹操也依然花了数年时间。
也就是这一磨蹭,给天下各地的其他诸侯留足了发育时机,数年来各地都在征兵备战,相互兼并,大搞军备竞赛,为最终的赤壁之战的惨败和天下三分的局势埋下了伏笔。
袁绍的势力便是如此强大,知道这些的苏曜又怎么可能放任他去野区偷偷发育呢?
老兄,河北你就不要去了吧。
故而,对于袁绍提出的那些小伎俩,苏曜自然不会让他轻易得逞。
尤其是那个什么骠骑将军的,苏曜可太知道那是怎么回事了。
于是乎,苏曜微微一笑道:
“说起来咱们这回若是顺利解救陛下,待到论功行赏的时候,提起袁骠骑的名字,怕是也不太方便呀。”
一句话,袁绍顿时无言以对。
他自然知道,苏曜这是在点他,你这骠骑将军乃是矫诏来的,并不是个正经来路的官职。
袁绍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他自己如此,那苏曜的车骑将军又如何呢?
先帝的遗诏?
天下谁人会信?
咱俩明明是半斤八两。
不过袁绍正准备反驳,苏曜则轻轻放过了此事:
“况且骠骑将军虽然尊贵,但手下却并无领地,乃一光杆头衔。”
“我知袁公现在大军都要靠冀州牧等人供饷,如此寄人篱下岂不是与公的盟主名号大不相称?”
“你既然拒绝了董卓的渤海太守之职,那现在南阳太守之位则是非公莫属。”
“先太守张咨也是讨董有功,该当升职,袁公正好接替他的职位,派人去南阳接管,也是为咱们西征讨董的大业守好后门啊。”
袁绍闻言,心中不禁暗自思量。
苏曜的话句句在理,不仅揭开了他骠骑将军身份的尴尬,还巧妙地用南阳太守之位作为诱饵,让他难以拒绝。
没错,一个现成的南阳郡,比起尚需奋斗努力才能搞的冀州领地,显然有诱惑力的多了。
南阳郡地处中原腹地,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若是他能担任南阳太守,那无疑将大大增强他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
要知道,不但袁绍的本家汝南郡在南阳隔壁,精英荟萃的颍川同样也在南阳隔壁。
扎根南阳可以轻松得到本家和世家们的支持,对于他的发展可谓大有裨益。
当然了,南阳郡地处四战之地,周围强敌环伺,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这个姓苏的小子提出这个建议显然不可能没有别的心思。
一时间,袁绍纠结的不行。
“苏君侯,此事事关重大,容我仔细考虑一番。”袁绍沉吟片刻后说道。
苏曜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说道:
“那是自然,袁公可以慢慢考虑,不过,袁公也要明白,机会稍纵即逝,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那可就再也没有了。”
袁绍闻言,心中不禁一凛。
他也清楚苏曜的手段和能力。
这个年轻的冠军侯一路崛起,未尝一败,如今更是手握重兵,威震天下,若是与他撕破脸,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更何况他也知道苏曜此言非虚。
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现在他要西征关中,不知要耽搁多少时间才会被这姓苏的小子放回来。
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不说他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将大打折扣,万一袁谭他们那边没搞定河北的事情,那他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拿下南阳,多少也算个保底,虽然上限肯定是不如冀州的,但他绝不算亏。
于是乎,袁绍便在推辞一番后,接受了南阳太守的大位。
他高高兴兴的再次送别苏曜后,连忙吩咐麾下众人在他随苏曜出征后就尽快南下,接管南阳。
招募猛将谋士,训练兵丁,做好充分的准备。
然而,袁绍却不知道,几乎同一时刻,他的本家兄弟袁术则也是盯上了南阳。
“哼,车骑将军令???”
“那姓苏的小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嚣张啊。”
“动动嘴皮子就想让天下英雄退场?怎么可能有人会听他的,真是笑话!”
南阳郡东,后将军袁术甩了甩手上的“将军令”,发出一阵阵的嗤笑。
比起洛阳城下第一天就收到“将军令”的袁绍,正在南阳、汝南、颍川交界处,自三郡筹措军粮招兵买马的袁术则迟了几天才得到这个消息。
显然,他压根就没把苏曜的命令当一个回事情。
这当然不止是因为两人恶劣的个人关系,更因为袁术近日已经在此烧掉了大量的钱财,他不可能停下脚步的。
比起一开始就跑去河内观望,打出讨董大旗有着一整套详细规划的袁绍,袁术的行动则是纯粹的遵循本能。
天下大乱,群雄将起,此时正是他袁公路大展身手的时候。
尤其是董卓屠戮了京中的太傅袁隗后,袁术便知道自己的时代来了。
他第一时间逃回了家乡,以袁家嫡子,正统继承人的名义,得到了家族的鼎力支持,招兵买马,打起了复仇的旗号。
也因此,在袁绍和苏曜大闹的时候,袁术一直默默的在汝南发育,然后逐渐向颍川和南阳扩散影响。
以此地为根据的袁术,最终就将目标放到了南阳身上。
这个天下第一大郡,若是握在他袁公路的手中,那么中原便尽在掌握。
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他袁公路只要拿下了中原,那么整个天下都将臣服在他的脚下!
袁术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他扫视了一眼帐下的众将和谋士,朗声说道:
“诸位,那苏曜小儿不过是仗着些许武力,在洛阳城下耀武扬威罢了。”
“说到底,他不就是趁着董卓跑路,抢进了洛阳城么,有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抢回了皇帝。”
“就这,他真以为一纸将军令就能号令天下?真是可笑至极!”
“如此小觑天下英雄,往后他必有的是苦子可吃!”
“将军所言极是!”帐下众将纷纷附和,士气高昂。
“那将军,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袁术帐下谋士,主簿阎象上前一步,拱手问道。
袁术冷笑一声,野心勃勃,不答反问道:
“诸位可知,他为何要我等解散联军,各自回返吗?”
“说白了,就连那个满脑子都是横肉的蠢货都已经看出来了,天下大乱,这汉家已经完蛋了!”
“他没有根基,只能靠讨董立功,来谋一立身之地。”
“而我等高贵名门,有着天下间广泛的支持,顷刻间便能拉起大军。”
“他不过害怕咱们罢了,想要让我等自缚手脚,乖乖听令,那我们岂能如他所愿?”
“正是如此,将军!”
将军府长史杨弘率先捧场:
“苏曜此举,无疑是想削弱我等实力,以便他独自掌控局势。”
“我等现在要做的便是反其道而行之!”
“继续加大力度,招兵买马,甚至若是可能的话,再谋夺一郡之地就更好不过了。”
“杨长史所言极是。”
袁术摸了摸小胡子,得意说道:
“地方嘛,我也已经找好了——天下第一的南阳郡,只有这里才是唯一当得起我袁家掌门人地位的地方。”
“什么,南阳郡?!”
阎象闻言,脸色微变,连忙劝阻道:
“将军,那郡守张咨乃是讨董有功之臣,我们若是贸然攻打,恐怕会引来天下人的非议啊。”
“非议?那又如何!”
袁术不屑地挥了挥手:
“如今这乱世之中,实力才是硬道理!”
“那苏曜小儿能凭武力崛起,我袁公路为何不能?”
“不过是个名义罢了,他苏曜和袁本初有胆子各自给自己封了个超品的将军,我袁公路给自己表个南阳太守不过分吧?”
“况且,这南阳郡乃是我等霸业的第一步,只要拿下了南阳,咱们就如一把尖刀抵在了他的背后。”
“到时候,他只要还想讨董,他就不得捏着鼻子认下我的行动。”
“不然的话,我都不用打他,直接掐断荆襄和江南对洛阳的供粮,他就靠洛阳那点方寸之地,拿什么养那百万多的百姓?”
袁术的一番话,让帐内众人热血沸腾,士气高昂。
然而,阎象却依然忧心忡忡:
“将军有此决心固然很好,但是南阳可是天下第一雄郡啊!”
“其兵多将广,城高墙固,我们就是攻打,一时半刻怕也打不下来。”
“万一激怒了那冠军侯,让他调转矛头,先来找我们,那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阎主簿多虑了,我袁公路岂是无谋之辈?”
袁术笑了一声:
“那南阳太守张咨不过是个新官上任,屁股都没捂热的无能之辈。”
“对付他,哪里需要我来亲自出马?”
“咱们不是新收了一个南蛮子那边的校尉,好像叫孙文台来着?”
“让他去干!”
上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