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剑从天降
“这是失败,这是污点,必须以那苏曜的献血来洗涮!”
陈琳满脸愤慨,他无法理解袁绍为何会如此轻易就向苏曜低头。
“袁公您若还有一丝血性,现在就该趁他在我营中的机会,号召勇士,发起围剿!”
“他孤身一人,岂是我十万大军的对手?!”
“孔璋,稍安勿躁。”
袁绍叹了口气,摆了摆手示意陈琳冷静:
“我非是没有血性,只是目前形势对我们不利,不宜轻举妄动。”
“袁公,那苏曜如此嚣张跋扈,若不给他点颜色瞧瞧,他只会更加得寸进尺!”
一旁的逢纪也忍不住开口说道,眼中闪烁着不甘与愤怒。
“元图,你也冷静点。”
袁绍再深吸了口气,他深知这些谋士们对苏曜的敌意,但眼下确实不是硬碰硬的时候:
“那苏曜勇猛无双,又有卢植等人为辅,我们若强行与他为敌,只会两败俱伤,让董卓坐收渔翁之利。”
“况且,伱们也都看到了,他一个人是怎么像杀鸡仔一样屠杀咱们那些勇士的。”
袁绍再次叹了口气,无奈道:
“十万大军说起来好像不少,但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做到悍不畏死,拿命去填的?”
“真让他在咱们这营地中杀开了,我就怕出几个胆小之辈,一通乱喊,到时候整个十万大军顷刻间是作鸟兽散。”
“到时候咱们才是真的完了。”
“这”
陈琳等人无言以对。
他们虽然是谋士,不太懂武力搏杀的事情,但毫无疑问,刚刚苏曜在帐中的那一幕血腥杀戮实在是给他们震住了。
再一想及,自己这十万大军怕是有一半多都是凑人头的辅兵和刚动员的征召民兵,真杀起来,结果如何好像还真没人敢去拍胸脯。
这可不是偷袭伏击,而是在营地中间实打实的正面搏杀。
要是杀掉了还好,倘若让那苏曜打出了威风,冲了出去
那他们可就真的是威名扫地,再也不用想什么争霸天下的事情了。
“对于这种人,最忌讳的就是冲动行事,以力硬拼!”
“咱们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扎牢自己的基本盘上。”
袁绍语重心长的说:
“我等唯有尽快在河北谋得一片立足之地,才是长久之计!”
“可是……”陈琳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袁绍打断。
“好了,孔璋,我意已决。”
袁绍沉声道:
“眼下最重要的是稳定军心,同时尽快送走这些诸侯联军,以免夜长梦多。”
见袁绍态度坚决,陈琳和逢纪等人也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不再多言。
他们知道,袁绍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优柔寡断,但一旦下定决心,便很难再改变。
“那袁公打算如何送走这些诸侯联军?”陈琳问道。
“我会亲自去见他们,晓以利害,让他们明白继续留在这里只会徒增消耗。”
袁绍说道:
“同时,我也会承诺给予他们一些补偿,以安抚他们的情绪。”
“补偿?”
陈琳眉头一皱:
“袁公打算给他们什么补偿?”
“粮食、布匹、金银等物资,只要他们愿意离开,我们都可以考虑。”
袁绍说道:
“眼下我们最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与这些诸侯联军纠缠不清。”
“何须如此费劲?”
逢纪进言道:
“咱们只要告诉他们,后方粮草不济,而冠军侯又拒绝给咱们供粮,那他们若不想独自闹事的话,便只能乖乖退去。”
袁绍一听倒也在理,就是似乎有些不受人待见,便与逢纪等人商量具体细则,还有选将之事上。
众人激烈讨论,不再细表,且说时间来到中午,袁绍命人摆下酒宴,款待苏曜。
酒宴上,袁绍与苏曜谈笑风生,仿佛之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然而,在这看似和谐的氛围下,双方却都在暗自盘算着各自的打算。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袁绍终于开口提到了联军解散和选派骑兵的事情。
“苏君侯,关于你提出的解散联军和选派骑兵的事情,袁某已经仔细考虑过了。”
袁绍说道:
“联军确实不宜继续滞留在此,以免给洛阳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至于选派骑兵随君侯西征的事情,袁某愿意派出两千精骑,由校尉颜良率领,助君侯一臂之力。”
苏曜闻言,微微一笑,心中暗自满意。
这袁绍如此上道,此次洛阳城的事件终于也该告一段落了。
“袁公果然深明大义,苏某佩服。”
苏曜举起酒杯,向袁绍敬酒。
“不过,苏某还有一事相求。”
袁绍闻言,眉头微皱,但还是保持着笑容问道:
“哦?君侯但说无妨。”
苏曜微微一笑:
“校尉颜良的大名我也听过,确实不错。”
“但是,讨董大事正该我等共同努力。”
“为了安天下人心,我希望袁公这次能够亲自出马,率这两千精骑与我一同西征,既彰显我们讨董联军的团结与决心,也让世人知道,苏某绝非为一己之私,贪功独食之人。”
苏曜目光炯炯地看着袁绍,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
袁绍一听,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
他本以为苏曜只是想要他的骑兵,没想到这苏曜竟然还想要他亲自出马,这不是在给他下套么?
一旦自己亲自出兵随军,那就等于是在向天下人宣告,他袁绍认可了苏曜的讨董行动,并且愿意支持他。
而且,更糟糕的是,自己的计划也会被打乱,在这时局的动荡的时节,离开河北根基,失去先手布局的优势,还可能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当即,袁绍便找各种理由拒绝。
但苏曜的言辞恳切,句句在理,时刻抓着他是讨董盟主之事不放,让他无法推辞。
袁绍目光望向在坐的谋士,却见逢纪和陈琳等人竟如老僧入定,一言不发,顿时袁绍就更加为难。
最终,推脱不过的袁绍还是只能无奈从了苏曜,决定亲自带着颜良和两千骑走这一遭。
至于河北之事,就交给长子袁谭,请逢纪和高干文丑等人共同辅佐。
在亲自把苏曜送出了大营后,袁绍语重心长的拜托逢纪等人:
“犬子年少,我此次西征,河北之事便拜托诸位了。”
“无论如何都要拿到一块根基之地。”
“我也会利用西征一事搞点功勋,日后解救皇帝后好为诸君在河北名正言顺的谋一方诸侯之位。”
逢纪、高干等人闻言,纷纷起身,神色庄重地拱手答道:
“袁公放心,我等必当竭尽全力,不负袁公所托!”
袁绍这次的算盘打得挺好。
自己在前线哪怕没捞到什么大的战功,但是只要随着苏曜解救皇帝,论功行赏自然也少不了他一份。
再让手下们帮着袁谭谋夺河北,到时候大功告成他再回到地方,也耽搁不了什么事情。
只要最后能远离苏曜,让他跟其他诸侯折腾,那袁绍这次也算没有白忙活一场。
然而,他却不知道,苏曜给他已经安排了另一条道路。
那就是.
“什么?!”
“你说南阳太守?”
袁绍大惊。
第641章 两袁争南阳,苏曜奔函谷(5K2)
洛阳城,大营门外。
且说袁绍送走苏曜,正跟部下们悄悄嘱托如何巩固河北时,万万没想到那冠军侯竟然去而复返。
这一下可把袁绍紧张的不行,生怕苏曜再提什么过分的要求。
然而,这一次他却想错了。
那姓苏的小子不但并未提出威胁和要求,反而是提出要与卢公一起要给他表功?
这一下子可把袁绍整不会了,尤其是当他听到“南阳太守”这个职位时,脸上惊愕的神情更是难以言表。
“没错,南阳太守。”
苏曜微笑着点头,继续说道:
“袁公名门出身,在讨董联军中威望甚高,最关键的是这次袁公愿意摒弃前嫌,与我携手并肩,鼎力相助西征之事。”
“袁公如此高义,我苏曜又怎能小气呢?”
“故而我之前便一直想该如何报答袁公的恩义。”
苏曜说得很是认真,袁绍则微微张着嘴不知该如何是好。
“那那为何南阳呢???”
南阳郡,天下雄郡也。
其人口众多,经济繁荣,群英荟萃人才辈出,又位于中原的南北冲要地带乃,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原诸郡之首,兵家必争之地。
昔年王莽篡汉时,光武帝刘秀就是在南阳起兵,最终推翻了新莽王朝,建立了后汉政权,开光武中兴,是以南阳郡在此时又有“帝乡”之称。
若说冀州乃是天下第一州的话,那南阳就是天下第一郡!
在后汉中央政权运转正常的时候,南阳郡守是几乎可以与九卿划等号的高官,有着极为特殊的政治意义。
一个人如果当了南阳太守,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那么短则数月,多则一两年,此人必入中央,拜九卿之位,距三公咫尺之遥。
而眼下这天下大乱,朝廷式微,南阳郡的地位就更为重要了。
谁能掌握南阳郡,谁就能在这片乱世中占据先机,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尤其是这里还紧邻京师洛阳,可谓尖刀在手。
袁绍万万没想到,苏曜竟然会提出让他担任南阳太守的提议。
他心中惊疑不定,不知道苏曜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让他袁绍来当南阳太守,这是何等的自信?还是说这是他的天真?
想要诚心的拉拢自己,觉得两人未来还可继续携手合作?
上一篇:谍战:开局偷听心声,识破日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