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未的书
张文白顿了顿,给了众人一个消化的时间,然后继续宣布道:
“根据统帅部的决定,中国远征军的作战部队,将划分为两大序列:安南军与定南军。”
“定南军团,其主要职责是肃清占领区内的日军残余,维护地方治安,协助建立亲华政府,巩固我们的后方。
初步计划,将设立驻缅第一军团,驻暹罗第二军团,后续将根据战线推进,以此类推。”
“而安南军。”
张治中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力量感:“将是我远征军的拳头,是刺向敌人心脏的利剑!
它将集中我军最精锐的兵员,最先进的装备,其唯一的任务,就是——进攻!
不停地进攻!直到将最后一个侵略者赶出东南亚!”
张治中深吸一口气,虎目扫视了一眼在场的重任,朗声宣布宣布了最核心的任命。
“安南军,下辖远征军第一、第二、第三,共三个集团军。”
“统帅部决定,兹任命——杜聿明将军,为安南军总司令!”
此言一出,全场瞩目。
居然不是空降山城大员,而是交由了代总指挥杜聿明
杜聿明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而激动的光芒。
他虽然是第五军的缔造者之一,勉强算是远征军的元老。
但在彬马那战役之前,他的地位一度因为史迪威的关系而变得尴尬。
他没想到,在胜利之后。
委员长和山城方面竟然会将如此重要的、统帅三大精锐集团军的权力,交到他的手上。
这可不仅仅是信任,更是倚重!
张治中走到杜聿明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用一种充满期许的语气说道:“杜总司令,委员长对你寄予厚望。
希望你不要辜负这份信任,带领安南军,为党国,再立新功!”
杜聿明站起身,向着张治中,向着主位的方向,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请委座放心!职下,必不辱使命!”
任命既出,接下来便是对安南军下辖部队的具体调整。
张治中清了清嗓子,继续宣布道:
“远征军第一集团军,其骨干将由原第五军下辖各部组成。”
“原第五军军部,将升格为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
“原新编第二十二师、第二百师、第九十六师等作战部队,将脱离原军级建制,直属于第一集团军统辖。”
这意味着。
传统的“军-师-团”结构将被打破。
集团军总司令将进一步拥有更大的指挥灵活性,可以直接指挥到师一级。
“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由郑洞国将军担任。”
“副总司令,由戴安澜将军担任。”
“参谋长,由廖耀湘将军担任。”
郑洞国和戴安澜出列,敬礼领命。
这两位在彬马那战役中表现出色的将领,得到晋升,是众望所归。
“安南军第二集团军,将由原北路军主力,即新编第十一军、新编第十二军等部扩编而成。”
张治中的目光,投向了黄百韬和吴子强。
“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由黄百韬将军担任。副总司令,由吴子强将军担任。”
黄百韬和吴子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激动。
他们虽然是楚云飞的嫡系,但能一跃成为与五军系平起平坐的集团军主官,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背后。
显然有楚云飞的大力举荐。
张文白似乎看出了众人的心思。
他微笑着补充了一句,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另外,经楚总顾问提议,统帅部核准。原华北联合指挥部参谋孙铭,将调任远征军第二集团军,担任参谋长一职。”
“安南军第二集团军主要负责印支那方向的攻伐作战。”
这个任命,如同一颗定心丸。
孙铭是谁?
在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那是楚云飞最信任的心腹。
将他安插在黄百韬的第二集团军担任参谋长,其意义不言而喻。
第二集团军。
将是他楚云飞意志最直接的体现。
黄百韬和吴子强更是心领神会,立刻出列,大声领命。
“至于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由宋希濂将军担任,下辖新编三十八师,新编二十九师,新编二十八师,第八十八师,第八十七师,主要负责马来亚方向的攻击作战,并进行相应的登陆作战的适应性训练。”
张治中宣布完主要的任命,整个会议室的气氛已经完全不同。
坐在上首,没有多说一句话的楚云飞,看着眼前这一切,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
现如今一套全新的、权责分明、更具攻击性的指挥体系,已经初具雏形。
这标志着,远征军这支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的军队。
将从今天起,告别过去的束缚,不再在意所谓的国际观瞻,所谓的英法传统势力范围。
他们已经脱胎换骨!
远征军将成为一头真正的猛虎,挣脱所有不该有的束缚。
向着整个东南亚的日寇,亮出最锋利的爪牙。
——
当巨大的会议室门缓缓关上,将所有的将领和喧嚣都隔绝在外时。
室内只剩下了张治中和楚云飞二人。
刚才还热烈而庄重的气氛,瞬间沉淀下来,变得私密而意味深长。
水晶吊灯的光芒柔和地洒下,照在他们二人身上,一个是从容淡定,一个则是感慨万千。
最终,还是楚云飞先打破了沉默。
他站起身,亲自为张治中倒了一杯清茶,然后也为自己倒上一杯,动作从容不迫。
“文白公。”
楚云飞将茶杯推到张治中面前,语气里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看来,统帅部方面,终于是下定决心,要支持我们在东南亚,确立我们自己的‘存在’了。”
他特意在“存在”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这个词,意味深长。
他不仅仅是楚云飞所延续的“山西存在哲学”。
也不仅仅是指军事上的胜利。
更包含了政治上的影响力,以及战后对这片土地的支配权。
张治中端起茶杯,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
他摩挲着细腻的瓷杯边缘,目光有些复杂,叹了口气说道:“是啊,云飞。”
“说实话,万万没想到,这一天,居然能来得这么快。”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如释重负后的感慨。
“不瞒你说,在彬马那战役之前,委员长和统帅部的诸公,心中一直都有一层顾虑。”
“那就是,我们如此高歌猛进,会不会因此恶了英美等国的关系?”
张治中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像是在说一个秘密。
“尤其是英国人。
你知道的,他们一直视东南亚为自己的禁脔。
我们在这里打败了日本人,他们固然高兴。但如果,我们这头‘猛虎’赖着不走,甚至要取代他们的位置,丘吉尔那个老头子,怕是第一个就要跳起来反对。”
听到这里,楚云飞轻笑了一声。
那笑声里,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对昔日“日不落帝国”的轻蔑。
“山城诸公恐怕是高估了我们的这位英国盟友在远东的战斗力了。”
他端起自己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
“文白公,我敢说一句可能有些狂妄的话。”
“以现在英印军在缅甸表现出的战斗素养和指挥水平来看。”
“我军之中,随便找出三五个中级指挥官。”
“比如廖耀湘、邱清泉、孙立人这样的师长级人物,甚至只要给他们两个满编的精锐军,在同等后勤保障下,足以在正面战场上,将亚历山大麾下的所有英印军主力,彻底击溃。”
楚云飞说得云淡风轻,仿佛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
但这番话,听在张治中的耳朵里,却不啻于一声惊雷。
张治中惊愕地抬起头,看着楚云飞。
他本以为楚云飞会说出三五个集团军总司令的名字,没想到,他口中的,竟然只是师长!
在他看来,这已经不是狂妄,而是近乎于藐视了。
亚历山大再怎么说也是英军名将,组织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高级将领。
在楚云飞的视角里面,仿若冢中枯骨一般..
张文白有些不敢相信:“云飞,此话当真?”
楚云飞放下了茶杯,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文白公,这不是狂妄,而是自信。是建立在无数次血战和胜利之上的自信。”
“英国人,他们的军队,在欧洲或许是一支劲旅。”
“但在远东,在这片被他们殖民百年的土地上,他们的士兵早已被安逸和高傲腐蚀了斗志。”
“他们的指挥官,脑子里想的不是如何打赢战争,而是如何保住殖民地的体面和利益。”
“他们的战斗,是为国王和殖民地而战。”
“而我们的士兵,”楚云飞的声音沉了下来,带着一种深沉的情感:“是为自己的家,为自己的国,为不再受人欺辱的子孙后代而战!”
“这,就是根本的区别。”
“除此之外,他们的主要兵员是印度人.这个地区的兵员素质.”
张文白若有所思。
楚云飞话锋一转,重新恢复了平静:“我们根本不必过分在意英国人的感受。”
“在这片战场上,实力,才是一切的通行证。”
“我们打赢了,我们就是规则的制定者。我们打输了,就只能任人宰割。”
“至于美国人那边”。
楚云飞似乎一点也不在意这话题有多么的劲爆:“罗斯福总统是个聪明的政治家。”
“他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在战后,来制衡苏联在远东的影响力。”
“所以,只要我们表现出足够的价值,他非但不会限制我们,反而会加大对我们的援助。”
上一篇: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下一篇:大明:马皇后遗嘱,我竟是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