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第903章

作者:吴未的书

  华北联合司令部,作战会议室。

  巨大的沙盘上,依旧保留着华北反攻作战结束时的最终态势。

  楚云飞亲自站在门口,迎接这位名义上是自己“参谋长”的盟友。

  “史迪威先生,欢迎来到山西。”楚云飞伸出手,脸上挂着礼貌而从容的微笑。

  “楚,恭喜你。”史迪威用力地握了握他的手,蓝色的眼睛里,充满了真诚的赞叹:“了不起的胜利!

  一场教科书般的、足以载入西点军校史册的战略合击!你和你的部队,打出了最精彩的一仗!我谨代表盟军总部,向你和所有参战的中国将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他的祝贺,是发自内心的。

  作为一名纯粹的军人,他无法不为眼前这场辉煌的胜利而感到钦佩。

  会议室内,双方落座。

  史迪威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方立功等人,最终还是落在了楚云飞的身上。

  在经过了最初的寒暄与赞美之后,他终于艰难地,切入了此行的真正主题。

  “楚。”史迪威的语气变得有些迟疑,他似乎在组织着措辞,“华盛顿方面,在为你们的胜利感到振奋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战略上的忧虑。”

  楚云飞端起茶杯,轻轻地吹了吹浮沫,没有说话,只是用平静的目光,示意他继续。

  史迪威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尽量委婉的、探讨军事问题的口吻说道:“你们这次的攻势,规模宏大,战果辉煌,但战线也因此被拉得过长。从南口到石家庄,再到冀南,数百公里的战线上,部队已经相当疲惫,后勤补给的压力也骤然增大。

  华盛顿的参谋们担心,如果日军此刻从关东军,或是从本土抽调兵力,对你们某一个突出部发起猛烈的反扑,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他看着楚云飞,终于说出了那句最关键的话,“五角大楼和白宫方面一致认为,华北战场目前最紧要的任务,是‘巩固战果’,而不是继续扩大攻势。你们需要时间来休整部队,消化占领区,等待我们后续更多的援助抵达。”

  方立功坐在一旁,听到这里,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紧,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的怒意。

  他知道,所谓的“战略忧虑”,不过是那份冰冷外交照会内容的口头转述罢了。

  而且,即便是心中做足了心理准备,

  楚云飞依旧面色平静,他放下茶杯,微笑道:“将军的担忧,很有道理。”

  “我军此战,确实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部队需要休整和休息。”

  看到楚云飞似乎“听懂”了自己的意思。

  史迪威心中稍安,他立刻抛出了自己的“橄榄枝”。

  “楚,我知道你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你的目标,是彻底打败日本人。”

  “而我,以及我身后的美国,也同样如此。”史迪威的语气变得诚恳起来:“所以,我希望,你能将你卓越的军事才华和战略重心,更多地,放回到我们共同规划的、对整个盟军战略都至关重要的战场上去。”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了地图的西南角。

  “缅甸和暹罗!”

  “打通暹罗,新加坡一线,成千上万吨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中国,这才是彻底扭转战局的关键!这才是我们现阶段,最应该集中所有力量去完成的战略目标!”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楚云飞,许下了极具诱惑力的承诺。

  “只要你同意,将华北的攻势暂缓,将你的指挥重心重新放回远征军。”

  “我向你保证,我愿意亲自去斡旋!”

  “我会说服伦敦那些顽固的英国佬,让他们全力配合我们在缅甸的反攻计划!我也会向华盛顿申请,将最新、最好的美式装备,优先补充给你的远征军!坦克、重炮、飞机。”

  “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我们可以联手,在缅甸暹罗方向,发动一场规模比华北反攻大十倍的战役!”

  “我们可以彻底歼灭日军在东南亚的主力,将胜利的旗帜,一直插到马六甲去!”

  史迪威的这番话,充满了诱惑力。

  对于任何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中国将领而言,这都是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

  然而,楚云飞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挂着那副礼貌而从容的微笑。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了史迪威的身边,同样看向那副巨大的地图。

  楚云飞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会议室的每一个角落:“你说的很对,这确实关乎胜利,也至关重要。”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但是,史迪威先生,您是否想过。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什么是真正的胜利?”

  楚云飞的手指,没有指向暹罗,而是从山西开始,划过河北,覆盖了整个华北大地。

  “收复我们自己的国土,将侵略者从我们的家园里彻底赶出去,让我们的百姓,不再遭受奴役和屠戮。”

  “我想这才是一场战争,最根本的意义。”

  “至于援助..”

  楚云飞的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我们当然需要。”

  他手指指向了苏联方面的援助路线,意思非常明确。

  史迪威目光一紧。

  果不其然,楚云飞话锋一转:“但援助,应该是为了帮助我们赢得我们自己的战争,而不是让我们为了得到援助,去打一场别人希望我们打的战争。”

  “将军,您说对吗?”

  史迪威看着楚云飞那双深邃如海、平静得不起一丝波澜的眼睛,心中猛地一震。

  他突然明白,眼前这个年轻的中国将领所思考的,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胜负。

  他心中所谋划的,是一个国家的独立与尊严,是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命运。

  那不是用多少坦克、多少重炮,就可以收买和交换的。

  会议室内的空气,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

  史迪威知道。

  华盛顿方面可以向中方施压,可以暂停援助。

  但他无法改变眼前这个男人,那颗为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而战的、钢铁般的决心。

  楚云飞需要尊重.是的,他和身后的国家,需要美国方面真正意义上的尊重!

第538章 楚云飞:这事,只有我能做

  当华北的战火逐渐平息,胜利的荣光与惨烈的伤痕一同烙印在中华大地上时。

  遥远的西南边陲,缅甸境内,一场新的风暴正在悄然酝。

  中国远征军,仰光临时总指挥部。

  巨大的作战室内,气氛肃穆而昂扬。

  数月前,这里还是英军指挥部的会议室。

  而此刻,墙上悬挂的,已是中缅印战区的最新战略态势图。

  第一集团军代总司令杜聿明,正亲自主持一场高规格的军事会议。

  与会者,皆是远征军的中流砥柱。

  刚刚率部完成休整与补充的新编第十一军军长黄百韬;

  一手将新编第十二军拉扯成型,并已在缅北反游击作战中初露锋芒的军长吴子强。

  以及统领着由滇军改编而来的新锐主力,新编第十三军的军长虞志行。

  除此之外。

  第五军军长郑洞国、副军长兼任第二百师师长戴安澜。

  参谋长廖耀湘等一众名将亦赫然在列。

  经过华北反攻大捷的献礼,以及后续源源不断的美械援助。

  此刻的远征军,兵强马壮,士气如虹。

  所有将领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洗刷了昔日耻辱、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神彩。

  “诸位。”

  杜聿明首先开口,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同僚:“首先,让我们向在华北战场上,取得辉煌胜利的楚长官,以及所有参战的将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会议室内,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郑洞国将军感慨道:“楚长官此番在华北,以雷霆万钧之势,多路并进,虚实结合,将冈村宁次玩弄于股掌之间。

  此等魄力,此等手笔,放眼当今世界,亦是罕见。

  这一仗,打出了我们中国军人的威风,也为我们后续在缅甸、暹罗的行动,创造了绝佳的战略契机。”

  戴安澜亦点头附和:“不错。”

  “日军在华北遭受重创,其国内必然震动,兵力补充和物资调配也必然会向华北倾斜。”

  “此消彼长,我们在东南亚战场,便迎来了最好的反攻时机!”

  “是啊,是啊。”

  一众将领纷纷附和,黄百韬和吴子强两人更是不吝赞美之词。

  杜聿明见士气可用,便走到巨大的地图前,指挥棒直指缅甸与暹罗(泰国)的边境线。

  “诸位说得对。”

  他的声音变得沉稳而有力:“就在昨日,山城统帅部已正式批复了我们的作战计划。”

  “委员长决定,在我们已经掌握了缅甸战场主动权的基础上,将战火,烧到敌人的控制区之内去!”

  “我们的下一个目标。”

  杜聿明的指挥棒在地图上画下了一个巨大的进攻箭头,“就是盘踞在暹罗境内的日军泰缅方面军主力!”

  “我们的战略目的,是要以雷霆之势,越过边境,重创乃至彻底击溃这支日军的有生力量!”

  “彻底斩断其从东南亚大陆掠夺资源、威胁我西南大后方的魔爪!”

  会议室内,所有将领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他们的眼中,燃烧着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的渴望。

  吴子强起身询问道:“杜长官,总攻的时间,确定了吗?”

  “统帅部的预估的时间点有些特殊。”

  杜聿明答道:“要彻底的处理完华北战后事宜,等待楚团长抵达仰光,并亲自接掌指挥之后,即刻发起。”

  “届时,我远征军三大主力军,十一、十二、十三军,将从三个方向,同时对敌发起攻击!”

  虞志行这个年老的将领此时也是一脸的表情凝重,他感慨万千道:“这将是一场决定整个东南亚战局命运的决战!”

  然而。

  就在杜聿明等远征军将领,在缅甸厉兵秣马。

  翘首以盼着他们的总顾问楚云飞抵达,并带着他们他们开创不世之功时。

  远在太原。

  刚刚抵达机场的楚云飞,却刚刚接到了一封来自山城的、由委员长亲自发来的最高等级加密电报。

  这封电报的内容,与缅甸的战事,毫无关系。

  孙铭、赵鹏程两人站在一旁,看着楚云飞展开电报,他能清晰地看到,自己这位素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长官,在阅读电文时,眉头越皱越紧,眼神也变得愈发深邃和冰冷。

  电报的内容,触目惊心。

  开篇,便是军统局长戴笠(戴雨农)呈报给委员长的一份关于各战区贪腐问题的秘密调查报告。

  报告中,用血淋淋的事实,揭露了从第五战区到第九战区,从军需处到后勤站,各级军官利用职权,倒卖军火、私吞军饷、与奸商勾结、走私战略物资的种种罪行,罄竹难书。

  “第九战区某部,前线士兵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后方军需仓库内,美援面粉竟被掺入沙土,倒卖于黑市.”

  “第五战区某兵站,本应发往前线之救命药品,竟被替换为假药,真药则高价流向敌占区”

  “第八战区,有将领与地方豪强勾结,虚报兵员,套取巨额军费,中饱私囊,并且沿途走私数量稀少的中药材。”

  每一条记录,都像一把尖刀,深深的刺在楚云飞的心上。

  熟读抗战史的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国军的队伍之中有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