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第859章

作者:吴未的书

  而且,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苏联人在斯大林格勒的外围已经与德国人进行了交战,打得异常惨烈,国内物资极度匮乏乏力,他们也确实有与我们进行技术交换,换取轻工业产品的实际需求。

  只要我们能说出足够的诚意和他们需要的利益,进行‘买卖’,就可以获得成功的可能。”

  “但愿如此吧。”钱伯均叹了口气:“我们的兵工底子还是太薄了,阎长官昨晚特意找到了我,想要让我增添一条派遣技术人员前往苏联方面进修的请求..”

  就在彼此对话之际。

  遥远的天际,隐隐传来阵阵低沉的发动机轰鸣声。

  “来了!”一名负责警戒的军官低声提醒道。

  方立功和钱伯均精神一振,立刻举起望远镜,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只见一架涂着高度清晰标识的运输机,身边还跟随着两架小毛驴进行护航。

  运输机在简单地在空中盘旋了数下,最终平稳地停在了指定位置。螺旋桨卷起的巨大气浪,吹得地上的尘土和落叶四散纷飞。护航的两架战机则在机场上空盘旋一周后,迅速拉高,消失在远处的云层之中。

  机舱门打开,首先走下来的是几名身着苏军制服、荷枪实弹的警卫人员,他们意识到地打量着胜利的环境。

  紧接着,苏联的两名主要成员,在叶夫根尼中将的下方,依次走下舷梯。

  叶夫根尼中将身形高大魁梧,穿着笔挺的苏军将官服,肩上的将星在晨光下熠生辉。

  他面容严肃,不苟言笑,眼神锐利,带着久经沙场的高级将领特有的威严与自信。

  随其后的是雅科夫·约瑟福维奇·朱加什维利上校。

  现如今的他虽然依旧年轻,但神情同样坚毅沉稳。

  除此之外的其他成员,则多为技术专家和翻译人员。

  方立功和钱伯均见状,立刻整理了一下军容,快步迎了上去。

  方立功首先伸出手:“叶夫根尼中将同志,朱加什维利上校同志,欢迎你们再次来到中国,欢迎你们来到山西!”

第504章 变故横生

  翌日,天刚萌萌亮。

  龙城的天空被一层薄薄的工业废气笼罩。

  昨夜的一场小雨,让空气中带着几分沁骨的凉意,也洗去了不少战争带来的尘嚣。

  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

  一间戒备森严的会议室内,气氛颇为凝重。

  长条会议桌两侧,人影错落。

  一方是二战区派出的核心谈判代表,方立功与钱伯均,翻译官。

  方立功端坐椅中,神色沉静,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轻叩着桌面,目光锐利,审视着对面的苏联代表。

  钱伯均则略显焦躁,眉头微蹙,不时调整坐姿。

  很显然,他的内心并不平静,谈判这种事情,本就不是他擅长的东西。

  另一方,则是以叶夫根尼中将和雅科夫·朱加什维利上校为首的苏联代表团。

  叶夫根尼身形高大,军服笔挺,肩上的将星熠熠生辉,脸上带着公式化的笑容,眼神却时不时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精明。

  雅科夫则显得沉默许多,手中把玩着一支钢笔,目光偶尔扫过方立功,带着几分探究。

  今日的谈判,关乎楚云飞此前电报提及的新式冲锋枪技术引进事宜,对于提升基层班组火力至关重要。

  方立功深知此行责任重大,阎长官更是将此事全权交予他负责。

  “叶夫根尼将军,朱加什维利上校。”方立功率先开口,声音沉稳,打破了室内的寂静:“再次欢迎诸位来到山西。

  我国与贵国同为反法西斯阵营的重要成员,在抗击共同敌人的事业中,理应守望相助。”

  他略作停顿,观察着对方的反应,继续道:“楚云飞将军日前来电,提及贵国新近研发之PPS43冲锋枪,在城市攻防及近距离作战中表现优异,且生产工艺简便,极适合大规模列装。

  我第二战区目前正面战场压力巨大,急需此类利器以提升部队近战火力。

  故此,特向贵方提出请求,希望能引进PPS43冲锋枪之技术验证图纸,由我方自行生产。”

  方立功言辞恳切,开门见山,将己方需求与合作的战略意义清晰摆出。

  钱伯均在一旁补充道:“将军,上校,正如方参谋长所言,我军对新式冲锋枪的需求极为迫切。

  若能获得技术支持,不仅能有效杀伤日寇,亦能减轻贵国在远东的军事压力,此举于双方皆有裨益。”

  叶夫根尼中将闻言,脸上的笑容不减,语气却带着几分官腔:“方将军,钱将军,贵军在正面战场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人民对此深感敬佩。”

  他话锋一转,那股子商人般的精明便流露出来:“关于PPS43冲锋枪的技术,确实是我国兵工专家呕心沥血之作,其优越性能已在斯大林格勒等战场得到充分验证,只不过……”

  叶夫根尼故意拉长了语调,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眼神却瞟向方立功,带着一丝玩味:“此等军事技术,乃我国之国防核心机密,其研发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若要进行技术转让,恐怕代价方面,需要仔细斟酌。”

  雅科夫上校始终未发一言,只是在叶夫根尼提及“代价”二字时,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手中的钢笔也停止了转动。

  方立功心中了然,苏联人的“狮子大开口”早在楚云飞和阎长官的预料之中。

  他不动声色,继续说道:“将军所言极是,任何技术的转让,自然需要相应的代价。

  我第二战区虽不富裕,但也愿以最大之诚意,与贵方商讨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例如,我们山西盛产之优质烟草、煤炭以及部分稀有矿产,均可作为交换条件。

  此外,我方在华北地区与日军长期作战,掌握了大量关于日军部署、战术特点及后勤补给之情报,亦可与贵方共享。”

  “烟草?矿产?”叶夫根尼中将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嗤笑一声:“方将军,这些东西,我们苏联虽然也需要,但与PPS43这等足以改变战场局部态势的利器相比,份量恐怕还远远不够啊。”

  他的目光带着压迫感,直视方立功:“据我所知,美国方面对贵国的援助似乎更为慷慨。

  汤姆逊冲锋枪性能优异,贵军为何不向美国盟友寻求援助,反而舍近求远呢?”

  这显然是明知故问,汤姆逊的制造成本高昂,根本无法大规模列装。

  钱伯均闻言,面色一沉,正欲开口反驳,却被方立功一个眼神制止。

  方立功依旧保持着镇定,语气不卑不亢:“将军此言差矣。

  美式装备虽好,但其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昂,远水难解近渴。

  而贵国之PPS43冲锋枪,以生产便捷、成本低廉著称,更适合我方目前之国情与军工基础。

  至于所谓的‘舍近求远’,在我看来,两国唇齿相依,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何来远近之说?”

  他敏锐地捕捉到叶夫根尼提及美国援助时,雅科夫上校眼中闪过的一丝异样。

  方立功心中一动,暗忖莫非苏方对我与美国之关系有所顾忌?

  叶夫根尼中将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方将军言之有理。但技术转让兹事体大,并非我一人可以决断。

  我们需要详细评估贵方所能提供的交换条件,以及此举对我国国家利益的综合影响。”

  第一轮的谈判,在双方不痛不痒的试探和叶夫根尼中将的刻意刁难下,很快便陷入了僵局。

  苏方只字不提具体的条件,只是反复强调技术的珍贵与己方的困难,显然是想待价而沽。

  方立功和钱伯均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这块骨头,比预想中还要难啃。

  日暮西沉,龙城的夜幕悄然拉开。

  长官司令部特设的宴会厅内,灯火通明,觥筹交错。

  阎老西今日并未露面,只派了副司令杨爱源作陪,方立功与钱伯均则分坐苏联代表团两侧,气氛表面热烈,实则暗流涌动。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酒杯碰撞间,亦是两国利益与意志的博弈。

  方立功举杯,微笑着对叶夫根尼说道:“将军,山西不比莫斯科繁华,但亦有几分独特的风味。这道‘过油肉’,乃是本地特色,还请品尝。”

  叶夫根尼哈哈一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毫不客气地夹起一块过油肉送入口中,咀嚼几下,点头赞道:“嗯,味道不错,外焦里嫩,香气扑鼻!贵国的饮食文化,果然博大精深!”

  他嘴上称赞着佳肴,心中却盘算着明日谈判的策略。

  民国的迫切需求,让他觉得自己稳操胜券,这笔买卖,定要榨出足够的油水。

  钱伯均则与雅科夫上校比邻而坐。

  他试图从这位看似更为沉稳的苏联军官身上打开突破口。

  “上校同志。”钱伯均压低声音,用带着几分诚恳的语气说道,“如今德国法西斯肆虐欧洲,日本军国主义横行亚洲,我等皆深受其害。

  早日击败共同的敌人,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PPS43冲锋枪若能助我军一臂之力,亦是在间接帮助贵国分担压力啊。”

  雅科夫上校闻言,手中的酒杯微微一顿。

  他抬眼看向钱伯均,目光深邃,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将军所言,我个人深表赞同。

  作为一名军人,我同样渴望早日将侵略者从我们的土地上彻底清除。

  只是国家间的交往,往往掺杂了太多军事以外的因素。”

  他这番话,说得含蓄,却也透露出几分无奈。

  方立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与钱伯均交换了一个眼神。

  看来这位雅科夫上校,并非如叶夫根尼那般“唯利是图”。

  宴席过半。

  方立功借着敬酒的机会,再次来到叶夫根尼面前。

  “将军,今日谈判,虽未有实质进展,但我相信,只要双方都抱有诚意,定能寻找到合作的契合点。”方立功的语气依旧不疾不徐:“明晨,我方将准备一份更为详尽的交换方案,希望能与将军深入探讨。”

  叶夫根尼中将眯了眯眼,心中暗道这方立功倒也沉得住气。

  他哈哈一笑,举杯道:“好!我很期待方将军的方案。为了我们两国共同的胜利,干杯!”

  酒宴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结束。

  方立功与钱伯均将苏联代表团送至下榻之处,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自己的临时办公室。

  “老钱,你看这事儿,苏俄方面究竟打的什么算盘?”方立功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问道。

  钱伯均叹了口气:“我看那个叶夫根尼,就是个认钱不认人的主儿,是想趁火打劫,狠狠敲我们一笔竹杠!

  反倒是那个雅科夫上校,似乎还有些良知,或许可以从他那里想想办法。”

  方立功沉吟道:“嗯,雅科夫此人,城府颇深,言语间滴水不漏。

  他虽未明确表态,但我感觉,他对此次技术合作,并非完全排斥,甚至有意推进,只是碍于叶夫根尼的态度和国内的命令,不敢轻易松口。”

  他起身踱了几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明日的谈判,我们必须拿出更大的诚意,同时也要让他们清楚,我们山西并非任人宰割的羔羊。

  逼急了,我们未必没有其他选择!”

  “楚长官那边是否需要联系汇报一下情况?”

  方立功摇了摇头,拒绝了钱伯均的提议:“目前毫无进展的情况下,还是不要打扰钧座了..”

  “嗯,听你的。”钱伯均缓缓点头。

  第二日,谈判继续。

  会议室内的气氛,似乎比昨日缓和了些许。

  方立功按照事先的计划,抛出了一份经过精心准备的“利益捆绑”方案。

  除了增加烟草、矿产等实物资助外,还提出可以在未来的情报共享、日军战俘处理,乃至在某些特定战场上与苏军进行有限度的战术协同等方面,给予苏方更大的便利。

  叶夫根尼中将听完,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眼中露出了些许意动之色。

  他不得不承认,中方提出的这些条件,确实比单纯的物资交换更具吸引力。

  尤其是情报共享和战术协同,对于目前在远东地区同样面临日军压力的苏联而言,具有不小的战略价值。

  但同样的,方立功也要求己方派遣相关人员前往苏联方面学习先进的军工生产技术,并且派遣部分的留学生,前往苏联的一些知名大学接受相关的教育。

  价码提高了不少,但是苏联方面需要承担的义务同样增加了不少。

  雅科夫上校则仔细研究着方案的细节,不时提出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方立功和钱伯均一一耐心解答。

  谈判的氛围,似乎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双方你来我往,虽然在一些关键条款上依旧存在分歧,但至少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讨价还价。

  就在方立功心中稍感乐观,认为今日或可见到曙光之际,一名机要参谋神色匆匆地走了进来,附在方立功耳边低语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