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第95章

作者:江东一枝花

  “玄龙!”

  猛然间,李承乾大喝一声。

  “咴儿!咴儿!”

  骏马嘶鸣声彷佛呼应他一般从远处传来,随之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道黑色闪电,越来越近。

  身长九尺,颈似蛟蛇,下环鬃毛,额生独角,头有长颚,口含尖牙,马腿下并非是马蹄,而是四趾利爪,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凶戾之感。

  不过,在场众人并未吃惊,因为他们早就认识过李承乾这一匹蛟马的厉害,横行沙场,所向披靡。

  跟在它后面的还有两匹略微低矮一些的蛟马,一匹浑身覆着黑色毛发,其间还有白色毛发像斑斑点点一样长着,体型巨大、气质如龙,浑身散发着桀骜不驯的野性。

  另一匹额间高耸,好似长有一支短角,浑身毛发好似银灰一般,背上长有一片青色鬃毛,远远瞧着,威武神俊。

  “咴儿!咴儿!”

  两匹蛟马在玄龙的带领下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神马?!”

  被苏烈带回来的铁勒人不禁虔诚的叩首,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神异的战马。

  “殿下。”

  苏烈、席君买看得眼睛直放光,武将这一生最爱的莫过于宝马神兵。

  “左边那匹,白点龙驹马赐予苏定方。”

  “右边那匹独角青鬃兽给你了。”

  大手一挥,李承乾吩咐下去。

  “多谢殿下。”

  二人喜出望外的打量着蛟马,就差没把眼睛落在马身上。

  “咻!咻!”

  李承乾径直抛出了两个小瓷瓶,里面分别装着一枚精元丹。

  有了这枚精元丹,二人修炼起《龙象般若功》必然是事半功倍。

  “这”

  接过小瓷瓶,苏烈、席君买都有些发懵。

  “定方兄,君买兄。”

  “且随我来。”

  薛仁贵接过了教授二人的任务,直接拉着他们离开了现场。

  此时,李承乾的目光落在了随性而来的铁勒人身上,淡漠道:“契苾、都播、斛薛、奚结、阿跌、白霫酋长何在?”

  “嗒嗒!”

  人群中,几个身影眼神闪烁的站了出来,纷纷叩首行礼:“小酋见过尊敬的大唐太子殿下。”

  “来人。”

  “先带他们下去安置。”

  摆了摆手,李承乾吩咐了声。

  “是。”

  一旁的北庭大都护府属官立即上前把这些不知道多少天没收拾过自己的铁勒人带走了。

  午时,日上中天,燕然山巅,一道身影赫然屹立。

  “半年了。”

  俯瞰一望无际的草原,李承乾从纳戒取出了一支青玉色的药剂,来自星空世界的超级蛋白细胞活性注射剂。

  ‘哧啦!’

  没有片刻迟疑,他直接一针扎在了手臂上,把所有的液体推入体内。

  下一刻,一股前所未有的暖流迅速充斥在李承乾的身体,咚!咚!咚!心脏不断的在心房内剧烈跳动,好似打鼓一般,所有的筋脉都已经鼓起,细胞如同有生命似的欢呼雀跃。

  这种磅礴的药力是一个正常人根本无法承受的,而李承乾也不行,他已经忍受到了极致,差一点就要爆炸。

  强忍住体内的狂暴,李承乾双眼布满了血丝,开始无意识的炼起了《虎魔炼骨拳》。

  “嘭!嘭!嘭!”

  沉闷的破空声此起彼伏,他整个人就像一只啸聚山林的猛虎般凶厉,一呼一吸之间,吐出大量的浊气,呼吸逐渐变得更加沉重。

  没有更上层的人仙武道功法,李承乾已经在后天武师境打磨了数月之久,现在,他要借助这一管超级蛋白细胞活性注射剂强行打破瓶颈,踏入先天。

  磅礴的药力在《虎魔炼骨拳》的引导下逐渐融入筋骨肌肉之中,这样的淬炼无疑是痛苦的。

  “啊?!”

  李承乾面容逐渐变得扭曲狰狞,低吼连连。

  随着药力一点一滴的被消耗,由外及内,皮膜、血肉、筋骨,然后再到五脏六腑,首先淬炼的是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再是心、肝、脾、胃、肾。

  这一切都完成之后,一股莫名的气流开始出现在丹田中,那便是先天罡气。

  “轰!!!”

  霎时间,无形的威压从李承乾体内扩散开来,磅礴的气血之力至刚至阳,驱散了空气中的冰冷,温度反而变得有些炽热。

  “咕噜!”

  守在外围的东厂番子们一个个都觉得口干舌燥,却说不出原因。

  ‘唰!!!’

  此时,李承乾双眸睁开,一抹光芒随之掠过,右手化拳,轻轻打了出去。

  “砰!!!”

  先天罡气附着在拳头上,发出了气爆之声。

  哪怕同样是先天武者之间,差距都是明显存在,他以人仙武道炼就得先天无疑是最强大的那一类,呼吸之间,五脏六腑中随时可以调动先天罡气,寻常的重箭根本无法穿透身体表层的先天罡气。

  “踏踏.”

  刚刚突破的李承乾立地一跃,身形穿梭在燕然山中。

  顿时,东厂番子们全都看见了匪夷所思的一幕,现在他们知道什么叫做身形奔跑似闪电,跳跃灵动如飞鸟,一般的肉眼都无法捕捉到李承乾的行动轨迹,可见其实力达到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同一日,来自铁勒剩下六部的酋长在亲眼目睹燕然城那高大巍峨的城墙,还有整整齐齐的街道,护城河,一枝枝绿柳拂动,哪里有半点大漠荒芜之景,倒像是塞上江南。

  这些来自更为遥远的北海地区的土老帽如同第一次进长安的胡人一样,叹为观止,心中更是生出了无限的敬畏,大唐强大如斯!

  做为最大功臣的苏烈、席君买服用了精元丹,焕发了新一春,学习起《龙象般若功》来如虎添翼,二人在短短几天内连续堪破九重境界,直入一流高手,实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直到这时,他们才明白为何太子麾下之人一个个龙精虎猛,这简直不可思议!

第118章 赤裸裸的阳谋,甘之如饴!

  贞观十六年,二月二十一,春分。

  仲春之月,草原上早已春回大地,一片郁郁葱葱,牧民们驱赶着牛、羊、马匹啃食沁翠的青草,二十斤沿着匈奴河畔栽种下去的紫花苜蓿种子,全都冒出了头。

  燕然城,燕然大都护府,正堂,人头攒动,不只是东宫将领们,还有大都护府属官,六个迥然各异的身影坐在右下首,有些坐立不安。

  “古老相传,有一支生活在北海(贝加尔湖)附近的族群,称作丁零,又被叫做敕勒、狄历。”

  “三国时,一部分人迁徙前往金山(阿尔泰山)一带,与乌孙、车师、康居为邻,剩下一部分留在了北海。”

  “由于这些生活在北海附近的敕勒人使用车轮高大的车子,故而被鲜卑人称之为高车。”

  “魏晋时期,敕勒人和柔然人活动于大漠草原,一部分进入中原的敕勒人曾建立翟魏政权。”

  “北魏建立,多次发动对敕勒的战争,虏获六七十万人,置于漠南各地,还有很多敕勒部落在漠北服属于柔然,敕勒人短暂进入了衰颓期。”

  “一直到柔然遭受北魏的攻击,日渐衰弱,敕勒人阿伏至罗率众十余万西迁,在车师前部建立高车国,向南控制了高昌、焉耆、鄯善,势力东北至漠北草原一带,北达金山,西接乌孙西北的悦般,东与北魏相邻,最后灭于柔然。”

  “后来,敕勒族群又叫高车六种,分别为丁零氏(狄氏)、袁纥氏(回纥氏)、斛律氏、解批氏(契苾氏)、护骨氏、异奇斤氏。”

  “丁零氏、斛律氏、护骨氏融入鲜卑,进入中原,异奇斤氏覆灭。”

  “只剩下袁纥氏、解批氏活跃在草原,因为鲜卑人的南下,又发展出了高车12姓,这就是铁勒人的由来。”

  “铁勒人一共有十五部,薛延陀联合其它八部建立了统治大漠草原的汗庭,葛逻禄人游离在西突厥和薛延陀之间,生活在金山以南。”

  “在西突厥统治下的夷播海附近还生活着一个部族,他们自称为铁勒后裔,由突骑施、车鼻施、处木昆三姓组成了‘三姓突骑施’,实则是乌孙后裔。”

  “生活在漠北的契苾、都播、斛薛、奚结、阿跌同样是被承认的铁勒一员。”

  “白霫虽说自己认为自己是铁勒人,却被铁勒各部排斥,你们和曾经生活在潢水以北的霫族是同种同源。”

  “霫族早在岁月的流逝下被库莫奚吞并,因为你们都是东胡的后裔。”

  提及此,李承乾的目光在右下首那个穿着明显和其他人不一样中年身影中停滞了一会儿。

  “大唐太子殿下博学,我等深感佩服。”

  北海五部铁勒酋长无一不对李承乾如数家珍般讲出铁勒由来而佩服。

  “丘穆尔多谢殿下为我部正名。”

  白霫酋长起身行了一个大礼。

  “嗯。”

  微微颌首,李承乾嘴角露出了一抹满意之色。

  看来,这个白霫酋长还算懂事,领会到了他话语间的深意。

  “薛延陀已经消失在了历史中,成为了永久的过去式。”

  “薛延陀部众都已经是大唐子民,分布在燕然城、龙城、东胡城。”

  “铁勒八部在孤的见证下,以大唐之名于燕然山歃血为盟,分漠北为八份,大唐赐予各色旌旗、印玺,助其筑城而居,听从北庭大都护府的号令。”

  ‘唰!!!’

  几名酋长眼眸一下子睁大了。

  漠北均分为八份,大唐见证下,那不就意味着八部要是起了争执,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强者肆意掠夺弱者,甚至是吞并覆灭了。

  还有城池居住,这样的生活简直就是他们的梦!

  “大唐于狼居胥山下设立燕然都督府,总领外铁勒各部事宜。”

  “燕然都督即武邑县公。”

  “诸位可有异议?”

  环视几名酋长,李承乾脸色平淡道。

  “遵命!”

  一众酋长看着苏烈那雄壮的身躯,哪里还敢多说什么,连忙点头。

  “既如此,那便商量一下你们之间的疆界及统属问题。”

  “是。”

  酋长们连忙抬头挺身,正襟危坐。

  不多时,几名侍从将一份巨大的地图平铺在地上,地图上标准着现如今的铁勒八旗分布及漠北更北的地区,浩瀚的西伯利亚多为白色覆盖,只有偏南地区有沁润的绿色,一目了然。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白色地带是冻土层,绿色就是拥有短暂夏季,可供耕作、放牧的地区。

  在大漠以北,除了分布于小海左右的外铁勒五部之外,剑河中游,也就是同罗部以北生活着黠戛斯人,传闻中,李陵的后代。

  黠戛斯以北,同样是外铁勒五部北方那茫茫冻土地带中还存在一个古老的族群,称之为驳马国,距离长安京师约一万四千里。其地近北海,需经过铁勒八旗、外铁勒五部的地盘才能够到达。

  驳马国地处严寒,冬季积雪深厚,树木不凋,传闻中使用弓、箭、刀、槊、傍排等武器,驳马人以马耕田,马色皆驳,因此得名。

  他们喜欢渔猎,以鱼、鹿、獭、貂鼠等肉为食,以皮制衣,由于铁器较少,用陶瓦釜和桦皮根制作盘碗。

  驳马国由多个小君长统治,彼此之间不能互相臣服,经常和黠戛斯人厮杀,驳马人红发、绿眼珠、白皮肤,身形高大,与炎黄血裔大相径庭,这是生活在西伯利亚高原最古老的民族,曾遣使向李世民表示臣服。

  “契苾、都播、斛薛部众大多为数万人,实力最强。”

  “孤以小海西侧之地赐予尔等,骨利干河(安加拉河)、玄阙河(勒拿河)为尔等天然疆界。”

  “骨利干河以东为余吾州,两河之间为北海州,玄阙河以东为玄阙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