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第50章

作者:江东一枝花

  晋王李治凑到了李承乾边上,小声提醒道。

  “是吗?”

  李承乾笑了笑,淡淡道:“那就看看是陛下的眼光好,还是孤的儿子强。”

  ‘唰!’

  听到这里,李治瞳孔狠狠一缩。

  “嫂嫂。”

  “象儿他”

  坐在太子妃苏子矜旁边的晋阳公主神情充满了关切。

  “象儿不会输的。”

  苏子矜对自己一手抚养长大的庶子满是信心。

  她学了《明玉功》,虽不懂人仙武道,却也看得出来李象身体内蕴含着的磅礴气血不亚于军中士卒,李欣再怎样也不可能敌得过李象,这场比斗的结果一开始就注定了。

  之所以还要开始,完全是因为这已经变成了李世民和李承乾的又一场较量。

  “哦哦。”

  晋阳公主李明达眼中露出了好奇之色,目不转睛的盯着殿中央。

  不只是她,在场的公主、嫔妃们都意识到了气氛的不对劲,全都关注起了两个郡王之间的对决。

  “青雀。”

  “对你家长子可有信心?”

  眼角余光瞥见紧紧攥着小拳头的李泰,李承乾嘴角微微勾起了一丝弧度。

  “大兄对象儿没有信心?”

  李泰反问了句。

  “哈哈哈!”

  “既是如此,不若加点彩头。”

  李承乾淡然道。

  “大兄想要怎么赌,我都奉陪。”

  李泰那大饼脸上的一双小眼睛闪烁着坚定之色。

  “那就让稚奴做个见证,孤听说魏王府在终南山有五千亩良田。”

  “可。”

  没等李承乾说完,李泰点了点头。

  “大兄,四兄。”

  旁边的李治脸上满是苦笑,有必要玩得这么大吗。

  贞观年间,一亩地的售价大致在30贯到40贯钱,这五千亩至少价值十五万贯。

  “区区五千亩地对于青雀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上午,他刚得了陛下的万段赏赐。”

  “稚奴,你不用替他省。”

  李承乾调侃了声。

  “哼。”

  “大兄还是想一想自己吧。”

  “东宫在终南山下不过17500亩地,这要是输了,哼,太子妃怕是要埋怨你。”

  李泰皮笑肉不笑的讥讽道。

  二人交谈之间多有冷嘲热讽之意,剑拔弩张,李治都不敢多言,只是默认了这场别开生面的赌注。

第76章 陛下,我看你已有取死之道!

  “晋阳郡王口口声声是小儿口角之争。”

  “本王不这么认为,嫡庶之分自诞生始,东宫是储君,无可更改。”

  “一些乱臣贼子想要谋夺储位,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长得什么样,也配?!”

  一身玄色云纹锦服的李象冷漠开口。

  “是吗?”

  闻言,李欣眼眸中掠过一抹阴霾。

  “来,看看你有多大本事。”

  李象勾了勾手指,挑衅之意完全不加掩饰。

  “哼!”

  少年心性的李欣根本无法忍受得了这种蔑视,自小他便在宫中长大,这是任何一个大唐第四代无法比肩的殊荣,一向认为魏王府才是执掌天下的最佳选择的他已然出手。

  一道身影脚踏地砖,手中拳头重重的朝着对面的李象砸过去,速度、力量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啪嗒!”

  李象站在原地,面不改色心不跳,伸出手掌挡住了李欣的攻击。

  ‘怎么会?!’

  李欣完全没想到李象竟然会这么轻易的拦下自己的全力一击。

  说这时,那时快,李象一脚踹在李欣腿弯处,‘啪!’李欣受到阵痛,一只腿自然反应的跪倒在地,下一刻,他的衣领被李象抓住,重重的朝后一扔。

  “砰!”

  李欣就像一个破布袋砸在了地上,浑身皮肉都痛。

  可他还是不甘心,整个人再度起身,眼中充满了憋屈和怒火,冲向了李象。

  “砰!砰!砰!”

  沉闷的响声不断在甘露殿响起,李象就这样轻飘飘的制住了李欣的攻击,不断将他扔在地上,这位大唐皇室第四代中最早封王的晋阳郡王浑身上下一片狼藉,皮肉都摔得阵痛不已。

  直到他完全倒在了地上,动都不想动的时候,李象这才停止了手中的动作,憨厚的小脸上露出了天真:“宫中武艺就这?”

  “咳咳!”

  李世民、李治都咳嗽了几声。

  魏王李泰的面部表情早就一片漆黑,他输了,输的很简单,也很直接。

  “青雀。”

  “为兄承让了。”

  微微一笑,李承乾促狭的说道。

  “哼。”

  “本王回去之后,会让人将地契送至东宫。”

  李泰冷哼一声,没好气的回了句。

  “来人,送晋阳郡王下去洗漱一番。”

  久经沙场的李世民当然看出来了李象并未下死手,李欣受的只是皮外伤,于是吩咐下去。

  “是。”

  等候在侧的内侍、女官连忙带着李欣下去洗漱了。

  “好!好啊。”

  “一眨眼,朕的孙儿个个英武不凡,不负皇室之风。”

  “拟诏,晋阳郡王儒雅端方,改封河东郡王,潞州都督,督潞、晋、蒲、绛、隰、汾六州。”

  “咸阳郡王骁勇果敢,改封河西郡王,兰州都督,督河、鄯、廓、洮、兰、岷六州。”

  面带笑容,李世民大手一挥,直接下了两道诏书。

  ‘什么?’

  全场一片哗然。

  这是从贞观十三年废除世袭制诏之后,大唐第一次封镇藩王,尽管只是两个郡王,意义却非同寻常。

  更让人为之侧目的是明明胜者为太子庶长子李象,却被封到了河西,毗邻吐谷浑的荒野蛮夷之地,败者的魏王庶长子李欣被封河东,那是大唐起家的富庶繁华之乡。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太子李承乾身上,魏王李泰脸上的阴沉早已被喜悦覆盖。

  “象儿。”

  “还不谢过你皇祖父。”

  神色平静,李承乾轻唤了声。

  “多谢皇祖父。”

  李象同样神态淡然,接下了这道诏书。

  父子二人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完全没有愤慨,甚至连对李世民的尊敬都不曾有,就像是路人一般。

  ‘高明!’

  见此,李世民眼中掠过一抹不为人知的怒色,他是大唐皇帝,高高在上天可汗,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太子怎敢如此无视他?

  ‘不过如此!’

  瞥了李世民一眼,李承乾嘴角露出讥讽之色。

  在这种场合还要打压东宫,真以为他还是曾经的他,抬着魏王当磨刀石,不知所谓。

  河西对于别人来说也许是蛮荒之地,但对于他来说,这是对付薛延陀之后的第二步动作,他的儿子可不是魏王之子能够相提并论的,不出半年时间,李象这个河西郡王就会成为河西异族最为恐惧的存在。

  “父皇他怎么能这样呢?”

  长乐公主李丽质气得原本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不正常的红润。

  “丽质。”

  襄城公主赶忙安抚起了她。

  清河公主、城阳公主、豫章公主等亲近东宫的人同样气愤不已。

  巴陵公主、高阳公主倒像是骄傲的小母鸡一样,抬头挺胸。

  在场的嫔妃们素日里只听过皇帝偏心,却没想到偏心的这般明显,就连杨妃都有些为太子感到悲伤,这种明晃晃的区别对待,谁能接受得了?

  不过,李承乾、苏子矜乃至新封的河西郡王李象都不曾有半分怨怼,自顾自地坐在位置上,全然没有理会李世民,反而让李世民的举动成为了一个笑话,皇室公认的笑话。

  “夫君。”

  魏王妃阎婉看着李泰得意洋洋的样子,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晋王李治又一次领会到了皇权之争的残酷性,这让他对魏王李泰的忌惮越来越深,连太子都被打压至此,那么,他这位晋王充当的是什么角色呢?

  不仅如此,李治第一次对李世民感到陌生,这还是曾经那个慈父般的阿耶吗?

  夕阳渐渐落下,暮色笼罩着甘露殿,独属于皇室的中秋夜宴在这样诡异的开场白中举行,殿内之人无一不是心思躁动,没有一个人面带欢笑。

  唯有魏王李泰频频举杯敬向上首的皇帝,李世民心情愉悦,父子二人旁若无人的交杯换盏,其乐融融。

  “象儿。”

  “今日之事,且记在心里。”

  “待来日,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本该愁闷的李承乾一点都看不出忧伤,细心教育起了长子李象。

  “父王,儿臣明白了。”

  李象将在场所有人的面容深深地记了下来,特别是李世民和李泰,用别的话来说,那就是他们已有取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