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东一枝花
高阳公主本想算计一番太子妃苏子矜,不料晋阳公主、新城公主一唱一和,反而让她的举动变成了笑话。
有什么比两个同胞姊妹的话语更能说明太子李承乾关心幼妹呢?
“晋阳妹妹、新城妹妹喜欢就好。”
“殿下叮嘱了,二位妹妹先天不足,须得以食物温补身体,缓缓养之。”
“特命食官署与典膳局、药藏局共同制食,一应食材都是典仓署在终南山下种植得来。”
看着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公主,苏子矜脸上露出了一抹母性的光芒,温声细语道。
前些日子送过去的吃食都是用金鸡米制作,性平和,温补之效更胜于龙虎之药。
“好耶。”
一身粉色襦裙,梳着垂挂髻的新城公主听到这话,扑棱着小短腿朝着苏子矜跑去:“嫂嫂,我要吃,我要吃。”
“好,好,好。”
“新城妹妹喜欢吃,晚些时候,我让人送过去。”
苏子矜牵着新城公主的小手,轻声道。
“嗯嗯。”
新城公主那婴儿肥的小脸上,一双眼睛亮晶晶。
“多谢大兄和嫂嫂。”
晋阳公主乖巧的行了一礼。
“我也很久没见兕子了。”
“不如来这里坐,我们说些体己话。”
瞧见李明达脸上虽然有些许血色,却还是一副病恹恹,瘦弱的身形,苏子矜有些心疼的招了招手。
“好。”
晋阳公主从太子妃身上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直接坐在了她身边。
这一幕清楚的看在众人眼中,高阳公主李漱脸色青紫变幻,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在场的公主们见后,一个个神色各异,反倒是殿内的嫔妃们有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已经不是后宫能够干预的事情了,这代表了太子与魏王之间的争斗进入了白热化。
“丽质。”
襄城公主握住了李丽质的手,安慰道:“这不关你的事,切莫往心里去。”
李世民诸女之中,以她最长,孝顺友爱,帝诏多次嘉奖,且嫁予宋国公萧瑀之子,太仆卿萧锐,怎能不经世事,深知其中关窍的她不忍长乐公主为此忧心,这才出言宽慰。
“长姊。”
“高阳为何要这样做?”
“她难道不知这样做会惹怒大兄。”
长乐公主李丽质抬起头,美眸中满是担忧。
“她向来心高气傲,嫁给太府卿之后,多有不快,想来今日也是失了智。”
“只是如今大家都不是小儿女,要为自己做下的事情负责。”
深深地看了一眼生闷气的高阳公主,襄城公主语气沉重道。
“长姊说得对。”
“长乐妹妹,高阳分不清长幼尊卑,来日定有他好受的。”
“大兄现在腿疾痊愈,朝野无不震惊,青雀终究还是忘了一些事。”
坐在长乐公主身旁的南平公主同样开口劝说。
“三姊所言极是。”
遂安公主、豫章公主对其深以为然。
这些年长的公主们以及她们的夫婿都是站在李承乾一方,尤其尊重长幼有序之制,对于魏王李泰的种种逾越向来看不惯,之前是因为李承乾瘸腿,行为不检,她们没有与东宫过多往来。
可如今,李承乾腿疾痊愈,行事作风朝野皆知,又怎能不表明态度。
普安公主、东阳公主、临川公主、兰陵公主、晋安公主、安康公主、新兴公主都识趣的没有参与这种话题,她们的夫婿并未站队,她们目前不想参与这种复杂的争斗。
“七姊似乎心情不太好。”
“有些东西,可不是我们能够参合的。”
“你说,对吗?”
清河公主李敬瞥了一眼身侧的巴陵公主,提醒道。
她的夫婿是卢国公程知节之子程处亮,程家不打算站队,可程处弼是太子千牛,天然上有亲近。
“清河阿姊说得对。”
城阳公主同样目光不善看向巴陵公主,她的夫婿杜荷可是铁杆太子党。
“嗯。”
巴陵公主心中不愉,却也只能忍下这口气。
公主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并未影响到甘露殿的和谐,谁也没有注意到杨妃的贴身女官端着一些精美的点心来到了太子妃苏子矜跟前,一一摆放在桌案上。
见状,太子妃苏子矜心领神会,连忙朝杨妃看去,点头致礼,她知道这是杨妃在为吴王李恪向东宫表示谢意。
“嗯。”
杨妃看见苏子矜的小动作,雍容华贵的面庞上露出了笑容。
第75章 甘露殿夜宴,大唐第四代的对决!
酉时,日落西陲,晚霞照耀在甘露殿外,一个个千牛卫士面容肃穆的屹立着。
“陛下到!”
伴随着内侍的一声高呼,殿中嫔妃、公主们纷纷起身相迎。
“踏踏..”
头戴幞头,身穿褚黄圆领袍衫,脚踏长靿靴的李世民走入了殿内。
在他身后,魏王、晋王等亲王装束与之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穿着各色圆领袍衫。
最让人瞩目的是太子,身长八尺,昂首阔步,一身玄色金丝边锦服,收缩了袖口和裤腿,裙摆简约,玉带环腰,给人一种不明觉厉的英俊威严。
“参见陛下/父皇!”
一众嫔妃、公主纷纷行礼,问候道。
“今日家宴,不必拘礼,且就座吧。”
“对了,朕的那些孙儿呢?”
环视四周,李世民有些好奇的问道。
出现在中秋晚宴的只有太子李承乾的子嗣和魏王李泰子嗣,其余亲王子嗣皆随同就封于外。
令人惊异的是太子李承乾生有三子,次子早夭,庶长子李象11岁,嫡子李厥3岁,魏王李泰长子李欣同样是11岁,庶出,嫡子李徽跟李厥同一年出生,仅晚了几天。
这也是为什么魏王李泰敢与李承乾争夺储君之位的原因之一,外界传闻天意在青鸟,不外如是。
“阿耶、皇祖父。”
就在这时,几个小小的身影随之出现在众人面前。
两个少年与两个幼童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那两个小小子身上衣服皆有破损,灰头土脸,眼角还有泪痕。
“厥儿。”
“徽儿。”
太子妃苏子矜、魏王妃阎婉都露出了关切表情。
“打架了?”
审视着几个孙儿,李世民饶有趣味的说了句。
“回皇祖父。”
“厥弟与徽弟方才在花园中起了争执,动起手来。”
魏王长子李欣一副清秀模样,谈吐不凡,应对自如。
相比之下,太子长子李象生得虎头虎脑,一副憨直模样,并没有那么出彩。
“争执什么?”
李世民接着问道。
“这”
李欣陷入了踌躇中。
“皇祖父。”
“方才,厥弟与徽弟争执关乎东宫、魏王府名誉。”
“孙儿斗胆请皇祖父允准,同晋阳郡王做过一场。”
突然间,李象站了出来,小脸坚定的说道。
‘咯噔!’
顿时,在场众人都明白了李欣欲言又止的内情,无非是太子、魏王的争斗延续到了下一代身上,恐怕他们争论的焦点在于太子腿疾、魏王肥胖。
“高明,青雀。”
“你们觉得呢?”
没有直接答应下来的李世民转头将这个烫手山芋抛给了李承乾、李泰。
‘呵呵!’
李承乾心中冷笑不已,他看穿了李世民的小花招,无非是想借此机会考验一下东宫、魏王府下一代的能力。
“父皇。”
“儿臣倒是无所谓。”
“欣儿自幼教养于宫中,深得父皇真传,骑射无有不精。”
“只怕大兄心疼象儿。”
魏王李泰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阿耶。”
小大人般的李象听得胸膛怒火中烧,他的阿耶是天底下最最厉害的人,怎能容许他人污蔑。
“下手轻点,别让你四叔心疼得流眼泪。”
摸了摸李象的小脑袋,李承乾叮嘱道。
“是。”
李象大声应道,神情充满了斗志的站了出去。
“哼。”
“欣儿,莫要落了你皇祖父的威名。”
魏王李泰冷哼一声,同样叮嘱自己的儿子。
“阿耶放心。”
李欣施施然走到了殿中。
此时,甘露殿的众人都目不转睛的盯着两个少年,晋阳郡王、咸阳郡王,单以封号而论,不分伯仲,太子庶长子,魏王庶长子,可谓旗鼓相当。
“大兄。”
“欣儿自幼在宫中长大,深得父皇喜爱。”
“一身武艺娴熟,宫中千牛教授骑射之术。”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