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东一枝花
第35章 天下有多大?列土封疆有何不可!
午后的东宫,本该是最炎热的时候,明德殿却异常的清凉。
太子詹事岑文本与太子李承乾的对话涉及到了皇室辛密、夺储之争,让人听得汗毛倒竖。
“殿下。”
不知道什么时候,称心取来了一个画筒。
“打开。”
李承乾给了他一个眼神,示意道。
当着岑文本的面,一副巨大的画卷就这样展开,平铺在明德殿地砖上,色彩鲜明,清楚的标注了陆地、海洋,这是上一次开盲盒的奖励:贞观十五年的世界地图。
“太子殿下。”
“这是.”
一眼瞥见了角落处那一块标注着大唐的陆地,岑文本心中隐隐有些猜测,却又不敢肯定。
“如你所见,这是天下,确切来说,天圆地方,这是我们所处的世界。”
“大唐位于东方,姑且算是东方大地上的最强者。”
“同大唐并列于世的还有阿拉伯帝国(白衣大食)、拜占庭地图(拂菻)。”
指了指地图,李承乾开口道。
华夏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拜占庭帝国跟古罗马帝国的区别,将其称为‘拂菻’。
阿拉伯帝国现如今还处于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历史上那个侵略性十足的黑衣大食还没有出现,亚欧非大陆三强分别是大唐、白衣大食、拜占庭。
‘这么看来,大唐也并不是很大!’
仔细观察着地图上面的国家分布,岑文本心中不禁升起了一丝感慨。
“你对前隋炀帝怎么看?”
正当岑文本沉浸在世界地图中时,李承乾的一句话让他瞬间惊醒。
“太子殿下。”
微微一怔,岑文本不知道该作何回答。
“杨广是一个不完美的皇帝。”
目光幽幽,李承乾点评道:“当上皇帝之前,礼贤下士,温文尔雅,朝野皆有口碑。”
“不仅如此,随同南下灭陈,恢复中原大一统,这都是可圈可点的政绩。”
“任何一个不是正常手段登基的皇帝也许心中都存在了一丝愧疚,为了证明合法性,他们会拼尽一切想要让自己在史书上留下厚重的一笔,留待后世称赞。”
“隋炀帝是如此,当今陛下亦是如此。”
‘咯噔!’
这句话直接让岑文本心中一颤,他知道这是事实,可他能说吗?说了可能就没了。
“隋炀帝在位,西征吐谷浑,收复河西走廊,重新打通丝绸之路,三次遣使至流求,加强东南海疆控制,接待倭国使节,建立了藩属国体系。”
“征发民夫在前人基础上,开掘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形成全长5400公里的水运网络,连接黄河、长江、淮河等五大水系,成为经济大动,更是南北隔阂消弭的重要举措。”
“首创进士科,打破魏晋以来门阀垄断的局面,使寒门士子可通过考试入仕。”
“营建东都洛阳,大大缓解了关中粮食压力,形成‘长安、洛阳’双政治中心格局,进一步对关东、江南控制,促进南北文化交融。”
“这些举措足以让他媲美历史上任何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是。”
听到这,岑文本点了点头。
接着,李承乾继续道:“可偏偏他察觉到了隐藏的危险,他想要去解决,从而建立一个万世不灭之王朝。”
“那就是世家门阀,扎根天下的毒瘤,像恶魔一样不断牟取大隋的利益,就连皇朝更替都必须受到他们的控制,这是一个帝王绝对不能容忍发生的事情。”
“为此,杨广假借征伐高句丽之名,一而再,再而三的消耗世家门阀的力量。”
“他过度高估了自己对天下的掌控,以至于士族开始了反抗,愈演愈烈,直到掀起燎原大火。”
“他从来没有看见过底层的百姓,更不知道为了修建京杭大运河,征发民夫超过600万,其中死亡惨重,江南、两淮、河北无不哀嚎遍野。”
“士族起到的只是推波助澜的作用,像杨玄感反叛,像王薄起义等等。”
“可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庶民的愤怒,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遍地烽火。”
“隋朝的覆灭不单单是杨广动了天下门阀士家的蛋糕,更是他过度压榨百姓,忽略民生疾苦的必然结果。”
“太子殿下一语中的。”
岑文本脱口而出,眼中充斥着崇敬之色。
关于隋朝的覆灭,多少人都曾探究始终,最终得出的结果与李承乾所说无二。
“世家门阀扎根上千年,要是这么容易清除,历朝历代何至于如此蹉跎。”
“孤以为对付世家门阀须得双管齐下,一手大棒一手甜枣。”
“这浩瀚天下,难道只有三百六十州?”
眺望殿外那轮烈日,李承乾的话语间透露出来不一样的东西。
“太子殿下可是想列土封疆?”
此时,岑文本似乎明白了他的想法,脱口而出。
“先周时期,控制的不过是河洛之地,到秦朝,基本覆盖了今天的河北、山东、江南、河西等地。”
“上千年来,我炎黄苗裔始终开拓的都只是老祖宗的版图,这叫什么事。”
“怎么,学了上千年,大家还都只是吃奶的娃娃,坐在老祖宗的功绩薄上等死。”
“孤可没兴趣当什么天可汗,孤要做的是继往开来的汉家天子。”
“咳咳。”
岑文本又被口水呛到了,这已经是公开diss李世民了。
“江南士族愿意支持吴王,谁不想做从龙之臣?”
“山东士族、关陇门阀无一例外。”
“你说,这天下要是就这么屁大点,大家一起斗,没话说。”
“可这天下有多大,最起码十个大唐这么大,窝里斗,有意思吗。”
“孤以为不单单是宗室,功臣一样可以列土封疆,仿效周朝,若干年后,所谓的蛮夷之地何尝不能成为汉家沃土,肉烂在锅里总比烂在别人家好。”
目光如炬,李承乾第一次在外人面前展露出他的宽广胸襟。
“太子殿下英明。”
深吸了一口气,岑文本赞叹出声,整个人脑子嗡嗡嗡叫。
列土封疆,这可是千百年来,多少藩王、勋贵梦寐以求的事情。
第36章 驱狼吞虎,孤没得选!!!
“别高兴的太早。”
摆了摆手,李承乾回到了胡床上,倚望殿外,莫名道:“列土封疆。”
“你觉得魏王能做到吗?”
“不能。”
岑文本想也没想,径直回答道。
他曾是魏王李泰的智囊团一员,对于这个表面看着礼贤下士,实则心胸狭隘的皇子非常熟悉。
别说是列土封疆,只要李泰上位,李世民的这些个皇子有几人能活下来,那都是个未知数。
“那你觉得当今陛下能做到吗?”
“这”
岑文本不禁语噎住了。
“啧啧啧!”
见状,李承乾摇了摇头,调侃道:“我们的这位陛下信誉度不高啊。”
“瞧瞧,岑大人这种君子都信不过,天底下还有几个人能信。”
‘.’
岑文本腹谤连连,那可是玄武门之变的主角,谁敢轻易相信?
“有些话,孤就明说了。”
“储位之争从一开始就是当今陛下主导。”
“换句话来说,他一步步推动魏王与孤争夺储君之位。”
“究其原因,恐怕不是要选出一个真正的优秀继承人,而是他害怕。”
“就像皇爷爷一样,当年在太极宫中,看着大伯、父皇、三叔角力,无论是太子一方,还是秦王一方,任何一方都有掀桌子的能力,这才需要相互制衡。”
“只可惜,父皇破釜沉舟,用掀桌子的方式解决了这件难题,最终结果恰恰是皇爷爷不想看见的。”
“讲真的,皇爷爷当真不知道后果会是所有的儿子只剩下一个吗?恐怕不尽然。”
“可他还是这样子做了,为什么?因为,他不愿意失去高高在上的权利。”
“孤可以原谅青雀愚蠢不自知,孤却无法为大唐留下祸根,青雀必须死。”
眼中不带一丝感情色彩,李承乾的话语从嘴里说出来,瞬间让明德殿的温度下降了许多。
现在的他才像是一头潜伏于渊的真龙,龙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又怎能是过家家能够相提并论的。
“殿下想”
直到此刻,岑文本才真正的浑身发寒。
“你觉得孤有的选?”
“呵呵,打从一开始,这一切就已经注定了。”
“他是高高在上的皇,我是什么,半君亦是臣。”
“若真龙无法腾飞于九霄之上,这一切都是枉然,你应该知道。”
迎着岑文本的目光,李承乾面容平淡,彷佛说的这一切跟他无关一样,又或者是他早已漠然。
“臣明白。”
岑文本退后一步,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上,掌心向内,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东宫一切拜托先生了。”
看到这一幕,李承乾脸上才展露笑容。
“臣必竭尽全力。”
起身后的岑文本恭敬的站在原地,认真回道。
从这一刹那开始,他不再是孤家寡人,而是太子之臣,理当为东宫效死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孤的第一道诏令是以东宫之名,择取地方庶族士子,赠以典籍、钱帛,支持他们参加进士科考。”
“一应通过士子,安排至地方任县丞、县令,为官一方,造福乡梓。”
“太子殿下。”
岑文本脸上露出了一抹惊惶之色,劝说道:“东宫这般作为,陛下那边”
“无妨。”
李承乾不以为然道:“你小瞧了他,他在乎的是孤结交朝臣会影响到龙椅的稳定。”
“像这等事,他根本不会放在眼里,因为孤所做的便是他想要做的。”
“难道这些寒门出身的士子考取了进士就不再是陛下的臣子了?”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