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第124章

作者:江东一枝花

  端坐上首的慕容诺曷钵忍不住大喝了声,脸上怒火升腾。

  威信王素来嚣张跋扈,却也没有像今天一样这般胆大妄为,竟然公然对他的王妃露出觊觎之色。

  “王妃真是美丽!”

  然而,威信王全然没有理会慕容诺曷钵,眼神痴迷的看着弘化公主,来自大唐的女人,多么高贵美丽,让人想要拥有!

  “犯上不敬,我看你已有取死之道。”

  李象从角落处走了出来,宛如看死人般的眼神看着威信王。

  “大唐河西王。”

  “你为何在此?”

  威信王眼神一变,露出了警惕之色,隐隐察觉到了不对劲。

  “本王为什么在这?”

  “因为是本王让河源郡王请你来这里的。”

  耸了耸肩,李象讥讽道。

  ‘什么?’

  威信王听后,瞳孔瞬间放大,转身就准备朝王宫外面跑去。

  “现在才想到,是不是太晚了。”

  瞥了他一眼,李象冷冷一笑。

  没等威信王跑出去,四道身影已然拦在了大殿门口。

  “你们想做什么?”

  威信王看着河西王典军马巍、姜岳、副典军钟骞、邓憬,面容满是惊恐之色。

  “想问你借一物。”

  “什么?”

  “借你人头一用。”

  李象话音刚落,马巍手中的横刀已然斩下。

  “噗通!”

  威信王瞬间人头落地,鲜血顺着脖颈间的伤口喷涌而出,染红了王宫大殿的地面。

  “马巍,姜岳。”

  “你二人在此护卫河源郡王、弘化公主。”

  “钟骞、邓憬,随本王前去接应大军。”

  李象提起地上血淋淋的威信王头颅,有条不紊的下达了两道命令,率先走出了王宫大殿。

  “是。”

  钟骞、邓憬随之带着十六名执乘亲事跟在他身后。

  “这”

  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慕容诺曷钵、弘化公主愣在了原地。

  “咴儿!咴儿!”

  在他们还没回神的时候,李象已然来到了大殿前广场,赤炭火龙驹宛如一道耀眼夺目的烈焰般疾驰而来,只见他翻身上马,接过亲事扛着的凤翅镏金镋,一把将威信王的人头插在了上面,策马驰骋而出。

  “哒哒哒!哒哒哒!”

  一时间,沉闷的马蹄声响彻了内城,逐渐向外城扩散,吐谷浑官员、将领、士卒们看到那道如火般的身影,一个个都露出了惊疑之色。

  “威信王图谋不轨,已被大王所诛,凡放下兵刃者,无罪,违者,视作同谋,格杀勿论!”

  十余骑跟随着李象身后赶往城门处,其中一人用鲜卑语高声大喊。

  “啪嗒!”

  沿途过处,吐谷浑士兵们看见那颗人头,心中惊惧不已,连忙扔掉了手中兵刃。

  不多时,李象已经来到了吐谷浑城门后,没等其它人反应够来,手中凤翅镏金镋猛地一挥。

  “嘭!!!”

  伴随着一声巨响,包铁木制大门直接被劈做几半,露出了城门洞。

  “快,放下吊桥!”

  钟骞、邓憬带着十六名执乘亲事连忙放下了悬着的吊桥。

  “啪!!!”

  吊桥就这样搭在了护城河上,形成了一条通往外界的通道。

  “哒哒哒!哒哒哒!”

  夕阳下,无数黑色小点越来越大,由远及近,那竟然是一个个披甲骑兵,正在疾驰而来。

  ‘来得好。’

  看到这里,李象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就这样,刘仁轨率领三千河西精骑冲进了这座吐谷浑的百年国都,随后出现的还有裴行俭亲自率领的三万西宁轻骑,唐军不费吹灰之力夺取了伏俟城,城中二十万吐谷浑人,还有六万军兵全都投降。

  “参见殿下!”

  疾驰而来的裴行俭看见了小大人一样的李象,赶忙翻身下马,行了一礼。

  “这里就交给你们了。”

  “河源郡王、弘化公主必须平安送回大唐。”

  “本王还要去寻阿耶。”

  李象留下了三句话,赫然驱策胯下赤炭火龙驹,一马当先冲出了城,朝着大非川的方向驰骋而去。

  “殿下,等等我们。”

  马巍、姜岳等人赶忙领着三百多名王府亲事,消失在了夕阳中。

  注视着他们离去的身影,裴行俭恢复了冷峻的面庞,下令:“传本将令,任何人不得劫掠欺压城中百姓,违者,立斩不赦!”

  “遵命!”

  一众西宁军将领纷纷应声,大军趁着夜色开进了这座吐谷浑国都。

  同一时间,鄯州刺史唐善识率三千府兵沿日月山向西海北侧进攻,接连攻破了位于伏俟城东侧的三座城池,余下两座分别被刘仁轨、王玄策率军攻破,栖息于西海畔的70万吐谷浑人尽皆臣服。

  不仅如此,沙州刺史王敬直、肃州刺史窦逵各领四千府兵,攻下了位于且末河中游的典合城、下游的且末城,收降二十万人,自此,存在百余年的吐谷浑王国覆灭。

  远在大非川,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素有‘青藏咽喉’之称。

  青海南山与青山(鄂拉山)之间存在一片倒淌河冲刷出来的盆地,地势起起伏伏,植被有些稀疏。

  “殿下。”

  “吐蕃人来了。”

  披覆一身重甲的席君买眺望着天边刚刚露出了地平线,一大片黑影越来越清晰,眼中满是兴奋之色。

  “不急。”

  摆了摆手,李承乾不以为然。

  “就这么点人,想拦住我们?”

  论钦陵同样注意到了严阵以待的唐军,充其量不过数千人,清晨的视线范围中根本看不清他们是什么装扮,只是站在地上,并没有骑马。

  “二弟。”

  “小心一些。”

  赞悉若更为老成,提醒道。

  “论钦陵。”

  “命你本部人马先行进攻。”

  目光幽深,尚囊下达了命令。

  “是。”

  论钦陵纵马前驱,25000来自白兰、多弥等属邦的士卒穿着各色衣服,手持骨朵、刀、枪,五花八门,有些骑了马,好似散兵游勇,乌压压一大片朝着唐军冲锋。

  就在这些人即将抵进的时候,一千端着臂张弩的弩手已然扣动了扳机。

  “咻!咻!咻!”

  臂张弩射程达三百步,唐朝一步相当于1.56米,没等敌人近前,铺天盖地的三棱弩箭覆盖而下。

  “啊?!”

  “扑哧!”

  冲在最前面的数千仆从骑兵遭到了当头一棒,无数三棱弩箭穿透了他们的身体,鲜血溅射而出,染红了草地,这些连皮甲都穿不上的炮灰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咻!咻!咻!”

  一千清弓手接力补刀,来自17世纪早期的最强步兵大杀器在公元7世纪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恐怖力量。

  “砰!砰!砰!”

  强大的拉力将重箭射出似流星,重重的扎在仆从军身上,这些羌人战士直接被钉死在地上,毫无反抗之力。

  就这样,两千弓弩手两轮攒射,数千仆从骑兵成为了尸体,孤零零的战马站在尸体旁,一片凄凉之景。

  那些仆从士卒见后,甚至都不需要别人招呼,转头就跑,根本不给论钦陵机会。

  “混蛋!”

  “你们这群混蛋!”

  看着做鸟雀散的仆从军,论钦陵的心中充满了怒火。

  尚囊、赞悉若眼神变得凝重起来,这些唐军比他们想象中的更难对付。

第141章 无双陌刀军,三千铁浮屠血洗大非川!

  “悉编掣逋。”

  “我们面前的唐军恐怕是河西的府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仆从军面对他们,无异于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注视着黎明破晓前的大非川,赞悉若,这个吐蕃大相禄东赞的长子语气从未有过的沉重。

  贞观十二年的松州之战,尽管他并未参与,可强大如吐蕃,先后击败了吐谷浑、党项、白兰诸羌,胜兵二十万,却被区区几千唐军拦在了松州城外,寸步难行。

  而后,大唐摩出步骑5万,大胜吐蕃,吐蕃大军折戟松潘高原,足可见唐军之力,天下无双。

  2.5万仆从军仅仅是一个照面,被区区两千唐军弓弩手击溃,彻底丧失了斗志,这是多么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嗯。”

  微微颌首,尚囊沉声道:“必须一鼓作气击败面前敌人。”

  “否则,时间拖下去,对我们非常不利。”

  “传令,骑兵出击。”

  “呜呜!”

  悠扬的牛号角声在空旷的天地间响起,这就是命令。

  “哒哒哒!哒哒哒!”

  数万吐蕃骑兵已经开始了加速,乌压压一大片,宛如潮水一般涌向对面。

  区区两千弓弩手在面对如此之多的骑兵冲锋时,完全不占任何优势,谁也不怀疑他们会被吞噬殆尽。

  然而,李承乾骑在玄龙背上,扬了扬手。

  “踏踏.”

  伴随着沉闷的脚步声,两千弓弩手立即向两边小跑着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