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东一枝花
“我们从党项羌、吐谷浑人中招募了大量匠人。”
“这些人的锻造工艺相对来说简陋,却没有像我们大唐的工匠一样形成热锻的固有思维。”
“因而,他们很快就掌握了冷锻法,现在已经可以批量生产出瘊子甲。”
唐善会有条不紊的解释道。
早在去岁,李承乾就命东厂将土法炼焦、钳锅炼钢、水力锻锤法、青羌冷锻法交予他。
历经半年时光,西宁城、定羌城出现在了这片西海畔,牢牢地控制着河湟谷地、黄河谷地这两片最好的地方,并且大量开采金、银、铜、铁、石棉、石墨、石膏、粘土等矿产资源。
“对吐谷浑动手就在旬月之间。”
“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五万西宁军的换装,有些强人所难。”
“孤不要求你做到这样,孤只要求你一点,所有的箭镞、矛头都需要用石墨钳锅炼制出来的钢所制。”
“能做到吗?”
目光如炬,李承乾询问了声。
“没问题。”
唐善会不假思索的答应了下来。
“甲胄方面,准备的怎么样了?”
“我听说吐谷浑人的披甲率能达到五分之一,吐蕃人更是能做到三分之一。”
“不管是皮甲,还是铁甲,总而言之,有甲比没甲好。”
李承乾问起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伤亡率往往跟披甲率息息相关,唐军为何能够纵横公元7世纪,无他,60%的披甲率,全球第一,吐蕃在后期一度达到了50%的披甲率,从而实现了同大唐分庭抗礼的目标。
相比之下,阿拉伯人就逊色许多,他们在面对大唐、吐蕃对中亚、南亚地区的统治时,显得有些畏畏缩缩。
“殿下。”
“五万西宁军分作三万骑兵、一万轻兵,一万长矛兵。”
“全都穿着皮甲,这些都是四海商行从各地收购黄牛皮、水牛皮所制。”
“五万附从的党项骑兵穿着的皮甲,大多为猪皮、马皮、驴皮、羊皮所制。”
“好。”
闻言,李承乾点了点头。
皮甲是所有甲胄里面制作最为简单的一种,防御力不及铁甲,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实现披甲率百分之百,这已经很不容易了,至于党项骑兵身上的皮甲跟西宁军身上的皮甲有差异,在所难免。
开玩笑,这五万披甲的党项骑兵放在周边四夷,绝对是精锐,曾经的薛延陀也只有十余万人做到全甲,披覆铁甲的更是不到一万。
第133章 吐蕃想刚,松赞干布配吗?
遥远的雪域高原上,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吐蕃人正在开垦出来的田地间播下小麦、蔬菜种子,青稞都已经生长成巴掌长的小苗,郁郁葱葱。
吉曲河下游一片平坦肥沃的土地上矗立着一座浩大的城市,逻些城,吐蕃的国都,权力与政治中枢。
位于逻些城西北,红山(玛布日山)之顶,一座宫殿群完美的同陡峭的山峰融为一体,布达拉宫居住着松赞干布和他的嫔妃们,顶层的日光殿是日常议事的地方,太阳光白天从裸露的屋顶中照射进入,一片通明。
“赞普。”
“我们在大唐的探子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
“天可汗的孙子,大唐太子李承乾的庶长子征服了党项诸羌,被封为河西王、护羌都尉。”
“他在黄河谷地、湟水谷地分别建造了两座城池,命名为西宁城、定羌城,党项部众分别迁入这两座城,党项最为强大的拓跋部头领拓跋渊成为了大唐的定羌都尉。”
吐蕃大相禄东赞深邃的眼眸中露出了睿智的光芒,开口介绍道。
“河西王。”
“天可汗的孙子。”
“他应该不年龄不大吧。”
面容黝黑,松赞干布坐在王座之上,问出了一个问题。
‘呃呃!’
在场的大臣们无一不露出了错愕神情。
“是。”
禄东赞随之回答道:“那位河西王才12岁。”
轰隆!
一言落下,全场皆惊。
尚囊、论科耳、茹勒杰、拉布果嘎、赤多吉尊杰波、吐弥、赤桑扬敦、赤桑雅拉、达占东塞、赛当汝恭顿等吐蕃重臣无一不露出了不敢相信之色。
“12岁,还真是英雄出少年。”
“那位大唐太子仅仅比我小2岁,却已经征服了草原的霸主薛延陀。”
“而我甚至还没有成为雪域高原的唯一之主。”
松赞干布自嘲一笑。
他被誉为最伟大的藏王,13岁即位赞普,但在面对李承乾及其子李象时,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
一如贞观十二年,他举二十余万众攻破党项及白兰诸羌,击败吐谷浑,陈兵大唐松州边境,唐军不足万人就把他们拦在了甘松岭,寸步难行。
那位大唐皇帝陛下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以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左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督步骑五万击之。
四比一的兵力,吐蕃被暴揍一顿,灰溜溜的撤回了自己地盘,就连党项诸羌都不再臣服于吐蕃,一直到现在,两部羌人生活在积石山南。
“赞普。”
众臣看着松赞干布那颓唐的表情,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早在去岁,薛延陀被灭的消息传遍了大唐四方,西突厥、高句丽、吐蕃等国无一例外,全都为之颤栗。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名开始向天可汗一样在四夷中传播开来,这位23岁的大唐储君给予了无数人深刻的印象。
“呼!!!”
挥了挥手,松赞干布很快调节了自己的心情,严肃道:“大唐征服了党项诸羌,又在河湟谷地、黄河谷地筑城池而守,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是的,赞普。”
吐蕃军中第一人尚囊语气沉重道:“党项诸羌有近百万之众,召二十万军兵,不在话下。”
“若大唐驱使党项人,吐谷浑恐怕不是对手。”
“贞观九年,唐灭吐谷浑,之所以复立吐谷浑,完全是为了牵制我国。”
“现如今,大唐灭了薛延陀,设立北庭大都护府,铁勒各部为其所用,再无所顾忌。”
“一旦吐谷浑被灭,大唐的版图将会进一步延伸至天山之南,直接同西突厥、我国接壤。”
“这就意味着大唐随时随地可以从天山南、北两个方向夹击西突厥,从而彻底控制西域诸国。”
“且大唐可以从西海畔、河曲之地出兵进攻苏毗属邦、多弥属邦、白兰故地。”
‘嚯!!!’
一众吐蕃重臣全都露出了忌惮之色。
大唐对四方族群来说,无疑是一个具备超强威胁的敌人。
“我国和吐谷浑之间隔着昆仑山、白兰山(布尔汗布达山)、积石山(阿尼马卿山)。”
“唯一的缺口就在于白兰山、积石山之间的乌海地区及柏海不远处的黄河渡口。”
“仅设有乌海东岱、那秀东岱、孙波东岱。”
“可用之兵两万五千,就连抵御党项人都很困难,更别提唐军了。”
四贤臣之一的吐弥补充道。
“以大唐如今的侵略性,未尝不会在征服吐谷浑之后对我国下手。”
“我国决不能眼睁睁看着吐谷浑被灭。”
赤桑扬敦出言道。
“没错,齿亡齿寒。”
茹勒杰、拉布果嘎等吐蕃大臣无一不是这种看法。
大唐比之大隋更加具备进取心和实力,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可汗又怎会放过一切征服雪域高原的机会。
“大相以为该如何做?”
松赞干布并未直接发表意见,而是询问起了一旁的禄东赞。
“卧榻之侧,怎容他人酣睡。”
“赞普,吐谷浑不能被灭,就算要被灭,我们也要分一杯羹。”
禄东赞不愧是吐蕃大相,老奸巨猾一般的人,一下子提出了最重要的策略。
“好。”
闻言,松赞干布做出了决定,吩咐道:“抽调藏茹、孙波茹之兵前往乌海。”
“由悉编掣逋(都护)统率。”
“如若发现唐军出兵,即从乌海驰援吐谷浑。”
“遵命!”
尚囊立即应道。
为了适应新兴的政治和军事需要,松赞干布将吐蕃军队的原有落后兵制打乱重构,仿照北魏隋唐的府兵制度,建立‘五茹六十一东岱’的兵民合一军事组织。
全境划分卫茹、约茹、叶茹、藏茹、孙波茹,每一茹有十个东岱,再加上吐蕃和象雄边界的十个东岱、一个通颊东岱,总共六十一东岱。
两个茹二十个东岱,这已经是吐蕃三分之一的兵力了。
“叔父。”
“我想请你以赞普妃访亲的名义由河西入关中,前往长安。”
接着,松赞干布的目光投向了论科耳,这位吐蕃王室最杰出的长者。
“是,赞普。”
论科耳明白他的意思,无非是借此探查唐军虚实,径直领命。
五月中旬,吐蕃调动了两个茹、二十个东岱并苏毗、多弥、白兰之附庸军总计十二万余人进驻乌海。
这一动静很快被大唐捕捉到了,李承乾立即在西宁城召开了军政会议。
河西王府正殿。
左侧是随同太子而来的裴行俭等将领,右侧是唐嘉会、马巍、姜岳等河西王府属官,右下首坐着李象。
“啪嗒!”
一身玄色金丝边劲装的李承乾将手中的帛书像丢垃圾一样丢掉,不屑道:“松赞干布未免太小家子气了。”
“孤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命人散步消息,他现在才反应过来,只调动了12余万军队。”
“我要是他,这会儿直接调动二十万人压在乌海,坐山观虎斗。”
“如若我军对吐谷浑动手,吐蕃直接从乌海向北,沿黄河进攻定羌城、西宁城。”
“这样一来,就算我军攻破了伏俟城,归路已然被切断,进退不得。”
“到那时,吐蕃大可与大唐谈条件,以吐谷浑全境换取我军。”
“别说吐谷浑的地盘,就算是湟水谷地、黄河谷地怕不是都能获得。”
‘???’
话音落下。
一众官员、将领脸上都露出了懵圈表情。
“殿下。”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