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鸟飞
听见麻晓娇炫耀,四女这才知道,麻晓娇在赵俣身边生活得不是一般的幸福。
再想想她们四个在慈德宫过的日子。
四女有点酸了。
早知道在赵俣身边这么舒服,她们也争教习宫女的名额了,反正早晚都得被赵俣睡,早几个月又能怎么了?
麻晓娇边招呼四女坐下,边吐槽:“可惜没有辣椒,调料也少,你们凑合吃吧。”
麻晓娇扭头对袁倾城说:“倾城,你可得努力了,我们能不能吃上正宗的火锅,全看你了。”
张纯一翻白眼:“辣椒产自拉丁美州,没有秧苗,你让她怎么培育?”
这时,正巧回来的赵俣,故意问起:“拉丁美州在何处,朕派人去找这辣椒。”
李琳含糊其词:“拉丁美州在万里之遥,隔山隔海,非普通舟车可达,须得有宝船巨舰方可前往。”
赵俣不以为意地说:“那便打造宝船巨舰。”
五女一点都不觉得赵俣这话有问题。她们是穿越者,赵俣是皇帝,他们的组合,还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
叶诗韵在一旁催促:“肉快老了。”
赵俣说:“且食。”
五女热火朝天地吃了一会涮羊肉,赵俣说起:“你五个皆奇人异士,有何可教朕,以助朕执掌天下?”
……
第76章 张大谋士
…
登基后,赵俣接手了赵宋王朝这个大烂摊子,百废待兴。
可赵俣知道自己还有时间,所以并没有急躁,而是一切都以先坐稳自己的皇位为主。
而且,虽说赵俣已经开始亲政了,但出于对向太后的尊重,以及平稳过度考虑,有大事,赵俣会跟向太后商量,甚至是请向太后拿主意。
人员方面,赵俣也没有大动。
至于上台前,不少人期待的赵俣率领他们变法改革,现在赵俣是提也不提,有人提,他也不明确回应。
当然,不回应,其实也是一种态度,那就说明,赵俣现在走的还是支持变法的路。
不过,与此同时,赵俣将被赵煦、章惇等人斗倒的旧党给特赦了,甚至是招回朝中任用,这也给了旧党希望。
所以,现在不论是感到自己受到威胁的新党,还是想要逆风翻盘的旧党,都在巴结讨好赵俣,期待赵俣站他们一边,帮他们干掉对方。
赵俣也正是借此慢慢坐稳自己的皇位……
不过,这能让赵俣坐稳皇位,却不能解决赵宋王朝的问题。
虽说对于如何解决赵宋王朝的问题,赵俣已经有了一些方案,但他还是想听一听上一世远比自己成功的五女的看法。
张纯正想在赵俣面前表现一下,好借赵俣的手插手政治,她哪能不珍惜赵俣给她的机会?
所以,赵俣一甩干,张纯就上钩了:
“对内,官家处置极当,臣妾不敢妄言。”
“对外,臣妾以为,明面宜采纳章相公等大臣之言,以强硬姿态回应辽、夏挑衅,寸步不让。”
“西夏本已走投无路,被迫求和,只因先帝崩俎,官家新继皇位,我大宋政局未稳,又有辽国策应,方改以强硬迫和,妄图转危为安,勒索岁币,实不足虑也。”
“而辽国,国主已近古稀,其国亦面临君主更迭大事,其储君志大才疏,非成事之君,且其国内部亦问题重重,积弊难返,断难对我大宋用兵,今耀兵于新城,必是虚张声势,图谋累加岁币而已。”
“此本我大宋灭二虏天赐良机,奈何今我大宋亦是问题重重,若冒然兴兵,难保辽、夏两国不会狗急跳墙,联合攻我大宋。”
“恁地时,我大宋或难以应对。”
“故宜明战阴和……”
张纯的意思是(包括她没有说出口的):
西夏正在清算外戚,政局不稳,又因小梁太后执政时期连年对赵宋王朝用兵,早已经国库空虚、人马疲惫,十足的纸老虎,根本不用管他。
而辽国也是王朝末期,问题一大堆不说,耶律洪基只不过就剩一年寿命,他怎么可能真跟赵俣开战?
等耶律洪基过世了,登基的就是辽国末代皇帝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他率领七十万大军都没打过完颜阿骨打的两万大军,被完颜阿骨打从北打到南又从东打到西,最后不仅国家被完颜阿骨打蛇吞象吞了一大半、老婆孩子被金人瓜分了,他自己还被捉了,跟赵佶、赵桓一块被金人豢养起来。
所以,别说假打,就是真打,赵俣也不用惧怕耶律洪基和李乾顺。
但赵宋王朝这边的问题同样不少,要钱没钱,要强兵没强兵,赵俣也是刚刚继位登基,皇位还没有坐稳,别说以一敌二,就是一打一,能不能打得过,都两可。
这样一来,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表面强硬,等辽国和西夏的态度软下来时,再议和。
说穿了,现在宋、辽、西夏三国,一个比一个烂,全都不具备打国战的能力。
基于这个大势,赵俣可以随便放狠话,只要不上头,真同时跟辽国和西夏开战就行,嗯……最好现在一个也别打,大家就打嘴仗,先维持现状,然后大家拼发展。
等到赵俣解决了赵宋王朝自身的问题,再西征、北伐。
赵俣不得不承认,张大谋士基于历史大势的见解,还是有几分可取之处的。
当然,张纯这套东西,会不会水土不服,赵俣还得跟章惇等宰执聊过,再下定论。
接下来,张纯又建议,赵俣可于都省置讲议司,选天下英才,设官分职,参议其事,兴利除弊,任命蔡京提举。
如果设置讲议司,就表明了赵俣决心走变法改革之路。
赵俣感觉,张纯有些操之过急,所以他对张纯说:“朕已与太后说好,改年号为“建中”,不可失信于太后。”
张纯一想,反正向太后只有一年多的寿命,等她死以后,就再也没有人能牵掣她和赵俣了,那时再进行改革,更能放开手脚,便说:“既如此,此事倒也不急于一时。”
这时,赵俣看向叶诗韵:“今朝廷财政空虚,将士军饷、官员俸禄皆已拖欠日久,不知诗韵可有教我?”
赵宋王朝现在明面上最大的问题就是三冗。
所谓三冗,就是冗官、冗兵、冗费。
冗官:官员队伍臃肿不堪,众多职位叠床架屋,许多官员尸位素餐,空耗朝廷俸禄,行政效率却极为低下。一份政令从朝堂传至地方,层层关卡,繁琐程序,待真正落地执行,已然错过了最佳时机。
冗兵:大量招募而来的士兵素质参差不齐,军事训练流于形式,兵将之间又因频繁调动而缺乏默契。战时,号令不一,指挥混乱,面对外敌入侵,往往一触即溃,难以形成有效的防御力量。而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粮草、装备、军饷等开支如流水般不断消耗着国库。
至于冗费:除了在官员俸禄与军事开支上的巨额投入,还有对外屈辱求和所支付的大量岁币,使得朝廷的财政支出如无底洞。而财政入不敷出,积贫局面愈发严重,百姓赋税沉重,苦不堪言,民间经济活力也被严重抑制。
三冗相互交织,如同一副沉重的枷锁,死死套在赵宋王朝的脖颈之上,使得赵宋王朝积贫积弱。
这就是赵宋王朝为什么总想变法的根本原因。
现在,赵俣想先稳定自己的统治,不想在自己根基还没稳的情况下,冒然变法改革。
也就是说,赵俣现在没法节流。
既然没法节流,那赵俣就只能先想办法开源。
既然如此,自然就得用到,经济学博士,顶级财经主播,精通货币原理,熟悉古今中外所有经济政策,自己搞投资,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赚下了上亿资产的叶诗韵。
见赵俣点她的名,叶诗韵边啃着一只梭子蟹,边说:“此事易也……”
……
第77章 叶诗韵的上中下三策
…
叶诗韵一张嘴,赵俣就有点头疼:‘又来?!’
张纯和李琳刚见赵俣时,在赵俣的角度看,她们的表现是一个比一个雷人,简直就是来搞笑的。
说老实话,要不是赵俣用尽全力摆姿势配合她们,双方根本就不可能成功对接。
有时候,赵俣忍不住去想,要是将来有一天,五女知道了自己也是穿越者,张纯和李琳想起她们跟自己接触时搞笑的表现,会不会羞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如今轮到叶诗韵了,赵俣原本还以为,从小就有天才少女之称的她,能让自己稍微容易一点跟她对接。
不想,叶诗韵的口气竟然也这么大。
还搞钱易也。
别的赵俣不知道,但有一样,他可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只要有钱,就能解决历史上的绝大多数问题,包括王朝没落。
战国的商鞅变法,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大明的张居正变法,清朝的摊丁入亩,说到底,所有主持之人其实都在干一件事情,那就是怎么更好地帮国家搞钱。
搞钱可以说是千古难题了,无数王朝都倒在了搞钱这件事上。
结果,叶诗韵竟然大言不惭地说,搞钱很容易?
‘这些穿越者啊,怎么这么自以为是呢?’
‘呃,等等,我好像也是穿越者……’
压下心中的腻味,赵俣摆好姿势,准备迎接叶诗韵发起的对接:
“哦?不知你有何良策?”
也不知,是不是张纯把她们这支小队给带歪了,不仅李琳跟着张纯装神弄鬼,原本讲逻辑的叶诗韵,竟然也不好好说话。
只见,叶诗韵高深莫测地说道:“臣妾有上中下三策,不知官家想听哪一策?”
赵俣耐着性子配合道:“上策为何?”
叶诗韵简单直接地吐出了七个字:“盐政金融化改革。”
叶诗韵讲述,赵俣总结,其大概实施步骤,分三条:
一、将历史上蔡京“盐钞法“升级为可拆分交易的盐期货合约,允许盐商在汴梁城交易所买卖盐引。
二、发行五年期“金盐券“,承诺每年百分之六的盐息。
三、以陕西解池盐场作抵押,向江南富商预售三百万引(每引兑盐300斤)。
其经济原理是,资产证券化解决政府即期现金流问题,跨期套利吸引资本跨区域流动,抵押品证券化提升融资信用。
叶诗韵信誓旦旦地说:“若用臣妾此策,首年预期年增收三百万贯。”
赵俣原以为叶诗韵也会说出点不靠谱的建议,不想她说得头头是道。
而且,据赵俣所知,历史上,崇宁年间盐课收入已达两千四百万贯,占财政收入百分之五十。《宋会要》载政和二年盐钞交易量突破五百万引,江南盐商资本存量超两千万贯。说明叶诗韵这招应该可行。
至于叶诗韵这招到底行不行?
赵俣根本不用担心,他只要当个传话人,来个斗转星移,拿叶诗韵这招跟自己的一众大臣讨论就行了。
对了,这招不是蔡京的嘛,让叶诗韵和蔡京对决一下,这事多半就能成。
而自己,只要当他们双方的传声筒,就可以了,So easy!
‘这几个女人中,总算有个靠谱的了。’
听叶诗韵说完她的想法,赵俣当即表示:“此策甚妙,诗韵你尽快详细上书献陈,朕拿去与宰执商议。”
不想,叶诗韵却嘟着嘴,夹着声音说:“臣妾不擅长写奏章,如之奈何~?”
一旁的四女有点看不惯叶诗韵这出,她们心说:‘这个妖精,一来就发春!都一把年纪了,冲一个小孩儿放电,也不嫌害臊!’
赵俣则故意宠溺地说:“回头教娇娇带你去找裴穗挑几个精通文墨的侍女,相中谁,便挑谁,相中几个,便挑几个,可好?”
听赵俣这么说,张纯比叶诗韵还夹道:“官家,臣妾亦无侍女~!”
赵俣笑道:“都有,都有!”
听赵俣这么说,除了麻晓娇以外的四女,觉得她们终于苦尽甘来,可以过上穿越者应有的生活了。
这招就算可行,估计最少也得个一年半载。
而远水解不了近渴。
所以赵俣又问叶诗韵:“诗韵,你的中策,为何?”
叶诗韵答:“宗教特许权拍卖……”
按照叶诗韵的想法,让赵俣下旨,将全国两万八千所寺院分为三等九级,拍卖各级寺院住持任命权(任期五年),同时开放紫衣师号民间申领(每年五千道,每道三百贯)。
其经济逻辑是,宗教市场管制创造行政垄断租金,信仰需求刚性支撑价格体系,非税收入规避士大夫抵制。
叶诗韵自信满满地说:“若用臣妾此策,预期年增收一百五十万贯,且稳妥可控。”
这招,历史上也有,大观四年官方售出度牒三万四千万张(每牒一百三十贯),宣和年间紫衣师号黑市价格达两千贯。《宋刑统》规定私度僧尼者徒三年。
至于这招,到底能不能奏效,赵俣还是得找一众大臣商量一下。
赵俣又问叶诗韵:“那下策为何?”
上一篇:融合小金人,加入女神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