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421章

作者:鱼羽渔钰

  “他顾氏一门,莫非莫非竟要凌驾于朕这大唐天子之上?!”

  “竟敢辱朕为汉戾帝?”

  “怎么?”

  “汉戾帝有朕的这般功绩嘛?”

  “朕绝不会做此事!”

  说着,李隆基顿了顿,整个人的眼神变得愈发深邃:“他们闹便让他们闹下去!”

  “来啊!”

  “去召杨国忠过来!”

  作为一个实权皇帝,他能用的手段便太多了。

  而且总会有人帮着他来解决一切。

  就比如.这杨国忠。

  区区一些非议,李隆基还不会放在心上,他真正生气的也只是关于自己的评价。

  活到了他这个岁数,掌权数十年。

  这才是李隆基最为在乎的。

  听到这话,杨玉环轻轻叹了一口气,但却并未再多说些什么了。

  此时,冠军侯府内,白幡未落,哀戚犹存。

  顾轩已经渐渐接管起了一切,开始和一众长辈担起了冠军侯府的重担。

  他并未去管这一切。

  既没有推进,亦是没有干涉。

  中枢威仪受损,对于当前的局势而言绝对不是一件什么好的事。

  但这是李隆基自己走出来的路。

  顾易要做的反倒是要珍惜所有的时间,做出各种安排。

  可惜的就是当代顾氏子弟才能十分一般。

  而顾易自己,虽然这段时间以来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但要想直接分析出将来种种的大战可能性,做出对应的防备,仍是十分艰难。

  只能选择未雨绸缪将一切该做的都做了。

  他甚至都觉着此事的发展,或许会有安禄山的推波助澜。

  可顾易又能如何?

  放在汉朝之时,他或许还会选择为了大局去帮助朝廷,但那是因为顾氏和朝廷绑定太深了。

  但现在则完全不同。

  顾氏绑定的乃是整个九州。

  而且既然已经决定放弃了李隆基,那便没有回头的道理。

  李隆基既然做错了,那便需要去承受其所带来的影响,此举同样也能影响到后世的皇帝。

  为顾氏再次添加上一层外衣。

  整个天下纷扰不断。

  就在六月;

  吐蕃入侵的消息终是送了过来,这让本就已经沸腾的天下忽地便出现了动荡之兆。

  听闻吐蕃此次进攻的状况。

  李隆基不得不抽调兵马,以防备吐蕃之事。

  而同时间——

  各地海道亦是相继出现了动荡。

  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察觉到了不对,且不说吐蕃此次进攻的到底有多么坚决,这些个海寇又是怎么敢侵扰大唐的?

  甚至就连杨国忠这种人都已经察觉到了不对。

  但顾易却是十分清楚。

  很显然,安禄山要动了!

  果不其然。

  就在天宝十四年七月,来自范阳之地的消息终是通过八百里加急而送了过来,安禄山于范阳起兵。

  所打出的旗号与原本历史完全不同。

  并不是靖难除奸臣。

  非是“清君侧,诛国忠”,而是直斥当今天子——“李隆基背弃祖宗,昏聩失德,有类汉戾帝!”

  “为天下社稷安宁计,当废昏立明,重立新君!”

  ——消息传开,九州震动!

  (Ps:今天过生日求一下月票吧,本来都忘记了.还是爸妈说的,求月票,感谢兄弟们的支持!!)

第203章 尔虞我诈,乱起!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划破了笼罩在大唐之上的“盛世”幻象。

  也彻底撕碎了李隆基苦心维持的体面。

  他终究掌控不了所有人。

  而所谓的盛世,也正随着他的种种举措,而逐渐消退。

  强烈的危机感瞬间蔓延九州。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如今四方边疆皆是有敌来犯,各地的兵马早就已经被抽调了不少,而安禄山麾下的这些人本就是精锐。

  这种情况又怎能不让人恐慌?

  洛阳,皇宫。

  “安禄山反了?”

  “他他当真反了?!”

  李隆基瞪视着殿下满面愁云的群臣,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尔等.可是在诬陷?”

  即便铁证如山,他依然无法想象,安禄山竟敢造反!

  那胡儿哪来的泼天狗胆?

  昔日安禄山在御前佯装愚钝、曲意逢迎的模样历历在目。

  这样一个在他脚下摇尾讨好的弄臣,怎敢怎敢反他?

  定是群臣构陷!

  没错,必是诬陷!

  李隆基在心中一遍遍如此宽慰自己。

  但看着群臣那仍旧凝重的表情,无论他再怎么选择欺骗自己也终是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死寂笼罩着大殿,无一人敢言。

  李隆基通红的双眼死死锁住众人,仿佛要从他们脸上榨出“诬陷”二字。

  可最终,那紧绷的躯体如同被抽去了所有筋骨,颓然瘫软在龙椅之上。

  唇齿间,只剩破碎的呢喃往复回旋:

  “他真的反了?”

  这一刻他再也没有了昔日的意气风发,甚至也没有了平日里的帝王威仪。

  或许真的是安稳了太久太久。

  让这个明明在前半生算是十分惊艳的皇帝丢掉了一切,甚至是昔年的自己。

  这一刻的他,甚至就连站起来的胆子都没有了。

  他十分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若是安禄山当真造反,那这四方蛮夷来犯就定然和他有着关系,如今大唐的精锐本来就在边疆。

  中枢之中全是新兵。

  甚至就连新兵的数量都比不过安禄山麾下的兵马。

  这仗该怎么打?

  就算这些人能够回援,可只要他们一动的话,那四方的蛮夷又当如何?

  若是让吐蕃杀入了关中

  他这个皇帝真的还能有命在吗?

  这一刻,李隆基甚至就连身体都开始颤抖了起来,再也没有昔日半分的风采,甚至就连话都说不出来。

  直至良久之后,他才缓和了些许,开口问道:“诸卿,该当如何啊?”

  阵阵窃窃私语之音瞬间响起。

  若是换做了往日。

  李隆基绝对会呵斥所有人君前失仪,他最在乎这些东西,但如今他却根本没有心思去管这些了。

  隐隐约约间,他忽然便听到了“太傅”两个字。

  一瞬间!

  李隆基就宛若是抓到了什么救命稻草一般,直接站了起来:“对!”

  “朕还有太傅!”

  “太傅他早已洞悉安贼狼子野心,必有万全之策!”

  李隆基的脸上带着狂热的希冀,扫视着在场众人,“太傅何在?”

  “快!速速召太傅觐见!”

  “朕要与他共商平叛大计!”

  “有顾氏忠贞护持,我大唐江山必能转危为安!”

  他的表情无比的焦急,甚至是已经慌张到了忘记顾豪已经死了,如今的太傅之职早已空悬了许久。

  “陛下!”

  杨国忠站在群臣首位,看着眼前这个再也没有半点风采的皇帝,忍不住地提醒道:“太傅他早已薨了!”

  如同被一道无形的惊雷劈中,李隆基瞬间僵立当场,脸上那狂热的希冀凝固、碎裂,最终化为一片死灰。

  直至这一刻,他才想起来顾豪早已病逝了,甚至当时他还为此而高兴过。

  刚刚有多么兴奋这一刻便有多么的落寞。

  才刚刚有了半分力气站起来的他,下一刻便再次瘫软在了龙椅上,整个人的脑子已经完全乱做了一团。

  “陛下!老臣尚在!”

  忽然,杨国忠的声音如同洪钟,陡然压过殿中所有私语,响彻大殿。

  他立于群臣之首,再次拱手,瞬间攫取了所有人的目光。

  李隆基那失焦的眼神,也不由自主地投向了他。

  只见杨国忠神色肃然,目光灼灼,大步出列,重重跪倒在地,声音铿锵有力:“陛下!臣虽不敢妄比顾氏忠烈,然此心赤诚,天地可鉴!”

  “臣请缨!愿率王师,迎击叛逆!”

  “必斩安贼首级,献于阙下!”

  ——此乃天赐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