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鱼羽渔钰
时光终是太过无情,纵使是天大的英雄也挡不住时间的流逝。
李世民确实是一个伟大的皇帝。
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或是有一些过错,但人孰无过?
从一个帝王的角度而言。
李世民无论是从文韬武略而言,亦或是功绩也罢,再或是能够走到今天还保持着自己的初心,便已经说明了他的不凡。
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帝王,如今终也是到了垂垂老矣的时候。
思绪至此,顾靖不由得便低下了头,默默擦去了打转的泪水。
“国事当定,不可再犹豫。”
李世民并未去管顾靖的动作,就这样默默的看着他,说出了自己这些时日来的判断:“太子固执,虽有能,但却亦是偏激。”
“他若继位魏王必死,无人可挡。”
“届时——”
“我大唐后世皇族兄弟相争万难阻挡。”
或许是因为他面对的是顾氏子弟,李世民也没有丝毫的隐瞒,将自己的想法完全说了出来。
这是一定的。
玄武门;东宫与魏王相争。
大唐已经有连续两代人陷入了这种怪圈。
如不加以干涉,后世的子弟争斗绝对不会少。
人性如此,无人可以阻拦。
顾靖眼神微微一变,并未开口多说什么。
“莫觉着朕此言突兀。”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疲惫,仿佛承载着千钧重负,“太子……肖似朕当年。”
他顿了顿,眼中掠过一丝痛楚,缓缓道:“前些时日,他曾言:若朕废黜其位,他即刻便赴昭陵自绝;若留其位,他日……必反!”
那字字句句,如刀似戟。
“这般心性,”李世民重重叹息,带着无尽的失望,“如何托付这万里江山?”
他疲惫地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只剩下冰冷的决断:“至于魏王……更是不堪其用!”
后悔已然无用,李世民已经接受了现实。
这也是他将顾靖召来的原因。
“你觉着当如何处置二人?”李世民再次睁眼看向了顾靖。
杀,自是不可能杀。
这可是他自己的儿子。
而且到了如今,李世民也明白这其中有着自己的过错。
他现在就是要找出一个最合适的处理方式。
李泰倒是还好。
主要问题就是李承乾。
他嫡长子的身份摆在那里,再加上这种心性以及他说出的话,就像是在逼着李世民狠下心一般,已经成了李世民的一块心病。
闻言,顾靖的表情也是不由得变了变。
看着眼前这形似枯槁的帝王,他沉默了良久,最后才终是下了决心,沉声说道:“前些时日岭南曾送来消息。”
“称——大船即将铸成。”
“太子殿下曾与先父学习兵法,先父夸赞其天赋极高。”
“虽有足疾,但或可为一方统帅。”
“陛下可让太子出海。”
“若太子殿下当真有能,定可为海外开创基业。”
——出海!
这是当前最合适的选择。
李承乾的性子无论是去到哪里,等到李世民崩世之后,都一定会造反。
除非是真的杀了他!
而出海则不同,大海无边无际,危机四伏。
这也是顾氏即将要踏足的领域。
是当前最好的处理方式。
听到这话,李世民的表情顿时就复杂了起来。
他虽然老了。
但是也能瞬间明白这其中的得失,哪怕明知道这是最好的抉择,但内心也忍不住的发颤。
这可是他的嫡长子啊。
前往大海?
那岂不就是九死一生?
李世民确实保持住了初心,踏海之事他也一定会做,但人又岂能免得了私心呢?
人向来就是如此。
无数的思绪不断闪过,李世民顿时便沉默了下来,难以做出抉择。
“陛下,以太子的性格”
“若得知此事。”
“定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顾靖低着头,再次开口说道。
他并未说的那么直接。
但李世民也明白他的意思。
就像是当初他对李渊的想法一般,他想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让李渊后悔。
显然,他确实是做到了。
以李承乾的性子,自是不会有半分犹豫。
李世民眼眶再次泛红,深深叹口气,忽地摆了摆手。
“你且去吧。”
“着你提领御史台,查办近日诸事。”
“凡有不遵法度者——”
“绝不饶恕。”
话锋忽转朝政。
顾靖沉默片刻,目光微动,朝李世民拱手道:“臣告退。”
“还请陛下保重龙体!”
两人皆未明言太子人选,却已心照不宣。
太子不可立,魏王亦不成器。
余下人选,便只剩晋王李治。
李世民虽然子嗣众多。
但可为储君者,其实也只有这三人而已。
晋王李治素有仁厚之名,说穿了,性子偏软。
李世民此举,分明是要借此事助顾靖在朝中速立威严。
他已在为身后事铺路了!
顾靖显然是知道李世民想要什么。
也正是因为如此。
他下起手来,更是没有半分的仁慈可言。
这种事其实也唯有顾氏可做。
紧抓吏治。
无论是换做任何一个家族来做这件事,都注定会树敌无数。
顾氏同样也是如此。
但与其他家族不同的是,顾氏并不害怕这些。
如今顾氏靠的是天下人的敬仰。
与九州绑定的好处就在于此,无论是任何人想要动顾氏,都必须要付出天大的代价。
顾氏虽然身处朝堂旋涡中心,但又与其他人完全的不同。
——朝堂巨震。
顾靖下起手来十分的果断。
御史台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在被顾氏执掌,只不过是缺少一个触发权罢了,手中本就有着太多太多的消息。
此次出手,自是可以让所有人感到胆寒。
一个个蛰伏极深的贪官污吏纷纷落网,其中不乏勋贵重臣。
顾靖铁面无私,未留半分情面。
期间,李世民终是重返朝堂。他力排众议,压下无数弹劾奏章,向群臣昭示了不容置疑的态度。
至此——
满朝文武皆已洞悉:天子的时日无多了。
他是在为身后江山铺路。
这头迟暮的雄狮,在余威尚存之际,势必要为继任者廓清荆棘,留下忠臣辅佐。
顾靖的威望持续攀升。
他在军中的声望已经足够了。
高句丽一战,顾靖早已名满天下。
如今,就是在朝堂之内。
也唯有顾氏子弟能够得到这种待遇,能让一个帝王甘心为其营造声望。
甭说是其他家族化,甚至就连宗室可能都会有所防备。
但这就是顾氏。
一代代人所积累下的东西,是无论任何家族都无法比肩的。
就连李世民刚刚登基之时大唐内部都没有这么多的风波,这还是贞观朝来头一遭如此。
整个御史台全部调动。
天天都有官员被杀。
群臣无不胆寒,生怕被牵扯出了什么罪名。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关于储君的问题也终是被抬了出来。
李世民没有和任何大臣商量,直接下了圣旨。
废李承乾储君之位。
上一篇:大秦:想当权臣,始皇竟传我皇位
下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