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464章

作者:天海山

  待军官们散去,卡尔·路德维希立刻看向一旁的参谋:“让所有士兵集结,向东面机动。

  “再派人联系巴贾哈扎将军和维尔姆泽将军,告诉他们明天奥热罗军团会让开道路,他们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赶往博尔扎诺。

  “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博尔扎诺是特伦托北部的交通枢纽,从这里可以继续向北进入奥地利的梅兰,然后沿着阿尔卑斯山北侧返回维也纳。

  而现在,卡尔·路德维希要趁奥热罗“被埋伏”的担忧还没消失,做最后的努力。

  当天下午两点,奥热罗突然接到骑兵的报告,说有一支敌军突然出现在他们东侧。

  奥热罗此时已经有些晕了,他周围所有方向都发现了奥军的踪迹。

  他还在和马尔蒙商量要如何应对,东面的奥地利人就突然对他们发起了猛攻。

  奥热罗在确定其他方向都没有敌军之后,决定集中兵力和东面的敌人进行决战。

  奥热罗一如既往地亲临前线,和士兵们一起在枪林弹雨中厮杀。

  很快,主动进攻的奥军便被击退。

  奥热罗立刻率军紧追而去,在临近维西奥河的时候双方又进行了一次战斗,奥军再次退败。

  此时天色开始变暗,奥热罗已将敌军逼到了河岸边上,简直如同前几天自己和奥军的位置互换了一样。

  他下令原地构筑防线,准备明天彻底歼灭这支奥军。

  与此同时,接到了阿尔文齐战败消息的巴贾哈扎正不知如何是好之际,卡尔大公的传讯官赶来了。

  一个小时后,巴贾哈扎军团的残部开始转头朝博尔扎诺方向疾驰而去。

  维尔姆泽那边也收拢了大量士兵,同样开始向北奔逃。

  他们这两支部队非常“幸运”地没有遇到大股法军阻截,在次日天黑前抵达了奥拉南部,距离博尔扎诺还有大半天路程。

  另一边,奥热罗开始向东面的敌军发起进攻。

  但他却愕然发现,昨天足有七八千人的奥军阵地上,竟只有不足1千士兵。

  是的,昨夜卡尔·路德维希已经率军团主力通过提前架设的浮桥,退至了维西奥河东岸。

  而他将奥热罗军团向东引开了近十公里,让自己的两名“猪队友”得以从这道狭小的间隙北上脱身。

  等到拿破仑派往维西奥河一带增援的维克多军团抵达时,巴贾哈扎和维尔姆泽的部队才刚离开不到一天。

  之后卡尔·路德维希一路向东,从威尼斯的沼泽地艰难穿行,最终抵达了奥地利的克拉根福要塞。

  至此,当初随阿尔文齐浩浩荡荡前往北意大利的8万5千大军,在他的“抢救”之下,有3万1千人返回了奥地利。

  另外,西面的莫尔维诺方向的奥军最终也有近9千人辗转逃到了威尼斯。

  特伦托。

  法军营地。

  拿破仑将刚率军返回的奥热罗和马尔蒙盛赞了一番。毕竟他们在奥军的突然袭击之下,顽强地稳住了东面的战局没崩。

  待两人离去,拿破仑看向吕西安道:“好了,现在请召集所有的军官,我们得讨论一下攻取曼图亚要塞的事儿了。”

  就在这时,德赛突然带着几名军官敲门而入。

  拿破仑一看到他,脸上便露出了微笑:“您能出现在这里,说明曼图亚应该……”

  “是的,将军,”德赛笑得更加灿烂,“博利厄今早已经投降了。”

第914章 宁静的村庄

  3月11日。

  维也纳远郊。

  温暖的春风从特伦海姆村吹过,嫩绿的草茎齐齐低伏,如同母亲的手轻抚着孩子的小脑袋,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慵懒。

  村子西北侧的那座小庄园里,大理石喷水池发出的柔和的窸窣声响。

  水池旁,舍勒尔夫人坐在一株不高的枫树下。金色的阳光从树叶缝隙中透过,落在她手中那本时下最流行的小说上。

  她的目光从那一个个法语单词上扫过,却并没有随着书中的剧情而微笑,反倒是眉宇间不经意地流露出淡淡的疲惫。

  蜷缩在舍勒尔夫人脚边的史宾格猎犬突然站了起来,朝正走进院门的那名十六七岁模样,身材瘦高,长着一双浅灰色眼睛的年轻人用力摇着尾巴。

  “母亲,芬克夫人说,您让仆人们去和农奴一起播种燕麦?“年轻人将佩剑解下来,丢给一旁的管家,烦躁地扯松领结,大声道,“等我们回到维也纳之后,这会被大家当作笑话的……“

  “嘘——“舍勒尔夫人放下小说,抬手示意,“卢卡斯,要注意礼仪。”

  她又想起了什么,接道:

  “对了,科隆比埃夫人下午要来和我谈你服役的事。你等会儿得来帮我布置会客厅。那些椅子非常沉重,这需要你有力的手臂。“

  年轻人撇嘴抗议道:“我等会儿要去骑马。这些事该让女仆们去做。”

  舍勒尔夫人的声音大了些:“卢卡斯,不要任性。你知道,最近家里的人手不足。”

  实际上,她很不想让儿子做这些不符合身份的杂事。

  但她家里的农奴被皇帝陛下大量征召,上了战场,导致农田无人打理。

  眼下正值春播,她不得不吩咐家里的仆人都下地帮忙,否则将严重影响今年的收成。

  她的丈夫需要钱在维也纳维持必要的体面,家里也到处都要花钱,甚至如果没钱打点军事委员会的老爷们,她的卢卡斯可能就要被征召为禁卫军。

  一旦收成不好,这个家很快就会撑不下去的。

  卢卡斯嚷道:“希望大卫能早点儿回来吧。皇帝给他的赏赐肯定足够雇几十个农奴的,那样就什么麻烦都没有了。”

  大卫是他的哥哥,在皇家德意志军团任骑兵中尉。

  舍勒尔夫人想起大儿子上周送回来的信,脸上的忧虑顿时消减了几分。

  那信上说,北意大利足有十几万皇帝陛下的大军,法国人连6万兵力都不到,已经被逼得要放弃特伦托了。

  她不知道特伦托在哪儿,但想来阿尔文齐元帅应该很快就能凯旋。

  她的大卫也会跟着一起回来。

  卢卡斯走过来,拉住了她的手臂:

  “母亲,我们什么时候回维也纳?我实在不想继续在这破地方待下去了,没有舞会,没有沙龙,上帝啊!”

  舍勒尔夫人叹了口气,上次法国人兵临维也纳,吓得她举家跑来了特伦海姆村。

  当时那件事甚至搞得这里的房价都涨了四五成,好在他家在村里有座小庄园。

  她想起了以前的邻居德曼。他们一家就不得不挤在一栋破农舍里。

  现在法军虽然已经撤走了大半个月,但人们还是心有余悸,想继续看看形势再说。

  她抚过儿子映着阳光的头发:“等你哥哥回来吧。然后我们就一起回维也纳。”

  她又叹了口气:“我听说,特拉普男爵一家躲去了普雷斯堡,希望这不会影响你和阿丽萨小姐的婚事……”

  舍勒尔夫人正说着,就忽听到远处有钟声响起,当即有些紧张地站起了身来,转头朝村里教堂的方向看去。

  通常来说,这是发生了大事情。

  卢卡斯顿时兴奋地喊道:“啊!一定是阿尔文齐元帅击败了该死的法国人!我去看看!”

  然而,他还没跑出院门,便见家里的男仆乔斯林满头大汗地狂奔进来,撞得他一个趔趄。

  男仆却如同没看到自家少爷般,对舍勒尔夫人挥手比划道:

  “夫……夫人,他们说,阿尔文齐元帅被法国人打败了!死了上万人,还有好几万人被俘虏!还有人说……”

  卢卡斯一把抓住男仆的衣领,瞪着眼睛道:

  “你说什么?这不可能!你胡说!”

  舍勒尔夫人虽也是脸色惨白,但仍保持着应有的仪态道:

  “卢卡斯,冷静点儿!乔斯林,你还听到了什么?”

  男仆咽了口唾沫,显得极为紧张:

  “说拿……拿什么来着,就是那个法国人,带着十万军队正在朝维也纳打来。完了,一切都完了!”

  舍勒尔夫人打断他道:“别喊了,不会有事的。曼图亚距离维也纳还有很远,元帅大人们一定有办法挡住法国人。”

  她顿了顿,又看向小儿子:“卢卡斯,去准备一下,我们明天一早就去普雷斯堡。”

  就在这时,庄园外传来了教区神父的声音:

  “请告诉舍勒尔夫人,军事委员会送来了阵亡名单。请派人去教堂前的广场……”

  是的,正是这份阵亡名单,才让村里的人们知道了前线的情况。

  舍勒尔夫人没听清神父后面的话,手里的书“吧嗒”一声落在了地上,转身冲进了屋里。

  很快,她草草披着一件外套,手里拿着帽子出来,死死盯着教堂方向:

  “卢卡斯,我……我去看看……”

  年轻人立刻跟了上来。

  由于家里的车夫去帮忙播种,所以他们沿着村里凹凸不平的小路,走了近半小时才来到了教区教堂。

  这里已经挤满了人,一个个都是耷拉着脑袋,钟楼那边不时传出妇人尖锐的恸哭声。

  两名教士神态敷衍地安慰着人们——着实需要安慰的人太多了,他们很难将同样的话充满感情地重复好几十遍。

  乔斯林用力拨开人群,舍勒尔夫人和儿子挤到了钟楼下。

  几名军官站在几块巨大的木板前,将靠得太近的人向后推开。那木板上贴着十几张纸,上面是一个个的人名。

  那是阵亡的人。

  这一刻,不论是农奴,自耕农、还是贵族老爷,全都没有什么分别——

  他们只是那纸上的一个名字而已。

  哦,还是略有些不同的。

  贵族的那页名单上,周围有一圈漂亮的花边。

第915章 我对此非常遗憾

  舍勒尔夫人和大群浑身肮脏黏腻的农奴们挤在一起,瞪大了眼睛在那些纸上找着一个名字。

  不,是不想找到那个名字。

  通常来说,像她这样的贵族家庭里如果有人阵亡,军事委员会是会派人上门通知的。

  但这次死的人太多了,军官的人手根本不够用,所以只能她自己来确认。

  贵族名单看完,舍勒尔夫人的双肩为之一松。

  没有她的大卫。

  她又重新确认了一遍,而后看向小儿子。

  后者摇头表示没看到哥哥。她这才用力拥抱着卢卡斯,开心的泪水止不住地沿着脸颊滑落。

  只要她的大卫没事,管那该死的战争赢还是输,让皇帝陛下头疼去吧。

  舍勒尔夫人从几名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的村妇身侧绕过,拉着小儿子朝家里快步走去:“我们最好今天下午就走,这里离维也纳还是太近了些。我得给你父亲写封信,让他也一起去普雷斯堡。”

  回到家里之后,舍勒尔夫人立刻吩咐下人们收拾行李,整个别墅都乱作了一团。

  第二天清晨,舍勒尔夫人正在整理自己的书箱,就见乔斯林带着两名军官走了进来。

  其中一名中尉微微欠身,取出证件展示:“这里是舍勒尔男爵的家吧。我是军事委员会征召队的,我要找拉博·卢卡斯·冯·舍勒尔先生。”

  舍勒尔夫人忙上前回礼:“两位先生找犬子是有什么事儿吗?

  “哦,您看,我们正要搬家,请原谅招待不周。”

  那中尉将一份文件摆在旁边的桌上:

  “舍勒尔夫人,根据皇帝陛下的旨意,军事委员会要征召您的儿子入伍。您知道,我们要和法国人进行一场决战。

  “嗯,是皇家德意志军团第十一步兵团,一支非常精锐的部队。”

  舍勒尔夫人愣住了,好一会儿才有些慌乱道:“那个,您看能否缓两天……对了,我丈夫和科隆比埃伯爵是朋友……”

  “这恐怕不行。”另一名上尉军官语气冰冷地打断了她,“我们从维也纳一路找到这里可是费了很大工夫。请舍勒尔先生在这里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