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6章

作者:楚国隐士

  可一直以来,他对于这种情况哪怕深恶痛绝,却只能通过杀人来威慑。

  如今听胡惟庸这么一说,貌似,从科考上就想出法子来了?

  这无疑让朱元璋兴趣大增。

  “惟庸,细细讲来!”

  胡惟庸见客户主动产生了互动,顿时心中一喜,得,路子重新续上了,大事可期啊。

  “是,陛下!”

  “臣刚刚就说过,三个破题思路,其实就是选出三种不同的人。”

  “第一种以规矩破题的,这种人读书读得深,而且还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有了学问的这种。”

  “这种人可以进翰林,让他们专心学术、皓首穷经认真研究学问去。”

  “大明以后的文风能不能远迈汉唐,就看这些人的本事了。”

  “第二种以天命破题的,这种人读书颇杂,涉猎甚广,关键是脑子还活络。”

  “这种擅长机变、脑子灵活还懂得各种杂学的,最适合丢到地方上历练。”

  “因为他们懂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既不会被下面人蒙蔽,也不会面对当地一应事务措手不及。”

  “只要在当地历练上几年,便能一跃而起,将来都是封疆大吏的好苗子。”

  “而最后一种,学的既不深也不杂的,咱们也得看到他们的优点,那便是老实、憨厚!”

  “这等人,最适合去六部老老实实办差,他们性子憨实,没那么些个花花肠子,虽没那么多机变,但至少踏实肯干哪!”

  胡惟庸说到这里坦然一笑,双手一摊道:“至于剩下那些人,读书读书不行,品性品性不好,那活该考不上!”

  “毕竟,臣是要为国举才的,总不能选一堆废物出来吧!”

  朱元璋听到这儿,整个人都乐麻了。

  好,好,好,还得是咱们这帮子老兄弟啊。

  瞧瞧惟庸,这多为咱着想。

  到底是当过丞相的,看似随意的一道题,居然就能选出不同的人才。

  啧啧,这脑子就是好使啊。

  不过,朱元璋这人,疑心病重,明明心里满意的不行,可嘴里却颇为感慨的说道。

  “惟庸啊,你这法子倒是不错,就是可惜你的名声了啊,你这一下可把那些学子全给得罪了!”

  胡惟庸心底里差点笑出猪叫声,老子图的不就是这个嘛。

  要不是他憋笑功夫够好,他这会儿怕是得笑出声来。

  好在上辈子见识过各种荒唐场景,这功夫没少练。

  使出洪荒之力压住嘴角后,胡惟庸淡然一笑。

  “陛下,臣跟您说实话,臣这辈子,丞相都当过了,在文臣这条路上可谓是走到了顶点了,那还有什么好指望的?”

  “臣一没想着流芳千古,二没想过在朝堂一呼百应,为宰作辅的,在乎那些学子口中的名声,干嘛?”

  “没辜负陛下当年的提携之情,看着大明越来越好,臣就心满意足了!”

  胡惟庸这大实话一出,轮到朱元璋差点压不住嘴角了。

  这话太实在了。

  没错啊,这一不图流芳百世,二不图一呼百应当宰相的,要那么好的名声,干甚?

  最最关键的是,胡惟庸可不止是嘴上说说。

  他是真这么直接干了。

  他面前这张试卷,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是真不在意那点名声不名声的啊!

  要知道,将来这批学子若是进了朝堂,怕是对胡惟庸没有半分好感来着。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中难得的涌起了一股子暖流。

  好啊!

  这才是咱老朱家的好臣子啊!

  默默奉献、埋头耕耘。

  甚至若不是今日里把人招来问话,这里间的事情自己压根都不知道。

  可胡惟庸仍旧踏踏实实的给办了!

  啧啧,不行,这么好的臣子,怎么着也不能亏待了。

  总得赏点什么才行。

  不然的话,以后谁还给咱卖力干活?

  只是……惟庸这人,赏点什么好呢?

  官职?爵位?银钱?土地?美人?器具?

  这事儿,有些头疼啊!

第25章 朱元璋:你胡惟庸浓眉大眼的,也好这

  口啊!

  第二十五章朱元璋:你胡惟庸浓眉大眼的,也好这口啊!

  历朝历代,恩赏一事都是件格外让君王挠头的大事。

  赏重了吧,担心功高震主不说,还容易引发朝堂震荡失衡。

  可若是赏得轻了,那又让人心生不平,将来怕是又生事端。

  所以,对于眼下对于胡惟庸的赏赐,朱元璋真心有些为难。

  别看胡惟庸眼下就一个五品的翰林学士,但是,谁会把他当做普通官员对待?

  升官?

  这官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哪里是那么好升官的。

  晋爵?

  那更不可能!

  怎么可能就这么点事儿便给爵位!

  大明的爵位可是很值钱的!

  金银?

  啧啧,一想到自己内帑里那点银子,朱元璋又开始心疼了。

  娘的,还真是左右为难啊。

  朱元璋这会儿真有点骑虎难下了。

  干脆,直接看着胡惟庸道:“惟庸,你这差事办的,咱心里舒坦!”

  “这样,你想要点啥赏赐,伱开口,咱赏给你!”

  “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要求,你尽管开口!”

  “咱不能让你委屈了!”

  瞧朱元璋说的,胡惟庸要不是有脑子,还真信了。

  什么叫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要求,都可以随便开口。

  这话,连客气话都不算,顶多算个玩笑。

  这摆明了就是试探啊!

  糟老头子,坏滴很!

  不过,胡惟庸也不傻。

  正所谓无欲则刚!

  若是其他人,这会儿怕是要患得患失琢磨好久了。

  哪怕明知道,这种情况下应当随便让皇帝赏点什么,然后给皇帝留个好印象,比什么都好。

  但心里又会琢磨着,是不是少了一个提要求的好机会。

  可落在胡惟庸这里,啥烦恼都没有。

  他固然不想得罪朱元璋免得惹来杀身之祸,但也不想干活啊。

  好不容易得来的咸鱼生活,这要是一不小心又掉进坑了,重新回到了官场上,那岂不是得忙死?

  兜兜转转一圈何必呢?

  想到这儿,胡惟庸心中闪过一道灵光,当即毫不客气的冲着朱元璋拱了拱手道。

  “陛下这么说的话,那臣也不客气了!”

  “臣还真想向陛下讨个赏!”

  “哦,难得你主动开口啊,说吧,想要啥?”

  明明朱元璋这话听起来特别亲近,可胡惟庸知道,朱元璋这会儿十有八九心里不舒服了。

  毕竟显得自己有些顺杆儿爬了呗。

  但胡惟庸早就琢磨好的事儿,怎么可能就此更改。

  索性,他当做没听懂一般,直接哈哈一笑道:

  “臣如今无事一身轻,成天就想着关起门来,做个一身酒色财气的俗人。”

  “所以啊,臣没别的请求,既然陛下要说赏臣点什么,那臣斗胆请陛下赏臣几个美人吧!”

  “哈哈,毕竟陛下宫中女眷颇多,还身家清白,懂规矩,这不比臣在外面寻摸得要好?”

  “正好臣府里后宅也得添新人了,如今也是赶巧了!”

  朱元璋一听这话,顿时哈哈一笑,指着胡惟庸笑骂道。

  “好你个胡惟庸啊,你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原来也好这口啊!”

  “往日里你当丞相的时候,时不时的还劝谏咱来着,如今倒好,你听听你自己说的,酒色财气?”

  “你怎么就不能劝劝你自己呢?”

  胡惟庸听到朱元璋的笑骂,半点不慌理直气壮的答道:

  “那不一样啊,陛下!”

  “当初臣乃是丞相,干系重大,上佐君王下摄群臣,臣拿了陛下的俸禄,就得干活啊!”

  “所以,臣才会劝谏!”

  “可如今呢?”

  “臣一介闲职,不过挂了个五品翰林学士而已!”

  “就这,还是陛下随手赐下的,也不图臣干点什么。”

  “那臣自然关起门来怎么舒服怎么过日子了!”

  “臣本就是一俗人,就好酒色财气,虽说起来不好听,但臣自己过得舒服啊,与他人何干?”

  “只要臣不违背国法,不扰民、害民,关起门来乐呵乐呵,碍着谁了?”

  朱元璋一听这话,直接拍着桌子大笑了起来。

  他听得出也看得明白,这还真就是胡惟庸如今的真实想法。

  而且,朱元璋就喜欢胡惟庸这态度,实在啊!

  没什么弯弯绕绕,就给你摆在明面上,没那么多冠冕堂皇,就是俗人一个。

  这多好啊!

上一篇:始皇家的好圣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