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38章

作者:楚国隐士

  而第一任主官,自然就是他自己了!

第195章 创刊号定稿

  第一百九十五章创刊号定稿

  对于胡惟庸亲自送到宫中的奏报,朱元璋自然不会等闲视之,当即扔下手中的奏章,先行处理了起来。

  不过这一眼看过去,朱元璋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惟庸,明明这些官员都拿着俸禄,为何你还要给他们稿酬呢?”

  来了,他来了!

  一听朱元璋说这个,胡大老爷就当场露出了地铁老人手机脸。

  娘的,就知道这厮第一个得盯上这个。

  这人是真见不得钱啊。

  不过,该解释的还是要解释的,不然的话,这事儿岂不是就乱套了。

  他还指望着拿着批复好的文件,回去继续给人洗脑呢。

  “陛下,正所谓皇帝不差饿兵,哪有光让人干活不给钱的道理。”

  “陛下看臣那章程上面已经写明了,等连续发行了几期,大明周报的影响力上来以后,或许投稿的会多上一些。”

  “而眼下的话,肯定得咱们报社内部的编辑们一个个的亲自写才行。”

  “毕竟,只有他们弄出范例来了,其他人才会知道,咱们要的是什么稿件!”

  “因此,臣才许下了这么些奖金,就是让他们多用心、多干活!”

  眼见着朱元璋还是有些不满意,胡惟庸灵机一动,提出了个条件。

  “而且,只需一年时间,臣这个大明周报社,便能做到自给自足。”

  “届时所有官员的俸禄以及运营成本都由报社自己掏出来。”

  “所以,陛下你这等于等上一年就能得到一个光干活不要钱的衙门,多好!”

  朱元璋一听这话,乐了。

  得!

  还是惟庸了解咱啊!

  嘿嘿,如果能这样的话,那确实不错啊。

  想到这儿,老朱倒也没在这事儿上纠结了,等于就是默认了胡惟庸拿钱砸人了。

  不过,他又皱着眉头问起了另一个问题。

  “不是,惟庸,咱看这儿,你这主官伱怎么才弄了个四品啊?”

  “你这么大个事儿,咱也觉着挺好的,你不给自己弄个高点的品级?”

  “咱真觉着你弄个二品都没关系!”

  “你这……咱不能委屈了你啊!”

  胡惟庸心里一动!

  嘛的,就知道朱元璋这老小子要来这套。

  老子刻意只要了个四品官职是为了啥,还不是怕定高了,到时候又是一堆破事儿扔过来?

  而且,真品级高了,到时候你把老子调到其他部门当苦力岂不是更容易了?

  就这样,蛮好!

  朱元璋见胡惟庸沉默以对,还以为胡惟庸是替朝廷、替自己着想。

  毕竟,初设衙门一般人员品级方面都会留上一手,这样方便以后奖励的。

  只为对第一任主官有些不公平而已。

  而身为老朱家的“忠臣良将”,胡大老爷自然不在乎这点东西了。

  这不,拿到了朱元璋的批复,并且把老朱专门题字的刊头以及衙门牌匾带上以后,胡大老爷直接回到了报社。

  甫一告诉众人衙门所有章程通过的消息,官员们的欢呼声简直没停过。

  傻子都知道,这报社来对了啊。

  光冲着里头的“钱程”和前程,他们都挣大发了。

  当然了能不能挣得更多,那就得看前面几期报纸卖得如何了。

  显然,这些事情是跟是跟报社上上下下所有官员息息相关的。

  因此,在胡惟庸不断的洗脑之下,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官员们,简直被催得跟驴子似的到处扑腾。

  五天后,不断调整、不断改版之后的第一期大明周刊,终于被一众人给弄出来了。

  一众官员们,看着手里这一沓厚厚的,约莫两本书大小,墨香扑鼻的报纸,眼泪都快出来了。

  “瞧,这是我写的词,这是我的大名,哈哈哈”

  “写词算个屁,瞧瞧,咱的大名在这儿呢,时文不比你那酸词看得人多,哈哈哈哈”

  “真好,真好啊,咱们真弄出来了啊!”

  “……”

  一应官员们看着手里的报纸都不禁在感慨。

  历经千辛万苦,可算是把这东西给弄出来了。

  天知道这段时间他们挨了多少骂?

  天知道他们一篇稿子打回来写了几遍?

  苍天啊,谁能知道他们的苦啊。

  而如今,看着手里的报纸,他们觉着一切都值了。

  胡惟庸又仔细检查了两遍以后,觉着确实没啥问题了,便将第一份报纸带着进宫了。

  既然是新东西,那自然得让投钱的金主朱元璋过一手啊。

  总不能让他觉着自己的钱白花了吧。

  果然,没经历过后世信息轰炸的朱元璋,看着手里写着各种信息的报纸,简直爱不释手。

  “哟,这杂记趣闻有意思哈!”

  “嘿嘿,这儿还有街面上米面粮油的价钱呢,这个好!”

  “哈哈,这夸咱的文章还是惟庸你亲自动手写的啊,弄得咱都不好意思了!”

  没错,创刊号上,胡惟庸非常不要脸的写了一篇白话文的拍朱元璋马屁的文章。

  弄个有噱头的标题,拉扯一下情绪,弄些个排比句营造一下氛围而已。

  上辈子看网文和文案不知道看到过多少,如今稍稍一出手,那自然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关键是,他还没胡说,他写的可是实实在在的老朱的功绩来着。

  毕竟,老朱这人也确实是个传奇。

  而随着老朱的点头,这创刊号便正式定稿了。

  在发行这事儿上,胡惟庸一反常态的没继续调用官场的人了。

  他反而在城里面搜罗了一批吃不上饭的乞儿。

  让人给他们简单梳洗一下后,一人一套背后写着《大明周报》四个大字的粗布衣裳。

  然后他们就成了大明周报社的雇工。

  每天他们都要从报社领报纸,到划分好的地方去叫卖。

  卖出了报纸的话,每多一份他们可就多了一份收入来着。

  这对于这些往日里衣食无着的乞儿来说,无异于天降甘霖。

  翌日,当人们习惯性的走上街头,却发现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一大堆背着个包袱的小孩。

  这些孩子都穿着统一的衣服,一路走一路高声叫卖着。

  “瞧一瞧看一看哪,陛下钦点的周报,三十文一份报便知天下大事啊!”

  “瞧一瞧看一看……”

第196章 报纸上市的轰动

  第一百九十六章报纸上市的轰动

  “嘿,那边那小孩,给咱拿一份那啥报纸来!”

  对于应天府来说,走在街上的十个人里头,怕是至少有五个能跟官员、勋贵、豪门大户攀上关系。

  论识字率,应天府也是整个大明最高的。

  因此,当一种能打着朱元璋名号的新玩意儿出现的时候,买单的人还真挺多的。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新出的叫《大明周报》的玩意儿不过也就是三十文而已。

  光看到这厚厚一沓都知道,简直不要太便宜。

  三十文平日里哪里能买到印着这么多字的书来着?

  而甫一到手,性急的打开一看,顿时便惊讶的喊出了声。

  “嚯,这不得了啊!”

  不怪看报之人惊讶,实在是开篇就是暴击啊。

  《浅谈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朱元璋》

  娘咧,正大光明的把陛下的名讳直接写出来就不说了,只是简单扫了一眼,内里的用词简直直白到了极点。

  再一看作者,哦,胡大老爷啊,那没事儿了。

  他老人家跟陛下的交情,也确实能写出这等文章来。

  说不定,这文章还是陛下看了点头以后才发出来的呢。

  不得不说,得出这种结论的,还真是聪明人。

  毕竟朱元璋还真看过、点头了,不然胡惟庸这马屁可不白拍了嘛。

  而随着这一批报纸如同猛油沾水一般炸开应天府之时,最热闹的地方,其实当时茶楼里边。

  这地方,本就是文人墨客、得闲之人最喜欢的消遣地。

  但凡能来这儿的,不仅有闲还有钱,几乎个个都认字。

  因此,报纸这东西甫一出来,这里便人手一份买上了。

  这一边看,还一边议论呢。

  “啧啧,有意思,通篇大白话不说,却又娓娓道来把事情说了个明白,虽然失了原本工整却通俗易懂了!”

  “呵呵,文若兄也不想想这是谁弄出来的,那位胡相爷但凡出手,什么时候普通过?”

  “哦,那也是,这位确实是奇人,瞧瞧这位写的文章吧!”

  “嚯,拍陛下马屁啊,也就这位能这么直白的拍马屁了,其他人若写怕是会被士子们堵着门骂!”

  “是啊,这位胡相爷真就一点不顾及脸面,真就直愣愣大拍马屁,还卖给诸位看呢,如何?”

  “如何?当然是好啊!咱们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谁还没个上朝的亲戚来着,这皇帝的马屁谁不想拍?”

  “哈哈哈哈,浩存兄说得有理,如果方便的话,其实我等都想拍这个马屁啊!”

  “别一叶障目了,看看这报纸其他页面,你们就会发现,这玩意儿的用意可不仅仅是拍马屁!”

  “……”

  随着一阵沉默和报纸翻阅的声音,一众人再次感叹了起来。

  “哈哈,还真是老夫一叶障目了啊,胡相爷主持的这报纸还真不一般。”

上一篇:始皇家的好圣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