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泼皮 第208章

作者:很废很小白

  按照计划,镇海军直接解散,武卫军也只留精锐,其余被淘汰的老弱病残,与镇海军士兵一道,放归乡间种田。

  作为一军统制,他必然全程都要在军中。

  待到将上述事情全部处理完之后,他需要马不停蹄的去一趟广陵,整顿盐务。

  那是今后的钱袋子,不亲自走一趟,他实在不放心。

  对了,还有打通商道之事。

  如今李黑虎盘踞济南府,张叔夜在东平府,这两个人一上一下,一南一北,将其他路进入青州的路堵的严严实实。

  像步人甲、神臂弩这类军械倒还好,有各种各样的办法蒙混过关,但战马就不行了。

  太显眼了!

  想组建五千人的重骑兵,哪怕按照一人两马的最低标配,也至少需要一万匹战马。

  事实上,这个数字只能多,不能少。

  因为算上训练以及作战时的战马损耗,一万五千匹才算合理。

  京东两路的几处马监加起来,满打满算最多也就只能凑出三五千匹,剩下的只能从其他路引进。

  这么多战马,必须得开辟一条安全的商道。

  ……

  ……

  翌日。

  在韩桢的授意之下,锁厅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郡城。

  胥吏能当官?

  一时间,郡城沸腾了。

  普通百姓只是将此事当作谈资,茶余饭后吹牛打屁,消磨时间。

  但读书人彻底疯了。

  有人破口大骂,也有人觉得此举乃利国利民之策,能彻底改变胥吏散漫狡诈的风气,两种论调吵得不可开交。

  然而更多的读书人,选择应征胥吏。

  先前凭着麻家与苏家的声望,虽也有读书人来应征,但人数并不多,拢共也就招了三十多人,且都是些不得志的秀才,没几个举人。

  府衙的大门都快被踏破了,短短半日时间,便招了足足三百名读书人,其中大半都是参加过省试的举人。

  招满三百人后,在韩桢的吩咐下,皂吏在府衙大门旁竖起一块牌子。

  “胥吏招满,静待下回!”

  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八个大字,让府衙外排成长队的读书人发出一阵不甘的哀嚎。

  虽心有不甘,但却没人敢闹事。

  一名年过四十的儒生上前一步,朝着皂吏拱了拱手,问道:“请问公差,这下回是何日?”

  皂吏摇摇头,朗声道:“县长说了,如今官位有限,所以只招三百人。至于何日再招,并无确切日期!不过尔等放心,若再招胥吏,定会提前通知。好了,都散了罢!”

  闻言,那老儒生叹了口气,转身离去。

  其他人也三三两两的散去,口中低声议论。

  “怎地不多招一些呢。”

  “你可知如今胥吏俸禄是几何?足有一贯多钱,招那么多,每月光俸禄都是一大笔钱。”

  “俺倒觉得,钱是其次,毕竟前几日县长归来时,可是带回数百车金银财宝,关键还是官位有限。”

  “唉!县长也真是的,都打下寿光昌乐了,怎地不将千乘、博兴与临朐一起拿下!”

  “就是!一旦拿下这三县,又能多出十来个官位实缺。”

  “不如我等联名上书一封,请求县长发兵如何?”

  “这……不妥罢?”

  “有何不妥,我等又不是闹事,乃是一片赤拳之心。”

  “这倒也是!”

  ……

  当天,韩桢就收到了城中一千八百名读书人的联名上书。

  不得不说,这封折子引经据典,文采飞扬,让人看了,不由升起一种不发兵便对不起天下百姓的错觉。

  大堂下方,赵霆语气谄媚地恭维道:“恭喜县长,贺喜县长,此封联名奏疏,千古未闻,说明县长已得尽郡城民心!”

  有一说一,近两千名读书人,联名上书一个反贼,请求反贼发兵攻打朝廷治下的县城,确实罕见。

  随手将折子扔在一旁,韩桢问道:“锁厅试的考卷可出好了?”

  赵霆连忙从袖口取出一份考卷,双手高捧,恭敬地呈上堂案,同时口中说道:“下官连夜将考卷赶出,请县长一观!”

  接过考卷,韩桢打开后仔细翻看了起来。

  片刻后,他合上考卷,神色满意道:“此事你办的不错,记你一功。”

  别看赵霆平日里表现的像个只会溜须拍马的佞臣,但才能还是有的。

  从这份考卷上的出题便能看出,他是懂治民,晓内政的。

  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赵佶手下为官时,却只知滥用职权,贪污腐败。

  赵霆心头一喜,面上却谦虚道:“下官不敢居功,都是县长点拨的好。”

  韩桢自动过滤了他的马屁,收起考卷道:“对了,那宋维怎地说?”

  “禀县长,宋维称病婉拒。”

  赵霆打量着韩桢的脸色,提议道:“县长,此人性情刚烈,若是留下说不得会整出幺蛾子,不如……”

  说着,他隐晦的比划出一个割喉的动作。

  闻言,韩桢摆摆手:“不必,我非嗜杀之人!”

  赵霆嘴角不由抽了抽,这位爷好意思说自己并非嗜杀之人。

  前几日才砍了十几名士子的脑袋。

  忽地,韩桢想到了什么,问道:“如今新学一家独大,洛学与蜀学的境地很艰难么?”

  赵霆有些意外,不晓得韩桢为何对这件事来了兴致,只得答道:“确实如此,当今官家支持新法,加之蔡京与杨时、陈瓘乃是死敌,因此不断排挤打压,东京城里一旦发现有谁宣扬洛学与蜀学,便会被捉拿下狱。以至于,伊川先生都被迫离开东京城,回到老家,并宣称不再讲学!”

  韩桢点了点头,思忖片刻后,说道:“我若支持洛学与蜀学,如何?”

第204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第204章 0201【语不惊人死不休!】

  赵霆立刻明白他的心思,沉思片刻后,隐晦地答道:“禀县长,下官觉得此举有些操之过急了,不妨留待日后再说。”

  闻言,韩桢想了想,点头道:“你说的没错,留待往后再说罢。”

  人都是很现实的。

  洛学与蜀学如今虽被打压,但没理由就冒着被杀头的风险,来投奔你这个只占了四县之地的反贼罢?

  只有打退西军,拿下整个山东后,配合邸报宣传,这个计策才有运作的可能。

  念及此处,韩桢不由揭过这个话题,吩咐道:“考卷不需删改,直接拿去工科院印刷罢。锁厅试交给你了,务必办的漂亮些!”

  “下官领命!”

  赵霆神色肃然的应下。

  韩桢摆摆手:“去罢!”

  赵霆前脚刚走,麻允迪后脚便走进大堂。

  “下官见过县长!”

  看着坐在堂案后面的年轻人,麻允迪心中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轻视与不满,掸了掸衣袖,恭恭敬敬地躬身作揖。

  见状,韩桢神色有些玩味。

  看来麻彦民已经教育过了,且教育的成果斐然。

  韩桢明知故问道:“何事?”

  “下官按照吩咐,已写好了折子,请县长过目。”

  麻允迪说着,从袖兜里取出一封折子,双手高捧呈上堂案。

  拿起折子,韩桢仔细查看起来。

  一看之下,不由挑了挑眉。

  倒不是写的很差,反而是写的太好了,首先是进奏院的架构十分合理,高效的同时,丝毫不显臃肿。

  对邸报的规划也极为清晰,大多数建议都是有的放矢。

  一直看了近两刻钟,韩桢才放下手中折子,笑问道:“伱自己写的?”

  麻允迪并未隐瞒,如实答道:“下官愚钝,且无办理邸报的经历,因此拜访了数位才子,招纳幕僚,群策群力之下,才写出了这份折子。”

  父亲说的对,有雪中送炭的情谊,有悠悠,韩桢不会亏待他们麻家。

  所以,该如何就如何。

  韩桢不会因为自己的平庸就会厌恶麻家,恰恰相反,他更愿意看到一个平庸的麻家。

  “不错!”

  韩桢笑着点了点头,提议道:“大方向没什么问题,关于邸报可有想法?”

  麻允迪拱手道:“下官觉得,进奏院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将邸报铺开。赵宋朝廷有官报,且民间小报众多,下官粗略估算了一番,仅是东京城的小报,便有十几种,再加上各路地方小报,零零总总不下百余。”

  “因此,如何在官报与一众小报中脱颖而出,才是重中之重。”

  韩桢来了兴致,扬了扬眉:“谈一谈具体细节。”

  麻允迪一滞,讪笑道:“这……下官暂时还没有头绪,打算回去后,再寻幕僚们商议一番。”

  “我有些想法,你且记下。”

  韩桢手指轻点堂案桌面,缓缓说道:“首先是邸报的纸张,用上好的麻料纸,莫要舍不得钱,版面一定要精美,请匠人悉心雕刻模板。”

  闻言,麻允迪微微皱起眉头,迟疑道:“县长,若是如此邸报的成本会比寻常小报高三五倍啊,届时别说赚钱了,只怕每个月还得往里贴钱。”

  “我说了,莫要舍不得钱。”

  韩桢顿了顿,继续说道:“你方才说了,赵宋有官报,且民间小报不下百余,若不别出心裁,如何快速铺开,脱颖而出!”

  麻允迪双眼一亮:“县长英明!”

  如今不管是官报还是小报,用的都是次等的黄麻纸。

  同样的价格,百姓与读书人自然更愿意买纸料更好,版面更精美的邸报。

  如此一来,便能迅速强占市场。

  “除此之外,邸报内容一定要有争议,语不惊人死不休,狗咬人不足为奇,人咬狗才是趣闻。新学不是一家独大吗?你就每期刊登一篇洛学或蜀学的文章,让他们吵,让他们争。”

  “然后单独设立一个板块,专门征收各学派的文章,从中挑选出最具争议的文章刊登……可明白了?”

  咕隆!

  麻允迪咽了口唾沫,越听越是心惊,看向韩桢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

  如果真按照韩桢说的这么办,他已经能够想象到,进奏院的邸报一经发出,将会在士林之中掀起多大的波澜。

  文人相轻。

  尤其是涉及到学派之争,血腥程度丝毫不逊色于战阵。

  强压心中翻涌的思绪,麻允迪躬身道:“下官明白!”

  “我只是提供一些想法,具体细节,你回去后好好想一想。”

  说的有些口干,韩桢端起茶盏一饮而尽。

  “下官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