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 第730章

作者:我叫排云掌

  其当政期间,百官还有地方士绅权贵可是吃足了苦头。

  有六扇门这样的监察利器,地方官员别指望山高皇帝远,内阁就不清楚他们的所作所为了。

  可以说,在陈英当政期间,大明官场的风气相当不错。

  甚至,某些官员私下交流的时候,认为比太祖时期都要强。

  太祖时期虽然对贪官污吏零容忍,动不动就剥皮实草。

  可架不住官员俸禄太低,根本就养不活一家老小,更别说优渥的生活了,怎么可能不贪?

  陈英自然不会如此苛刻,一些官场已经惯例的灰色收入他懒得理睬,可一旦向平民百姓下手,就绝对不会容忍。

  另外,陈英当政期间对于官员的要求极高,甚至直接以内阁名义,细分各种官员的行事规范,凡是不守规矩的全都没好下场。

  他说得很不客气,大明朝到了这时候,想当官有资格当官的人太多了,干不好自然有人顶上。

  陈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当政期间不管是朝堂官员还是地方官员,被拿掉乌纱帽的可不在少数。

  说得更确切一些,每个十五年左右,几乎整个朝堂和地方官场,起码有三分之一的官员被拿下。

  可以说,在其当政期间,真真是官不聊生。

  但偏偏,那些新近进士,以及坐了多年冷板凳,等候安排的后补官员,却是陈英的坚定支持者。

  陈英当政三十八年,原先的朝堂官员几乎被他换了个遍。

  地方上的官员,也没落到好,几乎每年都有官员倒霉。

  倒不都是丢官罢职,很多都是因为怠政懒政,直接被送去坐冷板凳。

  总之,在陈英当政期间,算得上整个大明王朝,最清明的一段时间。

  主要是,从底层到上层的上升通道十分流畅,机会多得是。

  根本就没有哪个家族能搞权力垄断,就算是势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也顶不住陈英这位内阁首辅的雷霆手段。

  眼下的朝堂群臣,可都是亲身经历过官不聊生的陈英时代。

  不要说眼下只是地方上的士绅豪强做得太过,结果逼起民反,把自己和家族搭了进去。

  就算真的出现民变,他们也不可能让已经告老还乡的陈英,重新返回朝堂啊。

  可没有六扇门配合,朝堂对于突然出现的状况,也感觉很是头疼。

  锦衣卫和东西两厂倒是有些高手,可他们的主要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京城,维持皇帝的地位。

  他们也是知晓武道大兴之事,一个不好就可能得罪关中武者群体,那可不是说着玩的。

  再说了,武道一脉的高手实在太多,真要是将先天武者都吸引出来,他们就得麻爪了。

  至于各地武者犯的事,按照本心而论,他们根本就不想插手,真以为那帮子被杀的士绅和地主豪强,是什么好东西啊。

  没见六扇门没什么动静么?

  若是那些武者作奸犯科,看看六扇门会不会无动于衷?

  有些事情,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不清楚,作为具体做事的锦衣卫和东西两厂行动成员,自然得心中有数。

  不然,就算有皇帝的名义在后头支撑,他们出了京城也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另一方面,各地武者作案,其实对锦衣卫和东西两厂的地位提升,是很有些帮助的。

  既然地方官府衙门的官差不顶用,朝廷想要弹压地方,威慑地方武者不要肆无忌惮,自然得倚重锦衣卫和东西两厂的力量,起码不能有太多限制。

  要知道,眼下的北方之地,武者几乎犹如井喷之势出现。

  就是锦衣卫和东西两厂,明面上和暗地里都吸纳了不少。

  他们自然清楚,伴随时间流逝,外头行走的武者实力,只会越来越强。

  要是哪天入流高手到处都是的时候,怕是朝廷想要弹压,都轻易弹压不住了。

  开玩笑,到了那时就是军队出动,能够绞杀小规模的武者群体,可若是遇到上百三流以上的武者呢?

  总之,伴随武道大兴,武者数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整个大明帝国北方地区的社会环境都受到了极大影响。

  地方士绅和地主豪强,掌控地方的力量已经出现松动……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突闻齐鲁三英

  

  木匠皇帝的日子,其实过得还算不错……

  起码,比正常历史上的处境,要好得太多了。

  武者数量暴增,确实给大明帝国的治理,带来了许多麻烦,但此时的帝国已经出现了中兴之相,这点问题还不至于叫木匠皇帝太过优心。

  别的不说,六扇门依旧还在正常运转。对于那些肆无忌惮的武者,拥有相当强力的威慑力,而且抓捕起来丝毫都不手软。

  之所以让地方上的乱子扩散影响,也是因为这些案子,搞事情的人基本都是地方豪强,主要的错误不在那些武者身上。

  除非那些报复的武者丧心病狂,直接灭人满门,六扇门才会出动擒拿,或者直接击杀。

  对于这些,木匠皇帝心知肚明,却也还算理解。

  所谓法理不容却是情有可原,在人治时代对于道德的要求不低,起码表面就是如此。

  木匠皇帝本心,就是偏向那些受害被迫动手反击的武者,情况自然还没有到影响地方秩序的地步。

  此时的大明帝国,绝对称得上民富国强。

  尤其是在陈英担任内阁首辅期间强行开海,此时的效果已经完全显露出来。

  江南地方不给面子不要紧,北方沿海地区的开海,却是相当的顺利,此时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

  前往高丽和倭国的航道,此时已经算是相当繁忙了。

  从两地带来的巨量黄金白银,还有各种物资特产,使得北方之地的商业迅速爆发,民间出现了一个个新晋富人。

  民间有钱,朝廷的收入自然跟着水涨船高。

  在北方地域,陈英虽然没有玩官绅一体纳粮这等凶狠手段,却是严格按照进士以及举人能够免税的范畴收税。

  有六扇门这样的强力机构,陈英对地方的了解相当深入,基本不可能出现欺上瞒下的情况。

  在他的严格管束下,什么投献之类的避税手段根本就不管用。

  若是享用手段,或者说鼓动舆论对抗的话,陈英真心不介意叫对方知晓什么叫做后悔终生。

  总之,在陈英当政期间,大明帝国的财政收入,几乎一年比一年夸张。

  朝廷手里有了银子,底气自然就充足得很。

  别的不说,在针对江南的时候,可是一点都没手软。

  江南的士绅权贵不是不给面子么,陈英干脆就压缩江南士子的进士名额,同时压缩他们当官的机会。

  江南地方实力派不是横么,那就窝在江南内耗吧,根本就不给他们将影响力,扩充到全国的机会。

  反正以北方地区的经济实力,足够维持大明帝国的运转还绰绰有余。

  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就没必要太过看重江南。

  被陈英下狠手弹压三十多年,可以说江南的官绅实力损失惨重。

  在这样的情况,自然也不会有东林逐渐做大的可能。

  别的不说,为了争夺十分宝贵的进士资格,江南文坛早就内部打出狗脑子了。

  借助如此便利,木匠皇帝自然不用和东林群陈斗来斗去。

  甚至可以说,少了东林群臣的制约,木匠皇帝也用不着太过抬举魏忠贤,和朝臣之间的关系不会那么僵。

  只要关系不僵,自然不会出现突然落水而亡的状况。

  木匠皇帝得益于此,已经在皇帝位置上安生的过了十年。

  只不过,皇帝这种生物实在难以用常理度之。

  反正不管木匠皇帝怎么想的,他最近却是和江南出身官员加强了联系,甚至隐隐有放松限制的迹象。

  朝堂上没有傻子,群臣自然看得出来,木匠皇帝这是想要借力打力,顺便试探着收权。

  只是,木匠皇帝想要达成目的,可不是一般的困难。

  坐镇终南山别院的陈英,自然听到了这样的消息。

  他只是摇了摇头,并没有太过在意。

  木匠皇帝这是觉得,自己活得太有限了啊。江南东林文人是什么货色,难不成木匠皇帝心中没数不成。

  当然,在蜀山剑侠世界,他并不是很在意这些。

  就算历史重回老路,也不可能出现关外的野猪皮,依靠慢慢放血的手段,将大明帝国活生生耗死。

  此时,他的注意力依旧放在琢磨武道修行之法,还有武道的推广之上。

  此时的关中西北地区,武道已经成为主流。

  至于读书,也改成了百家实用学说,根本就不再是儒门一家独大的局面。

  有西域那里的大量资源相助,观众和西北地区的武道体系运转良好,能够源源不断培养新晋武者。

  至于陈英自身的武道,通过金手指的帮助,已经逐渐成型。

  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彻底完成。

  到了那时,指不定修为还能直接更进一步。

  毕竟创造武道修行之法的同时,也是一种领悟天地规则的过程,对于神魂还有自身的修为都有极大好处。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有金手指帮助,可他依旧有种得心应手,顺风顺水的赶脚。

  就好像,他的神魂深处,本身就拥有一门相当强大,却又十分契合自身的武道修行之法。

  这种感觉总是莫名其妙涌上心头,让他感觉荒谬的同时,却又有种本应如此的不真实。

  当然,他本身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只是感觉有些怪怪的。

  最近,他正琢磨着制作更多镇武碑以及虚幻空间阵法之事。

  镇武碑这玩意,最好能做到一个城市一块,如此也省去了其他地方武者,风尘仆仆赶来华阴的麻烦。

  至于虚幻空间阵法,则是一个大地区一座。

  此时的左冷禅等顶尖武道高手,都通过虚幻空间阵法的帮助,全都顺利晋升武道金丹层次。

  到了这个境界,腾空飞行不在话下,武道修士的战斗力提升非常惊人,甚至徒手都能和拥有法宝的修士对抗。

  此时,武道一脉根基已成,除非有修行势力将晋升武道金丹的存在一网打尽,不然武道一脉火种不灭,很容易就能迅速崛起。

  也就在这时,陈英翻阅有关武道一脉资料的时候,突然间发现了一份资料上,竟然写着有关“齐鲁三英’的信息……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人生轨迹大变

  

  突然看到齐鲁三英的信息,陈英不由一愣……

  他可是知晓,齐鲁三英乃是蜀山剑侠故事开篇的重要人物。

  身具惊人气运,能够帮助峨眉大兴的三英二云中的两位,就是齐鲁三英的直系后代。

  在蜀山剑侠故事里,齐鲁三英中的两位,也同时拜入了峨眉为首的正道阵营。

  可以说齐鲁三英本身的气运就不差。

  眼下大明帝国北方的局势相当不错,和原著相比有很大差别,没想到齐鲁三英依旧出现。

  能被六扇门看上,甚至还为他们制作简单的信息汇总,显然齐鲁三英的名头不小,或者说他们闹出的声势不低。

  怀着好奇心,陈英简单看了下有关齐鲁三英的信息汇总。

  于万历末年修炼武道,在天启初年成名,很快就在齐鲁大地闯出偌大名声。

  天启五年,齐鲁三英凑齐了足够的资源,同时赶赴华阴兑换了使用镇武碑的机会。

  三人实力不差,竟是全部突破到了先天层次。

  等顺利突破后,三人返回齐鲁名声更大。

  然后,当地武者联盟,邀请三位加入齐鲁当地的海洋贸易团队,作为顶尖武者压阵。

  短短数年时间,通过往来高丽和倭国的海洋贸易,齐鲁三英全都发家致富,成为了当地武者中有名的大豪。

  截止信息汇总的当下,齐鲁三英拥有一支小规模海贸船队,每年的固定收入达到了五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