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 第729章

作者:我叫排云掌

  这样的是,也不是没可能出现。

  陈英在终南山别院潜修,同时也是保护便宜父亲陈老爷,还有东方教主闭关时的安全。

  不过很快,陈家的珍宝楼里,悄然多出了一门武道金丹级别的神功绝学。

  包括少林武当在内,还有左冷禅以及岳不群等武道强者,第一时间就知晓了这事。

  他们或是亲自上楼探查,或是通过派驻代表,了解了珍宝楼突然多出来的这门神功绝学。

  一剑化七星!

  这门武道功法,乃是通过全真北斗七星剑阵演化而来。

  一旦全力出手,一道剑气能够划分北斗七星,对敌人展开犀利的剑阵轰击。

  只能说,他将全真北斗七星剑阵升华,一举达到了武道金丹层次。

  陈英估计,其威力放在同等级神通级别修士之中,那也是相当犀利的攻击手段。

  若是被武道金丹强者近身攻击,就算同等级修士身怀法宝,非得受个重创不可。

  一干武道高手,见到这门神功的简介,一个个激动不已想要兑换,可惜兑换积分高得吓人。

  可这丝毫都不影响他们的热情……

  不就是贡献积分么,他们可都是江湖大势力首脑,门下的徒子徒孙们自然乐意为他们积累足够的贡献积分。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兑换一剑化七星的神功了。

  同时,包括左冷禅在内的一干武道强者,心中也齐齐松了口气。

  很显然,陈英对于武道一脉是有想法的。

  眼下,推出了第一门武道金丹级别的神功绝学,以后只会越来越多。

  这说明,他们以后不用担心,没有合适的武功可以修炼了。

  只有老岳心情复杂,甚至很有些后悔,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吃。

  但谁也没料到,率先有所动作的,竟然是少林。

  陈英接到消息,少林高层拜访的时候,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只以为是联络感情模式的常规拜访。

  说老实话,此时的少林在武道兴起的过程中,算是掉队了的存在。

  伴随武道大兴,少林的先天高手倒是冒出不少,可一位百脉具通的强者都没有。

  这就很尴尬了……

  面对拥有左冷禅这等百脉具通实力的邻居,心情肯定不好受,少林内部没有出乱子,也算是管理得当了。

  只是没想到,前来拜访的少林高层,开口就是献出少林七十二绝技,甚至包括镇派之宝易筋经都可以献出来。

  陈英有些疑惑,直接问道:“少林此举,有何目的?”

  “少林希望,能用这样的方式,换取大量的贡献积分!”

  前来交易的少林高层,把话说得十分清楚:“另外,就是希望得到阁下的帮助,能让少林尽快出一位百脉具通的顶尖武者!”

  “这个交易,本座答应了!”

  陈英没有多想,直接答应下来,手掌一翻多了一个拇指大小精致瓷瓶,扔给负责交易的少林高层,淡然道:“这是一枚精品培元丹,足以帮助少林先天巅峰层次的高僧进入百脉具通之境!”

  “另外,单单七十二绝技还不够,得有佛门那几卷经典佛经也送来,最好是达摩或者二三四五祖做过笔记的佛经!”

  他之所以如此爽快,也是想要通过了解七十二绝技中的几门,推算达摩祖师的修为。

  在这方面,他有金手指帮助,很容易就能推算出结果。

  要知道,达摩祖师可是和张三丰并列的绝代大宗师强者。

  张三丰飞升之后,在天庭混成了真武帝君,实力起码都在金仙往上,达摩祖师的巅峰期实力怕是不会比菩萨要差,甚至能和那些有名菩萨一个层次,那可真就了不得啦……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欣欣向荣的武道

  

  少林高层满意而去……

  陈英也感觉满意,一口气得到了少林七十二绝技,也算是收获颇丰吧。

  之前在皇宫秘库得到的武功秘籍,自然也有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几门,并没有其中最厉害的那几门。

  易筋经,洗髓经,金刚不坏神功……

  不要小看这几门武功,很可能都是由达摩祖师亲自创出来的,级别铁定低不到哪去。

  事实也确实如此……

  陈英仔细看过几门少林绝顶神功后,敏锐察觉了这几门神功的某些奥妙,真的很不简单。

  比如易筋经,自然不是达摩祖师创出的原始版本。

  都是后续少林武者,根据自身理解,同时还有当时的天地环境改良过的。

  举个例子,北宋时期的少林方丈玄慈,就是虚竹的父亲,修炼易筋经就不是很深入。

  而笑傲世界的少林方丈,一身易筋经神功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级别,从此可见一斑。

  天龙时代的易筋经,和笑傲时代的易筋经,可能核心本质和精髓相同,但修炼方式以及输出方法肯定有大差别。

  陈英要看的,自然是易筋经的核心本质。

  当初达摩祖师创出易筋经,显然借鉴了大量的天竺修行之法,在身体筋骨皮膜脏腑,还有气血的锻炼之上效果明显。

  若果要比较的话,和龙蛇小说里的内家拳很是相似。

  都是单纯依靠锻炼身体,由外而内达到自我进化的目的。

  陈英仔细观摩许久,渐渐看出了一些端倪,和自身对武道的理解对应,心中很有些欢喜。

  收获不小!

  天地环境的变化,从秦朝以来到现在的变化,应该不大。

  波动最激烈的时候,应该就是两晋南北朝,以及大明断龙脉时期。

  可是,原始武道从两宋开始迅速没落。

  两宋期间,顶尖高手无一例外全是先天强者,甚至像是逍遥子,慕容龙城之类的存在,可能已经达到百脉具通,甚至武道金丹层次。

  之后的原始武道一直都在走下坡路,到了元末明初的时候回光返照了一下下。

  可那时候,就连晋升先天的武者都是少之又少。

  武当张三丰是个特例,实力之强旷古烁今,可他给江湖的印象就是先天大宗师。

  到了笑傲时代,先天武者更是凤毛麟角。

  这段时间,天地灵气其实没多少变化。最多也就是明太祖命令刘伯温斩龙,破坏了大明境内的地脉而已。

  可对于整个天地而言,这样的破坏程度不值一提。

  但是,武者的实力确实一路下滑,这是不争的事实。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武者的出路越来越少……

  汉唐时期军功第一,真正的武道高手,基本上全都在朝堂或者军中效力。

  就算那些在野的游侠儿,只要实力够强名声够大,就算州府级别高官不敢轻视。

  可到了两宋时期,重文轻武之风盛行,武者的出路漫漫变的狭窄。

  当然,那时候武者还是有一些出路的。

  比如梁山伯的杀人放火受招安,又比如加入西军成为将门系统的一员,还是有出头之日的。

  武者真正没落,也是在大明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彻底压制了武勋集团之后。

  文贵武贱,那可真不是开玩笑的。

  内阁做大之后,几乎是不拿武官当人看,几乎将大明武官体系踩在泥地里。

  在这等社会环境下,武道彻底没落……

  就算修炼武功的人,和两宋期间没有多少区别,但质量上的差距就相当惊人了。

  汉唐时期的武者,那真是文武全才,对于武道的理解,真不是说着玩的。

  两宋时期的顶尖武者也不差,不管是桃花岛黄药师,还是其余绝顶高手整体素质都不差。

  可到了笑傲时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岳不群魂了一个君子剑,就为此沾沾自喜,还自诩读书人。

  可实际上,他连秀才都不一定考得上。

  其余江湖绝顶高手,也都有这方面的问题。

  自身的文化素质太低,就算能够依靠经验,总结创出新的武功,想要付诸于文字也是千难万难。

  可以说,到了这个时代,已经很少有什么武功方面的创新了,这不就是武道彻底没落的表现么。

  也就是陈英穿越过来,在关中和西北之地,主导了武道的重新复兴。

  不管是边军系统,还是商业护卫系统,又或者比镖局还有赏金猎人之类的职业,需要大量的武者。

  后来,随着陈英进入内阁,组建了六扇门系统,又需要大量的武者加盟。

  几番叠加,使得武者的出路彻底打开。

  不少跟随陈家的开拓队伍,在西北边陲以及西域之地,发了家的武者,就在西域置办产业或者回到家乡成为地主乡绅,成功实现了阶层跳跃。

  边军和六扇门系统,也有不少表现出色的武者,成为了有品级的官员。

  就算其他什么都不会,只要有一身不错武艺,起码混个商队护卫一职,获取丰厚回报也可以。

  总之,伴随武者的出路迅速增加,武道自然而然跟着兴盛。

  就算没有陈英的推动,武者集团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也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还有钱财,专研武道同时提升武道的天花板。

  这是利益驱使,不会受人的意志干扰。

  而有了陈英的推动,武者中的佼佼者迅速出头,左冷禅和岳不群等武者迅速成为百脉具通武道高手就是明证。

  很显然,少林也看到了这一点,这才有了拿出七十二绝技,兑换大量贡献积分的举措。

  不然的话,等岳不群和左冷禅全都达到了武道金丹层次,而少林最高武力还是先天层次,以后可能连正常对话的资格都没有了。

  这样的状况,显然不是少林乐意见到的。

  陈英没想到,少林竟然如此舍得下本钱,他从少林七十二绝技最顶级的几门中,看到了武道金丹甚至化婴之境的影子,这让他很有些开心。

  他巴不得武当也学一学,将核心秘藏的真本事全部拿出来,让他好好见识真武帝君的风采……

第一千零五十四掌 手持利刃杀心自起

  

  陈英坐镇终南山观星楼,一边完善自身武道功法,一边默默推动武道的快速发展。

  伴随武道兴盛,整个大明疆域,尤其是武者数量暴增的北方地区,整体的社会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对于平民百姓予取予求,掌握了他们生杀大权的地方豪强士绅,最近几年却是开始变得低调,甚至努力朝小透明的方向靠拢。

  就是一向被地方势力控制的地方官府,最近都变得老实本分多了。

  没别的原因,他们一向看不起的平民百姓,掌握了相当强悍的武力,已经不是他们可以随意摆布的存在了。

  北方各地,不时就有某某地主为富不仁逼迫过甚,结果引得地方武者暴怒,愤而杀人破家的传闻。

  更夸张的,还有某某士绅家族联合地方官府,想要强夺当地自耕农手中田地。

  结果,有出身于当地自耕农家庭的武者,强闯士绅家宅大杀特杀,同时直闯地方官衙将参与此时的官吏一并斩杀。

  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不是一起两起,而是自从木匠皇帝上位以后,不时就出现一两回,引起了整个大明帝国权势阶层震动。

  他们骇然发现,以往想怎么折腾都没事的平民百姓,在拥有了反抗的能力之后,变得那么的面目狰狞难以‘管束’。

  这时候,他们才知晓六扇门的重要性。

  可惜,只要陈英这位前内阁首辅一天没挂,朝堂上下包括木匠皇帝在内,都不敢轻易插手六扇门事务。

  一个不好,就可能将陈英这位刚刚告老还乡的老怪物,重新招回京城朝堂。

  真要是出阿了这样的状况,包括皇帝在地所有官员,都不是很愿意接受。

  开玩笑,陈英这老怪物不仅年纪大,而且资历深得很,手腕能力也是相当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