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本色 第360章

作者:雪映红梅

王德友下午刚开庭回来,正在看后天开庭的案卷,突然接到方轶的电话,感到很奇怪,这是方轶荣升副主任后第一次叫自己去他办公室喝茶,不知道所谓何故。

自从王德友随着团队转所到了盛德律师事务所后,法律援助组,被单独提升为了部门,在编人员五人,王德友被提升为了团队负责人,与法律顾问团队和诉讼团队平级。当然这背后离不开方轶的大力支持。

法律援助业务虽然算不上什么好业务,但是胜在稳定,万可法将之前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援助资源全都对接了过来。虽然每个案子的钱不多,但是细水长流,以量取胜,也能赚到些钱,另外也能给盛德律师事务所增加些名气。

五分钟后,王德友坐在了方轶办公室的沙发上。

方轶将马思达的简历递给了他,王德友拿过简历后,笑了出来:“这个周元中走后门都走到你这里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这个周元中,你了解吗?”方轶给他倒了一杯茶水,问道。

“嗯,周元中律师人不错,就是比较认死理。我对他有些了解,他是今年法律援助团队新招进来的律师,本来黄援朝想让他过去做诉讼业务,但是他不愿意,就想做法援业务。

一开始我以为他大脑有问题,后来了解过他的经历后,我才觉得他是一个值得我佩服的律师。”王德友一脸认真道。

“哦?你给我介绍下这位周律师,他是什么情况?”方轶好奇的问道。能让王德友敬佩,这个周元中绝对不简单。

王德友将他知道的情况讲述了一遍。

周元中生长在本地一个百年贫困县下面的一个偏远山区的村里。他生活的地方位置比较特殊,在两省交界处,顺着十年前就要修,但是每次申请到款子后便没有动静的山路,穿过大山,走上二个多小时就能到邻省的县城。

为了生计,他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陪伴他的时间很少,他与奶奶一起在村里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缺乏引导的他,很早就开始跟着附近村子的一些不良少年抽烟、打架,干些偷鸡摸狗的事。

上初中学后,天天逃课,老师见到他就烦,毕业后他去了一家技校,但是因为经常跟校外的一些不良少年勾勾搭搭,在学校里打架斗殴,后来被学校劝退了,妥妥的不良少年一枚。

他在校外混了一阵后,觉得没有意思,只得跟着父母去打工。没有学历和工作经验,他只能做一些苦力的工作,辛辛苦苦的干一天,一身臭汗,也挣不了几个钱。

后来,他弄了些小商品,去了跳蚤市场,学人家叫卖。但是他用夸大不实的方式骗客人购买,有时候还强买强卖,虽然赚了些钱,但是他在市场里却臭名远扬,被市场管理部门处罚了好几次。

在跳蚤市场摆摊挣了点钱后,他开始酗酒、飘唱、脚踏多只船男女关系混乱,不断的恶性循环,成了一名渣男。

有一天,周元中酒后发疯,差点将女朋友打死。他父亲实在看不过去,将他拦下,受酒精的影响热血上头,他抄起酒瓶去打父亲,幸亏父亲反应快及时躲过,反过来将他按在地上一顿痛打,又将他女朋友送去医院救治。他父亲回来后发现他居然躺在地上,睡着了。

次日醒来后,他看到了头上裹着纱布,坐在床前不断哭泣的女友,和被砸地面目全非的家,而他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的女友一直深爱着他,即便被打也没有去报警。

不知道是良心发现,还是被父亲一顿打,大脑里的混乱被捋顺了,他开悟了,周元中决定不能再这样下去。

这一年,他二十岁。

在父亲的帮助下,周元中找了份超市理货的工作,在一次上班的路上,偶然看到一则成人高考的广告。

当时他没有当回事,但是此后的几天,每天晚上睡觉,他都能梦到这则广告。

于是他产生了上学的念头,偷偷去了那家成人高考培训学校,在经过一番沟通后,周元中的数学不好,最后只能在法律、英语和心理学等专业上进行选择,最后在招生老师的忽悠下,他最终他选择了法律,目标是成为一名律师。

一天晚上,吃过晚饭后他鼓起勇气,向父母说了参加成人高考的想法。父母愣了半晌,没有说话,周元中在周围人的心中就是个无可救药的渣渣,他的父母也怕他骗钱去挥霍。

但是即便这样,父母最后还是支持了他的选择,拿出来一部分打工的积蓄默默的放在了桌上。

那一晚,父亲坐在板凳上,吸着最便宜的香烟,皱着眉头将自己埋在烟雾中,看着脚上一双穿烂的黄球鞋,告诉他:父母老了,干不动了,家里只能支持他这么多,以后的路只能靠他自己。

虽然父亲没有明说,但是周元中知道如果他拿着桌上的钱去花天酒地,他就真完了,连父母都会放弃他。

他决定最后一次为自己,也为家人,拼一次。

此后,他换了一个白天上班的工作,下班后就蹬着自行车跑去成人高考培训学校,通过不屑的努力,最后他考取了一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法律大专班,经过三年的学习,他终于取得了大专文凭,但大专文凭是无法参加司法考试的,他必须专升本,拿到本科文凭后,他才有资格参加司法考试。

此后,他又参加了专升本考试,考入了成教学院的法律专业,脱产学习两年。学习又苦又累,但周元中知道这是他唯一的出路,在课余时间他找了一份超市理货的工作,放寒暑假他更是全职打工。

为了省钱,他每餐吃的及其简单,酱豆腐、馒头,还有食堂里的免费汤是他的一日三餐,因为营养不良,他的身体消瘦。

两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参加了司法考试,并且以四百一十分一次性通过。

虽然过了司法考试,但是周元中的律师之路,并不顺利。因为是成人高考的学历,所以很多律所都拒绝了他。

第975章 法律要做的并不是扼杀,而应该是拯救

最后他在一家小型律所申请了实习律师,在工作中他见到了太多跟自己经历相似的当事人,这些人没有他幸运,也没有他那么有恒心,最后不是蹲大牢就是横死街头,或者饮酒度日怨天尤人。

周元中突然有了一个念头,他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亲身经历帮助更多人。让那些有与自己相似经历的浪子回头。

拿到律师证后,因为他经常无偿的帮助那些与他有相似经历的当事人,导致他入不敷出,同事也不愿与他合作,律所主任找他谈过几次,但是没有什么效果。

司法局找他谈话,称有人举报他恶意竞争,无偿提供法律服务扰乱市场,他非常不理解:自己不过是想帮助那些有真正法律需求而又没有付费能力的人,怎么就扰乱市场了呢?但凡法律援助能给他们以帮助,他又何必免费提供服务呢。

周元中吃一堑长一智,此后虽然没有再提供免费服务,但是对于那些有真实法律需求,家庭条件又不好的当事人,他收取的费用依旧很低。有时候他还会搭钱,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都觉得他脑子有病。

此后,在一个备受争议的案件中,他作为被告人的律师,经过一番努力,成功的为被告人争取到了缓刑。

为此,网上有人骂他是一个无良律师,专为恶人辩护,眼中只有钱(事实上那个案子他没赚到钱)。

但当被告人父母走几十里山路,乘公交车来参加庭审,泪流满面的拉着他的手颤巍巍的说不出话,满是沧桑的眼中全是期盼之时,他觉得一切都值得。

看着宣判后痛哭流涕的被告人,他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他不知道被告人今后会怎样,但他认为自己做了该做的事。

后来有记者爆料了整个案件,并采访了周元中,网民的责骂声变成了好坏掺半,周元中也成了一位颇有争议的律师。

万可法得知周元中的事时,周元中已经在一家小型律师事务所执业了五年多,依旧穷困潦倒,时常拖欠租房的费用。

后来盛德律师事务所成立,万可法找到周元中,谁都不知道那天下午,在律所旁的茶馆内,二人谈了什么。此后周元中便转入了盛德律师事务所,成了法律援助团队的一名律师。

这段时间,每个月总有几个当事人慕名来找周元中,周元中收费极低,基本上按照法律援助的案子的标准收费。之前万可法打过招呼,所以凡是周元中的案子,费用全部由其自定,律所不干涉。

“闲聊时,周律师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话:曾经犯错或是误入歧途并不是世界末日,法律要做的并不是要扼杀,而应该是拯救。

不要轻易用一句‘没救了’,就终结任何人的一生。”王德友面色凝重的说道。

“周元中是一个懂得反思的人,他从特殊的人生经历中悟到了我们从未见过,也从未想过的东西,帮助到了更多的人。

用他经历过的黑暗和光明,帮助很多人走出黑暗,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方轶感叹道。

“谁说不是呢,我干了这么多年律师,还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律师。律师圈已经成了名利场,他这样的律师能存在,实属不易。

在这方面我不如他,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他的敬佩。”王德友说道。

“他推荐的那个马思达是不是也是他的当事人?”方轶突然问道。

“对,之前马思达的案子就是周律师辩护的,效果不错。出狱后,马思达找不到工作,一家人生活困难,周律师想帮他一把。正好咱们招聘律师助理,周律师想让他试试。

之前周律师找过我,但是律师助理的事我做不了主,他就去找了万老板。”王德友说道。

“嗯,我明白了。”方轶点头道。

二日后的下午快下班时,周元中提着包风风火火的走进了方轶的办公室,一看就知道他刚开庭回来。

“方律师,谢谢您给马思达机会。”一进门周元中态度极其诚恳的说道。

“不用谢我,希望他能尽快适应律所的工作环境,如果他干不了,人事部门会让他走人。”方轶面无表情的说道。

那天王德友离开办公室后,方轶给人事主管打了电话,让她通融下,看着安排,人事主管什么都没问,好像在等方轶的电话一般,放下电话后就给马思达进行了安排。后来方轶猜测,这一切都是万可法安排好的。

方轶打电话,并不是可怜马思达,而是敬佩周元中。

马思达虽然进入了律所,但是却没有成为律师助理。人事部门见马思达人样子长得还可以,人也比较机灵,给他安排了一个前台接待的工作。

周元中听了方轶的话点了点头,他知道律所不是养老院,不养闲人,也许前台接待的工作比团队的律师助理更适合马思达。

就在周元中转身准备离去之时,被方轶叫住了。

“周律师,你为什么要极力为马思达争取这个机会?”方轶看着他,没有什么表情。

“因为我有亲身体会,机会对于他,对于我们这样曾经有过劣迹的人,太少了,太可贵了。方律师,谢谢您!”周元中说完,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

周四的早上九点,荣阳杀母案开庭了。

这个案子因为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引起了广大民众的注意,新闻报道不断,所以法院决定聘请人大代表和新闻媒体现场观摩开庭情况。

在开庭的前几日,法院与杜庸通过电话沟通了相关情况,杜庸将相关情况告诉了方轶。

“杜律师,这个案子你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其实法院的压力比你大,既然他们敢让媒体进入法庭,还请了人大代表参加庭审,这个案子十有八九法院之前已经开会研究过了。

你尽管大胆辩护,只要不说一些出格的话,就不会有问题。我会去现场旁听,给你打气。”方轶鼓励道。

“谢谢,谢谢方律师。”杜庸心情非常激动。

第976章 谁不想鲜衣怒马

“放轻松点,正常发挥就行,万主任已经安排好了,如果当庭宣判,后续会有一些采访。

如果不是当庭宣判,你出了法院要尽快回来,不要回答记者的任何问题。”方轶拍了拍他的胳膊。

“嗯,我明白。”杜庸知道万老板要给他运作了,准备借着这个案子把他捧起来,同时让盛德律师事务所再次亮相,用以提升名气。

周四早上九点三十分,合议庭走完前面的程序后开始进行法庭调查。

“被告人荣阳,刚才公诉人宣读的起诉书,你听清楚了吗?指控你犯什么罪?你对起诉书指控你的犯罪事实有无异议?有何异议?”待公诉人宣读完起诉书后,审判长问道。

审判长是一位人高马大的男法官,一张四方脸看着很威严。

“我对公诉人的起诉没有异议。”荣阳穿着看守所的马甲,坐在被告席上,神情有些呆滞。

“公诉人可以就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事实讯问被告人。”审判长说道。

“被告人荣阳,你母亲是怎么去世的?”女检察员言语冰冷。

“她是喝农药去世的,农药是我替她买的,她求我为她买农药,求了很多次……”荣阳就像是个机器人一般,面部僵硬的诉说着,不用检察员继续询问便将整个案件发生的经过讲述了一遍。

旁听席上的众人只能听到他没有任何情绪波动的声音,但是杜庸却看到他的眼神中满是痛苦,痛苦的他已经麻木了。

但有一线希望谁愿看到这人间悲剧,谁不想鲜衣怒马,但是被告人的家庭环境如此,他已经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了。

旁听席上的众人大多露出了同情的表情,案件事实的调查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检察员又询问了一些案件细节。

杜庸也就一些对被告人有利的事实进了询问和确认。

……

“本案事实已经调查清楚,法庭调查结束,现在开始进行法庭辩论。法庭辩论主要围绕未被法庭认证的争议事实和根据事实应该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辩论。

首先由公诉人发言。”审判长说道。

“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认为,……本案被告人荣阳无视国家法律,明知农药能毒害生命,出于为母亲吕艳兰解除病痛,在吕艳兰的请求之下,帮助吕艳兰服用农药结束生命,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鉴于荣阳的上述犯罪行为发生于家庭直系亲属之间,且系在被害人产生轻生念头后积极请求情况下所为,故其犯罪行为应当与普通严重危害社会的故意杀人行为相区别。

我们建议法院对其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检察员的话,引起了旁听席上的骚动,但很快便消失不见了,犹如大海中的浪花,来的快去的也快。

“下面由被告人进行自行辩护。”审判长说道。

“是我亲手将农药递给了我母亲,眼睁睁的看着她将农药喝下,再眼睁睁的看着她痛苦的结束了生命,我知道她是为我好,不想再拖累我……”说到此处,被告席上的荣阳双手掩面,肩膀抖动起来,再次抬头时已是满面泪痕:“我有罪,无论法院如何判我,我都认……”

“被告人荣阳的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片刻后,审判长继续说道。

“审判长、审判员:辩护人对公诉人指控被告人的罪名没有异议,但是对量刑有异议。

辩护人认为,被告人的行为虽然构成故意杀人罪,但是本案与一般的故意杀人罪不同。他的行为应当被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中的‘情节较轻’,应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认为,就本案而言,无论是从被告人行为的客观危害性,还是从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等方面来说,被告人的行为都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的‘情节较轻’的情况,具体理由如下:

一、本案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

从《刑法》的规定上来看,故意杀人犯罪社会危害性极大,处理上要体现依法从严的政策精神。

而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社会危害性相对要小,辩护人认为,处理上应体现依法从宽的政策精神。特别是发生在亲属间且得到被害人承诺的故意杀人犯罪,其社会危害性更小,处理上更应体现从宽的政策精神。

本案中,荣阳完全是为生活所迫,根据母亲吕艳兰的意愿前往购买农药并向其提供农药。

被告人荣阳作案时仅是将农药递给吕艳兰,由吕艳兰决定是否喝下,而没有采取强行灌药的方式。其行为虽然造成了吕艳兰死亡的结果,但也帮助吕艳兰实现了解除病痛折磨的愿望,故被告人的杀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小。

二、荣阳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较小。

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主要通过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情节,以及是否有前科劣迹等方面来体现。

动机卑劣、手段残忍、情节恶劣、有前科劣迹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往往大。对于那些犯罪动机可宽恕性强,民众普遍在道义上给予同情理解的行为,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通常较小。

本案中,被害人吕艳兰长期遭受病痛折磨,多次产生轻生念头并请求其子荣阳帮助其自杀。吕艳兰共生有二名子女,但其一直与被告人荣阳共同生活,并仅由荣阳照料和负责医治。

特别是吕艳兰患有脑中风等疾病导致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二十多年来,被告人荣阳始终悉心照料,其是在吕艳兰多次请求下,出于为吕艳兰解除疾病痛苦,才顺从了吕艳兰的请求,其情可悯。在众亲友和邻居眼中,被告人荣阳是一名‘孝子’。

而且,被告人荣阳归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认罪态度好。

由此可知,被告人荣阳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不大,应当认定荣阳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中的‘情节较轻’。

被告人生活所在的村子属于百年贫困县下面边远山区的小村子,生活条件本就不好,每年为了果腹,村里人已经拼尽全力,被告人母亲病倒后,荣家的生活条件更是一落千丈,被害人是在生活和病痛的双重折磨下选择的轻生。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价一个人的行为好坏很容易,但是如果换位思考,又有几人能做到像被告人这样照顾母亲二十余年。

综上所述,辩护人认为,被告人荣阳的行为属于《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的情节较轻的情况,恳请合议庭对被告人从宽处罚。”杜庸发表完辩护意见后,心情非常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