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本色 第107章

作者:雪映红梅

“从去年的统计来看,所里分配的案件平均下来,每个月每名诉讼律师二个案件是没问题的,当然有些案件是当事人明确要求某律师来做的,所以这类案件是不能分配给其他律师的。

另外,我们团队的案件收费标准是最低一万元起步,如果是外省的案件,律师费二万起步。当然关系户的案件律师费可能比较低,但是数量不多,团队会按照最低一万元的律师费标准给承办律师结算。”冯助理道。

“那么你们是怎么分配案件的?是随机的,还是……”谢友和问出了方轶想问的问题。

别看分案子好像很简单,其实关系到一个团队的稳定和发展。很多律所的团队声称按照律师专业能力分案,但是实践中大多把肥活儿留给自己或者自己的朋友或者利益相关方,团队里很多律师一年办一百多个案子,还没有人家办三五个案子赚的多,就是这个道理。

毕竟能当律师的都不是傻子,即便短时间看不出来,时间一长肯定也会发现端倪,不是转所就是转去其他团队执业,慢慢的团队也就散了。所以这个问题还是很重要的。

“除了客户点名要求某位律师承办的案件外,其他案件我们都会将相关信息放到诉讼部的大群里,由律师自行认领,当然手快的要比手慢的占便宜。

我们的律师助理会在确认承办律师后,将全部手续准备妥当。在多劳多得的原则下,我们也给诉讼律师设置了限额,每个月认领的案件不得超过三个,这里面有个例外,团队负责人指定的案件是不算在内的。

当然如果抢到了案件,但是发现自己一个人做不了,可以与其他律师合作,也可以转给其他律师做,但是提成的分配要律师自己协商,团队不管。

但是认领了案件却做不了要退回,那是要扣提成的,所以认领案件要慎重。办案过程中律师被当事人投诉,如果查明律师有失误或者过失,也是要扣提成的。

另外,团队的案件不得与团队外的律师合作,这是原则。”冯助理道。

“案件的信息由谁负责放到群里?谈案由谁负责?”方轶问道。

这两个问题也很重要,谈案律师如果经验不足,很容易造成签下来的案子没法做,或者做起来很费劲,进而导致投诉。更有甚者为了签单拿提成会拍胸脯,最后导致律师与当事人无法沟通,最终退费。

而另外一个问题,谁来负责发放案件信息,也比较敏感,因为发放案件信息的人会第一时间了解案情,有可能会通知某位具有利益关系的律师及时出手抢夺案件。不过好在一个律师一个月最多只能办三件所里的诉讼案件,可以冲抵这方面的风险,即便如此,方轶还是想知道具体由谁负责案件分配。

“我先回答您的第一个问题,团队的谈案律师必须由具有五年以上实践经验的诉讼律师担任,而且还要通过团队的考核,如果签的案子超过两件因为技术问题被退费,那么这位谈案律师就要走人。当然谈案律师的待遇也是很高的,月薪一万,外加谈案提成。

刚才忘了说了,现在我们一共有三名谈案律师,还要再增加两位谈案律师,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申请下,谈案律师不归属任何一个部门,由我负责。

第二个问题,谁来发放案件信息。这个工作是由万律师的另外一名姓李的律师助理负责,这个人在团队里是出了名的古板,在原则问题上谁说话都不管用,他不是律师。”冯助理道。

方轶三人互相看了一眼,这种分配案件的方式比较有意思,虽然不算十分完美,但是却可以将风险降低很多。

随后王德友又问了几个关心的问题,冯助理一一解答。

“我们现在有三个职位可供你们选择,诉讼部律师、谈案律师和法律顾问部律师,法律顾问部律师仅有一个名额,谈案律师有两个名额,诉讼律师名额比较多。

之前,顾律师已经将你们的资料给我们了,我们评测工作将在明天进行,不过作为顾律师非诉团队转入我们律所的条件,你们三位律师进入我们团队问题不大。你们可以先选下部门。”冯助理道。

直到此时,方轶才明白,原来自己三人进入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是顾律师非诉团队并入该律所团队的条件,话句话说,自己三人是附属品。这么一想方轶不由得感觉脸上有些发热。不过顾大通还是很讲情义的,至少没有抛弃大家。

第300章 狗屁倒炉的事

方毅三人相互看了看,各自打着各自的算盘,沉默不语。

最后还是谢友和率先打破了沉默,按照冯助理的说法,谈案律师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沉吟片刻后他选择了做谈案律师。他年纪大了,不想再四处跑办案子挣辛苦钱,只想安安稳稳的退休,赚些吃喝钱,踏踏实实过日子。

王德友觉得法律顾问部挺好,有底薪还有提成,贵在稳定,诉讼部虽然听着不错,但是万一没有那么多案子怎么办……,没案子没钱赚的日子会让他变得非常焦虑,亚历山大,法律顾问部仅有一个名额,所以他抢先表态去法律顾问部。

谈案律师方轶是不会做的,他觉得只谈不办,以后自己的发展空间有限,而且自己的执业年限尚短,即便他想去谈案,团队也不会允许的。

法律顾问部更不用提了,只有一个名额,王德友已经申请了,方轶觉得都是自己人没必要跟他抢。另外,这几年他没少服务顾问单位,事多钱少,太拴人,又不是自己的客户,这种工作可不是他想要的。

最后方轶只能选择去诉讼部做律师,所里的案子四六分,个人的案子三七分,虽然没有底薪,但是如果每个月能拿到一个案子,吃喝还是不用发愁的。总之先做段时间再说。总比留在金石律师事务所该做提成律师没人提供案源要强,至少万律师的团队可以支援一部分案子,作为独立前的过度。

其实这个待遇也只在三个创始合伙人的团队才能享受,而且有规模限制,因为律所与这三支团队间是按照一点五比八点五的比例分账,律所只拿一成半的律师费(包含了开票的费用),其余都归万律师团队享有。这是全体合伙人给予三位创始合伙人的最优待遇,律所与其他团队和提成律师间是按照三七比例分账的。

万律师团队的律师费,律所只扣一成半,万律师团队自己的案源可以提到二成半律师费(个人案件团队可以提到一成半,是为了鼓励诉讼部律师开拓自己的案源),其实团队最稳定的收入还是法律顾问业务,每年有近千万营收,当然对法律顾问律师的要求也比较高,王德友是沾了顾大通的光才有机会进法顾团队,否则以他的资历……呵呵。

次日一早,谢友和代表方轶和王德友去见顾大通,将昨天去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的情况告诉了他。

见手下三位诉讼律师都有了着落,顾大通心里踏实了不少。本来他完全可以给完年终奖后,跟诉讼组三位律师散伙的,带着自己的非诉团队并入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条件更好谈,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

但是顾大通不想朋友和同事背后戳自己的脊梁骨,尤其是谢友和,两人十多年的交情了,当初是他把谢律师拉过来组建诉讼组的,现如今如果不管谢律师,他良心上过不去,另外方轶和王德友都干的不错,最后他跟谢友和一商量,便将三人加入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作为了谈判的条件。

最近律所内有不少合伙人开始办退伙手续,行政专员们忙的一塌糊涂。手里的案子都办的差不多了,方轶开始考虑住处的问题,现在的住处距离金石律师事务所很近,但是距离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却有点远,坐公交车要半个多小时的样子,基本上方轶可以接受。搬家太麻烦,而且租期未到,方轶最终还是打消了搬家的念头。

这一日,方轶接到了很久未联系的师哥周慎的电话,约他晚上去他下榻的酒店聚一聚。方轶明白,这次周慎让自己过去应该不只是聚一聚那么简单。

五星级酒店套房内,沙发上坐着的周慎手里捏着雪茄,脸上没了往日的潇洒,一脸的严肃。方轶坐在他对面,手中的雪茄怎么抽都感觉不到往日的滋味,因为心情不对。

“分所这边人心动荡早在我预料之中,前段时间我一直在忙德发集团下面公司上市的事,很少回所里。不过也有不少耳闻。你说的律所一体化合伙人无法接受只是导火索。”周慎看向方轶。

导火索?那根本原因是什么?方轶一怔,随即看向他,等待下文。

“究其原因是利益之争,是金石律师事务所市里分所的控制权之争,分所管理层想借着这次一体化加强集权。早在几年前,分所的管理者就对总所事事插手不满。

京城的总所呢,觉得分所用了自己的牌子和资源,每年大笔的资金从分所走账,分所管理者在里面是有分账的,虽然不多,但架不住基数大,一年下来收入还是很客观的。现在分所的管理者觉得翅膀硬了,想要分家单过,总所自然不同意。

但是分所觉着这些年也没白用你总所的牌子,每年都要交管理费的。双方之间的矛盾已经有好几年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周慎淡淡道。

方轶没想到这么大的律所居然也会出这种狗屁倒炉的事,细想想,也只有在大一些的律所才可能出这种事,因为小律所没有分所。

“据说前段时间分所这边把总所给举报了!”周慎道。

“举报了?!”方轶一脸的不可思议,还能这么操作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嗯,我一直不在所里,是听总所的同事说的。据说分所这边向司法局投诉总所使用了国外大金主的资金运营、发展律所,律所有被外资控制之嫌。

其实分所这边屁股也不干净,据传闻,分所的管理者近两年一直与一些资本眉来眼去,勾勾搭搭。”周慎抽了一口雪茄,说道。

“律所不都是由律师设立并担任合伙人吗?怎么会这样?”方轶眨巴着眼睛,疑惑道。

“师弟,我早就说让你换个大平台,到京城来执业,可惜你不愿意来。很多律师圈的事情在县城是体会不到的。即便是市里的律所有时候消息也比较闭塞。

现如今很多大型律所背后都有资金方的身影,否则怎么可能短短几年间发展到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分所,他们哪来的钱这么搞?律所合伙人根本不可能出这钱!

对于合伙人和律师来说,律所不过是个平台,让他们赚钱可以,让他们出钱,比割身上的肉还难,没有几个律师愿意往外大把的掏钱。”周慎道。

第301章 公平?

方轶瞪大了眼睛,一脸的惊愕,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现如今资本无孔不入,除了极少数的几个老牌律所外,这几年突然冒出来很多新的大型律师事务所,不仅人多,办公面积也大,除了合并形成的大型律师事务所外,其他的律所哪来的那么多钱迅猛的扩张?细思极恐,律所有被资本化的趋势!

可话又说回来了,这又与底层的小律师何干,绝大部分律师不过是想借着律所的势接案子赚钱,如果提成分配方式不合适,那就换一家平台。律师都是避害趋利的。

“师兄,你有什么打算?”片刻后,方轶看向周慎。

“咱们兄弟关起门来说,过完春节,我可能会收购一家开办十年以上的律所。我的团队里现在有二十三名律师,实习律师有三名,律师助理六名。再加上跟我关系不错的律师,初步估计律所收购完成后,转过去的律师能达到五十多人。

德发集团会把体系内的全部法律业务外包给我。届时,我会派律师进驻德发集团及其旗下四大板块的总公司。

我会在德发集团旗下大型公司所在省份开设分所,实现本地化服务。同时借助集团的关系开拓客户。”谈到未来的计划,周慎信心满满的露出了微笑。

“新律所的办公地点选好了吗?”方轶迟疑了下,问道。

“选好了,就在咱们吃饭的那家酒店旁边的写字楼,先租半层,剩下半层等律师数量上来了再租过来。”周慎轻描淡写道。

“那座写字楼不会也是德发集团的吧?”方轶问道。

“冰狗!你猜对了!哪有四层是德发财务公司的办公区,先给我腾出来半层,租金费用从法律顾问费里折抵。

等我把律所的事情捋顺了,我会在这里开一家分所,专门服务德发建筑,届时你可不要再找借口,一定要过来帮我。”周慎吐出雪茄的烟雾,笑道。

见周慎盯着自己,等表态,方轶一笑:“没问题,不过我能力有限,你可不要给我太大压力。”

“好,有你这话就行!”周慎哈哈大笑道:“走,吃饭去。我请你吃西餐。”

方轶心中暗叹:什么叫公平?出身不同,起点不同,怎么可能有公平而言。有背景的律师稍微用用劲儿就可以混的风生水起,没有背景的律师,用尽一生也未必能出人头地,到头来还是在温饱与小康之间晃荡,这就是命!大局已定,说什么都没用。

既然已经决定了转所,谢友和、方轶和王德友向所里提交了转所申请。对于金石律师事务所的管理层来说,方轶等人不过是小鱼小虾,想走就走,没有挽留的必要,所以没有难为他们,很快行政专员便为他们三人开了离职证明和三清证明。万华律师事务所的行政人员将他们的律师证收了上去,开始为他们办理转所手续。

这几天,方轶将自己的物品都收了回来,不再去金石律师事务所上班,闲来无事每天在家看看冯助理发过来的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的相关规定,主要是惩罚规定和提成管理办法,然后去辉煌泡澡、聊天、喝酒。

天上的雪花飘飘洒洒落下,看守所大门外已经白了一片,周边一片萧瑟。片刻后,看守所的大铁门吱呀呀的向两边打开,一名老警察送出来一位推着寸头的中年男人。

雪后的日头照向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耀眼的白光让人不敢直视。中年男人下意识的去拿墨镜,可却摸了个空,自嘲般的笑了笑。

“滴”“滴”,就在这时汽车喇叭声传来,在看守所门口斜对面,大约三十多米的路边,停着一辆奔驰车。车门一开,兰姐走了下来。司机快步向中年男人走来。

中年男人正是于满堂,今天是他被释放的日子,他将右手放在额头挡住白雪的反光,向奔驰车望去。

“兰啊!我这肚子在里面可受了罪了!先去辉煌泡个澡,然后去吃顿大餐,祭祭五脏庙。”于满堂靠在车后座上,一脸苦涩的叫屈道。

“该!活该!怎么才判你三个月,就你这样不长脑子的东西,应该判你个十年八年的。好好给你长长记性!”兰姐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道。

于满堂立刻哑火了,老老实实的坐在后排座椅上,跟个受气包似得。

“年底了,咱家的账收的咋样了?地主家一定要有余粮!”片刻后,于满堂换了个话题道。

“还可以,之前邹强的楼盘欠咱们二千多万,基本上都拿回来了。现在就差德发建筑和两家国企的工程款了。这几天工地上的农民工天天来集团闹事,拉横幅讨要工资。”兰姐皱了皱眉头道。

“给他们就是了,集团又不是没有钱。他们要多少钱?”于满堂满不在乎道。

“你说的轻巧,钱呢?德发建筑拖欠咱们七千六百多万的工程款一直没给,还有两家国企拖欠咱们一共一亿三千多万,都是垫资垫的,我去找他们,对方老是说等审批完了就给,这都半个多月了,就是拖着不支付……

哎!我正在从集团下属公司筹集资金,先把账平一平。”兰姐有气无力道。

“国企那边我去活动活动,老赵和老高这两货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打了五六年的交道了,你还不知道他们。等我过去一顿大红包,再把莞式服务奉上,他们肯定乖乖的签字放款。

至于德发建筑……,我跟他们不熟,你可以找找方律师,试试看。”于满堂想了想道。

“我不是想省点钱嘛!哎!看来只能这么办了,国企交给你了,拿不回钱来小心家法伺候。”兰姐咬着后槽牙道。

方轶正想蒸点米饭,炒个菜准备吃晚饭。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兰姐请他过去聚一聚,地点是一处私房菜馆。

“来,兄弟,于哥再敬你一杯!”于满堂可能是被关的有点馋酒,饭桌上四瓶茅台,他一人包了两瓶半。

方轶一饮而尽,刚放下酒杯,兰姐说话了:“兄弟,我听说你跟德发建筑的副总周德光比较熟。”

第302章 请喝茶

“谈不上熟,当初办过他小舅子的案子,认识而已。”方轶心中一动,兰姐不会无缘无故的提起周德光,肯定是有什么事。

“兄弟,我也不瞒你,我们盛丰集团旗下的建筑公司做了几个德发建筑的项目,现在项目都做完了,但是工程款的尾款却迟迟发不下来。

我已经向大甲方打听过了,钱已经发下来了,现在卡在德发建筑,虽然德发建筑的人说给我们结算,但是一直不见动静,总这么拖着我们也受不了,马上要过年了,农民工等着拿钱回家过年呢。”兰姐拿农民工打起了感情牌!

“兰姐,您的意思我明白了。可是我跟周德光真没什么交情,不要说买不买账了,能不能见到周总都不好说。”方轶咧嘴道。

要工程款这事,他自认为真没那个能耐。

“兄弟,我也不为难你,你试试看,能不能把周总约出来,如果能约出来,提下我们盛丰的事就行。”说着,兰姐拿着一个银行的信封放到了方轶面前:“这是辛苦费,如果成了。我一定另有重谢!”

“兰姐,这怎么合适。什么事都没干就拿钱……”方轶觉得无功不受禄,怎么也得联系下,成了再收钱,以免被人戳脊梁骨说认钱不认人,何况对方还是自己的老客户。

“给你你就拿着,我这是在用你的资源,别人倒是想送呢,提着猪头连庙门都找不到!”兰姐脸一板道。

兰姐这话说的不假,自从周德光来到德发建筑当副总后,很多人想要巴结这位实权派的周总,兰姐也不例外,但是周总的圈子不是谁都能进的。兰姐约了周德光好几次,可人家根本不搭理她,兰姐提着现金都不知道往哪送!

好在盛丰集团与德发建筑的合作还算愉快,兰姐觉得上边的大脑袋够不到,把下面的小头头们维护好了也行,毕竟县官不如现管,所以她安排手下人多跟德发建筑的人联系,隔三差五的请顿饭,唱个歌,相处的非常融洽。可谁知道年终结算卡了壳,周总不签字,款子放不出来。

“行吧,我尽全力,但是结果不敢保证,您这两天听我信儿。”方轶说完将信封塞入了羽绒服的兜内。

次日上午十点多,方轶拿起手机找到周德光的号码后,却迟迟没有动,酝酿了半天,琢磨这话该怎么说。

快过春节了,各种请客送礼忙的周德光四脚朝天,这一个月他就没在家吃过晚饭,夜夜欢歌,顿顿山珍海味,吃的他都有些烦了。

早上周德光走进办公室时头脑仍然有些发蒙,昨天晚上他又喝大了,拉着服务员的手叫姐姐,怎么回的家都不知道。早上起来时酒精的余威仍在,导致他头脑阵阵发痛。

助理为他沏了一杯茶,放在了伸手可及,但又不碍事的地方。助理走出办公室后,他靠在了老板椅上,闭目养神,心里琢磨着过完春节后,那个合作方的业务要照顾下,那个合作方需要敲打下。

就在此时,手机响了,周德光撩起大眼皮看了一眼,纳闷道:“方律师怎么突然想起给我打电话来了?”

“周总,您好,提前给您拜个年!祝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方轶接通电话后,先说拜年话,联系下感情。

“谢谢,方律师。也祝你生意兴隆!”周德光一笑。

“周总,最近挺忙的吧?”方轶道。

“是,最近快过年了,需要处理的事比较多。您有什么事吗?”周德光顺嘴道。

“有点小事,这不是快过年了嘛,想请您吃个饭,不知道您那天方便?”方轶来了个就坡下驴道。

周德光一皱眉,没想到方轶会请他吃饭:“我看下最近安排哈。”说着,周德光装模作样的翻了翻眼前的日历:“就明天晚上吧,不过咱们别喝酒了,改喝茶吧,我这几天酒喝的有点多。”

“没问题,我给您找个喝茶的好地方,一会儿我把地址发给您。”方轶心中兴奋道。他没想到周德光会这么痛快的答应自己的邀请。

之所以周德光会接受方轶的邀请,一是因为方轶给他的印象不错,他觉得身边多个专业能力强的律师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二是因为周慎的关系,周慎与方轶关系甚好,周德光是知道的,现在周慎在集团老总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周德光觉得有必要给方轶个面子,跟周慎这边的人搞好关系。

确定好时间后,方轶给云梅打了电话,询问她在市里的茶庄是否有喝茶的地方。云梅告诉他云雾茶庄的二层有好几个茶室,环境非常好非常适合谈事。

半个小时后,方轶将喝茶的地点发给了周德光。

次日晚上八点半,云雾茶庄的二层茶室内,方轶正在泡茶。之前在县里时,他跟孙连鹏学过泡茶,虽然技术一般,但是招待客户还是没有问题的。

周德光坐在他的对面,笑呵呵的看着他的茶艺。

“献丑了!我这泡茶的技术实在是一般。”方轶尴尬的笑道。

“已经不错了,毕竟你的执业是律师,不是茶艺师。”周德光端起茶杯,先看了看茶汤的颜色,然后闻了闻茶香,随后小啄了一口:“嗯,不错,正宗的老白茶。”

见周德光如此,方轶心中一松,他记得上次见周德光,后者选的就是老白茶,所以这次他特意跟云梅要了上等的老白茶招待周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