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交易:我一瓶水换核聚变 第61章

作者:追梦少年情123

一辆百公里十个油的汽车,如果油箱是七十升的话,加满之后大概就有五十多公斤的汽油。

但一辆新能源车,却因为不需要装载汽车中那些复杂的组件,因此在整体车重差不多的情况下,可以在车上装载一块五六百公斤的电池。

如此一来,其实双方本身所能携带的能量差距就没有那么夸张了。

再加上电机效率比内燃机高,所以同样的级别下,一辆油车加满油能跑七八百公里,可电车同样也能跑个五六百公里。

能量利用率高,这才是电车比油车环保的原因所在。

至于当前发电主要还是靠火力发电,污染一样大的问题。

其实是有解的。

因为发电的方式很多,并不止火力这一种。

随着其他环保方式发电技术的提升,用电是会越来越环保的。

这才是当前大部分国家推广电车,认为电车比油车环保的原因。

而对于比亚这种做新能源车的厂商来说,一块五公斤的金属氢电池作为顶配车型的能源,完全足够了。

低端一些的车型,装个一公斤的电池,单次续航够两万公里,就已经完全能解决当前电车的续航焦虑问题。

甚至已经超出了预期太多。

足够电车对油车形成降维打击了。

至于在电池的价格方面,苏羽则是很朴素的以重量来计价。

一公斤金属氢电池,他给出的价格是五万。

按照一公斤金属氢电池能让电车跑两万公里来算的话,其实这个定价就太高了。

平均下来每公里成本已经达到了2.5元。

如果仅仅只有一个超长续航的好处,搭载了金属氢电池的车恐怕很难竞争得过其他新能源车。

毕竟人家已经能做到每公里成本不到0.1元了。

即便是油车,也就每公里0.5-0.8元左右。

虽然现在的电车续航麻烦,可对于一些大城市里不怎么出远门的用户来说,这个问题其实也没那么蛋疼。

人家大概率不会花这么多冤枉钱。

毕竟用户只看你实惠与否,可不管你搭载了什么高科技。

就算是在车里放了个核聚变反应堆,续航拉满到一千万公里,如果用车成本比寻常电车油车都高,人家照样不买账。

而苏羽之所以敢这么卖,主要还是因为,这是一锤子买卖。

金属氢电池其实是不能充电的,电量耗尽之后,需要加氢!

时空能源这里就有苏羽从废土那边搞来的金属氢制备技术。

这玩意儿只要有水就行,往海边建个厂,每天生产几万吨都没问题。

唯一的成本就是生产金属氢需要大量的电。

可苏羽已经让时空科技召来的核工程师在研究第一代核聚变图纸了,按照秋末的估计,在苏羽无限制往里砸钱和她从中调度帮助的情况下。

最多一个月,第一个聚变堆就可以尝试点火。

到时候电也约等于免费了。

所以金属氢成本几乎只在运输和保存上。

至于为什么他已经有了制备金属氢的技术,还要去找霜星购买金属氢电池。

原因也很简单,制备金属氢其实不难,毕竟就连蓝星人都曾经搞出来过这玩意儿。

难的是怎么将之保存在小小的电池里用来供电。

说白了,那个电池壳子才是真正的黑科技。

秋末虽然知道那玩意儿是怎么弄的,但蓝星却缺乏很多重要的材料。

所以还不如直接找霜星买。

苏羽之所说的一锤子买卖,指的其实是使用了金属氢电池的用户,在电池能量用完之后,加氢是免费的!

每次只需要出一定的运输保存和人工费就行。

预计每次加氢的费用不会超过五百元。

这种免费加氢一直持续到这辆车跑满三十万公里,再往后就得收费了,不过也不会太贵。

因此看似是五万块续航两万公里,每公里用车成本2.5元。

实际上却是五万块续航三十万公里,每公里成本不到0.2元。

比现在的很多电车要贵一些,但却没有了续航焦虑,优势不可谓不大,完全就是吊打的水平。

油车?

那是什么玩意儿?

......

PS:这章写的比较细,把账给算了一下,主要是为了防杠吧。后面类似的情节就不会写这么细了,不然就太水了。

总有人说主角东西卖便宜了,其实卖这些东西你不只光考虑科技本身的价值,还要考虑市场消费能力,简而言之你得考虑别人用不用得起,特别是一些普及型的科技产品。

再黑科技的东西,定价高到别人用不起,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套外骨骼卖几千万,当然有人会买,但不会买很多,而是买一点回去研究或者少量装备。

这毕竟是单兵装备,单兵装备在战场上的杀敌效率就注定不会比导弹飞机战舰这些装备高,价格太高人家不可能大规模采购的。

而没有大规模采购,可怜兮兮的这里卖一点那里卖一点,最后可能还没有低价走量赚得多。

因为重型外骨骼本身成本足够低,低到只卖五十万,利润就接近百分之两万。

《药神》大家估计都看过,药厂卖天价药确实有苦衷,因为研发成本很高,不卖高价收不回成本,这是科技产品的附带成本。

可主角获取这些科技并没有多高成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

第86章 合作达成,赚麻了!

陈福与苏羽这边签订的第一批合同,是一百万公斤的金属氢电池。

其中包括五万块五公斤级别的,十万块三公斤级别的,以及四十五万块一公斤级别的。

整整五百亿的大单子。

双方会在接下来一个星期内结清货款。

这批电池足够比亚集团生产六十万辆搭载了全新金属氢电池的车。

这还只是这个月的订单而已。

陈福和苏羽签订了一个长期订单,往后一年时间里,比亚集团每个月都会向时空能源至少采购一百万公斤的金属氢电池。

具体都采购些什么规格的,则需要到时候再协商。

去年比亚集团全年销售的车都不到两百万辆。

按道理来说这么大产量肯定是吃不下的。

可在拥有了金属氢电池之后,这位陈总却是豪情万丈,不仅将目光放在了国内市场,更是投向了国外!

如果他的计划顺利,接下来的一年里,比亚集团恐怕生产的金属氢汽车会超过七百万辆。

即便是有金属氢电池这种黑科技,这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毕竟时空能源的电池又不是只卖他们一家,比亚集团也支持下时空能源每个月五分之一的产能而已。

其他厂商同样也能从这里买到电池。

金属氢电池其实并不能成为一项独家卖点。

而陈福之所以敢做这种决定,增产这么多。

还有另一个原因。

他还和时空科技旗下最不起眼的一个子公司达成了一项独家合作项目。

那个子公司名为时空技术储备公司。

也就是苏羽控股70%,九州银行控股30%的那家。

这家公司目前掌握了G-60重型外骨骼中除了那些顶级黑科技之外,所有的次一级技术。

而即便是次一级技术,放到蓝星也绝对是超前的科技。

别的不说,光是G-60外骨骼里的敌我识别系统,稍微改一下,就是一个远超当前市场技术的车载雷达。

能够为自动驾驶提供最顶尖的硬件辅助。

而G-60外骨骼的装甲技术虽然是一线黑科技,并不在时空技术储备公司的技术列表里。

可除了装甲之外,内部很多部件本身也使用了很多特殊的材料。

比如骨架,就是钛合金与另一种复合材料打造的。

这种复合材料成本不高,而且还很轻。

但强度却能达到4000Mpa,远超当前一般被用于汽车AB柱等关键部位的高强度钢。

虽然比高强度的碳纤维还差了一点。

但关键是它便宜啊!

既轻便,又实惠,比高强度钢还便宜。

完全可以用来造车!

比亚集团与时空技术储备达成的独家合作项目,就是在未来五年内,时空技术储备产出的所有商用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开发,都只能与比亚集团合作。

而民用汽车之外的技术变现,自然是跟比亚集团没什么关系的。

时空技术这边想怎么搞就怎么搞。

当然,代价自然也是不小的。

两千亿!

这是签这个合同的钱。

后续如果涉及到技术转让或者产品投产后采购方面,还得额外掏钱。

跟时空技术的合作,才是陈福敢这么大手笔增产的关键!

其实他还是有些遗憾的。

因为时空技术的技术储备里,没有G-60外骨骼里搭载的那套超强电机。

如果那玩意儿也有的话,那可牛大发了。

现在的车有六七百匹马力都算是性能车,上千匹马力那是顶级性能车。

而按照G-60外骨骼公开的参数来算,里面的电机如果根据原理重新设计一下,装到车上。

怕是能造出来马力超过五千匹的车。

真·马力比坦克还大!

这种马力放到车上,如果不加以限制的话,还谈什么零百加速。

0-500加速恐怕都能跑进五秒内了。

车?那特么叫贴地飞行器!

当然,遗憾归遗憾,但对于这一趟谈成的生意,他已经很满意了。

不出意外的,接下来比亚汽车就要开启真正的乱杀模式。

即便是同行也找时空能源采购金属氢电池也没用。

而苏羽同样对这笔生意非常满意。

一下午时间,进账两千五百亿。

虽然其中有两千亿是时空技术的,里面只有百分之七十属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