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腊肉回来了 第440章

作者:十期颐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不久,高适又第三次来到了塞外,想要在这里建功立业。

直到他五十多岁的时候,安史之乱发生了。

安史之乱是盛唐的转折点,更是很多人人生的转折点。

高适也不例外。

刚开始,高适在守潼关。

本来是可以守住的,但是唐玄宗命令出关决战。

于是20万守军直接败掉。

……

官方带领着大家来解读祁元笔下的大唐诗人,读者们,可太喜欢了。

毕竟整部《隋唐》的主体内容,其实是高屋建瓴的,是自上而下的以政治斗争为主线的宏大叙事。

而作协官方,能够把诗人这个部分提炼出来,不得不说,是满足了很多人的需求。

“李白杜甫第一档,中间空一档,才是其他人!”

“李杜第一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问题来了,李杜之下的第三人是谁呢?”

“我爱白居易!”

“白居易个锤子,这就是个渣男!”

“我爱元稹!”

“元稹和白居易这两个货色差不多!”

“还是边塞诗人们的诗,读起来舒服啊,大气磅礴的!我爱死了!”

……

王昌龄,同样是边塞诗派的代表。

他年少时期,同龄人都在忙着科举考试,而他,偏要去嵩山当道士。

当了几年的道士之后,他就去了塞外。

这时,他写道: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还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0岁的时候,他回到了长安城,参加科举。

以他的才华,自然是中了进士。

然后他就来到了国家图书馆,当起了管理员。

但是没几年,他就因为得罪了权贵,被一贬再贬。

然后他来到了南方。

这时候的他,心情应该是很糟糕的。

有朋友来看他。

他写道: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贬谪的日子总是难过的。

后来,他被贬到了湖南的时候。

好友李白还特地写了首诗来安慰他。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老王啊老王,我已经把对你的思念,托付给了头顶的明月,让它一路陪伴你,安慰你吧。

59岁那年,他遭受到了地方官员的妒忌,被杀害了。

“王昌龄虽然在官场上混得不怎么样,但是他的边塞诗,倒是写的很不错啊!”

“我也想要有个李白这样的朋友,没事就给我写诗!看看汪伦?哈哈,靠着朋友都把自己名流千古了!”

……

边塞诗人里,还有一位雄奇瑰丽的大诗人,岑参。

岑参的祖上,其实是非常显赫的,曾经出过三个宰相。

但是到了他这一辈,是很穷的。

20岁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书读的差不多了。

就跑到长安城,想要找权贵举荐自己做官。

但是失败了。

接着他又去了北方,游荡几年,也是没有什么收获。

当时的朝廷,想要晋升,要么是科举,要么是战功。

于是,岑参和很多人一样,也选择了去塞外。

刚到边塞的岑参似乎经常想家。

他写道: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